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影响您健康长寿的12个关键
36473400000009

第9章 不利于长寿的环境

1.全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表了一份“全球污染与健康”的报告,第一次提供了全球污染的情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全球环境监测体系建于12年前,以收集空气和水质,食品污染等全球环境情报及人体组织及分泌物被污染情况等数据,来评估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这篇报告发表了以下结果。

(1)空气:空气质量的情报是来自50个国家,描述了气候变化及污染情形;这些从污染水平最高的大城市及其周围收集的情报数据显示,半数国家中的二氧化硫及悬浮颗粒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保护人类健康的指标。也就是说,有6亿人生活在=氧化硫含量过高的地区。lo亿人生活在燃煤、石油、木柴及交通灰尘而造成的大量悬浮颗粒中。

(2)水:现有工作网包括344个在江河湖泊、地下水源周围选择出的监测点。水质监测显示,污水大面积地污染了江河湖?白,由于滋养水生动植物,使水体严重缺氧。绝大多数工业国家,废水流回江河湖泊前要严格地控制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在人口稠密地区,饮用水要经过消毒处理。而在发展中国家,很少废水回收或处理,饮用水消毒也没能严格执行。另外,来自农田的化肥及农药也大量地渗入民用废水中。当人口增长,水质却在恶化,可供人类消费的水正在迅速下降,这在第三世界尤其明显。

(3)食品:食品污染监测网包括35个国家,尽管很多工业国家不再使用农药、化肥,但有害化学元素仍残留在土壤和水中,进人食物链。

(4)人体:人体受到环境污染是以人体组织及分泌物来分析的。l979—1980年,他们研究了人体血液中铅的含量,发现东京人的含量最低,可能是长时间用无铅汽油。与此相对,墨西哥城汽油中铅含量最高,血液中铅含量也最高。另一有趣的发现是吸烟的人,血中铅含量高于不吸烟的人10%,男性高于女性30%,镉的高含量也与吸烟有关。

2.当前10项最大的环境问题

由美国《新闻周刊》列出的当前10项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如不加控制,2000年可使地球气温升高2.7~8.1℃。将引发干旱、洪涝与热带风暴。

(2)物种灭绝:丛林消失使每天有50~100种物种灭绝。这是自恐龙灭绝以来最快的物种灭绝。

(3)饮水不卫生:全世界有12亿人饮用不洁水。l990年有32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

(4)人口过多:到2050年如生育率稳定,人口将达80亿,如不控制,可达125亿。

(5)渔业危机:全世界捕鱼量从1989年的l亿吨降至1991年的9800万吨,主要是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鱼量减少。

(6)臭氧空洞:南极臭氧层比15年前薄了50%。

(7)粮食产量:1984年,世界谷物产量年增长3%,从1984年以后,每年仅增长l%,土地过度利用与污染在1991年造成400亿美元损失。

(8)雨林丧失:焚烧与砍伐使雨林每年丧失4200英亩。按此速度,到2030年雨林将消失殆尽。

(9)资源枯竭:今后10年如照目前规模用油,则要求10年内发现和迄今已发现的同样多油藏。

(Io)大气质量:从美国较新的城市到东欧古老的煤城,有12亿5千万人(超过人类总和的I/5,呼吸的是不卫生的空气。)

3.环境污染与癌

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与癌产生有一定的关系,这些现在已被科学家们所公认。在大城市中,烟囱林立,汽车如潮,还有各种排污设备,在排出的废气污物中,都含一定数量的砷,易引起肺癌;在苯胺染料的工厂中,工龄长的人易患膀胱癌。印度的唇癌、舌癌和上颚癌,很可能与吃烟叶和抽叶子烟有关。但也有人认为,是由于烟叶中洒过含砷的杀虫剂引起。归纳起来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认为环境引起的;另一种是认为由病毒直接引起。但不管怎样,这两种因素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互为作用,而环境因素加速了致病的过程。

在古代人类的化石中,就发现骨肿瘤的现象,证明“人类的敌人”癌,从远古时代就已危害人类了。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00万以上癌症患者被夺去性命,平均每10万人中,有100人左右死亡。而奥地利、英国、瑞典等,每10万人竟高达210~260人死亡。

据报道,俄国的齐尔别尔教授已发现30种能在人类和动物身上,引起各种肿瘤的病毒。它们是用放大70万倍以上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它有两个部分;蛋白质和核蛋白质包围的核酸组成的核心;病毒在动物机体以外无法生存,只有进入细胞后,才会活跃和繁殖。日本病毒学家爱伊藤曾介绍过,他将乳癌病毒的核酸分离出来,并输入兔子体内,证明病毒能够引起肿瘤。但是,一些专家认为,病毒不是致癌症的唯一原因。对此目前还没有结论,因为眼下只在某些肿瘤中发现病毒,而且很多癌病毒是在动物身上发现的,特别是禽类,但它们并未患癌症;所以关于病毒致癌的理论仍需进行研究,等待结论恐尚需时日。

