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发挥演绎能力取得顾客的认同
在销售过程中,导购要善于抓住顾客话语中的结论性语句,然后发挥自己的演绎能力,找出符合那个结论的各种现象,从而取得顾客认同,最后成功签单。
王鹏是从事燃气灶推销工作的,一次,他向一位顾客推销煤气灶,经过宣传、解释,顾客有了购买的意向。但在最后时刻,顾客变了卦。顾客说:“你卖的煤气炉788元一个,太贵了。”
王鹏不慌不忙地说:“788元也许是贵了一点儿。我想您的意思是说,这燃气灶点火不方便,火力不够大,煤气浪费多,恐怕用不长,是不是?”
顾客接着说:“点火还算方便,但我看煤气会消耗很多。”
王鹏进一步解释说:“其实谁用燃气灶都希望省气,省气就是省钱嘛。我能理解,您的担心完全有道理。但是,这种燃气灶在设计上已充分考虑到顾客的要求。您看,这个开关能随意调节煤气流量,可大可小,变化自如;这个喷嘴构造特殊,使火苗大小平均;特别是喷嘴周围还装了一个燃料节省器,以防热量外泄和被风吹灭。因此,我看这种燃气灶比起您家现在所用的旧式煤气炉来,要节约不少煤气。您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顾客觉得王鹏说的有道理,低头不语。王鹏看出顾客心动了,马上接着问:“您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顾虑?”
顾客的疑虑完全打消了,再也说不出拒绝购买的理由了,随即说道:“看来这种燃气灶真的很好,那我就要一个吧!”
在案例中,顾客在有了购买意向后,突然变卦说燃气灶太贵了,很显然顾客出现了异议,当然也可能是顾客拒绝购买的借口。推销员王鹏了解了顾客的想法后,说:“788元也许是贵了一点儿。”这句话中,王鹏首先承认顾客的立场,然后把对方的抽象的立场转换成具体的有关商品本身的性能问题,因为这些都是可以检验的。同时,商品价格的高低,只有与商品的性能联系在一起,才有客观的标准。
果然,顾客又说:“点火还算方便,但我看煤气会消耗很多。”很显然,顾客的拒绝已从“价钱太贵”缩小到“煤气消耗太多”上来了。王鹏抓住“煤气消耗太多”这个结论,开始发挥自己的演绎能力,为顾客详细解释了产品是如何节约煤气的,完全打消了顾客的顾虑,最终顾客决定购买。
人类具备两个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个是归纳,一个是演绎。导购经常与顾客沟通,对这两个能力应用的要求表现在:一个是讲述现象,一个是讲述结论。从现象到结论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结论到现象是一个演绎的过程。这两个能力都需要有充分的思考意识。这个案例就是以演绎能力制胜的典型案例。
208.找到差异,消除顾客价格疑虑
在销售过程中,消除顾客的疑虑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顾客对你的产品或服务完全相信,没有任何疑虑时,你的沟通才算是成功的。
导购:“您好!韩先生,我是××公司的×××,今天打电话给您,主要是想听听您对上次和您谈到购买电脑的事情的建议。”
顾客:“啊,你们那台电脑我看过了,品牌也不错,产品质量也还好,不过我们还需要考虑考虑。”(顾客开始提出异议。)
导购:“明白,韩先生,像您这么谨慎的人做事考虑得都会十分周全。只是我想请教一下,你考虑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顾客:“你们的价格太高了。”
导购:“您主要是与什么比呢?”
顾客:“你看,你们的产品与×××公司的差不多,而价格却比对方高出1000多块钱呢!”
导购:“我理解,价格当然很重要。韩先生,您除了价格以外,买电脑,您还关心什么?”
顾客:“当然,买品牌电脑我们还很关心服务。”
导购:“我理解,也就是说服务是您目前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对吧?”
顾客:“对。”
导购:“您看,就我们的服务而言……您看我们的服务怎么样?”
顾客:“你们的技术支持工程师什么时候下班?”(顾客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解释,这是促成的时机。)
导购:“一般情况下,晚上11点!”
顾客:“11点啊。”(听到顾客有些犹豫。)
导购:“是这样的,也是考虑到商业顾客一般情况下9点钟都休息了,所以才设置为11点的,您认为怎么样?”
顾客:“还好。”(顾客开始表示认同,这就等于发出了购买信号,这时可以进入促成阶段了。)
导购:“韩先生,既然您也认可产品的质量,对服务也满意,您看这次购买是不是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呢?”
