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业绩倍增的销售礼仪
36531400000007

第7章 会面礼仪:拉近你与客户的距离

会面,掌握寒暄的艺术

销售中,任何谈判都始于开局导入阶段,在此阶段,谈判双方见面,寒暄、打招呼、相互问候,谈论一些与谈判无关的轻松话题。表面看来好似无关紧要的寒暄,虽然本身并不正面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也被人们称为是非实质性谈判现象,但是它在整个谈判中的作用却是不可缺少的,它对谈判双方的思想、情绪和行动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首先,要使谈判顺利地进行,就必须先要营造友好的、和谐的谈判气氛,寒暄正是营造这种气氛的契机。

谈判者主动与对方招呼、寒暄,就等于在向对方宣布:我坦率地打开心扉,我愿意与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做,自然会很容易地获得对方的好感,消除谈判双方的紧张情绪和敌对戒备心理,使双方都能以轻松的姿态开始谈判。

最容易引起对方兴趣的话题莫过于谈到他的专长。被美国人誉称为“销售权威”的霍伊拉先生,就很善于这样做。一次他要去梅依百货公司拉广告,他事先了解到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会驾驶飞机。于是,他在和这位总经理见面互做介绍后,便随意说了一句:“您在哪儿学会开飞机的?”一句话,触发了总经理的谈兴,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谈判气氛显得轻松愉快,结果不但广告有了着落,霍伊拉还被邀请去乘了总经理的自用飞机,和他交上了朋友。

寒暄不仅可以营造友好和谐的谈判气氛,而且也是在谈判之始观察对方情绪和个性特征,获取有用信息的好方法。有这样一个案例: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出道”的时候,就曾被对手以寒暄的形式探测到了自己的底细,因而使自己产品的销售大受损失。

当他第一次到东京找批发商谈判时,刚一见面,批发商就友善地对他寒暄说:“我们是第一次打交道吧?以前我好像没见过您。”批发商想用寒喧托词,来探测对手究意是生意场上的老手还是新手。松下先生缺乏经验,恭敬地回答:“我是第一次来东京,什么都不懂,请多多关照。”正是这番极为平常的寒喧答复却使批发商获得了重要的信息:对方原来只是一个新手。批发商接着问:“你打算以什么价格出卖你的产品?”松下又如实地告知对方:“我的产品每件成本是20元,我准备卖25元。”

批发商了解到松下幸之助在东京人地两生,又暴露出急于要为产品打开销路的愿望,因此趁机杀价:“你首次来东京做生意,刚开张应该卖得更便宜些,每件20元如何?”没有经验的松下先生在这次交易中吃了亏。

究其原因,是那位老练的批发商通过表面上的寒暄探测到对方的虚实,在谈判中赢得了主动。而松下先生由于在寒暄之中暴露了自身的底细,从而导致了被动与失利。因此,在双方寒喧之时就要避免无意之中自身关键信息的泄露。

当然,一个有经验的谈判者能透过相互寒暄时的那些应酬话,去掌握谈判对象的背景材料:他的性格爱好、处事方式、谈判经验及作风等等,进而找到双方的共同语言,为相互间的心理沟通做好准备,这些都是对谈判成功有着积极意义的。同时,寒暄的时间不宜过长,高明的谈判者往往善于从寒暄中找到契机,及时导入主题,自认而然地把谈判引入预定的轨道。

【礼仪塑造箴言】

销售员应该掌握寒暄的礼仪方式。寒暄时要有主动,开朗,友善的态度,要用明朗的表情,热情的态度和对方交谈,努力发挥个人的魅力,给对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即使自己心情不好或身体不适,也应努力克制,不要让对方有所察觉。那种不懂感情,例行公式式的寒暄达不到相互沟通的目的。如果对方感到你不够诚恳,反而还会增加抵触情绪,给谈判设下心里障碍。因此,寒暄应该是从心底里发出的,向对方表示的真正的关切。这样,对方自然也会从内心里发出回应,为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事也要常登“三宝殿”

中国人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意思就是登门拜访必然有事相求。然而,现在销售场上的那些应酬达人,造就抛弃了这个陈旧的观念,常常无事也登“三宝殿”,他们懂得用电话、短信、邮件或上门拜访等方式,牢牢拽住商场上的那个“贵人”,费心费力地经营着众多的黄金人脉,等待着这些黄金闪光的时刻,等待他们的光芒闪耀着他们。如果非到有事才求人,那么未免惹人反感。

