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集
36481700000016

第16章 补足真阳百病消——阳气是人体最好的治病良药(8)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阴阳有和谐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这就好比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尽管感情很好,有时候还是会磕磕碰碰的。问题在于,磕磕碰碰之后如何解决,是离婚,还是和好?过去中国人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对于阴阳我们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以保证它们的平衡,从而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疾病分阴阳,防治各有方

天地有阴阳之分,人体有阴阳之分,疾病同样有阴阳之分,阴性疾病和阳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防治也应该有所不同。

1.阴性疾病的预防

阴性疾病一般发病慢,治疗也比较慢,需要经过长期的调理才能痊愈。这种病主要由寒气引起,而寒气主要是从腰腿以下侵入人体,人在受到寒气侵袭的时候,就会肢体蜷缩,禁锢以及手脚僵硬,伸屈不畅。

根据阴性疾病的起因,其预防应着眼于保暖人体的下半部,尤其是脚部做起,所以说“人老从脚而始”。从现在医学来看,天冷时,人的胃肠消化功能就会比较脆弱,同样食物在低温环境下也会比较容易变凉,因此一些原来就患有肠胃疾病的人,症状会变得多发而更加严重。即使是以前没有肠胃疾病的人,这个时候也很容易免疫力低下,胃痛发作,或者腰部受凉,导致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所以,预防阴性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然后用手指搓揉脚跟、脚掌、脚趾和脚背,非常容易手脚冰凉的人或者关节炎患者,还可以在睡觉时将脚垫高,以改善血液循环。

2.阳性疾病的预防

阳性疾病与阴性疾病恰恰相反,阳性疾病往往属于急性病,发病快,治愈也比较快。这种病主要由热气引起,而热气多是通过人体上半部侵入人体的,表现为肢体舒张、肿胀、活动迟缓、筋骨不适等症状。所以,夏天的时候,应该注意给头部降温,保持头部的清醒。特别是高温天气运动劳作后,头部血管扩张,一定不要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会引发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出现头晕、眼黑、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颅内大出血。所以,应该“以热治热”,及时用热毛巾擦汗促进皮肤透气。

中医认为,人体就像自然界,无论体内阴气过盛还是阳气过盛,都会导致疾病,所以要想健康,阴阳调和就非常重要。所以应该把人体的阴阳调和作为一个重要的养生法则,坚持合理的生活习惯,调摄精神、饮食、起居、运动等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够强身健体、预防百病。

亚健康是轻度阴阳失衡

“亚健康”这个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那么,什么样的身体状态是亚健康呢?按照医学界的说法,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因为其表现复杂多样,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化诊断参数。

一般来说,如果你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症,但又长时间处于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状态中,注意亚健康已向你发出警报了: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抵抗力差、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等等。处在高度紧张工作、学习状态的人应当特别注意这些症状。

亚健康状态下,人体虽然没有发病,但身体或器官中已经有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的存在,这些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就像是埋伏在人体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或是潜伏在身体中的毒瘤,缓慢地侵害着肌体,如不及时清除,就可导致发病。

其实,亚健康和疾病都属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状态,只不过亚健康是轻度阴阳失衡,而疾病是重度的阴阳失衡。但是,如果身体内的“阴阳”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就会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也就是说身体就会从亚健康状态转化成生病状态,这时候再加以调治,就有一定难度了。

按中医的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就是说在正常的状态下,如果阴阳处在一个很平衡的状态,即使遇见了大风大雨异常的气候变化,也不会得病。但如果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让人体自身的正常状态被打破,这些伺机而动的致病因子就可能从10个变成100个,100个变成1000个……当它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能侵害人体健康了,而此时人体正处于亚健康状况,防御水平很低没办法抵抗,自然就生病了。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亚健康了,就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阴阳平衡,使身体恢复到健康状态,防止疾病的发生。

上火了,说明你阴阳失调了

你爱上火吗?嘴里长了小泡、溃疡,牙疼、牙龈出血,咽喉干痛,身体感到燥热,大便干燥……所有的这些都是上火的表现。虽然都是小病,却让你寝食不安。我们不禁要问:现代人的火怎么就那么大呢?

