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细说趣说万事万物由来大全集
36478900000027

第27章 节日民俗(3)

知识小链接:最早的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起源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福”字倒贴的由来

“福”字倒贴的习俗,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那年正值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家丁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会道之人,他也怕福晋怪罪下来自己脱不了干系,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祥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种招式呢!”遂即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巷陌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

知识小链接:民间的“福”字

在民间有将“福”字精描细刻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

闹洞房的由来

关于闹洞房习俗的来历,我国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驱邪避灾。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经先到了,并且躲进洞房。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可见,闹洞房一开始即被蒙上了驱邪避灾的色彩。

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所谓“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由于这一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还称为戏妇。

知识小链接:各国的婚礼习俗

法国——法国白色婚姻。白色是浪漫的法国婚礼的主色调,无论是

布置用的鲜花,还是新娘的服饰,乃至所有的布置装饰,都是白色的,

可以看出法国人眼中的婚姻应该是纯洁无瑕的。

德国——德国人的疯狂。与德国人一直崇尚的理智与冷静不同,他

们的婚礼更多呈现出疯狂的一面。德国人在婚礼中会举行Party(派对),

派对中,新人会被戏弄,这类似于我们中国的“闹洞房”,其中重头

节目就是兴高采烈地将碟子掷碎。

希腊——手套中的糖。希腊的新娘子会在手套中放一些糖,代表把

甜蜜带进婚姻生活。

英国——贮放时间最长的蛋糕。英国人的婚礼多在正午举行,随后

安排午餐聚会,称作新婚早餐。而英式的结婚蛋糕由大量水果制成,并

在蛋糕面上饰以碎扁桃仁,顶层叫“ChristeningCake”,有“诞生之瓶”

之意,会保留至第一个婴儿出生。

新娘蒙“红盖头”的由来

古时候婚礼时,新娘头上都会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为了表示喜庆,新娘的盖头都选用红色的。

知识小链接:穿婚纱的由来

穿婚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成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中世纪以后,宫廷贵族之中出现了用珍珠装饰的花冠。尔后,发展成白色头纱,尺码也日益延长,并遍及欧洲各地。

订婚戒指的由来

有关订婚、结婚戒指的由来,据说是古代抢婚演绎的结果,当时,男子抢来其他部落的妇女就给她戴上枷锁。经过多年的演变,枷锁变成了订婚、结婚戒指。男子给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归我所有。

另一个说法,世界上第一个把戒指当做订婚信物的人是奥地利王麦士米尼。1477年,麦士米尼在一次公开场合认识了一位叫做玛丽的公主。她的美丽容貌和优雅举止使麦士米尼为之倾倒。麦士米尼虽然知道玛丽早已许婚于当时的法国****,但是为了赢得她的爱情,麦士米尼还是决定试试运气。他命人专门打造了一枚珍贵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面对这只精雕细刻、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和麦士米尼的热烈追求,玛丽终于改变了初衷,与麦士米尼幸福地结合了。从此,以钻石戒指作为订婚信物,便成为西方人士的一种传统。

知识小链接:手指与戒指

戒指戴在不同的手指上,能体现与性格有关的心理含义。喜戴在食指者,性格较偏激倔强。喜戴在右中指者,崇尚中庸的人生观念。喜戴在左中指者,有责任感,重视家庭。喜戴在小手指者,有自卑感。喜戴在无名指者,无野心,随和,不计较得失。

度蜜月的由来

人们把如胶似漆的新婚燕尔婚后的第一个月称为“蜜月”,有的新郎新娘还外出旅游度蜜月。那么“蜜月”是怎样来的呢?

“蜜月”一词产生于公元前500年的英国。当时的英格兰还处于较落后的蛮荒社会。在多顿族中流行“抢婚”,即任何一个多顿青年男子都可以抢一个自己中意的姑娘为妻。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于是不少男子一将妻子抢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携新人外逃,过一段隐居生活后再回来。然而很多外逃夫妻游荡于荒山野岭之间,食宿都无着落,能够活着返回家乡的很少。

后来,外逃中有人认识了蜂蜜可食。当时的英国野蜂窝随处可见,蜂蜜唾手可得,旅途中的人们纷纷吸吮蜜汁来充饥。这一发现逐渐被流传开来,抢婚外逃进入山野的新婚夫妇,便纷纷以蜂蜜充当食物,得以婚后厮守终生。

到了公元前4世纪左右,多顿人“抢婚”的风习扰乱了社会秩序,迫使多顿首领不得不做出规定:凡成婚30天以上者,不得卷入抢婚之列,并发给新婚对牌,以备查验。此后,外逃的新婚夫妇多在30天以后自动重返家乡,过上平安的家庭生活。而他们在外面度过靠吸吮蜜汁为生的30天,久而久之就被人们称为“度蜜月”。后来演变成了新婚度假的代称。

