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
36482100000034

第34章 手到病自除——学会经络养生法,养生祛病不求人(4)

有些人虽然没有谈生意,但是也失眠。中医里讲心主神、肝主魂,到晚上的时候这个神和魂都该回去的,但是神回去了魂没有回去,这就叫“魂不守神”,解决办法就是按摩肝经,让魂回去。

也许你会说,大半夜的按摩,岂不是更睡不着了,怎么办呢?如果你经常有失眠的情况,那么建议你在晚上19点到21点的时候按摩心包经,因为心包经和肝经属于同名经,所以在19点到21点时按摩心包经也能起到刺激肝经的作用。

另外,在肝经上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太冲穴,是治疗各种肝病的特效穴位,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和中药中菊花的功效很像,而且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有很有效,它的位置在脚背上大拇指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早足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那些平时容易发火着急,脾气比较暴躁的人要重视这个穴位,每天坚持用手指按摩太冲穴2分钟,要产生那种明显的酸胀感,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感觉到体质有明显的好转。

太冲

失眠的人,除了可以按摩心包经外,还可以在每晚临睡前刺激这个太冲穴,只需几分钟,人就会感到心平气和了,自然也就能安然入睡了。

长痘痘、拉肚子,都可以找胃经帮忙

很多人脸上爱长痘痘,这其实就是胃寒的象,例如现在很多人都爱喝冷饮,不管冬天夏天都爱喝,这就容易造成胃寒,而当身体遭遇到外界来的寒气,出于自保身体就会用自身散发的热来抵御寒气,这种热是燥火,燥火不停的往外攻,皮肤就成为它的出口。所以说,痤疮就是体内的燥火,根源在于胃,治疗时从胃经入手就可以了。经常情绪不好的人也容易长痘痘,这也是由于胃寒造成的。

但是也有很多人,情绪也经常不好,也经常喝冷饮,但是很少长痤疮,这怎么解释呢?其实,不长痤疮不一定是好事,并不说他没有胃寒,而是他已经没有胃火供出来了。那么他的胃寒怎么疏解呢?虽然不再脸上,但是胃经会一直向下走,经过乳中(乳房的正中线),假如这个胃寒的是个女孩子,她就很可能会发生痛经、月经不调,并且在经期前后乳房胀痛和大腿根酸痛,这就是胃经不调的相。因为胃经经过乳房和大腿根,她的经血下不来,这些地方就会不通则痛。

胃经上分布着人体保健的第一大穴——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指,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的凹陷处便是此穴。刺激足三里可以使肠胃蠕动有力而有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可以改善心脏功能,调节新绿,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并能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天枢

另外,胃经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是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两侧各向两旁大约2寸处。按摩天枢穴,对便秘、消化不良、脐周疼痛、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还有就是拉肚子,如果按压天枢穴会有很好的疗效,力量应该稍大一些。

按摩胃经及其上的穴位,主要目的就是调节肠胃功能,所以饭后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开始按揉了。另外,早上七点到九点是胃经当令的时间,这个时候人一定要吃早饭,以提升胃气,保证身体所需的能量。

驱除体内毒素,非大肠经莫属

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最盛,用刮痧和刺络的方法,最能驱除体内热毒,如果平时进行敲打,就可以清洁血液通道,预防青春痘。还能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牛皮癣、丹毒等有很多的缓解作用。

在五行里,肺与大肠同属于金,肺属阴在内,大肠为阳在外,二者是表里关系,我们知道肺是负责运化空气的,大肠负责传导糟粕,因此,大肠经的邪气容易进入肺经,当然肺经的邪气也可以表现在大肠经上。

大肠经出现问题,有的人会出现雀斑、酒糟鼻,有的人会腹泻、腹胀、便秘。如果这时候没有采取措施阻止外邪的进攻,外邪就会长驱直入进入人体的内部——肺经,这时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肺病。所以我们要是出现雀斑、酒糟鼻等问题时,要知道按摩大肠经以“治未病”,及时击退疾病的入侵。

那么什么时候按摩大肠经最好呢?大肠经当令的时间是5点到7点,这时候按摩最好。大肠经很好找,你只要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过来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敲时有酸胀的感觉。

