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36501500000026

第26章 从“守夜人”到干预者:政府与经济学(4)

布坎南曾举例说明什么是寻租活动。假设一个城市的政府用发放有限数额的经营执照的办法认为地限制出租车的数量,那么市场上的出租车数量就可能少于自由竞争市场的均衡水平,出租车业主就可以赚取超额利润。人们受到这种超额利润的吸引就会想办法从主管执照发放的政府官员那里得到营业执照。如执照的发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官员的个人意志,寻求执照的人们就会争相贿赂这些官员。这便是一次设租和寻租的过程。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寻租并不一定是政府或与政府相关的行为,寻租是无处不在的。比如说许多行业都规定了特殊的经营群体,由于进入的限制,人们为了进入这些领域,就需要开展寻租活动,争夺经营权;由于特殊行业的管理者拥有绝对的审批权力,所以很多官员也开展寻租活动,争夺这个权力。

值得关注的是,经济学的寻租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不是寻租活动与寻利活动在道德意义上的差别,而是产生这些活动差异的社会经济体制条件。这里不存在谁“好”谁“坏”、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条件会发生什么活动,会产生什么效果的问题。

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需要政府干预经济,而政府官员往往凭借着国家赋予的权力,没有成本地实现社会财富的转移,使自己获得好处。形象地说,这些掌握社会权力的官员们,将国家赋予的权力当成一种可以出租获利的物品,对外出租,获得租金。

所以,寻租理论认为寻租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行政干预的存在,行政干预越多,管制越多,寻租的机会就越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严重,负面的效益就越大。寻租活动就整个社会效益来说,它创造的是一个负值,并且社会财富是不断减少的。

有人说政府是寻租活动的根源,与其说政府是寻租活动的根源,不如说那些不受权力约束的官员是寻租活动的根源。因为,政府也是由人组成的,政府官员也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要限制寻租活动,首先要通过制度建设约束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权力,制止权力的滥用。其次要尽可能依靠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也就是说减少人为设租的可能性。

除了以上所说的措施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加强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公众对政府的决策、审批有合法的知情权。

【知识链接】

金鱼缸效应

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金鱼缸效应”也可以说是“透明效应”。“金鱼缸”模式可有效解决寻租行为。

砸玻璃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发展——拉动效应

【轶闻趣事】

一日,某经济学家坐在桌前看书。妻子在擦窗户。小儿子非常顽皮,在街上玩的时候,用石头扔妈妈,没想到一不小心,将刚擦好的玻璃打碎了了。妻子非常生气,抓起孩子就要打。经济学家突然喝道:“为什么要打孩子?他打碎一块玻璃,却能让装玻璃的工人有活干,能让玻璃厂多生产一块玻璃,能增加一个工人的工资,增加了国家多少的GDP啊。”妻子听了非常生气:“那我呢,我辛辛苦苦擦的玻璃就这样被打碎了,我岂不是白忙了?”经济学家答道:“本来你擦玻璃对GDP就没什么贡献,也没什么好难过的。”妻子听后,对经济学家恨的咬牙切齿。

【经济学聊天室】

孩子打碎玻璃,带来经济增长,妻子擦玻璃却对经济没有任何贡献,这道理从何说起?按照经济学家的解释,家里的门窗玻璃被打破了,的确是一种财产损失,但因过后要修理,安上新的玻璃,于是家里就会增加开支,对社会经济构成需求,从而创造了新的GDP,刺激了经济,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而妻子的家务活动,因为没有挣到薪水,因此对GDP的增长没有贡献。

怪诞的解释方法让人觉得有些不解。难不成以后应当鼓励孩子多砸几块玻璃?但经济学中确实有这样的道理。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词语叫“拉动效应”,就是指通过某项投资或消费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拉动效应是指在公共工程项目之后带来的消费水平和私人投资水平的上升。政府通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扩张财政支出,投资于公共工程,可以发挥财政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解决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增加就业,提高社会消费需求。

在宏观经济学中,支出的变化会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最初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数倍增加。假设投资增加了100亿元,若这个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3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3,如果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是4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4。

为什么拉动效应所带来的乘数会大于1呢?比如某政府增加100亿元用来购买投资品,那么此100亿元就会以工资、利润、利息等形式流入此投资品的生产者手中,从而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亿元,这100亿元就是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这100亿元转化了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的形式流入了为制造此投资品的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口袋,因此,投资增加100亿元,第一轮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100亿元。随着得到这些资本的人将开始第二轮投资、第三轮投资,经济的增长就会以大于1的乘数增长。

