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随着季节养身体——“生”“长”“收”“藏”的养生秘诀
养生顺应自然变化,才可达到天人和谐统一
人体的阴阳,是生命的根本。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即所谓“四时阴阳”。善于养生的人,也要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的阴阳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春季养生注重“培本养阳”
春季包括我国的农历正月、二月和三月,此时天气逐渐变暖,养气渐升,草木萌发,万物生长,一派欣欣向荣之象。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最易受外邪。所以有“春夏养阳”之说,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医贯·阴阳论》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因此,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之父,根阴根阳,天人一理也。春季万物初长,固护阳气,阳气乃足,补阴为补阳气生化之本,生化之源也。
春季保养人体阳气的方法很多,重要的一点是要“捂”,即俗话中的“春捂秋冻”,即衣着方面不要顿减,正如《寿亲养老新书》里所指出的“春季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以免使人受寒”。而且还特别强调体弱之人要注意背部保暖,此外应当多吃韭菜。韭菜,虽然四季常青,终年可供人食用,但却以春季多吃最好。正如俗话所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中医认为韭菜性温,春季常食,最助人体养阳。
2.夏季养生注重“滋阴去火”
夏季从立夏至立秋前一日,大约为农历四、五、六月份。此段时节草木茂盛华美,万物长极,阳气达到鼎盛。从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长不足”论来看,此时阴气相对阳气之鼎盛更为不足。《格至余论》云:“四月属巳,五月属午,为火大旺,火为肺金之夫,火旺则金衰;六月属未,为土大旺,土为水之夫,土旺则水衰。”故夏季应当滋养阴气,以助阳之化生。丹溪翁云:“古人于夏必独宿而淡味,兢兢业业于爱护也。”一些好发于冬天的慢性病,如老慢支等,也常在夏季调养。
在夏季,主要是通过滋阴来达到“去火除烦”的效果。例如在夏季应保证在午夜之前入睡,这是因为23点到凌晨1点是气血回流到肝脏的时间,如果不睡,等于强迫肝脏继续工作,再加上外界气候因素,会导致“肝火旺”,心情更加烦躁。在饮食上夏季应该多喝牛奶,夏饮牛奶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热毒、去肝火。中医就认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过滋阴、解热毒来发挥“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达70%左右的水分,还能补充夏季人体因大量出汗而丢失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冻成冰块食用,否则很多营养成分都将被破坏。
3.秋季养生注重“阴阳调和”
秋天天气干燥,气候逐渐转凉。此时阳气始消,阴气初长。此时应及时调和阴阳,使之达到最佳状态。秋气肃杀,五行属金,五脏属肺,若阴津不足,肺气不得敛,则易患咳嗽痰喘之症。秋季寒凉,逐日变冷,养生者必须保持足够的阴津,只有阴足,才能阴生阳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在秋季,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秋属肺金,主收。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一些酸味、甘润的果蔬。还应注意的是,夏季过后,暑气消退,人们食欲普遍增加,加之秋收食物品种丰盛,此时不宜过多进补。秋季燥邪易伤人,除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外,对于确有阴伤之象,表现为口燥咽干、干咳痰少的人,可适当服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等,对于缓解秋燥有良效。
4.冬季养生注重“固藏为本”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阳气闭藏,阴寒盛极。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养藏为本。朱震亨于《格至余论》中说:“十月属亥,十一月属子,正火气潜伏闭藏,以养其本然之真,而为来春发生升动之本。”《内经》云:“冬不藏精者,春必病温。”
在冬季,应当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做健康人,要懂得和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
人虽然有“万物之灵”的尊称,但在广袤无际的宇宙中,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个体而已。这个小小的个体虽然也是一个小宇宙,但它时时刻刻都在受大宇宙的影响。
人类的生命过程是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而发生发展的,大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场所,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人类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不仅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而且与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息息相通。因此,顺应人体生理和天地变化来养生治病,应是养生与康复的基本原则。
天地环境的变化和人体生理的相关性,如某些生理现象的四季节律、月节律、日节律、气候差异、地理差异等,已愈来愈多地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例如:有人结合现代研究发现了人体内有多方面的年周期变化,如血浆皮质醇在秋冬季节每日平均浓度和分泌总量高于春夏;血中T3和T4浓度有季节性改变,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有学者证实不同的季节手指血流速度不同,对寒冷引起的皮肤温度反应也不同,即使冬夏保持相同室温,仍表现出反应差异,提示血管运动中枢有四季节律;证明了中医对四时阴阳节律认识的正确性。
在月节律方面,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人体的体液代谢与月球引力的作用密切相关。妇女的月经是体液的一部分,月经的周期受月亮圆缺的影响而变化。在月经周期中,体温、激素、代谢、性器官状态等的生理改变也有月节律变动。研究还发现妇女免疫机能也有月节律;人的出生率也有月节律,在月圆时出生率最高,新月前后出生率最低。一些学者研究表明,人体从诞生时起,直到生命结束,都存在分别为23天、28天、33天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变化的月周期。当人处在体力、情绪和智力高潮时期时,则表现为体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具有丰富的创造力,而处于低潮时期时则相反。凡此又为 “其气应月”的结论提供了依据。
其他诸如体内某些激素的昼夜节律变化,气温对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湿度对人体的热代谢和水盐代谢的影响,风对人体的热代谢和精神神经系统的影响,太阳辐射的生物效应等气候变化及环境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更被许多学者所证实。
