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36486700000026

第26章 把握市场交易的内在规律(21)

所以,有时候效用是无法衡量的,只能根据价格来判断对物品的效用。举例说,这类商品有药品、衣服、珠宝首饰等。患者一般对药品效用不清楚,所以常觉得好药应该贵一些,并且价格不是病人考虑的主要因素,所以会有一段需求曲线是上升的。衣服有其特殊性,我们每次买的不一样,这时候经验不起作用,因此对其效用的评估一个重要标准是价格,况且很多人不是把衣服价格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甚至有人把衣服的价格作为炫耀的资本。珠宝首饰也是如此,特别对于玉器、玛瑙等需要专业鉴别知识的商品,我们判断它们的预期效用更依靠价格,所以常常有人高价买来假货。

即使买贵了还是很高兴——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愿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概念是马歇尔提出来的,他在《经济学原理》中为消费者剩余下了这样的定义:“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种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以称为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并不一定等于供求双方决定的市场价格。消费者剩余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

也就是说,人们希望以一个期望的价格购买某商品,如果人们在消费时实际花费的金钱比预期的花费低,人们就会从购物中获得乐趣,仿佛无形中获得了一笔意外的财富;相反,如果商品的价格高于他的预期价格,他就会放弃购买行为。他因为购买商品的实际支出低于预期价格获得某商品而得到满足。

在南北朝时,有个叫吕僧珍的人,世代居住在广陵地区。他为人正直,很有智谋和胆略,因此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而且远近闻名。因为吕僧珍的品德高尚,人们都愿意和他接近和交谈。同时代有一个名叫宋季雅的官员,被罢免南郡太守后,由于仰慕吕僧珍的名声,特地买下吕僧珍屋旁的一幢普通的房子,与吕为邻。一天吕僧珍问宋季雅:“你花多少钱买这幢房子?”宋季雅回答:“1100金。”吕僧珍听了大吃一惊:“怎么这么贵?”宋季雅笑着回答说:“我用100金买房屋,用1000金买个好邻居。”

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千金买邻”的典故,“1100金”的价钱买一幢普通的房子,相信任何一个经济人都不会做出如此选择。但是宋季雅却认为很值得,因为其中的“1000金”是专门用来“买邻”的。

消费者在买东西时对所购买的物品有一种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表现为他愿意为这种物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决定这种需求价格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消费者满足程度的高低,即效用的大小;二是与其他同类物品所带来的效用和价格的比较。举个例子来说:

在一场纪念猫王的小型拍卖会上,有一张绝版的猫王专辑在拍卖,小秦、小文、老李、阿俊四个猫王迷同时出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想拥有这张专辑,但每个人愿意为此付出的价格都有限。小秦的支付意愿为100元,小文为80元,老李愿意出70元,阿俊只想出50元。

拍卖会开始了,拍卖者首先将最低价格定为20元,开始叫价。由于每个人都非常想要这张专辑,并且每个人愿意出的价格远远高于20元,于是价格很快上升。当价格达到50元时,阿俊不再参与竞拍。当专辑价格再次提升为70元时,老李退出了竞拍。最后,当小秦愿意出81元时,竞拍结束了,因为小文也不愿意出高于80元的价格购买这张专辑。

那么,小秦究竟从这张专辑中的得到什么利益呢?实际上,小秦愿意为这张专辑支付100元,但他最终只为此支付了81元,比预期节省了19元。

这节省出来的19元就是小秦的消费者剩余。一般来说,在购买商品时,每个购买者都希望以低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买到商品,而拒绝以高于支付意愿的价格购买该商品。而宋季雅之所以愿意出“1100金”购买房与吕僧珍比邻的房屋,是因为“1100金”仍是在自己的可接受价格范围内。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来衡量消费者购买并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得到的经济福利的大小。消费者购买和消费物品或劳务是为了得到经济福利,一种物品或劳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消费者剩余越大,即市场价格越低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就越愿意购买;反之,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消费者愿意出的最高价格,那么消费者就会认为购买该物品或劳务不值得,或者说消费者剩余为负数,那么消费者就不会购买。