“拉动效应”的理论为西方国家从“大萧条”中走出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我国,公共项目的“拉动效应”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带给我国经济的影响巨大,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减少、就业压力增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普通百姓们自然要“节衣缩食”,但人们的眼光都集中到了政府的身上。2008年11月5日,******常务会议上确定了总额度为4万亿的两年经济振兴计划,来应对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下滑风险,这样的大手笔是史无前例的。这项经济振兴计划包括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多项扩大内需的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正是因为庞大的公共项目的支持,中国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

再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奥运队北京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是不可忽视的。与奥运会直接或相关的产业有50多项,包括建筑、建材、信息产业、现代制造、服务业等。奥运因素的注入直接拉动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产生第一轮拉动;而这些行业的增长又需要其他与之密切相关的行业的支持,因而产生新一轮的经济拉动作用。如此循环传导,奥运投资的乘数效应拉动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奥运投资所引发的“拉动效应”所带动的投资和消费市场就是通常所说的“奥运蛋糕”。如果按照“大投资”额来计算,以1.9为乘数,据此算下来的“奥运蛋糕”将近6000亿元。

对于老百姓来说,不管政府需要投资拉动还是消费拉动,只要能“拉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拉动”自己的收入不断增长,那么“拉动效应”的理论无疑是正确的。

【知识链接】

投资乘数理论

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情况下,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关系的理论。

爷孙俩为什么会陷入两难境地——相机抉择

【轶闻趣事】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老者携孙子去集市卖驴。路上,开始时是孙子骑在驴背上,爷爷在地上牵着毛驴走,有人指责孙子不孝。听到人们的指责后,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调换位置后的爷孙俩,又听到有人指责,说老头虐待孩子。于是爷孙两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从驴背上下来了,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爷爷听罢,叹口气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可这样一来,岂不更让人笑掉大牙?”

【经济学聊天室】

其实我们在做出抉择的时候,往往不能决断。涉及到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时,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种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选择那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这就是相机抉择。

各套宏观政策都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他们作用的猛烈程度不同。比如政府支出的增加和法定准备金率调整的作用都比较猛烈,而税收政策与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就比较缓慢。其次,政策效应的时延不一样。例如,货币政策可以由中央银行决定,作用快一些;而财政政策从提案到议会讨论、表决通过,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第三,政策发生影响的范围大小不一样。政府支出的影响面就大一些,而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面就小一些。第四,政策遇到的阻力大小也不同。增税或减少政府支出的阻力较大,而货币政策的阻力一般较小。因此,政府在对经济进行调控时,究竟采取哪一项政策或哪几项政策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决定。

有人将政府比作一名医生,要善用根据国民经济出现不同的症状选用不同的政策配方。比如在经济发生严重衰退时,这相当于一个人病情已经非常严重,这样就不能下见效比较慢的“药”,而应该下“猛药”,如紧急增加政府支出,或举办公共工程。相反,当经济开始出现衰退的苗头时,这好比一个人刚出现疾病的症状,这时就不宜下“猛药”,因为“猛药”的副作用较大。此时,应该开具作用缓慢但副作用小的“药”,如有计划地在金融市场上收购债券以便缓慢地增加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息率。

作为一名好医生,还要善于将不同的药搭配起来使用。政策的搭配一般有这样几种方法:一是为了更有效地抑制经济衰退,可以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为了更有效地削弱经济膨胀,可以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二是可以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以便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不至于引起太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把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以便既能降低利息率增加投资,又可以减少政府支出,稳定物价。

国民经济的躯体要是有了病,一般表现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超过了正常的标准。由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胶体关系,所以某一项指标超过正常标准而另一项指标还有余地时,可有计划地调高另一指标而使这一项指标回到临界点以内。

当然,对于政府来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把不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避免国民经济大起大落、遭致不必要的损失。当国民经济的躯体出现了大病时才出来“力挽狂澜”,紧急抢救,这样的政府调控未必是成功的宏观调控。因此,只有密切关注国民经济的一切变化,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这样的政府才能算作是好政府。

【知识链接】

政府经济学

任何现代经济问题都无法脱离政府行为的研究,政府经济学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

虽然政府与企业、家庭一起共同参与国民经济,但其行为方式和目的却是不同的。企业和居民作为私人部门是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的,而政府却不能这样。政府的经济活动一方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另一方面又必须以全社会公正和公平为前提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