大多数专家认为,癌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尤其是环境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国医生科廷说,他曾对一批实验鼠施放了大量汽车废气,虽然只有患感冒的鼠引起了肺癌,恰好证明环境恶化时,首当其冲的是抵抗力较差的机体,他们易受致癌物质的侵袭。由此可见不良的环境对体弱者首先进行伤害;但是,当环境状况不断恶劣下去时,体强的也会因此转为体弱,同样也会遭到癌的侵害。因此,除了遗传原因,体弱原因和精神原因(如疲劳、不良饮食习惯、外伤致残消沉、药物副作用等)之外,环境原因是在始终起作用的因素。

肺癌在全球死亡率中是相当突出的,尤其是欧美国家,死亡率相当高,达每年30~50人/l0万,但是,在日本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得多,其中死亡率男性为7.1/10万,女性为2.6/10万。

专家认为,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发生肺癌的因素有二:一是大气污染使致癌物质充斥,这是发达国家肺癌发病率高的主因;二是吸烟以及城建中有害物质污染引起的肺癌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通病,日本人由于观念上认为,吸烟是不文明,敬烟是不礼貌(以有害物品敬人是失礼的),所以吸烟者很少,在影视中一般也见不到日本人吸烟,所以从吸烟这方面来说,肺癌发病率就相对少,只相当欧美的l/6~1/10,日本人这种观念的培养,无疑对改善环境大有裨益。

提到城建中的危害,美国政府敦促居民重视他们的住处的致命氡含量。卫生部官员霍克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种自然生成的气体导致的死亡率仅次于吸烟,是第二位的肺癌起因,每年平均有2万美国人被夺去生命,他说,住在氡含量高的房子里,就像每天抽好几包烟。环保局长托马斯说,全美大约有800万处住房受氡的侵害。氡是岩石、土壤和地下水中,放射性物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于现代住房装置空调,变得越来越密封,但是氡及其他衰变物质却是由地基上升进入室内,在密闭空间里便会积聚起来。专家警告说,这类住房可能产生一种特殊的危害性。

4.水与健康

(1)不堪重负的大海:俗话说“千条江河归大海”。自古以来,陆上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统统流人海洋,直到20世纪以前,并未出现改变海洋面日的变化,这是因为以前流归大海的污染物很少,海洋通过本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它们的浓度自然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海洋的自净能力。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以为海洋是一个藏污纳垢的排污场所和天然净化地。

但水体自净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面对近日新闻中时常出现的淮河、沱江屡屡遭到污染的消息,我们实在为大海担心,终有一天,纳百川的大海也会不堪重负。事实上,自进入20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生产、生活的废弃物无节制地排入海洋,导致海洋严重污染,各个海域已经频频告急。所以,保护大海,从根源上说要先保护好江河。那么,江河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尽管地球上的水很丰富,但由于淡水资源数量有限,分布又不均匀,加上人口急剧增长和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许多地区缺水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尽管地理上的水是可再生和不断循环的,但由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质日益恶化。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估计,在发展中国家约有80%的疾病和1/3的死因与水有关。水既是维持生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又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因此,保护水资源和实施饮水消毒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中国7大水系中目前绝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污染物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l。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

据报道,我国南方的一些池塘中常有蓝绿藻繁殖,它的毒素有致癌性,可能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肝癌发病有关。

(2)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随着饮水和食物,把水中的各种元素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各个部分。

据调查,饮用受污染水的人,患肝癌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要比饮用清洁水的高出61.5%左右。当污水中含有汞、镉等元素排人河流和湖泊时,水生植物就把汞、镉等元素吸收和富集起来,鱼吃水生植物后,又在其体内进一步富集,人吃了中毒的鱼后,汞、镉等元素在人体内富集,使人体患病而死亡。

水是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的占体重的65%,每人每日生理需水量2~3升。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体温调节、营养输送、废物排泄等都需要水来完成。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体受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人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如甲基汞中毒(我国松花江水因受沿江电石厂排放含汞污水的污染,鱼类体内含汞量明显增加,渔民中也发现有中毒现象者;日本的水俣病也是由于工业生产中排放的甲基汞而造成的。另外还有镉中毒(称“痛痛病”);砷中毒、铬中毒、氰化物中毒、农药中毒、多氯联苯中毒等。铅(自来水中的铅主要来自水管的弯管接头部,它能缓慢释放出铅,是造成儿童蓄积性铅中毒的原因之一)、钡、氟等也可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急性和慢性中毒是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方面。②致癌作用。

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苯并芘和其他的多环芳烃、卤代烃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内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就可能诱发癌症。③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人畜粪便等生物性污染物污染水体,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痢疾、肠炎、霍乱、副霍乱等。肠道内常见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过污染水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以及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能通过水传播。

