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有过多次兼并其他企业的案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兼并美国麦道公司。在1996年,“麦道”在航空制造业排行世界第三,仅次于“波音”和欧洲的“空中客车”。该年“波音”以130亿美元的巨资兼并“麦道”,使得世界航空制造业由原来“波音”、“麦道”和“空中客车”三家共同垄断的局面,变为“波音”和“空中客车”两家之间的超级竞争。新的波音公司在资源、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实力急剧膨胀,其资产总额达500多亿美元,员工总数达20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这对于“空中客车”来说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以至于两家公司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经过艰苦的协商、谈判后,波音公司最终被迫放弃了已经和美国几十家航空公司签订的垄断性供货合同,以换取欧洲人对这一超级兼并的认可。但是不管怎样,前无古人的空中“巨无霸”由此诞生,并对世界航空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由于兼并涉及两家以上企业的合组,其操作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成功的企业兼并要符合这样几个基本原则:“合法”、“合理”、“可操作性强”、“产业导向正确”以及“产品具有竞争能力”。同时,企业兼并还要处理好“沟通”环节,包括企业之间技术的沟通,以及人与人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兼并发挥它的优势,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在未能达到兼并目的的同时反受其害。有统计表明,全球一半以上的企业兼并行为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表面上看,企业规模是增加了,但却没有创造出经济效益,更有甚者,因为兼并使得企业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产业经营是做“加法”,企业兼并是做“乘法”。很多企业家看到了“乘法”的高速成长,却忽视其隐藏的巨大风险,现实中有太多在产业界长袖善舞的企业家最后在资本运营中折戟沉沙。
以互联网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网民的计算机上同时使用着两种浏览器:一种是微软的Explore,另一种则是美国网景公司的Netscape。微软凭借强有力的竞争措施逐渐在浏览器市场上占据了优势地位,网景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
1998年,美国在线(AOL)以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Netscape。当时,Netscape在微软所提供的免费浏览器面前已经显得非常渺小,但美国在线却对其前景颇为看好。在他们看来,依靠美国在线的雄厚财力和技术优势,可以使得Netscape重新焕发活力,成为与微软竞争的对手。然而,无情的事实证明这是一项失败的兼并。首先,该次合并在一开始就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认为两个公司在程序设计上,技术差异太大,难以兼容;其次,美国在线急于求成,于2000年直接跳过Netscape5,推出基于一项新技术——Mozilla0.6原始码的Netscape6。但是,由于Mozilla0.6一时并不稳定,结果Netscape6进一步失去了自己原有的用户。这两大失误使得美国在线不得不于2008年3月1日起,停止开发网景浏览器,作为一款曾经改变互联网、有着辉煌历史的浏览器,Netscape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保暖内衣的冷与热——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处在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既有垄断又有竞争的市场结构。引起垄断竞争的基本条件是产品差别的存在,它是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配方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一种产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于是,每一种有差别的产品都可以以自己的产品特点在一部分消费者中形成垄断地位。
但是产品差别是同一种产品的差别,这样各种有差别的产品之间又存在替代性,就引起了这些产品之间的竞争。
