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家制鞋企业,因为某种原因,生产出来的四万双鞋由于质量不过关而被退了回来。企业老总非常生气,于是要求被退回的次品鞋由员工按责任轻重负责买单。这引起了公司内部员工强烈的不满。他们纷纷抱怨说:“那生产出来的质量合格的鞋子所赚来的钱,是否也是按责任轻重如数给我们发工资呢?”在这种负面情绪下,员工整体工作热情被削弱,企业效率大打折扣不说,生产效率依旧上不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就是企业老总的处罚方法有问题。老百姓常开玩笑说:“人长得难看,岂能怪照相机。”同样,次品鞋子被退回,若真是要处罚,那么首先该罚的是企业老总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敢带头承担责任,那么即便是让员工为次品鞋子受罚而买单了,又能如何呢?企业就算通过惩罚追回了损失,但是员工的责任心却打了水漂,今天的次品鞋子明天同样会有。
所以说,真正该反思的是企业的管理者。俗话说一个好的管理者就一定是一个好的老师。企业管理应该有人员选拔、培训、考核等步骤,处罚则是人员选拔、培训等所有的步骤都失败了之后的一种最无奈的处理办法。所以,在员工出问题的时候,管理者应该扪心自问:“我是不是没有选好人、用好人、培训好人呢?” 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回避用处罚的办法处理问题,但是惩罚这个方法我们还是要谨慎使用,即使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偶然使用,也应首先要做到公平合理。
103.人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那么获得赞赏同样也是企业中每一名员工潜意识的心理需求。管理者对下级真诚的赞美和赏识,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出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热情,还能融洽上下级关系,使工作变得优质、高效。所以说,赞赏是当代企业管理的需求。管理者应该把赏识纳入到日常管理当中,制定出专门的制度来,当员工取得成绩和进步时给予他们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赏识。
联邦快递有一项重要管理原则:激励胜于惩罚控制。公司经常让员工和客户对工作做评估,以便恰当表彰员工的卓越业绩。联邦快递的经理会领导员工按工作要求作出适当个人调整,帮助员工创造一流业绩。公司设计了考核程序和培训计划,以确保经理知道如何作出正确的榜样。公司的高级经理就是下级经理的榜样。他们注重加强地面运作。让每个员工专注于单一目标,这样就能整体达到一定水平。它使联邦快递能把50000名员工专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客户。所以他们达到了以前从没想过能实现的另一个高峰,工作绩效接近100%,而成本却降到最低水平。
联邦快递还使用员工子女的名字来给新买的飞机命名。公司通过抽签的方式来挑选幸运者,选中幸运儿之后,不但把他孩子的名字漆在飞机的鼻尖上,而且会把孩子和他的家人送到飞机工厂参加命名仪式。这一系列的激励方法使得联邦快递公司员工每天都充满激情的工作,更使得联邦快递成为了全球最具规模和知名度的公司。
在对员工进行激励制度时应该注意多奖少罚,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员工进步。
我们再看一个案例。顾客孙老是位 50 多岁的老年顾客,一天他在百货大楼买了一个茶杯,觉得不太满意,第二天一大早就来要求退货,营业员小赵接待了他。小赵看了看茶杯说:“没什么问题呀,为什么要退呢?”孙老沉着脸回答:“是没什么问题,我就是想退。”小赵略微犹豫了一下,说:“好吧,把您的发票给我看看。”孙老说:“商场没给我开发票啊!”小赵说:“不可能,我们商场 1 元以上的商品都给开发票。”听了这话孙老很不高兴,大声说:“就是没有给我开发票。”这个时候,有很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小赵身上。怕影响不好,小赵只好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按照规定没有发票不能退货,所以我不能给您退。”孙老蛮不讲理,声音更大地说:“不给退不行。”很多人围过来观看,小赵考虑到事情越吵越大,影响公司的声誉,于是同意退货。孙老这才慢慢的离去。
事后,商店领导经过研究,认为小赵没有按照“顾客只有凭借发票才能退货”这条规定办事,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给予小赵通报批评的处分,并处以相应的罚款。小赵觉得很受委屈。这个处罚在员工之中产生很大震动: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们严格按规定办事,不管顾客的意见有多大,不管顾客对企业有多么不好地评价。
所以说,公司对员工的处罚并不全面,应该是有罚有奖,毕竟员工的出发点是好的,应在处罚之外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即可以保证对公司规定的维护,也保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许多成功的企业证明,多奖少罚,能够鼓励员工重复作出公司倡导的行为,能够激励员工不断成长和进步。
104.“从重”、“从轻”都不应该发生
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都能够按照奖罚公平的原则办事;但是,在具体工作当中,他们却通常会不知不觉地违背这一原则。这种违背并不是故意造成的,而是由于对奖罚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刻而造成的。
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家管理制度非常完善的民营企业。该企业董事长的亲哥哥在公司内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有一次,董事长的哥哥醉酒后上班,于是总经理召集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开会,讨论对哥哥的处罚。会议还未开始,董事长的哥哥率先道歉:“我应该成为大家的表率,却犯了错误,请求从重处罚。”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从重处罚”的请求非但没有获得董事长的认可,反而招致更为严厉的批评。董事长说:“请求从重处罚,这违背了公司一直倡导的奖罚公平的原则。所以,你要求从重处罚的错误,比你醉酒上班的错误还要严重!”