(3)水污染物侵害人体的表现: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数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就会造成水体污染,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汞:可造成口齿不清、视野缩小、听觉失灵、神经错乱、疯狂、颤动、痉挛、惊厥、身体呈弓状。孕妇中毒可致胎儿痴呆。

镉:可造成肾、骨骼病变。出现身体缩短、骨骼严重畸形,全身疼痛,以致死亡。

砷:可造成新陈代谢失调,皮肤角质化,引起皮肤癌。导致严重残废,中毒死亡。

铅:可造成贫血、神经错乱,儿童智力下降。

铬:可出现皮肤溃疡、致癌死亡。

氰化物:表现为眼花、头晕、心跳变慢、血压下降,甚至中毒死亡。

硫化物、磷化物: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中毒死亡。

病菌、病毒:世界上有80%的疾病与水体被寄生虫、病毒、病菌污染有关。如伤寒、霍乱、肠胃炎、痢疾和传染性肝炎等。

(4)澡堂内久留有损健康

澡堂内无论淋浴或盆浴,供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三氯乙烯和三氯甲烷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据英国水化学教授安德尔曼等在实验室研究测定;在淋浴中有50%的三氯甲烷和80%的三氯乙烯变成蒸气,盆浴时这两种物质也分别有25%和40%变成蒸气。他们还发现,淋浴时间越长,水温越高,空气中蒸发的有毒化学物质便越多。淋浴10分钟后澡堂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要比淋浴5分钟的浓度高4倍。在这种环境下,人体受到水中有毒化学物质三氯乙烯和三氯甲烷影响的程度远比饮水时更大。高温淋浴时,有毒化学物质可以从热水中挥发出来,并被吸人体内。这些化学物质还能无孔不入地扩散到整个澡堂,再被他人吸入。因此专家们建议,在澡堂淋浴时水温不宜调得过高,淋浴时间不宜过长。

5.紫外线与健康

紫外线,是一种比可见光光线短的电磁波。紫外线可细分为超强效应波也叫紫外线C、强效应波也叫紫外线B,弱效应波也叫紫外线A三类。

紫外线对人类、动植物都有一定益处,如可用其杀菌,在医院医务人员经常对其办公室及病人病房用紫外线杀菌,紫外线还可对食物消毒,治疗皮肤病等。但紫外线对动植物更有巨大的伤害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情况下,人类创造出的现代文明,如汽车、空调、制冷机等给人类带来极大方便,但这些东西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因为汽车排出的尾气造成了大气污染,空调、制冷机所用的氟里昂12被光解所产生的氯气都会使大气层中的臭氧减少,而臭氧是吸收紫外线的重要气体。臭氧可几乎全部吸收紫外线C和90%的紫外线B,这样,到达地球表面的强效应紫外线就少得多,从而减少了对动植物危害。但臭氧减少,照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就会大大增加,对人类、动植物等的伤害也就会与日倍增,不仅如此,还可能造成对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

在美国,由于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引起的皮肤癌是现今癌症中一种最常见的病,美国曾专门组成人员对“紫外线与皮肤癌关系”进行研究。他们在动物与人身上作了许多研究表明,紫外线B在引发癌症方面更危险,紫外线A也有可能渗入皮肤,对皮肤造成损害,如在老鼠与豚鼠身上试验表明,紫外线A能损害DNA,引发皮肤变红并导致鳞状细胞癌。

为防止紫外线对人类及其他动植物带来毁灭性损害,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采取许多得力措施。1990年,美国联合其他工业国家同意在2000年完全停止生产氟里昂11、氟里昂12.许多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也作了严格规定。建议人们不要过多地去晒太阳、在强烈日光下工作,进行其他活动要戴遮阳帽、涂擦防晒霜,采取一些相应措施,紫外线对人类健康的伤害程度就会大大减轻。

灯光下的生命:生命在阳光下已延续了亿万年。从电灯发明以来,各国科学家对灯光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实践证明:当前风行的大红和粉红灯泡,虽然能制造一种富于浪漫色彩的气氛,但长期置身其中,人会变得卧立不安,烦躁易怒。

采用什么样的照明,才能创造出舒适的环境,增进人体健康和幸福之感呢!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但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沃尔特曼博士发现,疗养院中的老人,当照明用的普通白炽灯被换上模拟太阳光谱的特制灯时,他们体内产生的维生素D就多了。而且身体利用维生素D的效率也高了。有些证据表明,儿童的某些功能亢进可能由于不完全光谱灯泡的照射而加剧。但一些光生物学家指出,人造光会大大影响动物的行为。在荧光管长期照射下,家鼠和仓鼠会变得好斗,动物鸟类宁饿死也不进食,更不愿交尾繁殖。一旦把普通的灯光换以具有完全光谱的光线,就可使一切恢复正常。此外,人们在睡眠时也不宜开着电灯。如果人长期生活在灯光下,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被扰乱,从而使人体产生一种光压力。它改变了人体生物化学系统,使本来极有规律和循环有序的体温升降,化学成分的变化以及心跳、脉搏、血压变得不协调,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睡眠时开着电灯,不仅浪费,而且有损于健康。

