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36486700000048

第48章 企业管理(5)

第二是薪资的机会成本。跳槽意味着你放弃本有的薪资,以及因此而可能获得的潜在薪资、福利等待遇。假如你本有的月薪是5000元,加上奖金、补贴和保险等,可能近8000元。如果你不能在辞职的当月找到工作,那么这8000元即是你跳槽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第三是人际关系的机会成本。当你在一个环境里工作,获得的报酬不仅是货币工资,还包括学习锻炼的机会和人脉关系。人脉就是你的资源,和钱脉,它同时也是你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活期存折。

第四是升迁的机会成本。当你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往往很难一下子得到真正重用,尽管在职务或薪资上可能比原来高,但新的单位需要重新对你的人品和工作能力有一段时间的考验。

那我们都会为什么跳槽呢?调查显示:与同事沟通不好、太累、离家太远、被领导批评、男(女)朋友不同意、待遇不合理、工作没挑战、没原因就是不想做,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我们跳槽的理由,也让很多企业领导人大伤脑筋。

且不说,这些年轻的朋友没有想到企业为培养自己所付出的代价,自己的离职将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他们更没有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事业发展做出铺垫。放弃一次事业机会,或许觉得自己还年轻,或许会认为还能有更好的机会。实际上,随意跳槽,不仅对企业是损失,对个人同样是很大的损失。

虽然跳槽有机会成本,但并不是反对跳槽。能够跳槽和允许跳槽其本身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人才只有在不断的双向选择中才能真正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才能产生最大效用。像古时的韩信、现在的唐骏都在一次又一次的跳槽中实现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下跳槽可能会产生的机会成本,只是提醒职场人士在跳槽之前要通盘考虑和分析,让自己的职业变动决策更加理性、科学和正确,把成本搞清楚了再作决策也不迟。

好羊离不开狼——鲇鱼效应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于1974 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情绪性耗竭的症状。后来的心理学家把职业倦怠定义为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征。

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 个维度构成。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职业倦怠的表象特征是:对工作总提不起兴趣;对于目前的职业状态充满了厌倦情绪;工作效率急速下降,绩效水平处于较低状态;在工作中时常感到疲惫。

职业倦怠的产生和人的行为动机密切相关。每一个人的行为背后,都存在着一种动力,心理学称之为动机。动机具有激起、调节、维持行为的功能,它的产生和人的需要、兴趣有密切的联系。当动机消失时,被它所推动的行为就会终止。

因此,当人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或缺乏动机,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产生厌倦情绪,身心陷入疲惫状态,工作绩效将会明显降低。长此以往,就掉入了职业倦怠的漩涡之中。

职业倦怠作为职场上一种常见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已经成为许多人职业发展的障碍。如何避免陷入职业倦怠危机,心理学家、人力资源专家给出了两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加强自我认知。就是要认清自我价值,掌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预测自己倦怠的征兆,了解自己的主观情绪是否影响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做好应激的积极准备。

这一步是应对职业倦怠的基础。有了积极的自我认识,才能正视应激情境的客观存在;才能勇于面对各种现象、准确地对待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控制并尽量与周围环境保持积极的平衡,成为自身行动的主人。

其次要寻求积极的应付方式。应付是指成功地对付环境挑战或处理问题的能力。通常,积极的应付方式可以使自己有效地面对心理应激、重新恢复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水平状态;消极的应付则往往会使人继续停留在充满压力的应激状态,继续消耗自身潜在的能量,产生倦怠,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让自己始终保持激情,在工作持续积极起来,这需要为自己引入“鲶鱼效应”。西班牙人特别喜欢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对离开大海后的环境极不适应。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过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口感很差,价格就会便宜很多——倘若抵港时沙丁鱼还存活着,鱼的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很多倍。

为了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渔民们想尽了办法。后来一位渔民无意中发现了一种方法: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鲇鱼放在鱼槽中。因为鲇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鲇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港口。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作“鲇鱼效应”。

如果一个企业内部人员长期固定,就会缺乏活力与新鲜感,容易产生惰性。对以企业而言,将“鲇鱼”加入进来,就会制造一些紧张气氛。当员工们看见自己的位置多了些“职业杀手”时,便会有种紧迫感,知道该加快步伐了,否则就会被挤掉。这样一来,企业就能焕发出旺盛活力。

同样,如果一个人长期待在一种工作环境中从事同样的工作,就容易厌倦、疲惰,就会产生职业倦怠。对个人的成长而言,将“鲇鱼”加入进来,就会使自己产生竞争感,从而促进自己的职业能力成长和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就容易获得职业发展的成功。

为自己引入鲇鱼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职业理想,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为自己树立职业学习榜样,在工作环境中认识到竞争对手的存在,适度保持职场压力。

“鲇鱼效应”其实就是一种压力效应。很多研究发现,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状态,更加有助于挖掘我们的潜能,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比如运动员每到参加比赛,一定要将自己调整到感到适度的压力,让自己兴奋,进入最佳的竞技状态,如果他不紧张、没压力感,则不利于出成绩。适度的压力对挖掘自身的内在潜力资源,是有正面意义的。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巨大的风暴。年轻的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船长望着这群稚嫩的水手们说:“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船身轻的小船。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在船的承载能力界定范围之内,适当的负重可以抵挡暴风骤雨的侵袭。”

