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36486700000041

第41章 聆听华尔街的经商智慧(13)

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三级价格歧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其中运用最成功的就是国外的民航了。民航的歧视定价是指同一个航班同样航位的乘客所支付的单价不同。民航机票要实名凭证件登机,不能转让;此外,民航乘客可分为公务乘客和私人乘客,前者对价格缺乏弹性,后者对价格富有弹性。民航是怎么实行价格歧视的呢?他们把是否周六晚上在对方城市过夜作为区分两类乘客的标准并实行歧视定价。因为通过调查发现,在往返于两地的乘客中,公务乘客周六晚上通常不在对方城市过夜,而私人乘客没有这个规律。此外,提前购票时间也是区分两类乘客的标准,一般私人乘客出行都是有计划的,因而一般提前订购机票。

价格歧视是一种有效的价格策略,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其经营目标,并且顺应了消费者的心理差异,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的需要。

定高价还是低价——单一定价

单一定价其实就是,当同一种物品向不同消费者收取相同价格时,这种定价方式就是单一定价,即一种物品无论卖给谁只有一种价格。既然只能确定一种价格,那究竟是定高价还是定低价呢?

也许不少企业认为低价可以使产品销售量更大。沃尔玛正是采用了低定价的方式,进货为0.8美元的东西,其他商店卖1.2美元,它只卖1美元。这大大增加了销售量,成为沃尔玛成功的法宝。所以定低价或降价成为企业常用的手段之一,乐此不疲。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名牌产品都是高价,并不降价(名牌不打折),但也都是成功者。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定高价,什么情况下应该定低价,其实这取决于企业的目标客户以及竞争环境。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的目标客户是高收入者,其市场需求并不大,因此采用定高价的策略,以实现高价少销,能够成功。名牌产品通常采用这种定价方式,例如一个LV女式手提包定价1.2万元,市场销售仍然很好。其实这种产品属于炫耀性商品,购买它的女士主要不是用于装东西,而是用这种包的品牌来“炫耀”自己的身份。价格低了,与普通手提包一样,无法炫耀身份,高收入者就不会购买了。因此,高定价的产品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价格缺乏弹性,而且供给是极为有限的。以LV女式手提包而言,其对象是极少数高收入女士,她们希望以这种包来显示自己的身份,需求强度高。而且类似的替代品并不多。尤其有些人对这种品牌有一种特殊偏好,喜欢LV这个品牌的人宁肯多花钱也要买这种包,不肯以低价去买其他包,尽管其他包也是名牌。对这些高收入者而言,1.2万元一个包在其总支出中占的比例并不大。所以高收入者对LV的包就极为缺乏弹性。而且这种包做工精细,供给难以增加,不用靠降价吸引更多消费者。这种产品靠品牌而不是靠低价占领市场。如果降价反而会由 于无法显示身份,甚至会发生需求量减少的情况。缺乏弹性的产品,如果采取降价销售,总收益必然减少,因此维持高价,总收益才能维持可观的水平。因此定高价并不降价就是正确的选择。

其实,不仅名牌,只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都可以定高价或提价。以麦当劳为例,为什么其他餐饮店都降价时,它提价反而总收益增加呢?这就在于麦当劳这种食物有自己稳定的消费群体。他们对麦当劳有一种强烈的偏好,而对价格又不敏感,这就是说对于麦当劳的消费群体而言,这种食物是缺乏弹性的。而对于那些不爱吃,“饿死不吃麦当劳”的人群而言,因为不喜欢,价格再低也不会去吃。提价并不会减少青少年和儿童对麦当劳的消费,降价也不会吸引其他人吃麦当劳,因此,提价并没有减少消费量,总收益就增加了。

但是,如果目标客户是广大中低收入者,采用低定价的策略,以实现低价多销,往往能够成功。这种产品的需求往往富有弹性而且供给可以无限增加。在这方面,美国辉瑞公司的药品“伟哥”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伟哥”这种药品是许多不同收入阶层的人都可以用的,潜在市场极大。但这种药品的需求富有弹性,这就因为它毕竟不是治病救命的,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有其他同样作用的药品作为替代品。而且这种药品为化学合成,有需求,供给量就可以增加。如果定价高,买的人很少,它难以成功,只有低价吸引更多人购买才能成功。所以辉瑞公司给伟哥定了一个相当低的价格,结果获得意外成功,第一年的销售就达10亿美元。这就实现了我们平常所说的“薄利多销”。尽管在定价低时,每片药的利润减少了,但由于销售量极大,总利润增加了,实现了利润量最大。