光生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了解光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改善人造光的服务质量,是光生物学家的最终目的。

6.空气与健康

比起20世纪,今天的地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数的森林被砍伐殆尽,河流和湖泊已经不再清澈,就连天空也不像以前那样的蓝。环境污染把这个美丽的星球变得越来越丑陋,也使得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环境。在各种环境污染中,危害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当属空气污染。

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类离开了空气也不能生存。大工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繁荣和进步,可同时也给人类打开了“潘多拉之盒”。高耸林立的巨大烟囱不停地喷射出浓浓的黑烟,奔跑着的汽车则把各种废气留给了天空。这些工业废气弥漫在空气中,腐蚀着人们暴露在空气中的各个部位。同时人们不停地吸入空气,把这些废气积聚在肺部,从而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和心脏衰竭。

虽然人的身体有自我排毒和再生的功能,但这并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况且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污染之中,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再度受污染的速度。而且专家们已经发出警告,空气污染的程度今后将更加严重。比起20世纪20年代末,汉城和曼谷的空气污染程度已经增加了3倍,而台北、加尔各答和吉隆坡是当时的2倍。

人类对大自然的肆意破坏如今已经开始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在日本、酸雨是越来越常见。在一些国家新鲜空气也竟然成了买卖的商品。而更为严重的是,污染正在毁灭人类自己。一位美国专家说:“人的平均寿命如今减少了,而且不是以几天来计算,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地区,甚至达到了2年。”

(1)什么时间空气最清洁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每天选择什么时间锻炼身体好?通过环境卫生专家多年来对城市大气卫生的监测,以及大气污染与肺癌发病关系的专题调查研究表明:在一年中,夏秋季空气最清洁,冬季和春季头一二个月空气污染最重;在一天中,中午、下午空气较清洁;早晨、傍晚和晚上空气污染较重,其中晚上19:00和早晨7:00左右为污染高峰时间。这种污染的来源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各种类型的工厂排出大量烟尘和毒气;二是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所排出的废气;三是冬季取暖锅炉和居民小炉灶的烟气;

四是绿色植物夜间代谢吸收氧气,排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另外,有一个很重要的气象因素,就是由于昼夜间垂直温差明显变化,当地面温度高于高空温度时,地面的空气容易上升,污染物易带到高空被稀释。当地面温度低于高空温度时,天空中形成“逆温层”,它像一个大盖子一样压在地面上空,使地面空气中各种污染物不易扩散。一般在晚间和冬春季节逆温层较厚,影响地面污浊空气的稀释扩散。所以,这些时间空气最脏。当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迅速上升,这种逆温层逐渐消散,于是污浊空气很快扩散了。一般到上午10:00和中午以后,地面空气就比较新鲜了。由于我国人民有早起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综合几个方面的因素来看,在冬季和春季头一二个月选择锻炼身体的时间至少应躲过早晨六七点钟空气污染的高峰时间;在夏秋季节,太阳出来得早(最早4:00),最好在5:O0—6:O0时锻炼,这样能保证呼吸到较新鲜的空气。而平时,我们选择上午10:00,下午15:O0—16:O0做做工间操,这时空气清洁度较好,算是最好的锻炼时间。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利。

(2)雾和逆温是冬天的杀人帮凶

雾和逆温,本来是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它们怎么会充当杀人帮凶呢?那就翻开震惊世界的公害记录,看看一幕幕历史吧。

震惊世界的惨痛事件:20世纪以来,震惊世界大气污染事件已发生了8次,总计病例和死亡数10万人。人们都清楚祸手是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但却忽视了隐藏极深的杀人帮凶——雾和逆温。

1930年12月,在比利时缪斯河谷地区出现大雾和逆温,当地工厂排放的大量污染物,使数千名居民发病,死亡60余人。这是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化物等造成的。也是世界上最早报道的大气污染中毒事件。

1948年10月末,在美国多诺拉这个拥有1.4万人的工业小镇,由于逆温和大雾出现,空气中二氧化硫和金属粉尘等迅速积聚,造成6000多人患病,17人死亡,也成为轰动一时的空气污染事件。另外,本来是风景优美的美国第三大城市洛杉矶,从20世纪40年代起,经常出现浅蓝色的烟雾,使人喉头发炎、头痛,变成了“美国的烟雾城”。

1952年12月5~8日,大雾笼罩着英国伦敦,由于两个逆温层结合在一起,使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大量聚集,造成严重的污染,成千上万的居民都患上呼吸道疾病,4天中就死亡4000多人。

1962年12月3~7日,这里再次发生烟雾事件,死亡达700多人。

1972年,人口不过25万的日本四日市,由于多雾和逆温的存在,使10多个大石油化工厂、100多个中小企业排放的13万吨粉尘和二氧化硫弥漫不散,超过人体允许的浓度五六倍,造成数千人支气管病变,称为“四日哮喘病”,死亡10余人……

面对这悲惨的历史教训,不禁让人沉思;为什么这些事件,总是与雾、逆温联系在一起呢?

