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瞬间操纵术:掌控你身边人的113种经验
36462000000021

第21章 影响他人行为的心理策略(1)

打破沉默,叫“闷葫芦”开口说话

有些人,遇到事情只知道闷头思考,一言不发。想让他们开口说话,一定要有打破沉默的好方法。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遇事闷头思考一言不发的人常被人们叫做闷葫芦,由于想得过多,以至于很少甚至忘却了讲话,让他们开口比让铁树开花还难。这时候,你不妨使用以下五种“打破沉默的方法”,它们非常有用,甚至能使最沉默寡言、最害羞的人开口讲很多话。

1.赞扬加提问

即使是最害羞的人在听到赞扬时也会心花怒放。你要让不愿说话者知道,听众欣赏并感激他们所做的努力,认为他们的专业知识非常有价值。然后你再让他们详细陈述自己的观点。你可以通过简短的提问暗示他们,只有那些有专业背景和知识的人才能回答你的问题。

再沉默寡言、吝啬词句的人,听到如此积极的反馈也会变得平易近人。在听的过程中,类似的“甜言蜜语”会使你得到你想要的信息。

2.直接提问

少言寡语者,即那些只说“是”或“不是”的人会觉得说话越少越自在,你应该利用而不是抵制这一特点。你也可以利用他们吝惜语言的特点,先弄清你究竟想知道什么,然后直截了当地提出只需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或者提出只需回答一两句话的简短而切中要害的问题。

3.引发议论

只要有合适的鱼饵,最不容易上钩的鱼也会上钩。为使不愿说话者打破沉默,你要用容易引起争论的陈述或问题做鱼饵。你可以围绕你想了解的主题,很有礼貌地对说话者提出疑问,或者就现有的理论提出反对意见。当自鸣得意的观点遇到挑战,或有机会拆穿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时,很少有人会无动于衷。

4.不要打断

一旦你想方设法让不愿说话的人开了口,你就要把自己的嘴闭上。如果你在他们说话时插嘴,陈述你的看法,就会使他们有借口停止说话。而此时,想要再让他们开口会非常之难。即使你想到一个重要问题,或有什么高见,都不要急着说出来,要等到不愿说话者说完之后再把你的见解说出来。

5.适当反馈

要想让不愿说话者继续讲话,你需要告诉他们,他们说的细节非常有趣、非常有价值,纵使他们算不上世界上最好的说话者,你还是非常希望他们能继续说下去。但注意,不要用语言来鼓励他们,这只会让他们分心。

你要运用身体语言,通过看得见的信号对他们做出积极反馈。同意时点点头,赞许时微微一笑。有意识地盯着说话人的眼睛,就好像他在说一件你从未听过的、有意思的事。

点石成金:

“闷葫芦”大都具有明显的“闭锁心理”,即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多表现为自尊心强、内心脆弱、怕别人瞧不起或刺伤,于是把自己禁锢起来。他们既苦于无人知晓自己的心事,  又不情愿让人真正知晓自己的心事,所以想让他们开口,首先要给予理解,然后用打破沉默的方法进行引导。

诱导对方跟着你的话题走

语言交流是一种微妙的艺术,恰当地用柔和的方式进行诱导,对方很容易乖乖地跟着你的话题走。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在日常会话中,我们总是会碰到这样的交谈者,他们喜欢把自己要说的意思反反复复地说明,详尽得让人几乎厌烦。遇到这种情况,你是任凭对方继续无休止地发挥,还是粗暴无礼地打断他的话?这两种方法都不是很好,你应当以柔和的方式诱导他进入你的话题,如:“简洁一点说,你应该这样表述……”

叫对方的意思跟着你的话题走,这种行为称为“诱导”。

可以说,诱导是会话双方的一种意识交流,假如会话双方意见相悖且相互攻击,肯定无法促成“心意的相互交流”,说不定还会使说话者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当除你之外的其他听众由于说话者过于啰唆的语言,使之失去了对谈话内容的兴趣,或是由于谈话内容抽象,使听者无法了解说话者的本意时,你就应该积极地参与会话,将说话者的意思诱导到自己理想的本意中来。

我们来看一位推销员是如何诱导顾客跟着他的意思走的。

推销员:请问你需要多大吨位的?

顾客:很难说,大致两吨吧!

推销员: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对吗?

顾客:是这样。

推销员:究竟要哪种型号的卡车,一方面要看你运什么货,一方面要看在什么路上行驶,你说对吗?

顾客:对,不过……

推销员:假如你在丘陵地区行驶,而且你们那里冬季较长,这时汽车的机器和车身所承受压力是不是比正常情况下要大些?

顾客:是这样的。

推销员:你们冬天出车的次数比夏天多吧?

顾客:可不是,多多了,夏天生意不行。

推销员:有时候货物太多,又在冬天的丘陵地区行驶,汽车是否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呢?

顾客:对,那是事实。

推销员:从长远的眼光看,是什么因素决定买车型号时,是否留有余地?

