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经学博采录
36471800000055

第55章 卷十二(4)

昔高密党锢乃注群经,台卿复壁爰释《孟子》,古之人读书有成,每于颠沛流离之际,天道悠悠,盖绌于彼者优于此欤?文灿弱冠以前,于道光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四载,各著《经义记》一卷。维时英吉利频年入寇,广州戒严,困处危城,闭门独学。甲辰春,欲著《毛诗传假借考》、《毛诗郑读考》二书,未成。乙巳之夏,著《春秋箴膏肓评》、《起废疾评》、《发墨守评》各一卷。其冬,著《论语皇疏考证》十卷。丙午之秋,著《孟子赵注考证》一卷。其冬,著《诗笺礼注异义考》一卷。凡此诸书,虽已属稿,自惭末学,未敢写定。丁未以后,养疴辍业。咸丰壬子、癸丑间,以会试留寓京师,博访通人,每叨是正。维时粤西红巾贼起,蹂躏吴楚。癸丑之夏,礼闱报罢,驱车南归。窃以国家多故,既无商山之操,又无濑水之风,检阅旧著,恐有散佚,急欲编定,付诸梓人。迄乎甲寅,校除未毕,而粤东红巾贼起,连陷郡县。广州戒严,四郊多垒,万户枕戈,烽火烛天,雷礟骇地。又困危城将及一载,中更百苦不敢废学。既编《经义记》为《经义丛录》六卷,旧著诸书以次写定;又续著《易大义补》、《孝经集解》各一卷,《禹贡川泽考》二卷。迨乙卯春,兵氛未靖,猝遭大故,奉讳居忧。又辑《群经传记》为《孝经集证》四卷,又编十余年来说经论事之文为《皓庭丛稿》八卷。又著《毛诗释地》、《周礼今释》,各编成六卷。又以经学诸儒自周至唐,正史而外阙佚良多,欲博稽群籍,仿阮太傅《畴人传》之例,为《经学传》一书。又以群经舆地各擅专家从未有合,考群经舆地为一编者,欲以今舆地为纲,而群经地名附见于下,为《群经舆地表》一书;《禹贡》、《职方》、《尔雅》以州分者为一表;《诗》、《春秋》、《战国策》以国分者为一表,今舆地图附焉。又以郑《笺》成而三家遗说多佚,杜《解》出而贾、服旧注鲜存,欲采三家遗说合于《毛传》,复下己意,为《诗古今文注》一书。采贾、服旧注,博稽近说,复下己意,为《春秋左传集注》一书。凡此欲著诸书,虽未知写定于何日,然非困苦艰屯,穷愁仰屋,岂或有此奢愿于以博稽遗佚,网罗百家,聚荟成编,以俟达者乎!

注释

①顾野王(519—581),字希冯,原名体伦,南朝陈吴(今江苏苏州市)人。梁大同四年(538)始官太学博士,迁领军记室参军。陈太建中,为太子率更令。天嘉初补撰史学士,仕终黄门侍郎、光禄卿。著有《玉篇》、《舆地志》、《通史要略》等。

②张子絜,指张荐粢,字子稷,一字子絜。张敦仁之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官费县知县。嗜金石,兼工篆隶。

③徐渭仁(?—1855),字文台,号紫珊,晚号隋轩。上海人。国子生。少与梁同书、陈鸿寿、张廷济、王学浩结为书画、金石之友。因购得隋代开皇年间《董美人志》,又购得王昶所藏“雁足蹬”,遂名其藏室为“西汉金镫之室。”藏书楼名“春晖堂”。辑著《隋轩金石文字》、《春晖堂丛书》等。

④杨文荪(1782—1853),字秀实,一字芸士,浙江海宁人。道光七年(1827)贡生。好聚藏图书,藏书楼有“稽瑞楼”,收藏甚富,曾根据家藏珍本,编纂有《国朝古文汇钞评选》,评选精确,世称善本。著有《希郑斋诗文集》、《逸周书王会解》、《两汉会要补遗》、《南北金石文字考》、《南宋石经考》等多种。

⑤黄绍武(1763—1825),名丕烈,号荛圃,又号复翁、佞宋主人、书魔等,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举人,官主事,不久即回乡从事校书、著述。生平好藏书,尤笃好宋本。著有《百宋一廛书录》。

⑥姚棻(?—1801),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至贵州、福建巡抚。

⑦善泰,字中宪,满洲旗人。官协领。著有《草竹轩诗钞》。

⑧赵禄保,江苏常州人。以举人官浙江知县,后被太平军所杀。

⑨黄公绍,字直翁,邵武(今属福建)人。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官架阁。入元隐居。著有《在轩集》。

⑩臧荣绪,南朝齐人,曾著有《晋书》,为十八家晋史之一。

任兆麟,字文田,号心斋,江苏震泽人。诸生,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著有《有竹居集》、《心斋集》。

蒋光煦,字生沐。浙江海宁人。诸生。著有《花事草堂诗稿》。

邹汉勋(1804—1853),字叔绩,湖南新化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应曾国藩招募,参加湘军。因坚守南昌,授以知县。江忠源出任安徽巡抚,邀其相从,不久即战死于卢州。著有《读书偶识》,是以札记的形式所撰写的经学论著。

徐干,字伟长,北海人。辟司空曹操府,除上艾长,以疾不行。历军谋祭酒掾、五官将文学。著有《中论》。

吴家懋,字敦本,号菊湖,广东番禺人。祖籍福建闽县人。散馆,改知县。

谭莹,字兆仁,号玉生,广东南海人。幼颖敏,于书无所不窥,而尤长于词赋。年弱冠,应童子试,入学海堂肄业。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历官琼州教授,加内阁中书衔。著有《乐志堂诗略》。

吴山尊(1755—1821),字及之,一字山尊,号抑庵,一作仰庵,又号南禺山樵,晚号达园,安徽全椒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侍讲学士。花卉笔意清挺,近陈淳,山水学王原祁,兼工人物。有担花图。善书,工骈体文。著有《夕葵书屋集》。

黄爵滋(1793—1853),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任监察御史,兵科、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卿,道光十九年(1839年)后任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司通政使、礼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左侍郎等职。他和林则徐、龚自珍、魏源、姚莹等人志趣相投,提倡经世之学。著有《仙屏书屋文录》、《仙屏书屋诗录》、《戊申楚游草》等。

晁,指晁错(前200—前154),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文帝时,奉命从秦博士伏生受《尚书》。后为景帝家令,得景帝信任,号称“智囊”。后因吴楚七国以诛晁错为名,发动武装叛乱;遂为袁盎等人所谮,被杀。所著政论有《论募民徒塞下书》、《论贵粟疏》等。

陈夔石,指陈少白(1869—1934),原名闻韶,后改名白,字少白,号夔石,广东新会人。1888年入广州格致书院。1890年入香港西医书院,与孙中山拜盟为兄弟。1921年任中华民国总统府顾问、大本营参议。次年1月任国立中华国民银行监督。陈炯明叛变后辞职回故里,致力家乡建设。1934年12月23日在北平病逝。著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别录》等。

沈兆霖(1801—1862),字尺生,又字郎亭,号雨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历官至左都御史,户、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先后供职上书房、南书房,出督江西学政。同治元年(1862),出署陕甘总督,用兵西宁回部,赠太子太保,卒谥“文忠”。著有《广印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