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细节决定健康大全集
36488100000093

第93章 自查自测,把疾病扼杀在“萌芽”(8)

另外,指甲的颜色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黄色:多见于甲癣、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胡萝卜血症等。

青色:见于急腹症。此外,指甲出现青色淤斑,可见于中毒或早期癌症。

绿色:部分或全部变绿,可能是长期接触洗涤剂或肥皂所致,也可能是感染绿脓杆菌所致。

灰色:多见于营养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偏瘫或黏液水肿等。

棕褐色或黑色:多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黑色素斑、胃肠息肉综合征,或服用环磷酰胺等抗肿瘤药物所致。

青紫色:常因为缺氧所致,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或大叶性肺炎、重度肺气肿等。

紫色与苍白色交替出现:多是肢端动脉痉挛症。

白色:多见于低色素性贫血症。呈毛玻璃样白色,甚至连指甲根部的淡色半圆形部分也分不清,或在指甲远端部横贯一粉红色线条,可见于肝硬化患者。

踝部肿胀是由哪些疾病引起的

踝部肿胀分为单侧与双侧踝部肿胀,一般由以下两种疾病引起:

由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踝部肿胀多见于女性,常为多关节病变,呈游走性,好发于手、足等小关节。急性发作时,关节疼痛肿胀明显而不能活动。

踝部疼痛并肿胀,有时疼痛出现在一侧,该侧小腿部有肿胀及压痛感。老弱者易患此病,起病初期仅有足踝部水肿,小腿后疼痛,压小腿肌肉的两侧可引起小腿剧烈疼痛。上述症状多由深静脉血栓形成。

腿痛与静脉紧密相关

不管是间歇性还是持续性的腿部疼痛,都可能是由以下疾病引起的:

如果感觉小腿部肿胀并有压痛,髋部疼痛且有同侧体部僵硬。初起时症状并不明显,只有小腿后方疼痛,足踝部水肿,压迫小腿两侧肌肉,可引起小腿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往往是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而产生的。

如果腿部静脉明显异常,久站后感觉腿疼痛,自觉小腿沉重发胀,容易疲劳,但有的病人并无症状,只是可见到明显的静脉血管。这样的症状是由下肢静脉曲张产生的。

如果只有一条静脉表面发红并出现炎症反应,患病部位可突然出现跳动性疼痛,皮肤发红,有局限性皮肤下水肿,多伴有全身不适、脉率加速、体温升高等,那就要考虑血栓性静脉炎了。

除此之外,在未发生损伤的情况下,咳嗽时疼痛向腿背部放射,有可能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肌肉疲劳或腿部骨折会造成行走时腿疼。

足跟痛,痛在什么病

跖筋膜炎是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往往发生在长期站立或行走工作的人,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丽处可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

跟骨后滑囊炎: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并可注入氢化可的松。

距骨下关节炎: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

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病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认识鸡眼

鸡眼指足生老茧,根陷肉里,顶起硬凸,疼痛,妨碍行走,又称“肉刺”,多因穿窄鞋远行,或走崎岖道路伤及血脉所致。擦伤在足跟旁的,形似枣栗,肿起色亮、化脓,称作“土栗”,多因擦伤后风热邪毒外袭所致。

鸡眼多是由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圆锥形角质层增厚,有角质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外面。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足底及足趾,如果鸡眼尖端压迫神经末梢,则行走时感觉疼痛。

预防鸡眼首先要矫正足畸形,穿着宽松、大小合适的鞋,减少局部摩擦和压迫。

治疗时可在医院进行激光烧灼。如各种方法均治疗无效,则可行鸡眼挖除术。

嵌甲的护理

有的人的趾甲(一般是拇指)前端两角或两边向肉内生长,插入两侧的皮肤内,引起嵌入两侧的皮肤处发炎,趾甲的两侧缘也会出现疼痛等症状。这种症状叫嵌甲。出现嵌甲的原因除了鞋子太紧,还有细菌感染。

为了预防嵌甲的发生,可以在趾甲前端中央处剪一个V形型的切口,来减轻趾甲两端插进皮内的压力。拿小块纱布浸入酒精后,塞在趾甲角下,每天两次即可。

另外,平时剪趾甲应横平剪,不要穿太紧的鞋,不要挖趾甲两侧等。如果患处化脓或出血,在家护理无效,可求助医生。

男性脱发很可能是肾气亏损

大多男性脱发自鬓角和头顶开始,有些人十几岁就开始脱发,但即使秃得再厉害,头上也会留下一圈头发,只有极少数人头发全部脱光。男性脱发虽然是普遍的现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男性脱发暗示着身体的某些秘密。