水手们按照船长的吩咐去做,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下来。

《福布斯》总编辑大卫·梅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编辑,可是他当总编时的管理方式却叫人难以接受。他对待下属从不留情面,而且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尤其是他总是让团队成员感觉不安,总是会时不时地解雇一些表现不好的员工,逼得每一个编辑不得不为了饭碗竭尽全力地追求工作的完美。

正是由于大卫·梅克独特的鲶鱼式管理方法,《福布斯》的销售量和知名度才会得以节节上升。1964年,《福布斯》的销售量已达成40万份,这个成绩让它与老牌杂志《财富》、《商业周刊》并驾齐驱。

这就是“压力效应”。那些得过且过、没有一点压力的人,就像是风暴中没有载货的船,人生的任何一场狂风巨浪中都能将其陷入覆灭。而那些时刻认识到“鲶鱼效应”存在、在生活中适当存有压力、善于保持工作激情的人,是不会轻易被风浪击倒的,反而是时刻走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的。

为什么总是原地踏步——内卷化效应

内卷化效应是有美国人类文学学家利福德·盖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他曾在爪哇岛长期生活。这位长住风景名胜的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却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生态农业在维持着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于是,他把这种现象冠名为“内卷化”。

与利福德·盖尔茨一样是,多年前,一位中央电视台记者也曾听到过一种令人深思的“重复”现象。这名记者到陕北采访一个放羊的男孩,曾留下一段经典对话:

“为什么要放羊?”

“为了卖钱。”

“卖钱做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呢?”

“生孩子。”

“生孩子为什么?”

“放羊。”

这段对话形象地为“内卷化”现象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解释。多少年来,农民的生存状态没有发生什么改进,在于他们压根儿没想到过改进。

内卷化效应概念便被广泛应用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他学术研究中。“内卷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作为学术概念,其实并不深奥,观察我们的现实生活,“内卷化现象”比比皆是。

比如在偏远农村,虽然已经改革开放30年,但当地的农民仍然过的仍然是“一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耕生活;我们再看一些家族企业,重要岗位总是安排亲人把守,管理哲学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用自己的人放心。于是,在企业内部,人情重于能力,关系重于业绩,外部的新鲜空气难以吹进来,真正优秀的人才也吸引不进来,措施和办法因循守旧。几年过去了,厂房依旧,机器依旧,规模依旧,各方面都没有多大变化。

思想观念的故步自封,使得打破内卷化模式的第一道关卡就变得非常困难。而对于整天忙碌的人们,虽然没有站在黄土地上守着羊群,但在思想上是否就是那个放养的小孩呢?怨天尤人或者安于现状,对职业没有信念,对前途缺乏信心,工作结束就是生活,生活过后接着工作,对内卷化听之任之,人生从此停滞不前。

我们身边随处可以看到陷入内卷化泥沼的人:老张当了一辈子干事,眼看着身边的人都一个一个升迁了,自己眼看到了退休的年龄,心里酸溜溜的难受;作家李米,二十出头就以一个短篇获得了全国性大奖,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不再有影响的东西问世,眼看和他同时起步的作家已成了全国知名作家;老王,技工一做十五年,同辈人已升任高工和主管,自己却还只是戴着一顶技工的帽子,心境抑郁……

同样的环境和条件,有的人几年一个台阶,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岗位,都晋升很快,士别几日就当刮目相看,而另一些人却原地不动,多少年过去了仍然还在原地踏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人为什么会陷入内卷化的泥沼?

分析个人的内卷化情况,根本出发点在于其精神。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一生只能如此,那么命运基本上也就不会再有改变,生活就此充满自怨自艾;相信自己还能有一番作为,并付诸行动,那么便可能大有斩获。

“内卷化”的结果是可怕的,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企业,微观到一个人,一旦陷入这种状态,就如同车入泥潭,原地踏步,裹足不前,无谓地耗费着有限的资源,重复着简单的脚步,浪费着宝贵的人生。它会让人在一个层面上无休止地内缠、内耗、内旋,既没有突破式的增长,也没有渐进式的积累,让人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生活陷入内卷化的普通人迫切需要改进观念,而那些成功人士也要理念更新,否则内卷化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注定只能做一个小老板?并非他不想做大做强,而是思想观念停滞在小的层面。小老板需要精明,而大老板不仅需要精明,更需要气度。上世纪30年代,我国的民营企业峰峰进入多事之秋,很多著名企业一夜之间轰然崩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停在原地。面对国际化接轨、现代化生产的企业,这些老板还在用小农思想进行管理。在市场中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倒闭是自然的事。

总而言之,一个企业或一个人要摆脱内卷化状态,就要先确信自己是否还有上进的志气。如果有,再看看自己的实力是否坚实。精益求精,发挥极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只有充分地发挥自身力量,才能突破和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化繁为简——奥卡姆剃刀定律

公元14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于是著书立说,宣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他所主张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因为他是英国奥卡姆人,人们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人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本质,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