顾客:你的意思是……

推销员:从长远的眼光看,是什么因素决定买一辆车值不值呢?

顾客:当然要看车的使用寿命。

推销员:一辆车总是满负荷,另一辆车从不超载,你觉得哪一辆寿命更长些呢?

顾客:当然是马力大、载重多的一辆。

推销员:所以,我建议你买一辆载重4吨的卡车可能更划得来。

顾客表示赞同。

这位推销员就是在平淡无奇的谈话中,设法让顾客跟着他的思想走,达到成功推销的目的。

诱导别人的一个绝妙方法就是从一开始你就要对方回答“是”,而千万不要让他说出“不”来,因为假如一开始双方就彼此不合,那他会存下反辩的成见,这样你就算再说上千言万语,而且是句句真实,但是别人早已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再要使他改变过来,是不大容易的。所以,与人交往先得迎合对方的心理,使对方觉得这次交谈是商讨,而不是争辩。

道理何在呢?因为每个人都坚持他的人格尊严,他开头用了“不”字,即使后来他知道这“不”字是用错了,但为了自尊,他所说的每句话,他都会坚持到底,所以我们要绝对避免对方一开头就说“不”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对某件事说出了“不”字,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比他往常说其他字要来得紧张,他全身组织——分泌腺、神经和肌肉——都聚集起来,成为一种抗拒的状态,整个神经组织都准备拒绝接受。反过来看,一个人说“是”的时候,没有收缩作用的产生,反而放开,准备接受,所以在开头我们获得“是”的反应越多,才能越容易得到对方对我们最终提议的认同。

点石成金:

调查显示,有些诱导性的问题,人们对它们的回答99.9%是肯定的。你让某人越多地对你说:“是”,这个人就越可能习惯性地顺从你的要求。

让他跟着你的思路走

无论是演讲、宣传,还是竞选、谈判,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技巧,便可以让别人跟着你的思路走。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很多时候,无论是演讲、宣传,还是竞选、谈判,我们总希望别人能跟着自己的思想走。可是,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维,想要改变他人的想法,让对方按照你的思路来思考问题,是何等的不容易?

不过,要解决这个难题,靠强制性命令来实现是不太可能的,而是需要一些有效的心理技巧来一步步地影响他们。下面有几种方法值得参考:

1、6+1法则

在沟通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6+1”法则,用来说明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在被连续问到6个做肯定回答的问题之后,那么第7个问题他也会习惯性地做肯定回答;而如果前面6个问题都做否定回答,第7个问题也会习惯性地做否定回答,这是人脑的思维习惯。利用这个法则,你如果需要引导对方的思路,希望对方顺从你的想法,你可以预先设计好6个非常简单、容易让对方点头说“是”的问题,先问这6个问题作为铺垫,最后再问一个最重要和关键的问题,这样对方往往会自然地点头说“是”。

2、问封闭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是与开放式问题相对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往往是“是”或“不是”,“有”或“没有”,等等,答案只是有限的几个选择。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有不一样的作用,封闭式问题可以用来得到你预先设想的答案,例如,你问对方“你有没有结婚?”对方的回答可能是“有”或是“没有”,这两个答案都是你事先可以预见的,你可以事先就想好如果他回答“有”,你如何继续提问;如果他回答的是“没有”,你又该怎么继续提问。预先设计好的一系列的封闭式问题,可以非常有效地引导对方的思路。

3、提示引导

提示引导是一种语言模式,用来影响对方的潜意识,使对方不知不觉地转移思路。这种语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先用语言描述对方的身心状态,然后用语言引导对方的思考或是生理状态。例如,你可以说“当你开始听我介绍这个房子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住在这个房间里会很舒服”、“当你考虑买这辆车的时候,你就会想到带着你的太太和孩子开这辆车兜风是多么开心的事情”,等等,这些都是提示引导的语言模式,其中“当……,你就会……”是标准的句式,“当”后面是描述对方的身心状态,“你就会”后面是你引导对方进入的状态或思路。

4、目的架构

目的架构式谈话就是在一开始就与对方明确这次谈话双方共同的目的,这会很快地将对方的思路引向真正有价值、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地方。例如,两辆车发生追尾事故,车子都有了破损,两辆车的司机都很气愤,往往一下车就吵架。如果其中一位能使用目的架构,问对方:“这位先生,你觉得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呢,还是要吵架呢?”这个问题指出了两名司机重要的不是要吵架,而是要解决问题,然后继续各自的行程。那么双方的争吵可能会立即终止,因为目的架构将对方的思路完全从争吵的状态引到了解决问题上面来。

知道了这些技巧,我们就没必要再纸上谈兵了。你不妨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一下这些巧妙的方法,让对方顺从你的思路,从而达到你的目的。

点石成金:

社交场合,有思路要巧妙地表达出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逐渐影响他人,大家便会不知不觉地跟着你的这个思路走了。

《每天学点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