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际关系在个人的成功之路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这句话不是让大家不去学专业知识,而是强调人脉是一个人通往成功的门票。
胡雪岩的人脉秘诀
胡雪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红顶商人”。他幼时家贫,白手起家,并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资产超过两千万两白银,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纵观他经商的一生,善于经营人脉为他的事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胡雪岩的发迹,从结交官员开始。年少时,他在杭州一家钱庄做学徒,认识了穷困潦倒的候选官王有龄。他认定王有龄会时来运转,出人头地,于是私下挪借了钱庄的500两银子,送给王有龄做进京的盘缠和做官的本钱。王有龄感激涕零,携款入京捐官。胡雪岩却东窗事发,被钱庄赶出门外,失业在家。
事实证明,胡雪岩这一步棋走对了。王有龄如愿以偿地捐得道台一职,上任后,扶植胡雪岩开了自己的钱庄。胡雪岩开办阜康钱庄后,第一件事就是掏钱为官员的家眷开户头。他专门拨出一笔银子,分成若干份,每份20余两,开立存折,然后送给官员的家眷们。家眷们心存谢意,纷纷将自己的私房钱存入钱庄。一传十,十传百,外面的人都知道阜康钱庄有官员撑腰,生意滚滚而来。当时,阜康钱庄受益于连年战乱,在江浙一带避难的富家子弟和在战事中大肆掠夺的官兵将领,都将自己的财富存入钱庄,一时竟会聚了近千万银两。胡雪岩将这些资金拿去投资,每年都能获得几倍的利润,没过几年就积累了千万家财。
做钱庄生意时,胡雪岩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洋行和洋行老板。开设洋行的外国人往往要通过中国的买办做生意,而这些买办与钱庄有很多贸易往来。胡雪岩为人豪爽仗义,不计较蝇头小利,逐渐成为外国老板欢迎的经纪人。几年时间,胡雪岩几乎和上海的所有洋行与著名买办打过交道,并积累了丰厚的人脉资源。
1862年,胡雪岩的靠山王有龄身亡,左宗棠继任王有龄的职位。左宗棠一上任,就受到军饷匮乏问题的困扰。胡雪岩抓住这个机会,三天之内筹集了十万石大米作为军饷,送给左宗棠,一举赢得左宗棠的信任。尽管为此花费了近百万银两,但胡雪岩坚信会有更大的回报。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和善堂,修复名寺古刹,收殓了数十万具骸骨;并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声名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
不久,左宗棠西征,请胡雪岩为军队筹办军火。这是个很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有军火来源,还要有充足的经济实力和运输能力,才能采购到足量的军火并运到军中,运费往往比军火价格还要高。胡雪岩和洋行的关系派上了用场。他尽心尽力地来往于洋行之间,精心选择,讨价还价,买下了上万支枪械,辗转运到西北地区。他还采购了一些先进仪器,比如双筒望远镜和大炮。他在这场军火交易中积累起来了巨额财富,并获得了军队的信任和支持。
胡雪岩在追求财富的同时,还仗义疏财,为百姓做善事。他开设钱塘江义渡并设船,为等船的乘客提供方便,并由此博得了“胡大善人”的美名。他还极其热心于慈善事业,乐善好施,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捐款赈灾。为此,他的义声善名在民间广为流传。
君子成人之美
要想建立良好的人脉,首先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热情地为别人提供帮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善待身边的每个人,就容易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存折。
战国时期著名商人陶朱公生财有道。他善于经商,懂得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囤积、抛售货物,短时间便积累了大量财富。他虽然富裕,却经常将钱财散给穷人,丝毫不吝惜。19年间,他多次积累起千金之财,又将其大部分送给穷人们。司马迁评价他是“富好行其德者”。他的乐善好施的行为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也为自己赢得了积善行德的好名声。