其实,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体温应该在37度左右,如果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正常意义上说来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需的,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但是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实火。另一种情况是正常的阴偏少,显得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虚火。

其实,邪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外感火热最常见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在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待的时间过长,然后体温也会升高。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外感火热症。但一般来说内生的火热情况比外感火热多。比如现代人压力变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内生火的因素要大得多。可见邪火还是由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中医认为:人体生长在大自然中,需要阴阳平衡、虚实平衡。而人体的“阴阳”互为根本,“虚实”互为表里。当人体阴虚阳盛时,往往表现为潮热、盗汗、脸色苍白,疲倦心烦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上火”的症状。此时就需要重新调理好人体的阴阳平衡,滋阴降火,让身体恢复正常。

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吃点药或者自我调节一下就可以了。实际上上火有的情况下不太严重,通过自我调节可以让身体状况恢复正常,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还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防治上火呢?方法很简单:

1.阴虚火旺类应滋阴降火,滋阴为本,降火为标。提高睡眠品质、切忌日夜颠倒。饮食清淡也是非常必要的。高热量食物会提供火气,上火时不宜多吃水分低的食物,如饼干、花生等,要以蔬菜、清汤等低热量饮食为主。多做一些中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相对静养的运动方式。

2.如果是实火,就要用清热、降火的泻法。当把火驱逐出身体后,人体阴阳也就平衡了。饮食上,可以多吃苦味食物,多吃利湿、凉血的食物,多吃甘甜爽口的新鲜水果和鲜嫩蔬菜。千万不要吃辛辣食物,酒也尽量不要喝。

维护阴阳平衡,“中轴”才是关键

《黄帝内经》认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根源就在于阴阳的矛盾作用,生命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就是“阴阳平衡”;而人作为生命有机体,也是阴阳的共同复合体,只有身体处在阴阳平衡的状态才能百病不生。

那么,怎样才能维护阴阳平衡呢?实际上方法有很多,但最关键的则是脑、脊椎、脊神经这三个人体的“中轴”。其中,脑是人体的生命中轴,像司令一样负责决定指令的;脊椎是人体的身体中轴,像副司令一样负责“承上启下”,把脑的指令“告诉”给各个器官和组织去“执行”;具体信息的沟通和指令的传达,就要靠脊椎所保护的内部脊神经来完成。

在我们阴阳复合的身体里,关于脑的生命决定性,相信对大家来说已经不言而喻了,但脊椎的关键性作用,恐怕大家还有些陌生或模糊。就拿我们已经认识了的脊椎形态(即生理弯曲)来说,如果它该凸的地方都凸了,该凹的地方都凹了,我们的身体自然就不容易生病了;如果这些本该有的凸凹没有凸凹,气就不能顺着脊椎的自然角度上来,脊椎对脏腑机能运作的操控也会失调,我们的脏腑便会有不正常的疾病发生,从而是我们身体阴阳失调。此外,我们的神经传导、血液输送的路径,也都是随着脊椎而发展的。一旦脊椎偏离了正常位置,即我们身体中轴发生变化,这些传导与输送的路径就会随之进行移位,同样会引起了五脏的不协调,使身体阴阳失调,疾病自然就得逞了。

如果把人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脊椎作为身体的中轴,就相当于树干。我们的头、颈、肩膀,如同树枝一样,与脊椎这根主干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严格来说,头部甚至可以认为是脊椎的延伸,因为头和脊椎从我们还是胚胎那么小的时候就已经连为一体、共同生长,所以脊椎的姿势会直接影响头部,头部的活动也直接影响脊椎,影响全身功能。

事实上,无论是养骨,还是养生,阴阳平衡都是始终要坚持的理念,它包含着养骨与养脏腑之间的平衡、饮食与运动之间的平衡、养生与养心之间的平衡等等,是我们健康之根本。只有达到这种平衡,才能够让我们身体的正气自下而上提升起来、由内到外地散发出去,使我们保持住最健康的状态。

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

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比较而言,练动功的,动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练静功的,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的消耗,人的寿命也相对较长。只静不动是错误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对。正确的养生方法应该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

这是因为,神属阳,在生命活动中易于动而耗散,难于清静内守,务须养之以静;形属阴,易静而难动,故养形以运动为贵。所以,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兼修,形神共养,才能使体内气血流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动养,包括:跑、跳、走、爬、打球、游泳、骑车等。

静养,包括:静坐、睡眠、闭目养神、打太极拳等。

偏于动养还是偏于静养,应因人而异。阳虚者应以动养为主,但不可过于剧烈;阴虚者应以静养为主,但也必须配合动养。总的来说,腹围不大、血脂不高、胆固醇不高,没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可以静养为主、动养为辅;反之,腹围大、血脂高、胆固醇高,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就应以动养为主、静养为辅。

对老年人而言,静比动更重要,让自己真正安静下来,比让自己真正动起来要难。很多老年人晨练时以为只要拼命跑跳,运动剧烈就是最好的锻炼。这样显然错了。老年人运动,不可骤起,不可骤停。翩翩起舞,缓缓结束。以浑身微汗、快意为锻炼适度的标准,过汗易伤阳气。老年人阴、阳之气都须慎重保护,过静,也许适合极个别老人,但从整体而言,老人一定要静动结合,静多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