因此,竞争分纯粹竞争和垄断竞争两种。在纯粹竞争中,大量的小卖主向同一市场供应同类产品,其中无一人能影响市场价格,而必须接受由所有卖主提供产品的总供给量和所有买主对产品的总需求量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各个卖主都趋向于按现时市场价格将其产品调整到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的那种数量,而不至发生市场价格的变动,但所有卖主如此调整的结果,使得总供给量发生变化,因而市场价格随之上升或下降。当经营者供应不同类的产品,即存在产品差异时,则发生垄断竞争。
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可口可乐为了赢得竞争,对20万13~59岁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55%的被调查者认为可口可乐不够甜。本来不够甜加点糖就可以了,但可口可乐公司花了两年时间耗资4000万美元,研制出了一种新的更科学、更合理的配方。1985年5月1日,董事长戈苏塔发布消息说,可口可乐将中止使用99年历史的老配方,代之而起的是“新可口可乐”;当时记者招待会上约有200家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的记者,大家对新的可口可乐并不看好。
24小时后,消费者的反应果然印证了记者们的猜测。很多电话打到可口可乐公司,也有很多信件寄到可口可乐公司,人们纷纷表示对这一改动的愤怒,认为它大大伤害了消费者对可口可乐的忠诚和感情。旧金山还成立了一个“全国可口可乐饮户协会”,举行了抗议新可口可乐活动,还有一些人倒卖老可口可乐以获利,更有人扬言要改喝茶水。
此时百事可乐火上浇油。百事可乐总裁斯蒂文在报上公开发表了一封致可口可乐的信,声称可口可乐这一行动表明,声称可口可乐公司正从市场上撤回产品,并改变配方,使其更像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这是百事可乐的胜利,为庆祝这一胜利,百事可乐公司放假一天。
面对这种形势,1985年7月11日,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戈苏塔不得不宣布:恢复可口可乐本来面目,更名“古典可口可乐”,并在商标上特别注明“原配方”、与此同时,新配方的可口可乐继续生产。消息传开,可口可乐的股票一下子就飙升了
这个案例说明,老的可口可乐已在部分消费者中形成了垄断地位,哪怕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也不能动摇这种地位。与此同时,案例也说明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矿泉水以及茶水等饮料之间还是存在竞争的。这种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价格、平均成本要高,产量要少,表明资源的利用程度要低。但因为它的产品有差别,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因为厂商规模更大,有利于创新。
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价格和平均成本要低,产量要多,说明资源的利用程度要高。而且因为存在竞争,也有利于创新。但是销售成本有所增加。
1996年,俞兆林先生发明了导湿保暖复合绒,并将这一发明利用在内衣上,从此服饰领域多了“保暖内衣”这一新概念。“保暖内衣”这个服装领域的新宠物,一时间成为了人们谈论冬季保暖话题的流行词。1999年更是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各种保暖内衣市场可谓是炙手可热、尽占春色。于是乎,这一新生行业由1999年只有几十家的基础上,在2000年猛增至500家,总销量1999年的不足700万套,2000年度上升至3000多万套!甚至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同时,伴随激烈竞争而推出的各种行销手段更是层出不穷。有报道说:“南极人”送袜,“南极棉”送被,“白熊”保暖内衣卖最低价,“俞兆林”买两套送一套、买一套送单件、买单件送手套等等;各种广告宣传更是充斥大街小巷、报端电视。而当行业内厂商正激战正酣,市场上消费者、行业管理人士的反映又怎样呢?根据市场调查发现,尽管价格较1999已有明显下降,但2000年度市场反映仍十分冷淡,1999年度那种排长队提货的情景没有了,而产品专卖区更是十分萧条,有营业员说,与1999年的火爆场面相比,这里常常是数十分钟无人光顾。
保暖内衣何以面对如此“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呢?这是因为保暖内衣从产品开发到市场化经历了从垄断到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变化过程。首先是行业的垄断利润使得其他厂商有了进入该行业的动力,同时各厂商为了有效地进入和占有应有的市场份额,除了采取“价格战”以外,他们还通过宣传各种保暖新概念,来加强自己的品牌优势以确立其市场竞争地位。
中国保暖内衣市场形成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各厂商通过价格和非价格竞争来争取一个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其次垄断超额利润的存在使得新厂商的进入成为可能,使得垄断利润逐渐消失。特别是当保暖技术不再成为行业进入的主要障碍时,大量差异产品充斥市场,使得行业生产规模超出市场需求,表现在单个厂商身上则是市场的萎缩。
