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地图学
36433100000007

第7章 地图及地图学(6)

到1928年,全国新测1.25万比例尺地形图400多幅,1.5万比例尺地形图3595幅,在清代全国舆地图的基础上调查补充,完成1.10万和1.20万比例尺地形图3883幅,并于1923-1924年编绘完成全国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96幅。除了军事部门以外,水利、铁路、地政等部门的测绘业务也有所发展,测制了一些地图。到1948年止,全国共测制1.5万比例尺地形图8000幅,又于1930-1938年、1943-1948年先后两次重编了1.100万比例尺地图。在地图集编制方面,1934年由上海申报馆出版的《中华民国地图集》,采用等高线加分层设色表示地貌、铜凹版印刷,在我国地图集的历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19世纪各资本主义国家出于对外寻找市场和掠夺的需要,产生了编制全球统一规格的详细地图的要求。1891年在瑞士伯尔尼举行的第五次国际地理学大会上,讨论并通过了编制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决议,随后于1909年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地图会议上,制定了编制百万分之一地图的基本章程,1913年又在巴黎召开了第二次讨论百万分之一地图编制方法和基本规格的专门会议,这对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专题地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自然地图集》、《气候地图集》等。

20世纪由于摄影测量的产生和发展,对地图制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出现了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地图作品。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由前苏联为首的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编制的《1.250万世界地图》,英国的《泰晤士地图集》,意大利的《旅行家俱乐部地图集》,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哈克世界大地图集》,美国的《国际世界地图集》、《加拿大地图集》。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前苏联的《世界大地图集》和《海图集》,这些图集都是旷世之作。

4.专题地图的兴起与发展

从19世纪开始,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与深化,普通地图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产生了地质、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各种专题地图。

我国专题地图的编制主要表现在历史地图方面。杨守敬(公元1839-1915年)集前人之大成,经过15年的努力,编制了《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70幅,是我国历史沿革地图史上旷世绝学的一部历史沿革地图集。该图为后代研究郡县变化、水道迁移等方面的科学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资料,它对历代地理志的考证、补充,为我国历史地理学和历代沿革地图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图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地图制图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0年组建军委测绘局(后改为总参测绘局),1956年组建国家测绘局,领导全国的地图测绘和编绘工作。

在完成覆盖全国的1.5万和1.1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1.5万地形图已更新三次,1.10万地形图也已更新两次。完成了全国1.5万、1.10万、1.2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的编绘工作,并已建成了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数字地图数据库。

1953年总参测绘局组织编制了1.150万的全国挂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由32个对开拼成。1956年出版了1.400万《东南亚形势图》。20世纪50年代后期,先后三次编制出版了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以后又多次修改、重编出版,成为我国全国挂图中稳定的品种。该图内容丰富,色彩协调,层次清晰,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的三级地势和中国大陆架的面貌。20世纪70年代,各省(市、自治区)测绘部门分别完成了省(市、自治区)挂图和大量的县市地图的编绘工作。

在地图集的编制方面,首推国家大地图集的编制。1958年7月,由国家测绘局和中国科学院发起,吸收30多个单位的专家,组成国家大地图集编委会,确定国家大地图集由普通地图集、自然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历史地图集四卷组成,后来又将农业地图集和能源地图集列入选题。先后出版了《自然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农业地图集》、《普通地图集》、《历史地图集》。这些地图集在规模、制图水平及印刷和装帧等多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大地图集的带动下,各省、市相关部门都编制出版了各种类型的地图集,其中不乏高质量的地图。由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地科学学院编制的《深圳市地图集》于1999年第一次为我国的制图作品拿到了国际地图学协会评出的地图集类“杰出作品奖冶。自动晕渲的大型挂图《深圳市地图》于2001年在国际地图展览会上再次获得最高奖。

6.传统地图学的形成

传统地图学的形成与建立在三角测量基础上的近代地图测绘是紧密联系的。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地图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已经形成。

作为地图学分支学科的地图投影、地图编制、地图整饰和地图印刷等已趋于稳定。我们把这以前的地图学称为传统地图学。

传统地图学研究的对象是地图制作的理论、技术和工艺。在地图制作的理论方面,地图投影(设计、选择和计算)、地图综合(基本原则、各要素地图综合方法)、地图内容表示法(符号系统和色彩运用)等是研究的核心;在地图制作的技术方面,主要围绕地图生产过程研究编绘原图制作技术、出版原图制作技术和地图制版印刷技术;在地图制作的工艺方面,主要研究地图生产特别是地图印刷工艺。很明显,传统地图学是以地图制作和地图产品的输出作为自己的目标的。

传统地图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地图学成果的积累和科学的总结,又是现代地图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石和起点。

