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养生一点通
36433200000002

第2章 将中医养生进行到底(1)

第一节 中医养生能让人尽享天年

中医是如何认识人的生老病死的

中医养生学说博大精深,它是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吸收继承了医学、各门养生学的精华,并对两者进行融合,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学说。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良师益友。

那么,中医是如何认识人的生老病死的呢?

中医认为,生命是养生的基础,如果没有生命,生命的维持和延续也就无从谈起。要达到养生的目的,首先要充分认识生命,并把握生命的规律。

生命源于宇宙,是宇宙中的天地日月创造了生命,尤其是太阳和地球,对生命的形成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生命维持和延续的条件包括顺应环境,阴阳协调,气血旺盛,以及精、神等。生命是气运动的形式,是气不断聚集、分散、离合的过程。

任何生命都是有始有终的,人的生老病死是人的生命的自然规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抵挡住衰老的步伐,更没有人能拒绝死亡的到来。但是,每个人的衰老都是不一样的,不同人的衰老时间、衰老时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随着生理功能的自然退化而衰老,有的人则是未老先衰,这种衰老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身体出现病态而引起的。衰老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注意养生,就可以让衰老来得迟一些。

中医认为人会生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外染六邪,内伤七情,痰饮和淤血,饮食、疲劳等。后文将详细讲解人会生病的原因,在此不赘述。

正常情况下,人身体里的气血处于平衡运行状态,这是生命延续的条件。当人体气尽血竭时,人的生命就终结了。因此,平时要注意养生,多为自己储存一点气血,这样才能延年益寿,让生命之河川流不息。

2养生能有效让人远离疾病

中医的精髓在于“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提醒人们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应该注意身体的保养。如果等疾病发生了再去治疗,就像战斗已经开始才去制造武器,为时晚矣。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得了肝病,首先不是去治疗肝,而是弄清楚肝病产生的原因。中医认为水生木,水是肾,木是肝,肝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肾精不足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先把肾水固摄住,肾精充足,肝病自然消失。还有一点就是木克土,如果患有肝病,可能还会伤及脾脏,因为脾是土。

“治未病”往往会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并扼杀它的滋长,使人体恢复真正的健康。而如今的医疗现状,无论财力、物力都仅仅只够应付“已病”的人群,对疾病的治疗就像等洪水泛滥的时候再去堵窟窿一样,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谈预防。很多人因此疾病缠身,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人生毫无乐趣可言。因此,只有提早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自信与快乐。

“治未病”就像消防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就是四处检查,防患于未然;而“治已病”就像消防队员,哪里失火就哪里忙,最后依然损失惨重。所以,我们要提倡“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中医正是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力争达到使人远离疾病的目的。

3人离不开空气,养生离不开中医

中医药的运用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精微奥妙符合宇宙造化之理,因而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作为现代人,多学习些中医养生知识,不仅自身终生受益,而且对亲人和朋友也会有很大帮助。

中医学把天地人视为一体,善于从根源上去分析疾病,善于调动人体内的正气,扶正祛邪。那些体弱多病的人,只要调养得当,往往可以由弱变强。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加之饮食不得法,运动又少,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很多。许多人不懂医理,又受一些利欲熏心的商家的蛊惑,往往盲目进补,结果却适得其反。

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据传黄帝所著的《黄帝内经》,到汉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唐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再到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胜枚举。这些著作同古典文学、哲学、艺术等都是相通的,很多医家都是医文兼修、学识精湛、品德高尚之人,阅读其书,不仅能学到其中丰富的医学知识,更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有利于提升当代人的思想境界。因此,养生还是中医好。

4中医养生能根治疾病

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不同,中医强调从整体出发,认为人身体的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身体的某处感染疾病,势必与其他部位有联系。所以,治疗疾病不仅要检查病痛处,还要从整体来观察。

中医强调“内治”,认为想要彻底地治疗疾病,必须从身体的内部进行调节,一些疾病不过是内部失调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说中医养生能根治疾病呢?原因在于中医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从总体上看,中医诊法包括四诊、八纲辨证。

四诊为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八纲辨证就是把各种疾病分为八大类型,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中医采用了与现代医学完全不同的诊断方法,除中药以外,还有针灸等多种治疗方法,因此中医所擅长的治疗领域一般是西医束手无策的病症。虽然不能说中医包治百病,但是许多疾病都能诊治,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和过敏性疾病等,以及肝炎、肾病和风湿等慢性疾病,中医的治疗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中医主张“治未病”,它能够有效改善诸如容易感冒、容易疲劳之类的人体状态,在体质方面出现衰弱的症状,但还没有达到疾病程度的,中医都有相应的对策通过改善人体的体质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而西医的治疗方式是疾病出现以后才去治疗,因此就有许多病症不能被西医纳入治疗范围,而利用中医却能得到改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预防和治疗困扰大多数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病方面,中医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5挖掘人体内的金矿——自愈力