顾客:“其实吧,我是在考虑买兼容机好一些呢,还是买品牌机好一些,毕竟品牌机太贵了。”(顾客有新的顾虑,这很好,只要表达出来,就可以解决。)
导购:“当然,我理解韩先生这种出于节省成本的想法,这个问题其实又回到我们刚才谈到的服务上。我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您买了兼容机回来,万一电脑出了问题,您不能得到很好的售后服务保障的话,到时带给您的可能是更大的麻烦,对吧?”
顾客:“对呀,这也是我为什么想选择品牌机的原因。”(顾客认同电话导购的想法,这是促成的时机。)
导购:“对、对、对,我完全赞同韩经理的想法,您什么时候打算过来看看呢?”
顾客:“一会吧。”
当顾客说某种商品比别的品牌贵时,导购要拿出别的商品和它比较,让顾客更容易了解此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正比。比如导购可以说:“是的,它的确贵了一点。它看起来虽然和别的东西差不多,但材质却迥然不同,坚固耐用正是它的特色。”
在这个案例中,导购成功地消除了顾客的疑虑,最终取得了成功。当顾客对你的询问表示要考虑时,你必须用你的真诚消除顾客的疑虑,最终才能达到成交的目的。
在进行产品介绍和要求订货时,大多数顾客总会心存疑虑。他们担心的问题可能是客观存在的,也可能只是心理作用。导购应该采取主动的方式,发现顾客的疑问,并打消顾客的疑虑。
例如,他们说:“我还是再考虑考虑。”这只不过是一种推托之语,导购追问一句,他们往往会说:“如果不好好考虑……”这还是一种婉转的拒绝。怎样才能把他们那种模棱两可的说法变成肯定的决定,这就是导购应该来完成的事。
当顾客说:“我再好好考虑……”
导购就应表现出一种极其诚恳的态度对他说:“你往下说吧,不知是哪方面原因,是有关我们公司方面的吗?”
若顾客说:“不是,不是。”
那么导购马上接下去说:“那么,是由于商品质量不高的原因?”
顾客又说:“也不是。”
这时导购再追问:“是不是因为价格使您感到不满意?”追问到最后,顾客大都会说出自己“考虑”的真正原因:“说实在话,我考虑的就是你的价格问题。”
不断地追问,一直到他说出真正的原因所在。当然,追问也必须讲究一些技巧,而不可顺口答话。例如,导购接着顾客的话说:“您说得也有道理,做事总得多考虑一些。”这样一来,生意成功的希望则成为泡影。
209.顾客问价前,要先了解产品性能
导购在遇到顾客直接问价后,可以先说贵,等顾客继续问贵是多少的时候,再回答具体的价格。
[一]
顾客:“你介绍的这款香水多少钱呀?”
导购:“这是最新款的,980元。”
顾客:“太贵了!能不能便宜一点?”
导购:“这个最新款,是产自法国的高端产品,已经是最优惠的实在价格了,不能便宜了。”
顾客:“那我还是再看看吧。”
[二]
顾客:“你介绍的这款香水多少钱呀?”
导购:“您真是行家,您看中的可是现在最流行的、最新推出的款式,价格可不便宜,挺贵的!”
(暂停,将沉默留给顾客。)
顾客(有些着急):“到底多少钱呀?”
导购:“要不说您是行家呢,980元。”
顾客:“为什么这么贵呢?”
没有不关心价格的顾客,当顾客直接询问价格的时候,导购要避开价格,先让顾客了解产品性能,确认顾客了解这个产品之后才可以谈价格,从而最终促使顾客以认同产品虽贵,却物有所值。在这一点上,案例二中的导购比案例一中的明智多了。
导购在遇到顾客直接询问价格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确认顾客是否了解这个产品。如果顾客不了解产品导购就直接回答顾客的询价,顾客必然会觉得价格不合适。这样,导购没有任何解释的空间,顾客也不给导购机会来解释产品的技术或独到的领先之处。要像案例二中的导购那样,顾客直接问价后要先说贵,再说具体的价格。当顾客再次询问贵的原因时,则正好是导购解释产品性能的机会。
210.让顾客觉得价格是物有所值
当顾客抱怨产品价格贵,作为导购的你会怎样回答?