王妍是某大学人文学院学工处的一名普通职员,她与经管系的系主任刘某关系处得非常好,而据小道消息说经管系系主任很可能年内就会调任学工处处长一职,这样看王妍将来的日子会比较好过了。然而世事难料,年底人员调整时,刘某却被调去当图书馆馆长了。这样一来,许多原本巴结刘某的人立刻散得一干二净,让刘某见识到了什么叫“人一走茶就凉”。就在这时,王妍来找刘某,说道:“刘主任,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哪天咱们一起去逛街散散心吧!”这正是刘某最难过的时候,王妍的出现感动得刘某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从那以后,王妍有事没事就过去找刘某聊天、逛街。

一年半后,该学院的院长调走了,新来的院长把刘某提拔为主管人事的副院长,不用说王妍自然也跟着时来运转,她成了新一任的学工处处长。

王妍是个聪明人,她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道理,始终没有放弃她的贵人,也就为自己赢得了更美好的前途。

所有的贵人在成为贵人之前都是一座“冷庙”,平日常去冷庙烧香,在危急之时才能顺利抱住“佛脚”,获得贵人的提携和帮助。生活中是如此,利益攸关的商务应酬场上更是如此。先做朋友,后做生意,这才是绝妙的商务应酬法则。只要有时间,就要去拜访一下那些商场上的朋友,一起坐坐,聊聊天,互通信息的有无,说不定在这看似细微的言谈之间,你就抓住了你绝佳的发展契机

然而,前去拜访客户时要格外注意拜访的一些礼节,以免因小失大,引起客户的反感。

1.遵时守约

要想做一个受欢迎的客人,首先就要严格遵守预约的拜访,切忌迟到,要知道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预约的拜访不能准时赴约,要提前打电话通知对方,即使责任不在自己,也要表达一定的歉意。

2.妥善处置自带物品

在进客户办公室之前,要先看看鞋上是否带泥。擦拭之后,先敲门再走进去。雨具、外衣等要放到主人指定的地方。如果主人较自己年长,那么主人没坐下,自己不宜先坐下。自己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要锁好,放在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如果放的位置不好或忘锁被盗,不仅自己受损失,也给主人带来麻烦。

3.言行谨慎

在客户处做客,不能大大咧咧地径直坐到席上,而要等主人力邀才“恭敬不如从命”;等人时,不要左顾右盼;主人奉茶之后,先搁下来,在谈话之间啜之最为礼貌。如果要抽烟,一定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因为吸烟会危害他人的健康;如果客户处未置烟灰缸,多半是忌烟的;如果掏烟打火,让主人匆忙替你找烟灰缸,是尤其不尊重人的举动。

【礼仪塑造箴言】

无事也登“三宝殿”,其实也是为了将来有事相求,不必吃“闭门羹”。然而,我们在商务拜访中如果忽视了这些细节,在这些“冷庙”烧上再多的香,也不能在危难之时顺利抱住“佛脚”,难以拯救自己的职业命运。

在客户不需要我们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多交往,才能联络感情,这样一旦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就会主动找上门来,这样会避免一些长久不见面的尴尬。

得体的介绍,让客户记住你

自我介绍是销售人员与客户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自我介绍如果不当,会影响你的形象。虽然说中国人都以谦虚为美德,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适时地推销自己已成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手段,如果你缺少积极推销自己的勇气,最好能在简短的自我介绍中表现出自己的长处,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1.自我介绍,名字要特别强调

自我介绍,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的自我表现方法。一般说来,名字就是一个人的招牌,不仅要告诉对方,而且应设法让对方记住。

自我介绍时,最值得注意的是,自己的名字要特别说清楚。一些人在做自我介绍时,口中喃喃自语,吐字不清,使别人听不清楚。因为对方听不清楚你在说什么,自然也就记不住你的名字,甚至会认为你这个人有些阴沉、消极。因此,自己的名字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清楚地说出来。

不仅应在自我介绍的最初通报姓名,最好在告别时,再向对方告知一遍自己的名字。这样一来,不仅使对方容易记住你,而且会给对方留下一种你很积极的印象。

2.介绍要讲究次序

一般来说,应介绍年轻人给老年人,介绍地位低的给地位高的,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当向一个人介绍多数人时,则应当遵守先职位高后职位低、先长后幼、先女后男的原则。