是什么充当杀人帮凶:首先是雾,大家知道,祸害是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据研究,城市的尘埃含量比农村高10倍,一氧化碳高30倍,二氧化硫高40~50倍。大气污染物在大雾存在时,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物质,毒性比原污染物大得多,如二氧化硫在大气中被氧化与雾滴结合成硫酸气溶胶,毒性提高10倍以上,再与光化学烟雾(氮氧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共存的大气中经受紫外线照射就发生光化学烟雾)相遇,毒性更大更剧烈。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具有吸水性,容易形成大雾。这样大雾会经久不散,有利于病毒、细菌的生存和蔓延。所以,大雾自然就加剧了大气污染的危害,充当了杀人帮凶。

再就是逆温,一般情况下,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C。这样,低层温度高、空气密度小,高层温度低,空气密度大,造成了“头重脚轻”的现象,气层很不稳定,容易上下翻滚而形成对流,使低层空气中的污染物的粉尘向高空移散。可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却又会出现空气随高度增加温度而增高的现象,导致空气“脚重头轻”,四平八稳,像个“不倒翁”,这种现象叫“逆温”,发生逆温的空气层称为“逆温层”,也叫“阻塞层”。当出现逆温时,逆温层下的烟雾、杂质不易穿过逆温层向上扩散,这时污染物就会“无路可走”,只好在其下蔓延。同时,有逆温层存在时,一般风速都很小,而风速又直接关系到大气污染程度,因为风速越小,污染物越不易扩散。因此,逆温层强度越大,层次越厚,维持时间越长,污染也越严重。

(3)室内清新的空气是长寿的要素

据统计,人们每天有近2/3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因此,室内空气是否清新,是关系能否健康长寿的大问题。凡是通风差的住宅,就容易发生或传播各种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百日咳、肺结核等。

要使室内的空气经常对流、畅通,主要取决于居室窗户的合理开设,特别是夏季“穿堂风”能使人感觉凉爽;其次要有足够的居室面积,人口太多,居室面积狭窄是不利于空气流通的。有调查指出,人均居住空间为20~25立方米时,即符合卫生要求。还有,不要紧闭窗户吸烟或饮酒,以防室内空气被污染。

(4)氧气会使你更聪明

前些年,中日围棋擂台赛在北京举行,上场的是中方主将聂卫平与日方名将八段片岗聪。这一场举世瞩目的棋战进行了近8个小时,最后聂卫平不负众望,获得胜利,在激战中,小聂体力有些不支,不得不两次吸氧,有趣的是,他两次吸氧后走出了两步好棋,对最后获胜起了重要作用。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一种巧合罢了。非也,应该为氧记功,在脑等重要器官的氧气需要急剧增加时,吸氧有助于保持清醒的头脑。

人脑对氧的需要量大得惊人。脑的重量仅占人体体重的l/50,可它所消耗的氧气竞占全身的l/5.一个健康人,大脑缺氧1.5分钟就会昏倒,缺氧5分钟,大脑皮质细胞就会死亡。可见,氧对大脑是多么重要;脑力活动的程度与消耗氧气的量成正比,即愈多动脑,就愈需要更多的氧;一位日本著名的医学专家、医学博士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出综合的结论:增加脑中的氧气供应,会产生创造力,使人变得更聪明,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这不奇怪,因为氧是脑细胞生存的基础,生命活动的动力。

可惜的是,在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有人坐在密闭的小屋里边看书、写字,边吞云吐雾,经常见到几个人在一个房间同时吸烟,同时动脑研究、讨论问题。他们完全忘记了大脑细胞多么需要充足的氧气,忽视了用脑时必须更加重视和讲究空气卫生。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个问题,肯定会提高人们脑力活动的效率。

7.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杀手

有位专家曾经说,如果把臭氧层薄弱也看作现代文明病的病因,它就是最巨大、最令人担忧、而且是灾难的问题。

自从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报道了南极臭氧洞(面积达900万平方公里)以来,关于大气臭氧层的薄弱、衰竭,使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极为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据国际有关部门报告,1993年4月份大气臭氧层浓度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横跨美、日、华、俄等广阔地带上空的臭氧层减少3%,而且以每年1%的速度继续下降。仅就北京地区近2年监测,春季臭氧量的最大值只是该地区多年平均量的20%,这一下降幅度是惊人的。

人类何以对臭氧层变薄如此惊慌?因为紫外线辐射虽然只占太阳总发射能量的5%,但对地球生命的伤害却是巨大的。而臭氧层能阻挡、吸收99%以上的紫外辐射,使阳光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大减,以保护地球生命系统的安全。因此,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遮阳罩”。

地球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同温层和散佚层。由于太阳辐射的光化作用,主要在同温层内可生成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0.)