由此可以看出,高定价还是低定价,首先取决于市场条件:产品缺乏弹性还是富有弹性,目标消费群体是哪个收入阶层。其次也取决于企业目标:是利润率最大化还是利润量最大化。一般的规律是:产品缺乏弹性,目标消费群体人数少,但收入高,企业以利润率为目标,就实行高定价;相反,产品富有弹性,目标消费群体人数多,企业以利润量为目标,就实行低定价。在确定了价格目标之后,就要据此决定自己的产量。因为高价必定与少销相关,低价 才能多销。在高定价时要限量生产,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名牌都是限量发行,而在低价时就要扩大生产能力多生产产品。

此外,在定价时还要特别注意消费者心理。定高价还是低价也要注意这一点。人们都有“便宜没好货”的心理,有些产品一味定低价,反而会失去消费者。降价促销往往给以抛售“烂货”的意思。举个例子来说。一个退休工人退休后闲来无事,便摆了一个小摊,当起了老板。临近春节时,他托战友从外地进了500瓶瓷瓶包装的白酒,进价只有5元,退休工人看进价这么便宜,就标价8元。可是卖了十来天,也只卖出3瓶。有顾客拿着酒问他:“这酒包装这么好,价钱却这么便宜,是真酒吗?”尽管退休工人一再保证是厂家正品,可人家琢磨半天,最后还是没买。退休工人急了,照这样下去,几百瓶白酒得卖到啥时候?怎么办?这时儿子给老爸出主意,把标价改成28元。退休工人一听乐了:“你脑子咋想的?8块钱都卖不出去,还28块,谁要?”儿子说:“你先试试,反正现在不也卖不出去吗?”退休工人想想也是,便将标价改成了28元,没想到,第二天,一下子就卖出了二十多瓶。

当然,用高价去冒充好货,最终也非成功之策。对不同的物品,消费有不同的心理价位,这需要经营者去调查、了解消费者是怎么想的。

市场竞争态势千变万化,定价也不能闭门造车。因此定高价、定低价还要看同类产品或相近替代品的定价,这一点,在市场竞争中十分重要。定高价、定低价的问题,需要经营者在商场的实战中解决。

从长远考虑的定价方式——预防式定价

某家企业开发了一种极受家长欢迎的儿童洗浴液,市场供不应求,而且目前只有它一家企业可以生产这种产品,它应该把价格定多高呢?相信绝大多数商家都会选择将价格定得很高,以期获得高额利润。

我们就要看如果定高价会有什么结果。如果这家企业生产这种儿童洗浴液的成本为20元,但它根据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与愿望,把价格定为100元。这时供求平衡,产品可以卖出去。这时利润高达80元,已经达到400%的利润。接下来,会引起什么结果呢?作为一种儿童洗浴液,它并没有什么高科技,仅仅是在一般洗浴液的配方上做了一点调整,也无法获得专利保护,谁都可以仿制。其他企业看见这种产品如此受欢迎,利润又如此之高,于是纷纷生产这种产品,进入这个市场。当其他企业进入,供给大量增加之后,儿童洗浴液的价格迅速下降,在某一个时期内由于各个企业的价格战,价格也许会降到成本之下。长期中,利润高时,有企业进入,亏损时,有企业退出,最后的结果是生产这种儿童洗浴液的企业获得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假设该行业平均利润率为20%,最后这种产品的价格就维持在24元。这种其他企业进入价格迅速下降的过程是相当快的,最初那家企业的暴利会很快消失。企业为开发这种产品付出了努力,但在短暂暴利之后,又回到了行业平均利润,这个过程又太快,也许快得连开发费用都来不及收回。

如此看来,这种定高价的做法不足为取。应该定一个什么价格呢?如果不定高价,只定一个能得到比行业平均利润略高一点的价格,比如行业利润为20%,这家企业以获得25%的利润为目标把价格定在25元。这种利润不足以引起其他企业进入,于是,这家企业就可以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这种略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这比获得极为短暂的暴利要有利得多。本来可以定高价的产品,不定高价而是定一个只略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价格,这种定价方式称为预防式定价。