手三里

大肠经上最主要的穴位是手三里穴、迎香穴和曲池穴。

手三里穴对缓解上肢疲劳、酸痛特别有效。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迎香穴可以说是治疗鼻赛的特效穴位。遇到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或者过敏性鼻炎时,按摩两侧的迎香穴一辆分钟,症状就可以立刻缓解。此穴位在鼻翼外缘只能供电,就是挨着鼻孔旁边的地方。

曲池是治痒奇侠,通治各种皮肤病,还能降血压;偏历善水肿;还能泻热,如果你心情烦躁,感觉心理憋着火时就可以把大拇指按在曲池穴,作前后拨动,这时会感觉酸胀或者有点疼,不一会,心情就会安宁,火气也能降下来。曲池在屈肘关节时,肘横纹外侧端。

学习、工作效率不高,找膀胱经试试看

在中医里,膀胱经号称太阳,是很重要的经脉,它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申时(下午3点到5点)为膀胱经当令的时段。因为膀胱经经过脑部,而此时膀胱经又很活跃,这使得气血很容易上输到脑部,所以这个时候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效率都是很高的。古语就说“朝而授业,夕而习复”,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温习早晨学过的功课,效果会很好。如果这个时候出现记忆力减退、后脑疼等现象,就是膀胱经出了问题,因为下面的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又不够用,脑力自然达不到。也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小腿疼、犯困,这也是膀胱经的毛病,是阳虚的相,很严重。

《黄帝内经》中说:膀胱经有问题人会发热,即使穿着厚衣服也会觉得冷,流鼻涕、头痛、项背坚硬疼痛,腰好像要折断一样疼痛,膝盖不能弯曲,小腿肚疼,股关节不灵活,癫痫、狂证、痔疮都会发作,膀胱经经过的部位都会疼痛,足小趾也不能随意运动。缓解这些症状就要经常在申时刺激膀胱经,但是膀胱经大部分在背部,所以自己刺激时,应找一个类似擀面杖的东西放在背部,然后上下滚动,这样可以有效刺激相关穴位,还能放松整个背部肌肉。也可以在脊柱两旁进行走罐,对感冒、失眠、背部酸痛的疗效很好。在头部,循着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用手模仿梳头动作进行刺激,能够很好的缓解头晕脑胀。

另外,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无时不在传输邪毒,而其他诸如:大肠排便、毛孔发汗、脚气排湿毒,气管排痰浊,以及涕泪、痘疹、呕秽等虽也是排毒的途径,但都是局部分段而行最后也要并归膀胱经。所以,要想去驱除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膀胱经上有几个穴位很好用,例如睛明穴能治打嗝,打嗝时可以用双手拇指加大力气点按穴位,使其长生强烈的酸胀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靠上的凹陷处。还有承山穴主要用来治疗痔疮和缓解肌肉疲劳以及腰痛等,对便秘也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对治疗登山或长时间运动之后引起的小腿酸困、抽筋效果很好。这个穴位位于小腿的后方正中线上,当提脚尖时就能看到或摸到小腿后方肌肉的交角凹陷处。

睛明

常按心包经,比吃人参都管用

从名称可以看出,心包经与心是有一定关联的,其实中医所说的心包就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当外邪侵犯时,心包首当其冲。所以,很多心脏上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没有原因的感觉心慌或者心似乎要跳出胸膛,这就肯定是心包受邪引起的,不是心脏的病。

心包经是从心脏的外围开始的,到达腋下三寸处,然后沿着手臂阴面中间的一条线,止于中指。敲打心包经解郁、解压的效果非常好。拨动心包经时,先找到自己腋下里边的一根大筋,然后用手指掐住拨动,这时你会感觉小指和无名指发麻。每天晚上19点到21点之间拨数十遍,就可以排遣郁闷,排去心包积液,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人过了35岁以后,敲心包经更是必要。因为如果长时间饮食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得血液中的胆固醇与脂肪含量增高,而血液中胆固醇太多时,会逐渐黏附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狭窄,弹性变差,继而导致血液流动不畅,诱发心肌梗塞及脑中风等严重并发症。敲击心包经就可以使血液流动加快,使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剥落,排出体外。