显然,全部了解这些规律并顺应这些规律来养生治病对普通人不太现实,但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就够了:做健康人,要懂得和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
天气变化也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健康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生活在大气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人要保持健康就要注意遵行天气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起居饮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一般来说,天气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1.气压与健康的关系紧密
在高湿环境下,气压每上升100帕(百帕为气压单位),多死亡2人,而自然风速每增大1米/秒,少死亡7人。当气压下降、天气阴沉时,人的精神最容易陷入沮丧和抑郁状态,表现为神情恍惚、六神不安,婴幼儿还可能产生躁动哭闹现象。当气压下降配合气温上升、湿度变小时,最容易诱发脑溢血和脑血栓。气压陡降、风力较大,患偏头痛病的人会增多,干燥的热风由于带电,能使空气中的负离子减少,这时候往往心神不安,反应迟钝,办事效率下降,交通事故增多。
2.气温与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
人的体温恒定在37℃左右,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28℃,而对人体健康最理想的环境温度在18℃左右。人体对冷热有一定的适应调节功能,但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冬季环境温度在4℃~10℃之间时,容易患感冒、咳嗽、生冻疮;4℃以下时最易诱发心脏病,且死亡率较高。春季气温上升,有助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了被虫咬的机会,传染病容易流行;夏天当环境温度上升到30℃~35℃时,皮肤血液循环旺盛,人会感到精神疲惫、思维迟钝、烦躁不安。35℃以上时容易出汗,不思饮食,身体消瘦,体内温度全靠出汗来调节由于出汗消耗体内大量水分和盐分,血液浓度上升,心脏负担增加,容易发生肌肉痉挛、脱水、中暑。
3.日照对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适量的阳光照射,能使人体组织合成维生素D并且促进钙类物质的吸收。生长中的幼儿,如光照不足易导致软骨病。阳光对人的精神状况也有很大影响:阴雨笼罩的日子容易产生烦恼,阳光普照时心情往往比较舒畅。在炎热的夏季,如果阳光照射时间过长,有可能得日射病,发病急骤,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心烦意乱,并可诱发白内障等疾病。太阳光作用于眼睛可影响人的脑垂体,调节抗利尿素、控制人的排尿量。
4.风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风作用于人皮肤,对人体体温起着调节作用,决定着人体的对流散热,并影响人体出汗的散热率;当气温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风总是产生散热效果,对人体起到加热和散热两个相对的作用。
5.湿度与健康关系也很密切
夏天湿度大(尤其是我国南方),汗水聚集在人体皮肤表面,蒸发散热困难,造成体温升高、脉搏跳动加快,使人感到闷热难受,食欲下降,容易出现眩晕、皮疹、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当气温在26℃以上,空气湿度大于70%时,人容易发怒。当气温升到30℃时,湿度大于50%时,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冬季空气干燥,鼻黏膜、嘴、手、脚皮肤弹性下降,常常会出现许多微小裂口。冬季呼吸道疾病、肺心病发生率最高。
当阴雨天气来临,气压和气温下降,湿度上升时,风湿性关节炎和有创伤的部位会发生与天气相应的变化,这时患者能感觉到隐隐作痛。在阴雨连绵、烟雾笼罩的梅雨和秋雨季节,能使人意志消沉,沮丧抑郁。不过久晴之后遇上一场暴风雨,空气中湿度的负离子大量增加,可使人头脑清晰、情绪安定欢快。
气象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大多具有季节性,天气突然变化时,往往在几天内骤然增加许多感冒、哮喘、胃溃疡穿孔以及咯血的病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机体难以随气候的变化及时调节而诱发疾病。
医学科学研究不仅已经证实了风湿性关节痛与天气有关,而且还发现高血压、冠心病每到秋冬时节的发病率骤增;哮喘病多发生在阴冷干燥的寒冬季节;偏头痛大多出现在湿度偏高,气压骤降,风力较大之时。
养生之道在于顺应四时
关于四时养生,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过论述,如《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篇里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意思是说,在春夏之季,气血容易趋向于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而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溺等,以维持和调节人与自然的统一。
连皮肤都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身体的其他部分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们一年的养生战略也应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简言之,就是要法时。
法时养生,就是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说具体一点,就是热天有热天的养生原则,冷天有冷天的养生道理。总的原则就是要顺应天时养生,也就是要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来调养我们的身体。
法时养生的精髓是四季养生,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
那么,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又是如何影响人体的呢?
第一,四时对人体精神活动的影响。
在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里专门有一篇是讨论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精神活动影响的,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对于此篇,《黄帝内经直解》指出:“四气调神气,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态也。”著名医学家吴鹤皋也说“言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所以篇名为“四气调神”。这里的“四气”,即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神”,指人们的精神意志。四时气候变化,是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精神活动,则是人体内在脏气活动的主宰,内在脏气与外在环境间取得统一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第二,四时对人体气血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