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影响您健康长寿的12个关键
36473400000052

第52章 防治猝死最重要

猝死,就是突然死亡。死者没有时间留下遗嘱,更没有时间向亲友告别。分析其原因可简述如下。

(1)心肌梗死:住在我楼上的邻居,60多岁,虽有冠心病,经常吃丹参滴丸,并坚持每El散步,平时无何不适。今年元宵节,吃了许多油腻的食物,并喝了点白酒,最后吃了10个元宵。在上厕所时突然晕倒。急诊医生跑步来家抢救无效而死亡。究其原因,是食物不易消化,饭后血液集中在胃肠,心脏冠状动脉相对缺血所致。

(2)脑出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先生患脑出血,出血积存在颅内,无法排出,越积越多,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脑血栓亦然。

这样的病例已有很多。

(3)肺梗死:某医生治疗了2例乳腺脓肿并发败血症的病人,以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疗法治愈。患者下床看别的病友打扑克,突觉憋气,躺在床上就心搏骤停。分析其原因是盆腔淤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

(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某院李大夫,就是因为第l次带硕士生,在家请客,油腻食物吃得多,又饮过多的酒,导致腰腹刀割样剧痛,经抢救半小时无效,死亡。尸检证实是胰腺出血坏死,外溢,发生自体消化所致。

(5)哮喘:据统计,每250个死亡案例中,就有一个死于哮喘病。这类致命哮喘发作没有任何征兆,毫无预警就发生意外。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幸丧命。

(6)过敏: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过敏。药典规定:必须先做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应用。作者曾看见,因做青霉素过敏试验而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人。幸亏是在病房,抢救及时而幸免于难。

另外,某外科医师,为一肾衰病人做动静脉瘘,准备做血液透析。

术中注射麻药普鲁卡因,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而术前未做过敏试验,应当汲取这一惨重的教训。

(7)猝死症候群:此病多见于年轻人,常见于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据统计,平均l万人中有5~66人罹患此病。

原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美国女排的著名黑人运动员海曼很年轻,身体很好,但属于此类人群,后来因猝死去世。

(8)葡萄球菌性暴发性紫癜:美国微生物学教授Schlieven报告,葡萄球菌性紫癜可以导致猝死。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恶化,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原因是肠毒素或其他宿主因素可致,而:不是由败血症引起的。l2例中有1例伴有坏死性肺炎。

1.猝死每天都在发生

近日一位邻居告诉记者:在早晨爬山的中老年队伍中,一位患有心脏病的男性患者,中途为伙伴们兴致勃勃讲典故,却突然歪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北京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主治医师徐平告诉记者:在冬季每天都有因心脑血管发生意外被送来紧急抢救的患者,在被抢救的患者中,中老年尤其70岁左右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发生猝死的比率为最高。随着近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呈低龄化,猝死患者的人群也有低龄化趋势,猝死者二般为大面积心肌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徐医生告诉记者:最近5天内由他抢救的患者中2人年龄为70多岁,1人为30多岁。徐医生说患者中有50岁左右因劳累发生猝死的,也有糖尿病和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

记者同时了解到,在冬季因心脑血管意外而紧急抢救的人数多于其他季节的现象在其他大医院同样存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抢救室医生告诉记者:猝死患者大多为冠心病。他说,随着气温的降低,平均每天都有心脑血管意外患者需要紧急抢救,如果今天没有这类患者,明天就可能来两三个,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猝死。

2.吸烟是猝死的重要诱因

猝死是病人出现的一种异常严重而紧急的情况,其发作突然,死亡迅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从症状或体征(突然意识丧失、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瞳孔散大、呼吸停顿等)出现后6~24小时内死亡者称为猝死。

据一组1329例尸检分析,在1小时内猝死的病例中。冠心病占90%以上,而1小时以上:急死病例中冠心病仅占60%以上,说明冠心病是急促猝死的主要原因。多数学者认为猝死与冠心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吸烟往往是心搏骤停的一种危险因素。

美国西雅图地区自1970~1981年期间共观察到800余例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其中绝大多数为吸烟者,后者平均年龄为56岁,且以男性为主。这些病人经抢救后恢复健康,其中219例出院后继续吸烟,而91例停止了吸烟,全部病人随访了近50个月,在此期间共死亡138例,继续吸烟者占104例,戒烟者仅有34例。