经历这件事之后,该企业上下员工都深刻地意识到:企业的管理政策是制度明晰、奖罚分明的。公司的奖罚只与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工作态度相联系,而不与感情、关系等相联系。在这样奖罚规则明确的治理之下,该公司很快得到了迅速、健康的发展。
另外还有一个案例:有一个叫李耀的人看准了能源日趋紧张这一市场形势,于是辞了铁饭碗,带着10多个技术人员,下海开了一家节能产品公司。创业初期,举步维艰,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大伙研发人员跟着李耀一起加班,为了企业能够在市场大潮中生存下来,大家一起吃苦奋斗。历经四年,随着好几款新型节能产品的研发成功,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可是正当李耀斗志昂扬准备筹划下一步发展的时候,跟随他一起创业的几位技术骨干突然同时提出辞职。这让一向自认为和员工关系不错的李耀无法理解:为什么当企业得到发展的时候他们却突然选择离开呢?原来,这几位骨干要走,是因为他们对公司有所不满。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大家都是公司能赚多少就拿多少报酬;随着公司发展,基本仍是李耀给多少,大家就拿多少。虽然李耀开的工资也并不算少,但因为无章可循,没有一个考核标准,很多人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更令李耀想不到的是,相当一部分员工对公司的奖励制度怀有怨言。特别是公司关键项目的核心设计人员,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为公司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得到的报酬却跟普通员工差不多。同时,由于公司还处在发展阶段,李耀总是考虑把利润用于项目的再投资,想方设法缩减成本,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核心员工的激励。员工工资数额的多少经常根据他的喜好,奖金数额更是没有依据,员工对此颇有一些不满看法。
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李耀在管理公司过程中,以个人兴趣和意志带起制度和标准,奖励随性,赏罚不明,没有认识到奖励制度会成为影响公司发展的大问题,结果引发核心员工不满或离职。其实,对于每个员工而言,都不仅希望得到合理的报酬,也希望自身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所以说,企业内部的奖罚制度要明晰、公平,不能随随便便奖罚。老板要与员工多沟通,要建立起员工绩效评估体系,正确评估员工对企业的付出,为实施有效、公正的激励机制提供支持。同时建立员工薪酬激励体系,使员工的工作绩效能得到及时、公正、有效的激励,使员工能够合理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
105.“给员工高薪时,企业成本最低”
“当你给员工高薪时,你的企业成本是最低的!哪怕你只比第一、第二位的高出一点点,效果也会非常明显!”2008年1月15日,在《赢在中国》第三赛季36进12第三场节目现场,已连续两个赛季担任《赢在中国》36进12评委的史玉柱在点评11号选手时说出上述的话。
史玉柱的一席话立即博得了现场一片热烈的掌声。事实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此,史玉柱作出了细致的分析:“当你给员工高薪时,表面上看仿佛增加了企业成本,实际不然。我这些年试过了各种方法,高薪,低薪,但最后发现,高薪是最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也是企业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自从珠海巨人集团时代,史玉柱一直实行军事化管理,后来他渐渐明白一个道理:大多数员工的使命是打工挣钱,养家糊口。虽然军人有对国家和民族效忠的义务,但员工没有对老板效忠的义务。
在脑白金时期,史玉柱在员工待遇方面的做法是:重点技术人员不受公司级别制度限制,只要技术能力强,就不怕付出高额报酬。后来,做网游时,史玉柱将这套模式运用到了游戏团队中,他说:“游戏团队的薪水我不管,由管理层定,工资是一事一议,开多少钱评估一下,值得就给,不受任何等级限制。”
史玉柱这样的做法,会让研发人员感觉到,巨人网络给他们的报酬绝对在整个行业居于前列。在《征途》开发过程中,史玉柱出手颇为大方,给整个研发团队开出了很高的工资。他还指出了网游行业的弊端。他认为:这个行业的员工比其他行业更计较钱。《征途》游戏某负责人承认,这个20人的研发团队在当时的薪水、所占期权与同行业相比是非常高的,相比《征途》后来的其他研发人员而言,都要高出许多。
薪酬激励并非盲目地给员工高薪,能否有效地运用好这一措施,使员工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才是最关键的。史玉柱给《征途》的研发人员高薪,可以很容易地保留重点员工和业务骨干,这种做法对于高科技公司非常有效。在这个行业,通常80%的业绩是由20%的精英完成的,少数骨干决定了公司的发展。研发人员正是网游公司的灵魂。
当然,只注重少数骨干却对其他员工不理不问,其他员工会觉得不公平,也会引发矛盾。巨人网络上市后,在公司内部的庆功宴上,史玉柱宣布了两个消息,一个是给公司员工每人发一枚金币,另一个是给公司所有员工加工资,一个也不少。此后,史玉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刚做这家公司的时候,同行业对我们都看不起,到现在,我们已经成为这个行业内市值最大的公司了,大家精神上非常开心,然后待遇上,我们给所有的骨干、所有的研发人员发了期权,上市后他们马上就可以衡量出来他们期权的价值,我们现在一下子诞生了21个亿万富翁,还有近200个百万以上的富翁,大家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