介绍时,一般简略地介绍一下被介绍者的姓名、身份即可。如果被介绍人担当的职务很多,可以只介绍级别最高的职务或与之有关的职务,其他职务不必都一一介绍。要实事求是地介绍,不要忘记被介绍者的重要身份,使其不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也不要夸大其词地胡乱吹捧,使对方处于难堪境地。

给双方介绍完毕后,不要马上离开,要等天他们交谈上几句话后,再借故告辞,但也不要该走不走。当双方谈兴渐浓时,应当找借口适时地离开,不影响他们的交谈。

当别人介绍自己时,就要从座位上站起来,表示出很愿意认识对方的样子,并主动把手伸出与对方握手。如果对方是女性,就必须等对方伸出手后再去握手。如果她不伸手,可以点头表示致意。

总之,介绍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但一定要切记,无论何种情况,都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介绍的关键是要注意礼节,使介绍为人们的相识起到好的作用。

【礼仪塑造箴言】

商务人士在进行自我介绍时要格外注意:

1.自我介绍简洁清晰。

2.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3.寻找彼此的共同点。

4.选择适宜的时间。

注意这些自我介绍时的细节,再来一个别开生面的特别的自我介绍,想不让客户记住你都难。

别顺手将客人的名片塞进裤兜

我们销售员在参加商务宴会时,大都会互赠名片,这是一种很平常的行为,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天,大民参加一场宴会,现场大家彼此交换名片,不过,由于名片太多了,没多久大民的名片夹就放不下了,大民只好把对方的名片顺手塞进裤兜里,以便腾出手来接下更多的名片。可是,大民丝毫没有注意,在他转身的一瞬间,对方的脸沉了下来。

首先名片可以记录你所遇到的人,而且更为重要的,它们是你与名片主人进一步联系的依据。这些小小的名片很有可能成为你日后成功的垫脚石。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存放别人的名片呢?正确存放他人名片的方法如下。

首先,接过他人的名片井应酬之后,应当着对方的面郑重其事地将他的名片放人自己携带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千万不要搞脏或弄皱。回到办公室之后,应将接受的名片取出来,放进专用的名片簿中。这样就不会把别人的名片搞丢了。

其次,收到他人的名片越来越多,就要分类存放,这样查找起来会更方便。分类收藏他人的名片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按字母顺序分类,外国人的名片可以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中国人的名片可以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三是按汉字的笔画分类,个人名片则可按姓氏笔画分类。三是按国别或地区分类。四是按专业或部门分类。这几种方法还可以交叉地使用。例如,可先按照省份来分类,然后在各省之中再按姓氏笔画分类。分类之后,如果名片非常之多,那么再加上一个索引,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最后,要经常在名片上记下有关的情况。名片不是一种存而不用的摆设,而是一种社交工具。鉴于外界的情况在不断地变化着,因此随时要在名片上记下有关的变化。每一张名片都犹如一本记事册,在上面可以记下许多可供参考的资料。在名片上至少可以记下以下这些情况。

(1)收到名片的时间与地点,是否本人亲自递送。国外有一种做法,即将名片的上方一角下折,表示自己曾亲自访问过该人。至于折左上角还是右上角,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多见折叠姓名字头一侧的上角。即横版印刷的名片折叠左上角,竖版印刷的名片折叠右上角。折角的名片不能再装入信封投寄,也不能经他人手转递。

(2)其个人的情况,如专长、学历、籍贯等。

(3)变化情况,如升降调任,职业的变动,电话与住址的改变等。如此存放和利用名片,就会使名片得其所用了。

此外,自己的名片也应放置到位。在参加交际应酬之前,要像准备修饰化妆一样,提前准备好足够的名片,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随身所带的名片,最好放在专用的名片包、名片夹里,此外也可以放在上衣口袋之内。不要把它放在裤袋、裙兜、提包、钱夹里,那样做既不正式,又显得杂乱无章。在自己的公文包以及办公桌抽屉里,也应经常备有名片,以便需要时使用。名片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可出现折皱、破烂、污损、涂改的情况。