而形成臭氧层。在离地面10~50千米(公里)的同温层中,臭氧量占臭氧总量的90%。

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众说纷纭。被公认的理论是1974年美国科学家提出的臭氧层薄弱是人类排放到大气中氟氯烃破坏的结果。氟氯烃俗称氟利昂,它无毒、无臭、不可燃、化学性能稳定,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产物。半个世纪以来,它造福于人类的各个领域,被广泛用作制冷剂、喷雾剂、泡沫塑料发泡剂、有机溶剂、清洗剂、消毒剂和灭火剂。经过对流层扩散到同温层的氟利昂在紫外线作用下,可分解产生氯原子,迅速与臭氧发生链式反应。据计算,在大气同温层中,每产生一个氧原子就有10万个臭氧分子被破坏。由于臭氧层被迅速破坏,高能量紫外线辐射大量穿过臭氧层到达地面,给地球生命带来一系列灾难性影响。研究表明,经过强辐射作用的生命体,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被破坏,引起细胞死亡、人类皮肤癌增加和导致白内障。据美国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年皮肤癌患者达50万人,死亡5000人。如果臭氧层损耗10%,死于皮肤癌的患者将达到150万人,白内障患者达到500人。紫外线辐射还直接损伤人的免疫系统,导致整个机体抵抗力下降,如降低人体对单纯性疱疹和热带寄生虫的抵抗力。

同时还对豆类、瓜类、某些蔬菜类和针叶树木造成损害。据估算,当臭氧减少25%,大豆产量将减少20%,而其中的蛋白质、植物油含量分别下降5%和2%。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对20米海水深处以内的浮游生物、鱼苗、虾和藻类等也造成损害。研究表明,在高于日常紫外线辐射量20%时,便使生活在10米海水深处的鱼虾等幼体全部死亡,使海水生态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给人类摄入动物蛋白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氟利昂还是一种很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其热容量为二氧化碳的1万倍。它在大气中的存在势必加剧“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城市面临覆灭之灾。总之,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氟利昂既广泛为人们造福,又是地球生命保护伞臭氧层的“杀手”,它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祸害。

目前“捍卫臭氧层行动”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

8.沙漠与健康

(1)荒漠化——危害人类生存环境。

(2)沙漠化危害人类健康

沙漠化不但危及人类的生活环境,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景爱研究员在最近出版的《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中提出,沙尘中含有石英、盐分和微量元素,也同工业粉尘一样,对人类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沙尘进入呼吸道,容易引起鼻炎、喉炎和肺炎,严重的还可引起硅沉着病(矽肺病);进入眼睛的沙尘,容易引起角膜炎和结膜炎;当风沙长期作用人的皮肤和四肢时,能损害人的皮肤。

沙尘还是疾病的重要媒介。因此,在沙尘暴的季节,人们外出应当戴口罩,以防止感染疾病。

沙漠反射太阳光的能力比较强,和白雪的作用相似。沙漠所反射的紫外线,会直接损害人的眼睛,引起角膜炎和结膜炎,出现疼痛、流泪和水肿。沙漠化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并不限于沙漠化地区,沙尘可以随气流漂浮数百公里、数千公里以上。沙尘对环境的污染,是其危害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不能等闲视之。

(3)人类健康的“杀手”是沙尘暴

沙尘暴可造成烟尘与粉尘携带细菌侵入人体呼吸道,危害身体健康。烟尘与粉尘具有一定的污染共性,他们都具有载体作用,可以在颗粒表面富集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直径在0.5~5微米的微小颗粒可以直接通过呼吸道沉积在人的肺部,引发呼吸道疾病,并可以被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其他疾病。

浮尘通常称为可吸入微粒,因其粒小体轻,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范围可达几十公里,并不断蓄积,使污染程度逐渐加重。浮尘能长驱直人人体,侵入肺泡,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不同部位,粒径小于5微米的多滞留上呼吸道。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的颗粒物,与进人人体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可产生刺激和腐蚀黏膜的作用,损伤黏膜、纤毛,引起炎症而增加呼吸道阻力。

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细气管与肺泡的颗粒物也会与二氧化氮等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黏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发生炎症。浮尘的作用可达数年之久,大量浮尘在肺泡上沉积下来,可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使肺泡的交换功能下降,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病变。