1.7.3地图学的现代革命

1.传统地图学“封闭体系冶的扬弃

传统地图学是地图生产之本,长期以来它成功地指导着地图的生产,今后也还会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很明显,传统地图学存在三个主要缺陷:其一,以经验总结为主,忽视基本理论的建设与研究;其二,以联系对本学科有直接关系的学科为主,忽视同更高层次的学科之间的联系;其三,以地图制作为主,忽视地图应用的研究,尤其忽视地图制图者自身认识活动和地图使用者认识活动规律的研究。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传统地图学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体系,它以地图制作过程作为一个系统,以地图产品的输出为目标,仅注意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机械联系,而忽视系统中各因素的内在联结机制和生产活动背后的制图规律,如地图学同地图、地图同实际、地图制作者同地图、地图同地图使用者、地图内部、对外作用方式等。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地图学要获得实质性的进展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传统地图学仅提供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而导致问题的矛盾又不属于它所在体系的层次。这就迫使地图学学者不得不走出传统地图学的封闭体系,向系统外部从深层结构来寻求地图学进一步发展的源泉。而这一切正好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三大科学理论问世和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后,它无疑也为地图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此,地图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标志着传统地图学向现代地图学的历史性转变。

2.地图制图技术上的革命

当地图学走出传统的“封闭体系冶后,伴随而来的是地图制图技术上的革命。这主要表现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地图学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遥感图像制图的兴起为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地图印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提高地图印刷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20世纪50年代开始机助地图制图研究,经历了原理探讨、设备研制、软件设计。

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遥感技术已在天气预报、资源调查、灾害监视、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遥感信息已成为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资料来源,遥感图像制图已成为专题地图制图的主要方法。

地图印刷在材料和技术工艺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印刷材料方面,印刷油墨的品种及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要求,地图用纸已定型生产,电子分色扫描片、拷贝片、感光撕膜片及PS版的质量不断提高;在印刷技术工艺方面,软片化生产工艺、地图“四色印刷冶及“减色印刷冶工艺已被广泛采用;在印刷标准化及质量控制、测绘图像色彩数据库、色彩传输的数学模型、印刷过程的自动控制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70年代机助地图制图系统在地质、石油、水文、气象、环境监测、测绘等许多部门得以应用。

80年代后,开始应用一些高速度、高精度新型机助制图设备,对机助制图软件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纷纷着手建立地图数据库,在地图数据库基础上,由单一的或部门的机助制图系统发展为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性地图信息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

进入90年代以来,地图电子编辑出版系统相继问世,打破了长期以来传统地图制图与出版的分工界线,出现了以全数字地图制图与出版方式代替传统手工生产方式的新的契机,并着手研究数字环境下“地图设计——地图编绘——分色挂网胶片输出冶的一体化数字制图与出版系统,生产了一批地图或地图集。进而研究直接数字地图制版、直接数字地图印刷新技术。这必然导致地图制图技术上的根本性变革,地图生产已开始由传统手工方式向数字化方式转变。

3.理论地图学的提出

理论地图学的提出,有思维变化背景(突破传统地图学的封闭体系)、社会背景(20世纪50年代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三大理论的出现)和技术背景(地图制图技术上的革命)。60年代中期,有的地图学者开始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冶和“实用地图学冶两部分。尽管存在上述不同的观点和分歧,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地图学家必须引进和应用横断科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概念,与地图学嫁接,发展和建立理论地图学。

每一门学科都需要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在地图学面临着严重挑战的形势面前,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大冶理论的冲击下,在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引入地图学以后,地图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地图学需要新的理论体系。理论是绝对必要的。没有先进理论指导的技术是盲目的技术,没有先进技术支持的理论是落后的理论,对地图学尤其如此。我们需要就理论地图学的基本问题提出一条思路,并使之逐步完善和成熟。

1.8现代地图学理论

关于地图学中包括多少分支学科众说纷纭,我们只对认识比较统一的主要分支加以介绍。

1.8.1理论地图学

1.地图信息论

地图信息论研究环境地理信息的表达、变换、传递、存储和利用的理论问题。地图信息包括地图符号和地图图形所具有的地理含义,它们不仅仅是符号所代表的内容,还包含这些符号所构成的空间实体在时空中的演化规律。地图信息是制图对象和时间、空间的组合信息,它具有定量、定位和可测度的特性。

地图信息是指地球和其他天体的空间信息,运用特定的符号、载体和技术方法,在按特殊的数学法则确定的平面上表示的可感知的时空化了的地域信息及其所蕴涵的地理规律。

从信息阅读的特性出发,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直接信息是通过图形和符号,可以直接在地图上读取的信息,分为语义信息、注记信息、位置信息和色彩信息四个部分。间接信息是通过对地图上的要素分布、相互联系及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获得的新的知识。

从信息的语言学特性出发,地图信息分为语义信息、语法信息和语用信息。语义信息指地图符号的含义所包含的信息,即符号同实际物体间的关系;语法信息是由符号与符号的配合使用及其分布、联系所派生的地理规律所产生的信息;语用信息指读者所领悟的信息,它不仅同地图的质量有关,与读者本身的知识素养也有极大的关系。

2.地图信息传递论

地图信息传递论是研究地图信息传递过程和方法的理论。地图信息传递模型是从地图制图到用图过程的概括。

地图信息传递的过程是:客观事物(制图对象)通过制图者的认识,形成概念,使用地图符号(地图语言)变成地图,地图的使用者通过对地图符号和图形的解译和分析,形成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概念。这同通信中的编码和译码的模式是相同的。根据这个模式,捷克地图学家柯拉斯尼提出了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地图信息传递结构模型(如图1-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