在交际场合,如果觉得需要用名片,则应将其预备好,不要在使用时再去瞎翻乱找。

【礼仪塑造箴言】

当接收对方的名片后,应细心地将名片放入上衣口袋或者名片夹中。若接过他人的名片后在手头把玩,或随便放在桌上,或装入臀部后面的口袋,或交与他人,都是十分失礼的行为。除此之外,不要弄脏名片,不要在用餐时发送名片,切忌折皱、玩耍对方的名片,更不要在别人的名片上做标记,因为类似的做法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导致你社交的失败,也会让潜在的客户悄悄远离。

递送名片有讲究

现代社会,名片的作用越来越大,交换名片成为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一般宜在与人初识时,自我介绍或经他人介绍之后进行。发送名片也是有讲究的,它直接影响着你的形象和别人对你的印象。

我们销售员对下一步要联系的客户,要主动把名片递过去,表示愿意与对方认识交往。

在取出名片准备发送给别人时,要双手轻托名片至齐胸的高度并将正面朝向对方,以方便别人接收时阅读。如果人多而自己左手正拿着一叠名片,也应该用右手轻托,左手给以辅助,一张张地发给每个人,不要像发扑克牌一样随便乱丢。在递给对方名片时,要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以及双方的关系。

一般说来,名片有三种递法:

1.手指并拢,将名片放在手掌上,用大拇指夹住名片的左端,恭敬地送到对方胸前。名片上的名字反向自己,使对方接到名片就可正读,不必翻转过来。

2.食指弯曲与大拇指分别夹住名片递上。

3.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夹住名片的左右端奉上。

以上三种递法,都避免了“尖锐的指尖”指着对方的禁忌,其中尤以第三种为最恭敬。

当你接受他人名片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这时,应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名片的下方两角,并轻声说“谢谢!”或“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荣幸!”如对方地位较高或有一定知名度,则可道一句“久仰大名”之类的赞美之词。接过别人的名片一定要先仔细看一下,名片看过之后(边看边读出声音来,效果也不错),然后精心放入自己的名片夹或上衣口袋里,也可以看后先放在桌子上,但不要随手乱丢或在上面压上杯子、文件夹等东西,那是很失礼的表现。另外,如果对方名字比较复杂或有不能确认的发音,最好能礼貌地向对方请教。无论如何总比下次见面时读错字,让对方板着脸强很多。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重复一遍名片上的“名字+职务”。一定要把后边的职务读出来,如“张总经理”,不要只读名字。

交换名片也要按一定次序。一般情况下双方交换名片时是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递名片,男性先向女性递名片。当然,相互不了解时就没有先后之分了。在商务活动中,女性也可主动向男性递名片。

当面前的交往对象不止一人时,应先将名片递给职务较高或年龄较大的人,如分不清职务高低和年龄大小时,则可依照座次递名片,应给对方在场的人每人一张,不要让别人认为你厚此薄彼。如果自己这一方人较多,则让地位高者先向对方递送名片。另外,千万不要用名片盒发名片,这样会让人们认为你不注重自己的内在价值,以为你的名片发不出去。

当然,为了加深你们的交往,你还可把对对方的了解,譬如他的爱好、兴趣等记在名片上。待下次与这个人见面时,你不但能一下子说出来。

名片虽小,但它却是结识一位新朋友,成就一份事业,打开心锁的一把钥匙。我们销售员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名片,注重与名片相关的各种礼仪,将会为你进一步建立自己的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礼仪塑造箴言】

如果拜访人事先没有约定,也不想受到会见,只想表示一下敬意,可以把名片递给任何来开门的人,请他转交主人。如果主人亲自开门并邀请进去,也只应稍坐片刻。将名片放在桌上,不可以直接递到女主人手里。

此外销售员在递送自己名片的时候,千万要记得报上自己公司的名字,清楚地说出每一个字,否则就会失去介绍自己的机会。

会见时要照顾客户的面子

推销是双方或多方之心理对话,如何进入其内心世界,是打开商谈推销重要的一把钥匙。

商谈过程中之任何讯息之敏感度,皆会使其有不安全感,甚至令其不快,如何有效安抚,礼貌地完整解说,使其印象深刻,而取得认同,皆有其技巧。一定要照顾到客户的面子及情绪、隐私。

会面时,在产品介绍中必不可少的是陈述,陈述是销售人员应当具备的一个基本功。在此,我们来谈谈陈述技巧及其相关问题。首先,我们要牢记陈述的基本目的和目标,随时考虑到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突出产品的卖点,这样才能获得客户的认可。另外,我们最好给陈述内容写一个提纲。这些提纲就是你要对客户传递的关键点。而且,多次显示提纲可以让客户在听过全部的陈述内容后有个清晰的思路,从而加深印象和理解。