肾气亏损:中医认为肾气充沛、肾精盈满,毛发得以滋养则乌黑光亮。若肾气亏损、肾阴不足,则毛发枯槁无华,或花白、脱落。其中遗传因子占了很大的因素。

营养失调:主要是营养不良和偏食。幼年时期长期的偏食,食太多的可乐、炸鸡、奶茶等热量太高的食品,只是空有热量,基本的营养摄取不足。儿童的成长阶段,必须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人体的毛发对于营养的供应充足与否反应最为敏感。

此外,12~40岁的男性常会出现局部小面积脱发现象(斑形脱发),但大多数会重新长出头发。大病后的两三个月内,可能会脱发。另外,有些药物也可使头发脱落,特别是抗癌药物。带状疱疹、霉菌癣、牛皮癣等疾病,如果侵袭头皮,也会导致脱发。如果头皮受伤留下疤痕,头发便不会再在该处生长。

女人脱发多受疾病影响

女人的头发是女人的第二张脸,但是脱发会让女性不知所措。掉头发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某种疾病的信号。

高烧:高烧也会损坏发根组织,使头发大量脱落,特别是持续高烧,对发根的损坏尤为厉害。不过,在6个月左右后也能恢复正常。

疾病影响:某些疾病或先天性疾病所致,皮脂腺分泌过多或皮脂腺分泌性质改变都可引起脱发。

产后:由于怀孕时体内分泌出大量的女性荷尔蒙,所以头发有充足的生长激素。而产后由于荷尔蒙分泌突然减少,头发自然而然就会大量脱落,不过这种现象在产后6个月左右就会恢复正常。

压力: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易使人背负日益沉重的压力。据研究,压力与脱发有密切关系,还会加速人的衰老,使皱纹增加。对此,唯一的对策便是及时卸下重负,让自己彻底放松。

节食:节食使头发缺乏充足的营养补给,头发如缺少铁的摄入,便会枯黄无泽,最后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脱发。因此,要均衡营养,不要盲目节食减肥。

避孕药: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也会出现脱发现象,一旦停服,脱发症状可消失。

烫发、染发:过于频繁地烫发和漂染,会对头发造成损害以致脱落。因此,不可烫发过频或滥用染发剂。

发型影响:扎得过紧的马尾辫、羊角辫和麻花辫以及将头发束得紧紧的卷曲带,长久就会损害发根,造成脱发。

此外,针对女性脱发部位大多集中在前额及两侧,发型师建议在梳头时不要用力将梳子向后方拉扯,吹风时间不要过长,否则极易破坏头发的自然保护层,使头发干枯易断。

找出头发骤落的“元凶”

人们在梳头时每天脱落30~100根头发都属正常现象,人的头发一般只有85%在正常生长,其余的头发不断脱落,以便让新发不断地生长出来。但如果没有任何外在的影响,而每天的脱发超过100根,就该考虑是否为某种疾病的预兆。

头发骤落暗示四种疾病:

荷尔蒙分泌失衡:如果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或头上已出现秃块,则很可能是由荷尔蒙分泌发生严重障碍引起的。此疾病有时发生在年轻女性身上,若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引起子宫癌、不育症、乳腺癌等症。40岁以上中老年妇女,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脱发,可能是由荷尔蒙分泌失衡所致。

内分泌失调:50岁以上女性大量脱发,常见的原因是其体内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分泌失调。与此同时,会伴有脚部和面部汗毛增多、月经失调和身体增肥等现象。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分泌不足:这两种倾向均会引起脱发。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就会造成心跳加速、失眠、夜间盗汗等现象,这些对头发都有不良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大量脱发。而甲状腺分泌不足,就会出现发丝粗糙、干枯与体重骤减、皮肤干燥等现象。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会让人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疲倦不堪、食欲不振,也可造成大量脱发。

此外,过量的X射线的照射会导致脱发;患有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可导致脱发;受强烈刺激,会引起精神性脱发;产后营养不良或伤寒等发烧性疾病会造成大量脱发;脑充血、丹毒、梅毒等疾病会造成头发异常脱落;远离自然界泥土的人也容易出现脱发现象。

