书城成功励志影响力
36415500000011

第11章 稀缺原理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事物的数量越少,我们就会觉得它的价值越高,越值得付出努力去争取。完美的东西不一定值钱,但稀缺的东西一定值钱。这是市场经济教会我们的朴素道理。稀缺原理不仅适用于商业,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场合。掌握这种武器,有助于我们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限量促销的背后

每逢节日前,商场总要祭出“打折促销”的大旗。除了惯用的直接打折、满300返100之类的手段,商场还喜欢上了“限量促销”的手段。

在实行限量促销时,商家不但要提供让人心动的优惠政策,而且宣称商品供货不足,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售完为止。消费者可能原本不需要促销的商品,但被限量促销的幌子所吸引,不由自主地买下了商品,还会心中窃喜,庆幸自己抢购到了数量有限的好东西。

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却带来了很多无法预料的后果。比如消费者热情过于高涨,纷纷抢购,导致商场秩序混乱,甚至出现踩踏事件。

如今,电子商务发展得如火如荼,“限时抢购”又成为商家的噱头。和实体店不同,网络卖家只需要在抢购活动开始之前大加宣传,无需增派人手维持秩序,到时候等着买家进店购物即可。很多卖家利用了限时抢购的手段,迅速将自己的网店做到了皇冠级别。

一位店主在淘宝开了网店,专卖箱包。由于价格低廉,质量不错,她的店很快做到了钻石级,意味着她卖出了几百件商品并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但在钻石级升皇冠级的过程中,她的小店遇到了瓶颈期,每天的成交量非常有限。如果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达到皇冠级还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这让她很焦急。思考对策的时候,她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稀缺原理,推出了一项重要举措——定时定量推出新品,并在此之前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宣传。以前,她都是进到新品后马上进行包装,然后放到网店页面上。这样虽然保证店里商品更新及时,却无法刺激买家的购买欲望。于是,她不再急着推出新品,而是先宣传上新的时间,在页面放上新品的图片和说明,但就是不能点击购买,吊足买家的胃口,然后按照约定的时间集中推出新产品。这下,买家一传十,十传百,提前守在电脑前面,不断地刷新页面,等着新品上架,一旦“购买”按钮可以点击时便立刻出手。这样,店面流量大幅度上升,很多货物瞬间被一抢而空,一天的成交额几乎相当于过去半个月的量。她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网店做到了皇冠级。

做网站的运营者们喜欢将稀缺原理用到极致。他们通常用三种手段来快速刺激用户注册并访问网站:一是限制数量,二是限制时间,三是营造短缺的环境氛围。这样会给用户心理造成暗示,告诉用户“过了这村儿就没这店儿”,促使用户抓住有限的机会。这样,网站坐收注册量与流量之利,而用户还以为自己占到了便宜。

逆反心理知多少

平时上网获取信息时,我们最想获得的信息不是公认为重要的信息,而是受到重重限制甚至被禁的信息。这种行为往往激发我们的逆反心理,你越不让我看到,我越是要想方设法地获得。有专家曾说,如果想让某种信息火起来,那就想办法把它搞得稀缺吧。这种逆反心理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成年人也经常做出逆反举动。一些精明的商家利用这种心理针对目标群体进行营销,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家烟草公司为了在一个旅游区打开“皇冠牌”香烟的市场,派了一位推销员去进行调查。推销员到了以后发现,该地区的香烟市场已经被其他品牌占领,想打进来并不容易。他苦思冥想,也没想出好办法。一天,他在公共汽车上看到“禁止吸烟”的标志,突然有了好主意。他找到广告商,制作了很多大型广告牌,写上醒目的“禁止吸烟”四个大字,并在下方清楚地写上“连皇冠牌香烟也不例外”。这些广告牌被分散安置在各个主要旅游景点,激发了游客的好奇心。吸烟的游客心想,皇冠牌香烟是什么,我倒要看看有何与众不同的地方。于是,皇冠牌香烟在当地销量大幅上涨,一举打开了市场。推销员成功地利用了游客们的逆反心理,即“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越希望得到它;越是不想让我知道的事,我就越想知道”,结果获得了巨大成功。

英国一家香烟公司索性推出了“死亡牌”香烟。烟盒上印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白骨和骷髅的图案,还有大大的戒烟警句。公司真的想让人戒烟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公司觉得,吸烟的害处人人皆知,如果非要粉饰,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不如直截了当地说出吸烟的危害,更容易使消费者精神一振。“死亡牌”香烟利用人们的逆反心理,达到了出其不意的营销效果。