对具体死因分析的结果表明,85例为心搏骤停复发,其中67例为继续吸烟者。这说明冠心病或心律失常的病人,吸烟可能促发心室颤动的发生(这正是引起猝死最主要的原因),尤其在曾发生过心搏骤停的人中,吸烟者死亡率较戒烟者明显增高,换言之,戒烟可使心搏骤停的复发率降低。因此,有冠心病或曾发生过心搏骤停的病人,一定要戒烟。

13.并不少见的睡眠性猝死

生活中,一些心、脑血管疾患,癫痫、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均易于睡眠中发生,国内外医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

心肌梗死及血栓性脑卒中易于黎明前发生,日本神奈川l县立癌症中心心血管科筑山久一郎研究认为:此时血压易升高,心率增加与血浆儿茶酚胺增加有关:美国医学家也著文认为:黎明前血浆皮质醇浓度上升,而冠脉血流速度减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凝集力增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减少。

癫痫病多易于夜间发作,这是由于癫痫病人的大脑皮质中有一部分“停滞性病理兴奋灶”。白昼,大脑皮质处于紧张活动状态,其中的“停滞性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不容易兴奋起来:夜问,环境安静,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处于抑制休息状态。这部分“停滞性病理兴奋灶”可不受干扰地兴奋起来,并向周围扩散,当肢体抽搐、口吐白沫误入气管常诱发“窒息性猝死”。

一些婴幼儿由于身体内缺少一些酶,常于睡眠中发生脑缺氧——呼吸困难一发绀——猝死。

睡眠中在通常状态下1小时有3—4次呼吸暂停为正常现象,不致引发危险。有打鼾睡眠习惯者,l小时可呼吸暂停十几次,称为“阻塞性呼吸暂停”,往往因肺的呼气及换气功能不全或唾液误入气管而窒息猝死。

一些平素无病容、病貌的青年小伙或壮年入,有时也突然于睡眠中猝死。在泰国就曾发生劳工7年间先后有200人于睡眠中猝死的惊人现象,这是为什么呢?《亚洲医学新闻》曾披露的死者尸检病理学报告认为:64%死者有中度——重度肺泡内出血、心脏扩大、肺水肿、内脏出血、心室纤颤、胃扩张;显微镜检查证明:40%为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这与暴饮暴食、嗜烟、酗酒、饮食不节有关。

科学家研究还指出:夜间发病并易猝死是由于夜间人体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少而环磷鸟苷分泌较多——机体防御能力低下,故夜晚多感疲惫无力;白昼人体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环磷酸腺苷分泌多,所以人们白昼显得精力旺盛。对疾病防御力也强。

中医古籍亦有“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的记载。

发生在泰国的青年夜间猝:死症,也发生于一些以稻米为主食习惯的越南、老挝、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学者研究认为,稻米中维生素8,含量极微,长期单一食用稻米主食可引起人体糖代谢障碍。维生素8.直接参与消化及神经系统功能,糖代谢障碍引起心功能不全,心肌无力,神经传导受影响又引起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吸收障碍造成营养不良,又加之劳工的劳动强度大,机体过于疲劳一一酿成猝死。

睡眠中易发生猝死也提示人们做好防护工作:老年人及婴幼儿不宜独居、独眠。患有癫痫病者及睡眠打鼾者,均应有同居者,并警惕睡眠发病酿成猝死,打鼾者的枕头不宜超过15~20厘米的高度,并应侧卧入睡。为避免平卧睡着,美国医生认为:在其背心或睡衣背面缝制个乒乓球或滚球,当睡眠平卧后感到不适,可防唾液误入气管发生窒息。

长期习惯以稻米为主食者,不妨平时搭配些玉米面、红小豆等杂粮及鲜蔬和水果,以弥补维生素B。成分的不足。

4.参加健身运动会发生猝死吗

一般的健身者,平时从事的健身运动对抗性不强,危险性较小,但不能说普通健身运动就绝对安全无忧了,还是应该注意避免一些可导致心脏意外的诱发因素,如感冒、发热或者饭后立即运动等。

运动猝死者是否存在某些先期隐匿的症状呢?长期疲劳、头晕、胸痛、气短、心悸,这些症状往往是心脏病的早期信号,而不能仅仅认为是亚健康状态。另外,原发性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也是导致运动中猝死的原因之一。

运动猝死并非不可预防,首先是全面的体质检查。许多人虽然看上去很健康,没有任何患病的征兆,但这只是表象而已,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尤其是在参加竞技运动以前,必须要对自身的体质状况有全面的了解,看是否适合参加这种运动。如果平时缺乏锻炼,突然间剧烈运动甚至是超负荷运动,非但不能起到任何健身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体质的提高也不能急功近利。