每个人身体里都蕴藏着一座巨大的金矿,它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宝藏,不需要药物,它就能对抗大多数疾病。这座金矿,就是人体的自愈力。

中医认为,治病是三分治、七分养,不要太依赖药物,而是要好好地去养自己的元气。药物不过是起到激发元气的作用,如果没有了元气,再好的药也没用。养元气就是唤起身体里的自愈力。

是药三分毒,药对人体有副作用,而自愈力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所以要注意调动身体的自愈力,而不是稍有不适就吃药。

自愈功能就是生物依靠自身内在的生命力,修复肢体缺损和摆脱疾病与亚健康状态的一种依靠遗传获得的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比如皮肤刮了个小口,在出血,不用药物,过一会儿血就自然止住了。再比如天冷时,血管会自然收缩,毛孔也会同时收缩,减少散热面积,以便阻止热量散失;天热时血管壁又会自动扩张,毛孔也会同时张开,汗腺也会大量分泌,以加速散热,自动调节身体的温度。

如果我们误食腐坏的食物,人体会自动开始呕吐、腹泻,加速排泄的自然功能。如果感染了细菌,白血球就会进行吞噬或者借由发烧完成杀菌的工作。身体的生理作用因为原本就具备解毒、排泄异物、免疫、组织再生等的自净作用,所以几乎所有疾病的症状,都是为了治疗身体的病症所产生的自疗能力。

现代医疗中,病人往往会配合医生将身体进行的这种最佳的疾病处理能力去除,阻止身体的呕吐、腹泻、发烧、发炎等各种反应。为了消除这些反应所带来的暂时的不舒服,医院动用了各种昂贵的药物,而病人也盲目地要求医生这么做。实际上,这是对人体自愈功能的瓦解,反而会延长疾病的治愈时间。

当然,自愈功能的作用是相对的。得了病光靠自愈力硬抗是不可取的,自愈力和免疫力有关,当免疫细胞抵挡不住病毒时,就需要借助药物。不过最好的药物依然是食物为主,一般情况下,通过营养素的补充,就可以对抗大多数疾病。中医就是通过科学的养生方法来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即使已经染病,中医也不提倡使用药物,而是通过按摩经络、刺激穴位等自然方法调动身体的自愈功能来对抗疾病。

第二节 中医养生的要点指南

6中医养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提到中医养生,许多人感到高深莫测,毫无规律可循,其实,中医养生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是一门学问,而学习一门学问最重要的就是方法、观念和态度。在养生的实践中,若想事半功倍,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打好理论基础,对于养生的对象——人自身必须有一个透彻的认识;要知道养生归根到底养的就是精、气、神;要树立正确的养生观,这样才知道自己的哪些养生观念是正确的,哪些养生观念是错误的;还要端正自己的养生态度,坚持不懈。一个拥有正确的养生方法、观念和态度的人,无疑迈出了走向健康长寿的第一步。

当然,仅有热情是不可能达到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的。只有全面地了解养生,才能够用正确的观念指导实践。那么,养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养生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天人合一,扶正固本,未病先治,已病防变。

第一,天人合一。中医认为:人存天地间,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有五化——生、长、化、收、藏,有五气——风、暑、湿、燥、寒,有五季——春、夏、长夏、秋、冬,有五方——东、南、中、西、北。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与天之五行、五化、五气、五方相应。中医养生讲究使自己的五脏与自然相应,使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医还认为,人在社会中,不能不受社会环境、社会发展和家庭以及七情的影响,所以中医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天地人一体,综合调养。

第二,扶正固本。中医认为,人类经过几亿年的进化过程,形成了我们现在这样的身体结构。为了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人如同其他动物一样拥有了很多的生命潜能。比如人体的自我修复、自我改造、自我建设、自我完善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气”。同样的环境下,之所以有的人发病而有的人不发病,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人体的抵抗力不同,即“正气”不同。因此,中医养生讲究“扶正固本”,讲究通过激发、调动人体生命的潜能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第三,未病先治。中医虽然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是,如果致病因素超过了我们人体的“正气”,人体就会患病。因此,中医养生不仅要扶正固本,还要在致病因素还不够强大时,人体的正气还没有完全衰弱时,就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