总结来说,产品差别是垄断竞争市场的本质特征。而这些差别有可能来自各个方面,因此,消费者在享受产品差别所带来的多样化的同时,不得不提防虚假差异甚至是伪劣产品所带来的侵害。这样,一个垄断竞争市场的形成必然需要一个严格的市场管理,要有一个严格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以防不法厂商借制造假差异来垄断市场,从而危害消费者利益。
联合起来就能奏效?——价格联盟
价格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以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共同商定商品或服务价格,以限制市场竞争,牟取超额利润所实施的垄断联合。价格联盟的明显特征是: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自愿采取的联合行动;是处于同一经营层次或环节上的竞争者之间的联合行动;联合行动是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进行的;协议的内容是固定价格或限定价格;其共同目的是通过限制竞争以获取高额利润。
价格联盟一词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早在几年前,国内9大彩电企业结盟深圳,以同行议价形式共同提高彩电零售价格,并迫使彩管供应商降价。以钢铁、彩电为发端,其后又有空调联盟、民航机票价格联盟、电脑价格联盟,近一些的还有券商们的佣金价格联盟等等,一时间甚嚣尘上。然而,这些价格同盟都无一例外摆脱不了短命而亡的宿命。
由于行业协会制定的是行业自律价格,其实没有强制效力,行业协会也不可能对“违反”自律价格的商家进行处罚,因此这个自律价格其实只是一个空架子,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利益面前,这种基于行业压力及商家道德的“盟誓”究竟有着多少约束力可想而知。
价格联盟被称为“卡特尔”,任何价格卡特尔一经形成必然走向它的反面。联盟一经形成,价格便富有极大的弹性,只要其中的某一个成员降低价格,必将从中获利。为追逐利益,联盟成员之间的价格争斗不可避免,这就必然导致卡特尔机制的瓦解。
即使价格联盟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收效,缓解了联盟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其潜在和长期的危害却不可忽视。首先,制约了企业竞争,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离开了竞争,市场就成为死水一潭。由于不同企业经营成本不同,却执行相同的价格,形成大家平均瓜分市场份额的局面,无形中保护了落后,鼓励不思进取,严重挫伤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其次,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并且不利于培养消费者成熟的消费理念。俗话说,没有成熟的消费者就不会有成熟的市场,因此,最终结果还是累及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
在拉封丹的寓言《鼠盟》里,有一只自称“既不怕公猫也不怕母猫,既不怕牙咬也不怕爪挠”的鼠爷,在它的带领下,老鼠们签订协议,组成了对抗老猫联盟,去救一只小耗子。结果,面对老猫,“首鼠两端不敢再大吵大闹,个个望风而逃,躲进洞里把小命保,谁要不知趣,当心老雄猫”。鼠盟就这样瓦解了,协议变成了一纸空文。
寓言故事中使鼠盟难以形成的原因是猫的强大无比;使价格同盟难以实现的原因是市场供求力量强大无比,不可抗拒。在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是供求关系。供小于求,价格上升;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这是什么力量也抗拒不了的。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上,企业只能通过控制供给来影响价格,想把自己硬性决定的价格强加给市场是行不通的。在汽车、民航这类寡头市场上,每个企业所考虑的只能是自己的短期利益,而不是整个行业的长期利益,因此,当整个行业供大于求时,不要寄希望于每个企业减少产量来维持一定的价格。
国内企业各种各样的“联盟”声不绝于耳,并且屡战屡败,而后又屡败屡战,很多企业乐此不疲。企业搞联盟是想在市场的海洋中寻求一个救生圈,而结果则不然,每次联盟均告失败的事实说明:这种被不少企业看做制胜“法宝”的价格联盟是靠不住的。
我国如今的经济时代好像成了“联盟时代”,在种种共同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动不动就扛起“联盟”大旗,或是价格的抬价压价、或是限产保价、或是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仔细分析,这些企业联盟形式大致逃脱不了两种模式。一是企业之间自愿建立的松散联盟;二是主管部门主导、企业参加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