面对沙尘暴对人体的影响,个人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①及时诊治:在发生慢性咳嗽、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应尽快去医院诊治。②做好自我防护:沙尘暴天气应减少外出,及时关闭门窗。必须在室外时最好使用防尘、滤尘口罩,以减少吸人人体的微粒。可用湿毛巾、纱巾等保护眼、口、鼻。但这种简单的防护对直径微小的颗粒起不到阻挡作用。其他保护措施包括戴眼镜,穿戴防尘手套、鞋袜、衣服,保护眼睛和皮肤,还应勤洗手脸(尤其是在进餐前)。③多饮水:沙尘暴多发季节天气多干燥,加上扬尘,皮肤表层的水分极易丢失,造成皮肤粗糙。尘埃进入毛孔后易发生堵塞,若去除不及时,可能会引起痤疮,过敏体质的人还容易发生各种过敏性皮炎及皮疹。多饮水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加快体内各种代谢废物的排出,对皮肤和全身健康非常有益。

9.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1)谨防“病从耳入”

俗话说“病从口入”而病从耳入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噪声通过耳朵进入人体,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会诱发各种疾病,早在200年以前就被发现了。但直至第2次世界大战时,炮兵耳聋人数剧增,方才引起医学界的注意。

噪声影响听力现已为众所周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害处远不止于此。保加利亚医生研究认为,强噪声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如果人在强烈的噪声中就餐,胃肠黏膜的毛细血管会发生极度收缩,影响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道的蠕动,使胃液减少。久之可导致胃肠器官慢性病变。

噪声对胎儿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那些受噪声刺激的母亲,终日处于烦恼和紧张之中,胎儿发育急需的养料和氧气不能沿着紧缩的血管畅快地运送到胎盘,往往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研究人员对飞机场附近诞生的婴儿的调查发现,患先天性兔唇的婴儿较多。医学工作者还发现,吵闹区诞生的婴儿体重普遍较轻,平均2公斤左右,同早产儿体重差不多。专家们认为,噪声使胎儿发育所需的激素分泌减少而产生恶果。科学家们还发现,噪声阻碍儿童智力的正常发育。吵闹环境下儿童智力的功能发挥比安静环境中的儿童要低20%。医学研究表明,当噪声作用于听觉器官时,通过传人神经的相互作用,也可使视功能发生异常变化,影响视力。噪声在85分贝时,视力清晰度恢复到稳定状态至少要1小时,70分贝时只需20分钟。对80名工人的调查表明,噪声在85分贝时,红、蓝、白色视野缩小的占64%,说明噪声能影响色觉和色视野。因此,减少噪声源、降低噪声强度对保护视力也极为重要。

此外,噪声还是癌症的诱发因素。美国西雅图肿瘤研究中心的专家们研究发现,噪声会损害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使机体中担任监视、警戒和消除“异敌”的免疫系统处于麻痹状态,致使癌细胞乘机作祟,引发癌症。

总之,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可低估,医学和声学专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认为,进入噪声环境(85分贝以上),如果要使身心不受噪声之害,一定要佩带个人劳动防保用品耳塞或耳罩,只要保护了你的耳朵,同时也就保护了你的健康。

(2)家庭噪声——儿童健康的杀手

提起噪声,人们很快会想到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工地施工的嘈杂声,但家庭噪声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

据科学家测定,由电视机、录音机所产生的噪声可达60~80分贝,洗衣机为42~70分贝,电冰箱为34~50分贝,高声说话为60分贝。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居民区的环境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儿童因身体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因此噪声对他们的危害更为严重。

医学家研究认为,家庭噪声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据临床医学资料统计,长期在80分贝以上噪声环境中生活,聋哑者可达50%。另外,经常处于噪声环境中的儿童,可使眼的屈光度和敏感性降低,瞳孔扩大,视觉的调节和眼的运动速度减慢,色觉和视野异常,往往出现眼痛、眼花、视力下降等症。

由于噪声的恶性刺激,儿童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神经衰弱和恶心、呕吐、胃痛、腹胀、食欲缺乏等症状。因此,噪声是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的大敌。有关调查和研究表现,在吵闹环境中生活的儿童,其智力发育要比在安静环境中低20%。日本科学家曾对1000多例出生婴儿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在吵闹环境中生活的婴儿体重普遍比在安静环境中的婴儿轻。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声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谷氨酸、赖氨酸等必需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要消除和减轻噪声对儿童健康的危害,首先,在不影响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家用电器和其他能发声的音响设备的音量和开关时问。购置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好、噪声小的。其次是家用电器不宜放在卧室里,几种家用电器不宜同时启用,更不能在故障状态下启用。有条件的可安装隔音、吸音设备,以免噪声过高、过强,对人体造成更大危害。三是在庭院内或居室周围多养花、植树、种草,这样既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又可吸收、疏散和消除部分噪声。四是家庭成员之间要尽量做到不争吵、不喧哗,适当控制娱乐时间,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和睦的家庭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