哪些因素与早秃密切相关

男性脱发主要发生于顶额部、发前缘,尤其额部两侧发际向后退,因而前额变高,尤以两鬓角明显,向上向后延伸。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头顶部一片光秃,仅枕部及两侧颞部仍保留剩余的发缘。脱发处头皮光滑,可见纤细的毳毛,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微痒。

女性脱发少见,程度也轻。一般是弥漫性头发脱落,以头顶部位明显。逐渐脱落,但不脱光,两鬓角也很少脱发。头发柔细并失去光泽。患处头皮变薄,可有灼热感,发痒或按痛,以后很难完全再长出新发。

早年秃顶是指在老年之前,于青壮年时期头发过早地逐渐脱落。常从前发缘向后脱落,或头顶部头发稀薄直至除发缘外整个头皮头发全部脱落。脱发常呈进行性,有家族倾向,多见于男性。

过早脱发原因未明了,但病人常有较明确的家族史,遗传因素和血液中有较高水平的雄激素是两个重要因素。血液中有足量的雄激素是早秃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下列证据:(1)男性在青春期前不发生早秃,但用睾酮长期治疗者可发生早秃;(2)早秃随年龄增加而加重;(3)早秃者的胡须、****和腋毛不脱落;④发现初期受累的毛囊有5-a-二氢睾酮积聚,它可能抑制毛囊代谢。但进一步原因尚不清楚。

本病常伴皮脂溢出,但已证实其与早秃无因果关系。另外,局部因素比如帽子戴得太紧、晚上戴压发帽、洗头水过凉或过热等都是造成早秃的主要因素。

察眉可以判断疾病

研究发现,眉毛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察眉可以判断疾病。

如果眉毛过于稀疏,尤以眉外段较明显者,多见于黏液性水肿、麻风病初起,以及垂体前叶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

如果眉毛脱落,一侧眉毛脱落,可因局部皮肤疾患或受摩擦所致;一侧眉毛的外侧脱落,可见于三叉神经痛;眉毛完全脱落者,多为麻风病、早衰症。老人眉毛脱落稀淡,则由气血不足引起,大多不是病。

眉毛变白:可见于白癜风、病毒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老年人眉毛变白则不属于病态。女性眉毛特别浓黑,可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有关。两眉颜色发青是一种无病的正常色泽,若见红色,多是烦热症候。

眉毛梢直而干燥者,如果是女性可有月经不正常,是男性则多患神经系统疾病。

眉部皮肤肥厚,眉毛特别稀疏和脱落,则要检查是否患有麻风病,以便及早就医。

皮肤干痒应该警惕哪些疾病

秋冬季节,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很多人都出现了皮肤干痒,人们一般认为这种症状是由皮肤疾患引起的。最常见的是老年性冬季瘙痒症,原因为老年因性腺和内分泌功能减退,皮脂腺和汗腺萎缩,使皮肤过于干燥,皱缩的皮肤内分布的神经末梢感受器老化蜕变,向中枢发出异样的刺激信号,引起皮肤瘙痒。

另有一些皮肤瘙痒,特别明显的、持续性或复发性瘙痒,却无任何先行或同时并发的皮疹,则大都是多种疾患的信号,应及早就医,以免造成大病。

1.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肝胆疾病,包括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因血清和皮肤中胆盐浓度升高,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孕妇因怀孕时内分泌紊乱会导致“妊娠性瘙痒”,原因为怀孕时雌激素和孕激素升高,产后会自动消失。

2.内分泌系统疾病:“甲亢”和“甲减”病人大约有19%发生皮肤瘙痒,但两者还有区别,“甲亢”的瘙痒出现较早,因“甲亢”者皮肤较潮湿,故夏季大多加重;而“甲减”的瘙痒出现较迟,且发展缓慢,皮肤更加干燥粗糙,更易诱发冬季瘙痒。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患者,尤其是进入后期(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和尿素等代谢物无法排出体外,而在体内大量潴留,并随汗液排出体表,故引起全身性顽固瘙痒,奇痒难忍。中老年妇女常因月经不调、白带增多、外阴不洁、卵巢病变,或因****滴虫和真菌感染而致外阴炎症等,常可发生外阴瘙痒。

4.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都伴有全身性皮肤瘙痒,有的表现为灼痛和刺痛,夏季加重,热浴后更甚,半小时后缓解,奇怪的是阿司匹林可缓解此种瘙痒。缺铁性贫血患者约15%~20%出现全身或局部性瘙痒,补铁和纠正贫血后,即可解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