还要记住,在整个陈述活动中的双向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与客户所谓的“目光接触”,还是在可能时提及客户或客户的业务,以至于在陈述过程中带着几分激情,都是引起客户关注,增加客户兴趣,促进双向交流的方法。

此外,要在陈述的最后留够提问和讨论的时间,以集中讨论客户关心的问题。其中,有三种情况要注意,一是客户提的问题太简单,这时千万不要表现出轻视甚至轻蔑的态度。要知道,只要是提问,就说明了对你陈述的关注。而且,轻视是一种让人十分反感的态度。二是客户提的问题太难,这时也不要慌张,可以直接告诉客户自己拿不准,需要回去查一下才能给一个准确的答案。三是客户有意刁难,或是同一个人多次问一些让你为难的问题,都说明对方可能是支持你的竞争对手的。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如果你急了,反而会给客户不好的印象,甚至会帮竞争对手的忙。可以这么讲:“您的问题非常好,不过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讨论,我们最好另约时间来详细谈谈这个问题。”这样既照顾了客户的面子,又不至于被其纠缠于此。

总之,会见客户一定要设身处地的照顾客户的面子,不要轻易急躁或冲动,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要记住,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在回答前最好要重复一遍,这样既可以避免答非所问,也可以对问题进行“微调”或“引申”,以最大限度地符合自己的利益。

【礼仪塑造箴言】

在整个直销活动中,从接近顾客到解除疑虑,直至最后成交,都要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时时想用户所想,以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直销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几乎所有手段的实施,都离不开真情实感。接近客户,才能恰当地向顾客介绍产品的优点和使用价值,能消除客户的疑虑,取得客户的信任,激起客户的需求欲望,快速达到销售的目的。

尊重顾客就是尊重自己

做销售,卖的是商品,树的是形象,搞的是顾客关系管理。只有把顾客与商家这根纽带维护好,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但在现实经营中,许多人虽然口头上说“顾客是上帝”,但许多时候还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顾客,特别是那些穿着看上去“土里土气”的顾客,更是另眼相看,从而流失商机,降低形象。

清朝时,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政府决定要“求强求富”,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当时,清政府自己的兵工厂只有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等有限几处,生产的武器装备少,而且性能不好。于是,李鸿章决定向洋人购买武器装备。

1868年,他派了一个采购团到欧洲。采购团走了几个国家,最后来到德国的埃森,这里是德国最大的军火企业克虏伯公司所在地。采购团受到克虏伯公司的热情接待,不仅讲解细致,而且礼貌周到。采购团所有人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

难道他们到别的国家心情不好吗?当时,清朝是战败国,在英国、法国,人们的眼光与语气中都充满了嘲笑、蔑视,这让采购团成员很不爽,生意当然也很难成交。

克虏伯公司则不然。这家公司仔细考察中国军火市场,决定要抢在其他国家的前面占领这个市场。于是,他们把中国当成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实行政策倾斜,并且优惠供应军火。最终,克虏伯的经营策略成功了。他们对一个战败国的尊重,引来了当时世界最大的一个客户。李鸿章听到采购团的汇报。一次就向克虏伯公司订购358门大炮。这是这个公司创办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

现实经营中,许多销售人员也会犯同样的错误,从而造成订单的流失。

王老汉的儿子要结婚,儿子在外地工作很忙,于是就叫王老汉自己到镇上订购婚宴上的酒水用烟。当王老汉来到镇上刚开的一家烟酒专卖店打听烟酒价格时,店主小罗看到老汉穿得土里土气,于是就爱理不理,并且认为老人纯属是来穷开心,不会有做生意的诚意,于是三言两句就把老汉给打发走了。而王老汉到小罗对面的零售店里,却受到了热情接待,店主张老板又是倒水又是递烟,又陪他聊天唠嗑。结果,第二天王老汉就一次性在张老板那儿订了近四万多元的烟酒,并且还许诺婚宴上的糖果也一并请张老板代劳。对顾客一视同仁,让张老板得到了这笔大生意。而对门的小罗事后才知道,王老汉的儿子在一个外资企业做部门主管,这次婚宴上用的都是高档烟酒。一次的怠慢,不仅流失了顾客,而且也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小罗十分后悔。