知识小链接:喝交杯酒的由来

据传,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礼记》载:“新郎、新娘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其意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间享有平等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和谐美满。”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当做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和好。清末的时候,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今天的婚仪中,“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唯有“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为婚礼增添更多喜庆的气氛。

过生日吹蜡烛的由来

过生日吃蛋糕、吹蜡烛已为人们熟悉,这一习俗据说源于希腊。

在古希腊,人们都信奉月亮女神阿耳特弥斯。在她的一年一度的生日庆典上,人们总要在祭坛上供放蜂蜜饼和很多点亮的蜡烛形成一片神圣的气氛。后来,古希腊人在庆祝他们的孩子的生日时,也总爱在餐桌上摆上糕饼等物,而在上面,又放上很多点亮的小蜡烛,并且加进一项新的活动——吹灭这些燃亮的蜡烛。他们相信燃亮着的蜡烛具有神秘的力量,如果这时让过生日的孩子在心中许下一个愿望,然后一口气吹灭所有蜡烛的话,那么这个孩子的美好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于是吹蜡烛成为生日宴上有着吉庆意义的小节目,以后逐渐发展成过生日吹蜡烛的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有位贵族生了一个儿子,在儿子生日那一天前来祝贺的人很多,把一位女神挤得无处可坐,女神生气了,指着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说,让孩子的生命像这支蜡烛一样长,蜡烛燃尽时,生命就结束。幸好另一位女神过来把蜡烛吹灭了,让孩子的父母把蜡烛藏好别再点燃,这样孩子就永远活着。从此人们过生日都要吹灭蜡烛,以祈祷长寿。

知识小链接:生日蛋糕的由来

中古时期的欧洲人相信,生日是灵魂最容易被恶魔入侵的日子,所以在生日当天,亲人朋友都会齐聚身边给予祝福,并且送蛋糕以带来好运驱逐恶魔。

生日蛋糕,最初是只有国王才有资格拥有的,后来才慢慢成为平常百姓家也可享用的庆贺糕点。

过生日吃长寿面的由来

过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源于我国西汉年间。

相传汉武帝有一年过生日,御厨绞尽脑汁做了一桌面条,每人一碗请大家吃。汉武帝说:“我贵为天子,过生日怎么就吃面条?”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灵机一动说:“万岁有所不知,上古时代的寿星彭祖之所以能活到800岁,就是因为他的脸面长。万岁请看这碗里的面,又细又长,比彭祖的脸面不知要长多少倍。今日御厨以面条为万岁贺岁,其意就是祝福万岁万寿无疆!”汉武帝当即转怒为喜。

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过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知识小链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长寿食品

1.最佳的蔬菜:茄子、芹菜、卷心菜、花椰菜、地瓜、胡萝卜、芥蓝菜、金针菇、雪里红、大白菜。

2.最佳水果: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猕猴桃、芒果、杏子、柿子、西瓜。

3.最佳肉类:鹅肉、鸭肉的化学结构最接近于橄榄油,有利于心脏,鸡肉被称为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抓周儿”的由来

小儿满周岁行“抓周儿”礼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宋朝吴自牧《梦粱录·育子》载:“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谓此为“小孩之盛礼”。

清末民初,北京民间仍然盛行这种小儿“抓周儿”礼。虽然,小儿周岁并不搭棚办酒席,也不下帖请客,但凡近亲们都不约而同地循例往贺,聚会一番。“抓周儿”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推测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便意味着孩子长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必写得一手好文章,终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谓长大后善于料理家务。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斥之为“好吃”、“贪玩”,也要被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总之,这是长辈对小孩的一种祝愿。

知识小链接:朝鲜族育儿习俗

朝鲜族在育儿方面的习俗,有为“产神”致诚、度“三七”、“百日”宴贺、“抓周”等礼仪,其中以“抓周”最隆重。

婴儿过周岁生日,表示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平安快乐地度过了第一年,因此要设宴庆贺,一来祝贺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来寄托大人们对孩子的美好期望。

庆贺周岁生日的内容主要有给“三神”(亦称“产神”)致诚,给婴儿穿生日新装、抓周、分食生日糕等。

披麻戴孝的由来

披麻戴孝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孝,表示哀悼。据民间说,这种习俗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很久以前,一位老婆婆有两个儿子,他们成家以后都不孝敬老娘,老婆婆想教训他们一顿,尽到做娘的责任,于是想出一个办法。

次日,老婆婆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死了也不要你们花一文钱,用破草席把我一卷扔在阴水洞里就行了。不过你们要从今日开始,天天看着屋后面槐树上的乌鸦和山树林里的猫头鹰是怎样过日子的——一直到我闭了眼为止。”两个不孝子一听可以不花一文钱,马上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