(3)植树种草防噪声

噪声,就是各种不同频率和音量使人烦恼的无规律声音的杂乱组合,例如: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产生的工业噪声;飞机、火车、汽车、舰船、拖拉机等交通工具在飞行或行驶时发出的交通噪声,工地打桩机、推土机等产生的建筑施工噪声以及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生活噪声等。一些国家的调查表明,城市的环境噪声中机动车辆占66%,工业占9.8%,扩音器占7.2%,推土机占9.8%,儿童吵闹占7.2%。

在声学上,人们把声音分成一级一级的,声级的单位是分贝。

60分贝的噪声可使一些人从睡眠中惊醒,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就会发生听觉疲劳;超过70分贝会使人心烦不适;90分贝的噪声,使人不能持续工作;l00分贝会影响人的听力,到120分贝,人的耳朵疼痛难忍,轻者使人头痛、神经衰弱,听力衰退、精力分散;重的还会导致耳聋并诱发其他疾病。

近年来,植树绿化已成为城市防治噪声的重要措施。当我们漫步在绿树成荫的道路公园时,会感到舒适、宁静。这是因为声音是以声波形式传播的,而树木的枝叶能够阻碍声波前进;密集的树叶或草坪,能够削弱波的传递能量。当噪声的声波点射到树林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由于射向树叶的角度不同而产生散射,使声音减弱并趋向吸收,其音量一般可被吸收l/4左右。同时树叶表面的气孔和绒毛,能把声音吸收掉。尤其是厚而多汁的叶片,吸音效果更好。据测定,40米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10~15分贝;城市公园中成片树林可把噪声减低到26~43分贝,使对人有害的噪声接近于无害的程度,在没有种树的高大建筑的街道上,其噪声要比两侧种满树木的人行道高5倍以上。北京市园林科研所1979年开始,通过对不同宽度绿地十几个点的减噪效应测定,也证实林带和绿篱都具有一定减噪效果。特别是草坪能吸收一部分噪声,如果城市居民每人有20平方米的草地,周围的环境就会变得清新恬静、令人愉快,特别对老人和病人来说,宁静的环境尤为需要。

(4)控制噪声始于“足下”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噪声的危害已开始严加控制。在诸多条例中,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所订条例最为严厉:“任何人走路时皮鞋发出声音都会被指控和罚款。那里的人认为,皮鞋发出的噪声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毋庸置疑,噪声是人类的一大公害。一双皮鞋走路发出的响声人们可不会介意,但几双几十双皮鞋发出的噪声就不是那么好忍受的了。因此,对皮鞋发出的噪声要罚款,旨在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较之皮鞋噪声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噪声危害仍未引起人们和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例如,居民住宅区附近,建筑施工高分贝噪声昼夜不绝于耳,扰得周。

围居民白天紧闭门窗,夜间用棉絮团塞耳。许多中小城市对燃放烟花爆竹至今不加限制,以致“马路爆竹”炸伤行人,堵塞交通:“夜间爆竹”惊醒千家万户,老人、小孩、病人遭殃。饭店餐厅的宴席卡拉OK天天闹得周围居民难以入眠,有时连看电视也听不见声音,如此等,谁来管?谁能管?谁管得了?一句话,无法便可无天。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一些人有制造噪声危害众人的权利,他人却没有反对制造噪声危害自己健康的权利——足见许多地方对噪声污染的“法治”尚未能形成气候,尚有待于我们作不懈的努力。

治理噪声污染,“防微”于足下。这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的整体水平。人们穿皮鞋走路发出噪声要罚款,那么,诸如各种施工噪声,任意燃放烟花爆竹的噪声,餐饮娱乐场所卡拉OK的噪声等还能如此肆无严加管制,对环境保护的法治水平的提高,将使人民幸福!社会幸福!

(5)在噪声中吸烟易致耳聋

前不久,美国纽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们经常在强烈噪声的环境中吸烟,或者在家里响声颇大的音乐声中吸烟,均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衰退,久而久之,必致耳聋恶果。

科学家曾以老鼠做动物试验,单独置它们在强烈的噪声中,发现其听力无多大的影响;如单向老鼠施放浓烈的烟雾,其听力亦无影响;但如以强烈的噪声和浓烈的烟雾双重夹击,就发现老鼠听力明显的衰退。

医学科学研究证实,人耳在接收到声音信息之际,耳中的听觉神经细胞即会将“声感”传递大脑,但在接收过程中必须消耗大量的氧气才能得以圆满完成,且声音越响,则耗氧量越大。当人们经常在噪声环境中吸烟,烟雾中的有毒物能使人体血液内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等成分,即刻会使血中的氧相对地减少,人耳的听觉神经细胞则得不到听声音时所需足量的氧气,其中一部分听觉细胞就会坏死。久而久之,则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伤,严重的将导致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