在市场经济中,很多商家为了让自己赚取更多的利润,会尽量让向消费者剩余成为正数,于是采取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商品。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种非常奇怪的事情,你在高档的精品屋里打7折买来的东西,在外面一般的商场里价格却与自己买的基本差不多。因为你被打折的手法诱惑了,你只获得了过多的消费者剩余——心理的满足,而付出的是自己的真金白银。

商家想方设法把消费者剩余转化为利润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当你在水果摊档看到刚上市的荔枝时,新鲜饱满的荔枝激起了你强烈的购买欲望,并且这种欲望溢于言表。卖水果的人看到你看中了他的荔枝,他会考虑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你。其实,你对荔枝的较强的购买欲望,表明你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有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所以,当你询问价格的时候,他会故意提高价格,由于你的消费者剩余较多,或许你对这个价格还挺满意,毫不犹豫把荔枝买了下来。结果,你的消费者剩余转化为水果摊主的利润。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利益的一些经验,比如,当我们想购买某种商品时,不要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这件商品,不妨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表现出对该商品的“不满”,这样,商家以为你不太想买,就不敢提高价格。

什么主宰着你的消费行为——消费预期

消费预期是消费主体在对市场和经济状况做出判断情况下的消费倾向,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前对于厂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判断。而消费者的预期价值和他们在实际消费过程中的感知价值所形成的差距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并且消费者的预期价值直接决定了顾客需求的现状和趋势,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决策。

一般来说,消费者在使用商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服务)以后,会根据自己的消费经验,对商品作出一个自我评价,并在此评价的基础上形成对该产品的态度,即是否感到满意。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个公式:满意=实际效果>预期。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来说,当在购买和接受服务之前,都会预先设想到我们应该会有怎样一个体会,也就是说有了一个期望值。

自然而然的,在体验产品的服务时,顾客就会产生一个实际的效果感受。倘若这些效果远远低于客户的期望值,那么客户心理就会亮出不满意的红灯。如果实际效果与期望值差不多,客户会感觉到一般满意;如果实际效果超过了期望值,甚至带来惊喜,客户就会非常满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斯宾诺的西装里经常携带大量的发票及各式收据。一次洗衣服时,西装里有一张数额不菲的支票被洗了,等到发现时,支票已经残损不堪。这张支票足以让他破产。当他听说英国银行新提供了一种服务,能将破损的支票还原。尽管斯宾诺对这种服务并不抱太大期望,他还是走进了银行。经过一番鉴定后,果然,斯宾诺得到了全部的钱。他于是,当银行的服务员让他为自己的服务打分时,斯宾诺毫不犹豫地给出了非常满意!

在这个故事里,当斯宾诺听说银行有恢复残损支票的服务时,我们可以假定他对银行服务的预期评价为30(假定顾客评价100时为满意),而当他得到全额的还款时,现实就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他不仅对此感到满意,甚至还很激动,则我们可以假定他的实际效果评价为120。通过这样的数值表示,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斯宾诺的满意程度。

实际上,人总是根据预期来作出决策的,而这种预期往往并不一定就说的上是理性化的。比如我们在菜名前加一点异国情调、时髦的词语,如“墨西哥辣椒芒果酱”、或“北美草原水牛肉”等,这些描述会引导我们抱有非常大的期望,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些“芒果酱”和“牛肉”确实好于平常吃的芒果酱和牛肉。当然,预期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饮食。如果请朋友看电影,你事先告诉他评论家们对该片评价如何高,他们就会更喜欢这部影片。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预期具有特殊的引导作用,能隐蔽地发射一种能量,让被预期者朝着预期的方向行进或改变。也可以说,预期是一种带有暗示性的软性指令。