顾客:“你们的产品听说还不错,就是贵了点”。
[一]
导购:“我们的产品比其他产品要高档、耐用,富贵花园(当地高档住宅)的人很多买我们的品牌,觉得有面子。”
[二]
导购:“这种产品是用一辈子的,要买就买好的。”
[三]
导购:“我们的产品比别人的口碑都好,这您也知道,贵也贵得实在。”
[四]
导购:“拜托,这样子还嫌贵。”
[五]
导购:“小姐,那您多少钱才肯要呢? ”
[六]
导购:“打完9折下来也就180元,已经很便宜了。”
[七]
导购:“连我们这里都嫌贵,那你在全中国都买不到。”
[八]
导购:“无论我们标价多少,顾客都会觉得贵的啦! ”
销售实战告诉我们:价格对顾客而言永远都是偏高的,他们总觉得商家多赚了他们的钱。所以关键是导购要让顾客觉得商品值这个“价格”。作为导购不要老在价格上与顾客纠缠,因为价格永远对导购不利,事实上一个总是通过降价来达成销售的导购不是优秀的导购。
案例中,从顾客的话里可以听出来,顾客的买点是“使用感觉好(感觉不错)+比较实惠的价格(就是贵了点)”。
第一个案例中,显然这句话说明导购对产品的定位是“使用感觉比较好+高档产品高端消费”,这正好与顾客的定位相左。也就等于对顾客进行了错误的暗示:这款产品是高端产品,是给大款用的,所以才贵。这怎么能对接到顾客的需求上呢?因为顾客会想,那等以后有钱再说吧。
第二个案例等于告诉顾客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买贵的才是好的”。换言之,等于是同意了顾客的看法:这款机型就是贵!但顾客其实想买的是好而不贵的产品,导购这样应对就不是要成交,而是要断交,根本没和顾客说到一块去。
第三个案例还是在“贵”上打转转,并没有从顾客的立场解释为什么这款产品其实并不贵。
第四个案例暗示顾客如果嫌贵就不要买了,有看不起顾客的味道。
第五个案例过早陷入到讨价还价的被动局面,很容易使顾客对货品质量失去信赖,纯粹属于导购自己主动挑起价格战,使得价格谈判代替商品价值成为决定顾客购买的关键因素。
第六个案例属于导购主动让步,使自己在后续的价格谈判中失去了回旋的空间。
第七个案例显得太狂妄自大,令顾客感觉很不舒服。
第八个案例抢白顾客,暗示顾客不讲理。
顾客的需求本来是“好用+实惠”,以上案例中导购的回答都没有从这一根本点出发解释“好用+实惠”。你不从顾客的买点出发,就没有交易可言了。当顾客要求降价时,导购应通过列举产品的核心优点,在适当的时候与比自己的报价低的产品相比较,列举一些权威专家的评论及公司产品获得的荣誉证书或奖杯等技巧和方法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
211.顾客砍价时,导购要“先大后小”
在顾客砍价时,导购让价的过程中要掌握“先大后小”的技巧。
小李:“先生,你看,我们可以在报价的基础上下降10%。”
顾客:“你们的价格还是太高,我再考虑考虑。”
小李:“好吧,一口价,我再降5个点。”
顾客:“我再到其他店看看。”
(顾客逛完其他店后返回。)
顾客:“小李,我决定购买你们公司的产品,但是还要降5个点。”
小李:“对不起,先生,我给你报的已经是底价了。”
顾客:“小李,你不实在。你的竞争对手可又给我降了5个点,你看着办吧!”
小李:“……”
精明的买家总是认为卖方不会将价格一次让到位,他们总是试图让卖方一再让步。小李在这次销售中一开始就连连降价,导致后来没有降价的空间,成交困难。
顾客在价格上一再要求导购做出让步时,第一次让步要合理一些,要充分激起买方的购买欲望。在谈判中期不要轻易让步,每一次让步幅度都要递减,并且要求买方在其他方面给予回报。最后的让步要让对方看出你异常艰难,认为你已经到了底线。
例如,你向顾客推销产品,其中一款产品报价是800元,你可以将价格降到720元成交,因此你谈判的空间是80元。怎样让出这80元是值得探讨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让步方式。
[一]
给出底线反遭怀疑,步步紧逼让你难招架:
80元、90元、100元、110元。
这种方法是一开始把所有的空间全部让出去,是极端愚蠢的。首先对方会认为你虚报价格轻易地让出如此之大的幅度,一定还有很大的让利空间。因此,他还会在价格上继续步步紧逼,让你无法承受,导致谈判陷入僵局甚至破裂。即使达成了交易,对方也会怀疑你的诚意,从而影响到下一次的合作。
[二]
小额渗透不实际,遭反感对手不买账:
5元、15元、25元、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