尊重顾客,才能赢得市场。许多商家经营者态度倨傲,让许多顾客感到“高处不胜寒”,不得不敬而远之,导致生意逐日下滑。有的销售在接待顾客时,比较注意顾客的衣着打扮,他们对自己看不上的顾客虽没有直接的语言轻视,却流露出鄙夷的目光,有时甚至可听到“乡下人”、“土包子”之类的轻蔑语言。

商家和顾客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尊重顾客,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事业。只有拥有一颗尊重他人的善良之心,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效益。

【礼仪塑造箴言】

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客户,尽管有的客户看起来似乎没有购买力,尊重每一个客户,就是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尊重他人是你获得合作的保证。在这种情况下,推销员与客户就能建立起公平和信任,并能互相交换实情、态度、感情和需要。有了这样的基础,就可以找到推销的好办法,从而使双方都成为赢家。

身送七步,你做到了吗

俗话说:“出迎三步,身送七步。”在应酬接待中,许多人对客户的迎接礼仪往往热烈隆重,却常常忽视了对客户的欢送礼物,这样就常常给人以“人一走茶就凉“的悲凉感,无形中引起别人的反感,为自己的成功增加了阻力。

在中国的应酬,许多的知名企业家都深知“身送七步”的重要性,也格外注意送人的礼节,中国商业的巨人李嘉诚就是其中一个绝佳的典范。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室拜访李嘉诚的经历。那天,李嘉诚和儿子一起接见了他。会谈结束之后,李嘉诚起身从办公室陪他出来,送他到电梯口。更让人惊叹的是,李嘉诚不是送到即走,而是一直等到电梯上来,他进去了门,再举手告别,一直等到电梯门合上。身为亚洲首富的李嘉诚日理万机,可他依旧注重礼节,严格遵循“身送七步”的礼仪,亲自送客,没有一丝一毫的怠慢之举。这位内地企业家面对着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动情地说:“李嘉诚这么大年纪了,对我们晚辈如此尊重,他不成功都难。”

“身送七步”,商业巨人李嘉诚都不忘的待客礼仪,经常在应酬场上的人更要铭记在心,以实际行动给客户贴心之感,才能拉近和客户的心理距离,促成、促进合作。

作为常应酬的人员,不仅要认识到迎接客人的重要性,更要明白送客礼仪的重要性。不要做到了“迎人三步”,却忘记了“身送七步”,就可能给客户留下“虎头蛇尾“的印象,甚至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悲惨局面。

因此,送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让客户先起身

当客户提出告辞时,要等客户起身后再站起来相送,切忌没等客户起身,自己先于客户起立相送。更不能嘴里说再见,而手中却还忙着自己的事,甚至连眼神也没有转到客户身上。

2.送客也不失热忱

当客户起身告辞时,应马上站起来,主动为客户取下衣帽,帮他穿上,与客户握手告别,同时选择最合适的言词送别,如希望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每次见面结束,都要以将再次见面的心情来恭送对方回去。尤其对初次来访的客户更热情、周到、细致。

3.代客提重物

当客户带有较多或较重的物品,送客时应帮客户代提重物。与客户在门口、电梯口或汽车旁告别时,要与客户握手,目送客户上车或离开,要以恭敬真诚的态度,笑容可掏地送客,不要急于返回,应鞠躬挥手致意,待客户移出视线后,才可结束告别仪式。否则,当客户走完一段再回头致意时,发现主人已经不在,心里会很不是滋味。

4.晚一步关门

许多时候,商务人士将客户送出门外,不等客户走远,就“砰”地一声将门关上,往往给客户类似“闭门羹”的恶劣感觉,并且很有可能因此而“砰”掉客户来访期间培养起来的所有情感。因此,商务认识在送客返身进屋后,应将房门轻轻关上,不要使其发出声响,最好是等客户远离后再轻声关上门。

【礼仪塑造箴言】

心理学上不但有首因效应,也有“末因效应”——“最初的”和“最后的”信息,都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最初的”印象尚可弥补,而“最后的”信息往往无法改变——“送往”的意义大于“迎来”。做到“出迎三步”,销售员商务应酬级别只能属于初步及格水准,做到“身送七步”,你才能迈入优秀者的行列。销售应酬场上,“身送七步”,我们要谨记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