消费预期容易形成一种成见。在美国曾经有一则“百事挑战”的电视广告,广告里任意挑选顾客,请他们品尝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然后让他们当场说明喜欢那一种。结果当然是百事可乐超过可口可乐。同时,可口可乐的广告表明人们对可口可乐的偏爱超过百事可乐。事实上,两家公司对他们的产品采用了不同的评估方式。据说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让消费者根据偏好公开挑选,而百事可乐采取的挑战方式则是让参与者蒙起眼睛,在两种可乐中品尝打分。难道说百事可乐在“盲目”测试中味道较好,而可口可乐在“可见”测试中味道较优?实际上,多年来可口可乐在广告、品牌上已经占据了优势,人们对可口可乐的预期已经让人们产生了一种成见: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好喝。其实,这就如同我们看到老年人用电脑,就会想到他不会上QQ,看到清华学生就想到他们一定很聪明的原因。成见为我们提供了特定的预期,也可能对我们的认识与行为有不利的影响。

预期具有非凡的作用,它能让人们在嘈杂的房间里聊天,虽然不时地有词听不清,但仍然可以正确理解对方说什么。有时收集信息上出现一些乱码,我们也照样读懂它的意思。尽管预期有时候让人显得很傻,但却是用途多多。

很多人也许有这样的体验:冬天感冒,在小店买的感冒药就不见好,大药房的高价药吃了就觉得畅快;患哮喘病,普通药品总不见效,著名厂家刚上市的新药一定能药到病除。换句话而言,事关自己的身体健康,你一般会对这些而讨价还价吗?普通感冒先放下不说,如果到了性命攸关的食客,我们还有多少人锱铢必较呢?不会的,我们会为自己,为孩子,为亲人竭尽全力,花多少钱在所不惜,一定要选择最好的药。为什么会选择价格高的药品呢?这是因为我们对价格高的药品治愈疾病有较高的期望。通过美国的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所做的实验得知:一分钱,一分货,付多少钱,就有多大疗效。说到底,这种非理性行为的背后其实蕴藏着心理预期的作用。

如果某种商品在价格上打了折扣,注定得到的东西就差吗?如果我们一来自己非理性的直觉,实际上就是这样。如果我们看到半价商品,我们本能地断定它的质量就比全价的差——事实上我们把它看得差了,它就真的差了。怎么纠正呢?如果我们定下心来,理性地拿产品与价格做一番比较,就能克服那种无意识的冲动,不再把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内在质量挂钩了。

怎样搭配才能花钱最少——消费者均衡

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取了最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称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简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总是有限的,他要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应该如何把货币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使得心理平衡呢?

如果我们用Px和Py分别表示X商品和Y商品的价格,再用MWx和MWy分别表示X商品和Y商品的边际欲望,那么,消费者均衡将由以下公式反映:

MWx/Px=MWy/Py

如果消费者认为X商品的边际欲望与价格之比大于Y商品的边际欲望与价格之比,那么,消费者就会增加X商品的购买量,减少Y商品的购买量,直至两个比值相等为止。虽然消费者均衡公式只有一个,但是,消费者均衡的比值却不计其数。因为每一个消费者的欲望尺度都有可能不相同。

那么究竟什么是消费者均衡呢?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李大妈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买东西精打细算。这天她准备做午饭,看着家里没什么菜了,就去菜市场买菜。她先买了白菜、萝卜和西红柿,花了10元钱;又买了豆腐和粉条,花了5元钱。一看钱包里只剩下2元钱了,本来还想买一斤肉,可钱不够了。这怎么办?不能不买肉,家里已经没有荤菜了。李大妈这时才觉得白菜、萝卜和西红柿买多了,于是找卖菜的想退掉一些。买了菜还要退货?好在卖菜的见李大妈是老主顾,就退了她5元钱的菜。李大妈于是花7元钱买了点肉,心满意足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