美国的俄勒冈州有一家叫做“最糟菜”的餐厅。餐厅外面竖着几块大广告牌,写着“请来和苍蝇一起就座”、“食物奇差,服务更糟”。墙上贴的菜谱写着几个大大的字“隔夜菜”。奇怪的是,虽然店主将自己的餐厅贬得一无是处,但开业十几年来一直顾客盈门。本地人经常光顾这家餐厅,连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顾客们一定要点几个菜尝一尝,看看这家餐厅的菜是不是最糟糕的。店主利用这种广告创意,出奇制胜,打出了自己餐厅的特色。

越稀缺,越金贵

越稀缺,越金贵,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虽然通常认为价格与销售量成反比,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稀缺原理能够既抬高价格,又增加销售量。

在一家画廊里,一位英国收藏家和印度画家在讨价还价。印度画家的每幅画定价一般在50~100美元之间。而英国人看中的三幅画,印度人都标价为250美元。英国人很不高兴,希望印度人能降低价格,印度人却说这是凝聚了自己灵感的作品,坚持不肯降价。双方僵持不下。印度人一气之下,抓过一幅画,毫不犹豫地烧掉了。英国人有点吃惊,他没想到印度画家会这样对待自己的作品。“好吧,每幅250美元,我买了。”英国人说。但印度人已经不满意这个价格了:“每幅500美元。”英国人吓了一跳,他没见过这么涨价的:“开什么玩笑,刚才还是250美元。”印度人耸了耸肩说道:“没错,但现在只剩下两幅了。”英国人犹豫不决,印度人又烧掉了第二幅。英国人叫起来:“你在开玩笑吧?你怎么能这样做!”印度人慢慢地说:“就剩下一幅了,要价1000美元。”英国收藏家想了想,签了支票,拿起画满意地走了。

在英国收藏家眼里,这三幅画虽然质量上乘,但不值得自己出大价钱购买。而印度画家烧掉两幅后,最后一幅就变成了珍品,价值一下子提高了很多。越稀缺,越金贵的道理在这时占了上风。

一家专门生产仿制古董的工厂在营销方面很有心得。这家厂仿制的古董令人难辨真伪,生意兴隆,名气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影响力,厂家决定在大城市开一家专卖店。开张前,厂家没有采用通常的打折促销、优惠酬宾的方式,而是宣传开业一周内“高价迎宾”。消费者很奇怪,没见过哪家店开业时专门把价格抬高的。经过实地走访,他们终于明白了厂家的小秘密。原来,专卖店开业前七天销售的产品,都是著名的历代珍品的仿制品,每件都由能工巧匠精心制作,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每件珍品只仿制一件,然后把模子打碎,与仿制品同时展出。厂家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消费者:虽然你看到的是一件赝品,但也是天下唯一的赝品。真品在历史博物馆展出,谁也无法拥有,因此收藏一件独一无二的“第二珍品”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精明的厂家一炮打响,很快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某奢侈品牌的主管经理曾说:“使一个产品稀缺难求,你就可以卖出天价。”奢侈品的营销需要人为制造短缺,依靠消费者的需求来带动生产。

著名的宾利汽车的营销就是一个绝佳案例。

直到现在,宾利汽车在全球仍限量生产。2011年宾利汽车全年销量约7000辆,而5年前则仅为1000辆。在中国,宾利只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四个城市开了专卖店。宾利厂商将每一辆车都打造得独一无二,使之成为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的珍品。车内的机械都由人工组装,连螺丝都是工人用扳手拧紧的。检查由专门的专家来完成。一位名叫P。Brown的先生负责检查发动机,每一台合格的发动机标牌上都有他的亲笔签名。

生产一辆宾利车的内饰,需要用到400多块皮革,要15头牛提供(每头牛身上的皮只有4平方米可以使用)。而这些牛生活在专门的养牛场,背部被养牛饲养人员精心呵护,防止打架时被牛角弄伤。包一个方向盘需要一名熟练工人工作15小时。一整辆车的内饰需要13天才能完成,而生产完一辆车,则需要整整半年。

这样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生产出来的汽车,自然不可能数量太多,而价格和档次也自然攀升。宾利已不再仅仅是一辆汽车,而成了尊贵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