预防式定价是为了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定价方式。预防式定价是对付潜在进入者的,因此,价格定为多高就取决于潜在进入者在进入时遇到的进入门槛的高低。如果某个行业根本无法进入,比如企业垄断了某个行业的资源,就可以不采用预防式定价。如果某个行业根本没有进入门槛,任何企业都可以自由进入,预防式定价就要低一些。进入门槛的高低决定了预防式定价的高低,两者同方向变动。

进入门槛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从自然原因的角度看,包括资源的可获得性与规模经济的大小。一般而言,资源越不易获得,规模经济越大,进入门槛越高;资源越容易获得,规模经济越小,进入门槛越低。但是除了像自来水这样的行业外,不存在绝对不可以进入的行业。例如,南非的德比尔斯公司垄断了全世界80%左右的钻石矿,其他企业很难进入这一行业,它一直实行一家垄断的高价政策。规模经济也并非不能突破。过去,美国波音、麦道等公司垄断大型商用客机市场。飞机制造需要规模经济,投资巨大,风险也大,但这并不是绝对不可逾越的门槛。空客在欧洲各国政府的扶植下成长起来,并足以与波音对抗。在许多行业,基本上都是可以进入的。从立法的角度看,引起进入门槛的是特许经营权、许可证制度和专利制度。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进入门槛正在被打破或削弱。

进入门槛不是绝对的,几乎所有行业都不是绝对不可进入,所以预防式定价得到了广泛运用,是一种重要的定价方法。

实际上,在运用预防式定价时,关键是把价格定为多少。这就要考虑到进入门槛的高低和替代品的替代程度。一般而言,进入门槛越低,替代品越多,预防式定价就要低得多一些,在没有进入门槛时,预防式定价几乎等于竞争的市场价格。如果一个行业进入门槛较高,或产品没有什么替代品,预防式价格就不重要,可以按垄断的原则定价。例如,医生、律师、演员,他们的社会知名度是长期形成的,其他人难以有这种知名度,价格就可以定得极高,或实行一级价格歧视。

在企业开发出一种新产品或者新服务时,预防式定价极为重要。这时市场上还没有类似产品或相近替代品,定价权是在企业手中。企业所考虑的首先是目标消费群体的支付能力与支付愿望,同时也要考虑其他企业进入的可能性,以及同类或相近产品的定价。

预防式定价与进入门槛、产品替代程度之间的关系难以用准确的数学公式来确定,相关的市场调查也难以得出完全正确的结论。因此,预防式定价的把握往往取决于企业家的经验和悟性。

竞争市场中的定价法则——价格领先制和成本加成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后,市场上产生了一个超级寡头,但它又不能消灭其他竞争者,这时就会采用价格领先制的定价方式。价格领先制是一家寡头率先定价,其他寡头跟从。这家可以率先定价的超级寡头称为价格领袖。这种领袖不是自封的,也不是政府指定的,是在价格竞争中产生的。

由价格领袖发起的价格变动有很大的凝聚力,并且不存在阻碍作用或者不同意见的其他寡头时,就存在着有效的价格领导。行业中寡头的数量越少,价格领导就越有效。作为价格领袖,它至少应具有以下三种优势中的一种:市场占有份额最大、生产效率最高或者信息最灵通。当年长虹率先在国内掀起彩电价格战,曾占有国内彩电市场的42%,成为当之无愧的价格领袖。它要降价,其他企业只有跟从,谁也无法抵制。

对其他寡头而言,由于无力与价格领袖抗衡,只能接受这一事实。而且价格领袖的存在也并非绝对坏事。价格领袖是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具体情况定价的,但有时也会有意无意地代表其他寡头的利益。例如,如果一个行业的原料、半成品或其他成本增加了,力量较小的寡头担心失去市场而不敢率先提价。这时价格领袖带头提价实际上反映了其他寡头的愿望。

当然,价格领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寡头的实力在变,市场竞争不会停止。当一个寡头失去自己的领先地位时,自然就失去其价格领袖的地位。在我国的彩电行业,如今长虹已不是价格领袖。在它成功之后的错误决策,如大量收购显像管、企图实现垄断,以及被美国APEX公司拖欠高达几十亿元的销售款,使它经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