心包经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这个穴位很好找,自然握拳,中指所停留的那个地方就是,劳宫穴是人体气机最敏感的穴位,通过劳宫穴补养心脏的速度非常快。另外,如果在一些场合觉得紧张,手心出汗、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这时你不妨按按左手的劳宫穴,它可以帮你找回从容自信的感觉。

内关

心包经就是沿着我们胳膊前臂一直从中指出去的,所以心脏病就会伴有手指发麻的毛病,如果连小指都发麻那就是很严重了,因为小指的外围就是心经,小指发麻表明这已经不是心包的病,而是心脏的病。当心脏出现刺痛的时候就是心脏病已经发展得很严重了。因此,很多老人都很注重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只要手指灵活,就表明气血还能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去,五脏就基本没问题。

此外,心包经上还有一个穴位叫内关穴,位于手掌腕关节下方,指宽的两条筋中间,左右手各一。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的作用。如果你心率失常,可以在工作之余每天花两分钟左右的时间按揉,力量不要太大,有酸胀感即可。经常按揉内关穴可以增加心脏的无氧代谢,增强其功能。

常按脾经,强壮“后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其对人体的重要性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讲过了。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因此,要观察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很简单,看嘴唇就行了。脾的运化功能好,嘴唇就会很滋润、很丰满,否则就会比较干瘪。“在液为涎”也很好理解,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小孩爱流口水,衣服前面一块总是湿的,还有一些大人,中风后也会流口水,这都是由脾虚导致的。另外,“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也就是说,身体出现莫名的消瘦、流口水、湿肿等症状,都是属于脾病,从脾上治肯定是没错的。

脾经不通时,人体会表现为下列症状:身体的大脚趾内侧、脚内缘、小腿、膝盖或者大腿内侧、腹股沟等经络线路会出现冷、酸、胀、麻、疼痛等不适感;或者全身乏力,疼痛、胃痛、腹胀、大便稀、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等。

以上症状都可以从脾经去治,最好在脾经当令的时候按摩脾经上的几个重点穴位:太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上午9点到11点正处于人体阳气的上升期,这时疏通脾经可以很好地平衡阴阳。在日常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清淡的食物,不暴饮暴食,以减轻脾经的负担。

血海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按揉或者艾灸此穴,对脾虚症状如全身乏力、食欲不佳、腹胀、大便稀等脏腑病有很好的作用,也可以补后天之本,增强体质。太白穴在脚的内侧面,大脚趾骨节后下方凹陷处,脚背脚底交界的地方。

三阴交,又名女三里,只要是妇科病,如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脚底肿胀、手脚冰冷等,刺激这个穴位都能有效,所以有人称它为妇科病的万灵丹。月经开始前5~6天,每天花一分钟刺激本穴,远比生理痛再刺激有效。三阴交在脚内踝尖上三寸,就是从内踝向上量四指,胫骨(小腿内侧骨)后缘凹陷处,用手按时比其他部位敏感,有点胀疼的感觉。

此外,思伤脾,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虑过度就会扰乱脾的正常工作,使其方寸大乱,反映到身体上就是食欲不振、无精打采、胸闷气短。所以,一定要做到思虑有节,这样脾的功能才会正常。

治疗头痛,疏通五脏经络是根本

头痛是现代人的一种常见病症,是血管性头痛的一种。很多人靠止痛药来缓解头痛,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止痛药会给身体带来毒副作用,为其他疾患埋下病根。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头痛是因为经络不通。在中医看来,头痛症状相同,但发病的原因不同,所以治疗时要找到根源,分清不同的头痛,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治。

如果是两边痛,则可能是胆经出了问题。治疗时就拍胆经。拍胆经的时间最好在子时,早睡的人可以提前一些。胆经在人体的侧面,拍的时候从臀部开始一直往下就可以了,每天拍够三百下。

大脑里面的中空痛,多半是肝经出现问题,头痛患者可以按摩肝经。肝经在凌晨1点到3点的时候“值班”,但是我们又不可能在凌晨1点到3点的时候起来,那么我们可以在晚上19点到21点的时候按摩心包经,因为心包经和肝经属于同名经,所以在19点到21点时按摩心包经也能起到刺激肝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