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经学博采录
36471800000046

第46章 卷十(4)

尝谓天赋人以聪明材力,今与古率不相远,而晚近成材独少者,大都为俗学所汩没。幸而有意思深长,欲崭然以头角自见,则师友劝诫,必相与翦除之,斥为客气不可用。又幸而有少小不汩没于俗学,其游处四方,复不为俗论摇夺,以庶几有成者,则常患与斯世枘凿,必不相入而穷困老死不见用。若有用之者,无论大小,固皆有所表见,以利泽斯人,乃又置盛壮可任事之精力于闲散无所设施之地。及其既衰,将不能自举,乃以试之。彼苍者天,果何意哉?大令所著《春秋公羊例》、《左氏通义》、《毛诗名物志》、《说文谐声类篇》、《思贤阁诗文稿》、《倚声写韵斋词稿》、《燕齐游草》、《沤寄賸笔》、《宛芳杂著》、《望云听雨山房札记》共若干卷。

注释

①严铁桥,指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嘉庆五年(1800)举人,曾任建德县学教谕。花18年的时间,编撰成《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另著有《抱朴子佚文》、《尔雅一切注音》、《风俗通义佚文》、《四录堂类集》、《铁桥漫稿》等多种。

②张湛,字处度,东晋高平(郡治在山东金乡西北)人。仕至中书侍郎、光禄勋。所注《列子》多引何晏《道论》、《无名论》及《庄子》向秀注文。著有《列子注》。

③马瑞辰(1782—1853),字元伯,一字献生,安徽桐城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任工部都水司员外郎等职。去官后,历主江西白鹿洞、山东峄山、安徽庐阳等书院讲席。后被太平军所杀。著有《毛诗传笺通释》。

④张璠,东晋安定(今甘肃镇原)人。官秘书郎,参著作。著有《周易集解》一卷,今佚。朱彝尊《经义考》以张璠为张伦。王俭《七志》著录十卷,《隋书·经籍志》作八卷,新旧《唐志》著录十卷。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据《经典释文》、《周易正义》、《周易集解》、《文选注》等辑有《周易张氏集解》一卷,黄奭《汉学堂丛书》和《黄氏逸书考》辑有《易集解》一卷,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辑有《张璠周易集解》一卷。

⑤司马彪(?—306),字绍统,晋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初官拜骑都尉,泰始中任秘书郎。著《续汉书》八十篇,因范晔的《后汉书》出而渐被淘汰,惟其中的“八志”为范书所保留。

⑥俞正燮(1775—1840),字理初,安徽黟县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家贫,性介,读书过目不忘。著有《癸巳类稿》、《癸已存稿》、《说文部纬校补》、《海国纪闻》及《四养斋诗》等。

⑦胡广(1370—1418),字光大,号晃庵,吉水(江西吉水市)人。明建文二年(1400)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赐名靖。明成祖朱棣时,奉命主持编撰《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其中《周易大全》就出自胡广之手,成为明代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⑧王兰泉,指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上海青浦县朱家角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刑部右侍郎。学识广博,通经史考据之学。著有《金石萃编》、《湖海诗传》、《春融堂集》等五十余种。

⑨皇甫录,字世庸,号近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宏治九年(1496)进士,授都水主事。出知顺庆府知府。后被劾归,专心著述以终。著有《明记略》、《近峰闻略》、《下陴记谈》、《苹溪集》、《容台集》、《果山集》等多种。

⑩马宗琏(?—1802),字器之,号鲁陈,安徽桐城人。嘉庆进士。少师从其舅姚鼐,工文词。后受业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等。著有《春秋左传补注》、《毛诗郑诂训考》、《周礼郑注疏》、《穀梁传疏证》等。

张参,唐大历年间官户部郎中,历国子司业。按,张参,新旧《唐书》无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河间张氏”下有张参名。清代朱彝尊《五经文字跋》说:“按孟浩然集有《送张参明经举觐省诗》,钱起集有《送张参及第还家作》,而‘郎官石柱题名’参曾入司封员外郎之列,盖参在开元天宝间举明经,至大历初佐司封郎,寻授国子司业者也。”

毛生甫,指毛岳生(1791—1841),字申甫,一字生甫,又字兰生,上海宝山籍人。曾师从姚鼐,工诗古文辞。著有《休复居诗文集》。

成龙跃,指纳兰性德(1655—1685),姓纳兰,本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三等侍卫,晋至一等,武官正三品。好读书、工词,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著有《侧帽集》、《词韵正略》、《通志堂集》、《渌水亭杂识》、《陈氏礼记说补正》等。

卫湜,字正叔,学者称“栎斋先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宝庆二年(1226)为武进令,后迁直秘阁、朝散大夫、直宝谟阁、知袁州。著有《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是研究宋代以前注释《礼记》各家之说的重要经学著作。清初浙江学者黄宗羲与吕留良之间的争执,即由该本的归属权而引起。

熊朋来(1246—1323),字与可,号天慵子,元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宋咸淳进士。元初以办学授徒为业,后出任福建、庐陵儒学教授、福清州判官。著有《五经说》、《瑟谱》等。

韩信同(1252—1331),一作性同,字伯循,号古遗。宁德(今属福建)人。从陈普学。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应江浙乡试,不第。著有《三礼图说》、《古遗小集》。

顾祖禹(1631—1692),字瑞五,又字复初,号景范,自号宛溪子,学者尊称“宛溪先生”,江苏无锡人。少承家学,谙熟经史。著有《读史方舆纪要》、《宛溪集》、《方舆纪要州域形势说》、《古本方舆书目》等多种。

戴简恪公,指戴敦元(1767—1834),字吉旋,号金溪,开化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由任刑部主事至湖南巡抚、刑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简恪”。著有《九章算术方程新式》、《古今体诗集》等。

沈钦韩(1775—1831),字文起,号小宛,原籍浙江湖州(今吴兴),居于苏州木渎。嘉庆举人,官宁国县训导。学问渊博,精史地之学,长于训诂考证。著有《两汉书疏证》、《水经注疏证》、《韩昌黎集补注》、《王荆公诗补注》、《王荆公文集注》、《范石湖集注》、《幼学堂诗集》、《文集》等多种。本书卷十一载有他的小传。

胡文恪公,指胡高望,字希吕,号昆圃,又号豫堂,仁和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编修,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谥“文恪”。

归,指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后曾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安亭,读书讲学。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著有《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等。方,即指方苞。

汪守成,字季郑。姚配中弟子,曾集资刊刻乃师其生前著述、文集,从书斋名,称《一经庐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