5.脚肿也会发生猝死

脚肿、脚痛,腿痒……这些看似寻常的症状,若因静脉病变引起,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导致下肢溃烂,甚至引发肺梗死导致猝死。

静脉栓塞是下肢静脉血管被一些小血栓塞住了,导致血液回流不畅,所以才会出现脚肿的症状。所以,这类病人上厕所要特别小心,因为一蹲一站的动作最容易让原来静止的血栓松动,如果这些血栓顺着血液跑到肺部,就会造成肺梗死,导致猝死。

引起静脉栓塞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明确,但患这种病的人多数伴有肥胖,高血脂和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长期卧床等病史。

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摄人的蛋白质、胆固醇、脂肪等物质过多,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脚肿是这种疾病常伴有的症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该疾病缺乏认识,所以很多患者在出现脚肿、脚胀、脚痛等早期症状时,根本不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病,即使意识到是疾病,也不知道该看什么科。以至于很多病人都是到双腿溃烂时才到医院就诊,但此时已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出现脚肿等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有的老人,以为按摩能消肿,实际上如果是因为静脉血栓引起的脚肿,按摩不仅无法消肿,反而会让血栓松动,引起肺梗死。

6.防止猝死的有效措施

(1)“魔鬼时间”慎起居:上午6:00—12:00被医学家喻为是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死都在此时。

因此,锻炼要避开这段时间?

(2)饮食清淡,红黄绿白黑搭配好:“红”指葡萄酒,每日50~l00毫升;“黄”指西红柿、胡萝卜,每小碟;“绿”指青菜,每日适量;“白”指燕麦粉等每日50克;“黑”指黑木耳、黑芝麻,每日;

5~10克;此外,每天喝牛奶250克,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

(3)中老年人最好住在城区,以免发病时离大医院远而耽误抢救。有病的中老年人则应减少出行,尽量避免在拥挤的环境中活动。要特别注意的是,老人单独外出时,身边要带些必备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以及能迅速联系到家人的电话号码。

(4)经常给自己减压:“输了健康,赢了世界又如何?”最近,日本神户大学博士韩白衣推出的新书中提到了这一观点。对中年人来说,尤其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工作压力。工作以外的时间,要强迫自己完全放松下来,抽空可以和家人去旅游。

(5)把握急救10分钟:当家人出现呼吸或心搏停止症状时,应在10分钟内进行如下抢救:①拨打“l20”或“999”紧急呼救。②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尽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戴义齿,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时造成危险。

③做有效的心脏按压,具体方法是,两手手掌重叠,手指抬起,放在患者的心前区(胸骨下1/3部位偏左侧),垂直往下按压:按压幅度为3~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同步采用人工呼吸;每30次心脏按压辅以2次人工呼吸。

7.防猝死要注意人类生命中的最危险时刻

国外的一项新的调查统计表明,人的死亡时间一半以上是在凌晨l:o0至上午8:O0和下午14:00_-18:o0这两段时间。在这两段时间里,我们的生理状态处于最脆弱的关头。这个结论是对大约50万人的死亡进行调查和分析的结果。一般的研究都显示,人在早上起床以后(大约清晨6:O0)最容易由于心肌梗死或者脑卒中而死亡。也可能由于血栓堵塞肺部而死亡。其次一个容易发生心血管病死亡的时间是下午三四点钟,不过这个高峰没有早上高峰大。有一项研究是在纽约进行的,一共调查分析了4920个由于疾病而死亡的人的情况。结果发现,这些人当中60%都是在清晨2:O0—8:O0死亡的。上午6:O0是脑卒中死亡的高峰时间。

死于心肌梗死的人以早上8:o0为最多,其次是下午18:O0.

汽车和卡车出事死亡的时间大多数也是在午夜之后到清晨7:00以前,其次是下午13:o0一16:o0.对于人为的错误、工作表现和工伤事故加以研究之后也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在清晨和下午,人的体能处于最低状态,判断力也最差,因此在这两段时间里犯错误引起严重事故的可能性最大。有些专家指出这两段时间但可能是整个社会最脆弱的时间,在这两段时间里,由于人为的错误,整个社会很容易发生技术方面的灾难和工作方面的灾难。有些专家认为,这同调节睡眠以及影响行为和判断力的大脑功能有关。人的身体有一定的生理节奏,许多现象都是周而复始的,睡眠和警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专家甚至认为人体血液形成血栓,在人体的某个时刻达到高峰。而如果血栓堵住关键性的血管就能致命。这可能是心血管病人在一天的某几个小时死亡人数特别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