泛泛地帮助他人固然会赢得好名声,而有重点地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加重要。鲁迅与瞿秋白就是这样一对朋友。两人交往密切,瞿秋白身陷囹圄时,鲁迅还曾设法多方营救。鲁迅形容两人友情时,曾写过一句辞:“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在古代,“管鲍之交”也流传为一段佳话。管仲年轻时和鲍叔牙结为朋友,鲍叔牙很看好他。两人一起做生意,获利后管仲往往要多分一些钱,鲍叔牙知道他家里贫困,不认为他贪财,也从不和他争执。管仲曾经替鲍叔牙出谋划策,结果把事情弄得无法收场,鲍叔牙不认为他愚笨,而是觉得办事的时机不利。管仲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牙不认为他无能,而是觉得他没有占到天时地利人和。管仲参战时临阵脱逃,鲍叔牙知道他家里还有高龄的母亲,不认为他是胆小鬼。
后来,齐国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王位,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师傅。齐襄公被杀后,两位公子都抢着回齐国争夺君位。管仲派人在途中拦截小白,并亲自拈弓搭箭,射中了小白。结果小白没死,还星夜兼程与鲍叔牙赶回国内即位,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和庇护公子纠的鲁国打了一仗,大败鲁国。在齐国的逼迫下,鲁国国君杀了公子纠。
鲍叔牙生怕管仲也遭此横祸,暗地给鲁国送信,说齐桓公仇恨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掉他。鲁国只好将管仲送回齐国。齐桓公念念不忘一箭之仇,每天都想杀掉管仲。鲍叔牙为了救管仲,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这天,鲍叔牙专门去向齐桓公贺喜。齐桓公奇怪地问:“喜从何来?”鲍叔牙认真回答道:“管仲是天下奇才,齐国得到它,岂不是可喜可贺?”齐桓公咬牙切齿地说:“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怎么能重用他!”鲍叔牙劝道:“臣子忠于其主。如果您能重用管仲,他必将用自己的才能和忠心为您赢得天下,一箭之仇又算得了什么呢?”齐桓公是个开明的君主,觉得鲍叔牙的话有道理,便暂且留下了管仲的性命。
一段时间后,齐桓公要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坚决推辞,并推荐管仲。齐桓公还想试探一下管仲的才华,鲍叔牙却说:“才能超常的人,一定得用特殊的礼节来对待他。这样,天下的贤才都会来投奔您,齐国的强盛就指日可待了。”齐桓公于是用大礼隆重迎接管仲,并拜他为相。鲍叔牙官居管仲之下。
在管仲尽心竭力的辅佐之下,齐国很快强大起来,成为诸侯国的霸主。管仲曾深有感触地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如何维护人脉
某研究中心曾发布一份调查报告,报告的结论是: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有将近75%的富人积累财富的主要原因是善于经营人脉,尤其是维护重要的人脉。如何才能维护并拓展人脉呢?这里有几条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努力拓展社交范围。法国亿而富机油前总裁勒佛乐克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每年都要与1000个人交换名片,跟其中的200人联络,并跟其中的50人成为朋友。这样广撒网的做法,很容易拓展自己的交往圈子。美国著名的推销员乔·吉拉德在任何场所都不忘带名片,随时向陌生人派发名片,甚至将名片在人群中大把抛撒。即便这些人暂时不会从他手里买车,也会成为潜在顾客。
第二,建立人脉档案。每当与别人交换名片之后,都尽量详尽记录与对方会面的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和交谈的内容,然后将名片进行分类管理,必要时还需要定期更新。这就是你的人脉档案。不定期地翻看档案,在别人的生日、婚礼等特殊日期及时送上祝福,对维护人脉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维护自己值得信赖的形象。银行家韩蔚廷一直以来奉行“说到做到”的信念。当然,他不会做出过度承诺,但一旦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以此赢得了别人的信任。一位在外企工作的高管则认为,建立一个让人信任的形象,是让人脉竞争力可以产生正向循环的关键。如果一个人讲的话每次都要打七八折,那么他认识的人越多,带来的负面效应就越多。
第四,提升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希望和有专长、有资源的人打交道。只有提升自己的价值,才能吸引别人和自己交往。摩根大通原亚洲副总裁杨耀宇对此深有感触。他对于投资比较熟悉,周围的朋友都想找他咨询,他对此稍加利用,就建立了一个广大的人脉网络。
人脉是你终身受用的无形资产和潜在财富。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并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