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令人老,时光莫错付
爱朦胧的记忆很多人都想珍惜,但最后能收藏下来的却寥寥无几,细数岁月流离,颠沛了多少记忆,在生命的河道沟堑出一个个小小的洞穴,埋葬着无数的殇绻。想守住一个人,却冷落成一场空。生活让人从一场痛哭开始明白它玫瑰面纱背后的真相。即使是遭到冷落又能如何,与其整日哀叹,倒不如让自己好过,因为思君令人老,时光莫错付。这样的智慧正是从《冉冉孤生竹》中的女子身上得来的。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你看那在大山之中孑然孤立生长的竹子,这就好比无依无靠,柔弱可欺的我啊,但是,纵使再柔弱,只要你做我的港湾,给我依靠,为我遮风挡雨,我定会像那结根于大山中的竹子一样,奋力生长,与大山不离不弃。
她的誓言不是“青藤缠树”,也不是“夫贵妻荣”,而是以竹和山为喻,山让竹结根,竹为山增色,山与竹共生共长,俱荣俱损。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他们将要成婚,从今而后,他们的生命就如同菟丝和女萝这两种蔓生植物一样,茎蔓互相牵缠,永不分开。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只是这菟丝并不是年年常青,日日常绿的,它也有枯萎死去的那天。我们相会成婚也要及时抓住眼前的吉时,不可拖沓得过久,错过了彼此的好时光。
她先后用了多种比喻向对方剖白自己的内心,看似婉转,却又真切地流露出她内心的急切和煎熬。这样女子的心是珍贵的,若得良人耐心剥去她的含蓄的武装,定会得到一颗毫无保留的真心。到此时,忽想起那首叫《洋葱》的歌:“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发现,你会讶异,你是我最压抑最深处的秘密;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只要你能听到我、看到我的全心全意……”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从这两句看来,男子所在甚远,所以他们的结婚并非易事,须得跨越重重的距离。所以她一直在企盼着、等待着,不知何时他的车子才能到来,所以她接下来说:“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我日日思念你,你使我一生的年日窄如手掌,而我一生的年数在你面前如同无有,只是你来接我的车子为什么这么晚还不来呢?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采花最好的时机应当是在花朵初开半妍之时,那时摘下你将会看到花朵容光焕发的模样。过了这个好时机,蕙兰就要随着秋草而凋萎了,白白辜负了一朵花开上枝头的愿望。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我想做一个对生活、对爱情、对你能够有所担待的女子,不说谎,不怀疑,不盼望,不强求。而你也一定与我一样,对我们的爱情有着不渝的坚贞,所以我就不必疑惑哀伤,我敢去任何未知的命运,只因为我爱你。也正因为爱着你,我相信你一定会来的。
她将自己的疑虑抒写毕尽,遂改为自我安慰,让自己相信自己的爱人有着高尚的节操和忠贞,那么自己就不必怨,不必哀伤。
可见《冉冉孤生竹》中的女子深谙自我安慰的智慧。是啊,活得糊涂点,乐观点,于女子,是再好不过的事。太过精细的女子只能悲观自苦,因为她们精细得无法从这个恶俗的世界中得到更多,只有日渐沉默,枯死,无法再得着生命更大的福惠。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类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物种;以天体学的眼光来看,人类只是一粒微尘;在历史学的范畴里,我们都是一个个马上就被遗忘的名字;而在化学的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无非是几十种元素合成的混合物。
人就是这样的平凡普通、不值一提,而我们所经历的每个故事,它背后的真相未必都是大义凛然沉痛悲切,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宏大叙事,更不必强行将自己投诸更广阔的框架之下。生活有生活本来的样子,是你的总是你的。转角后希望自己可以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如果一直看不到,那么就去选择忘记,因为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两个相爱的人本来就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于彼岸此岸相望,如果没有那条风雨中于江湖中漂泊的那一翩舟,如果没有那一张曾经不需要却舍不得丢掉的旧船票,如果没有那次偶然而又似注定的相遇,也许就要永生相望于江湖,于江湖中相忘,也就没有今天如此伤恸的别离之苦。留一段时间给自己,看青涩的恋人品苦涩的咖啡,露出幸福的青涩快乐,藉以麻木自己,不再药救,忘却一切,除去疼痛,好好生着。因为大好的时光,经不起错付。
犹怜不如桃杏,可嫁东风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今夕可爱是那月下杨柳依依,你摇衣轻摆。不再是花前你侬我侬,我艳之韵之,一场烟火,一次邂逅,是谁念上了谁?是谁的誓言撩动了我的心弦。而今夕,君心在谁心?那烟火绚烂的夜,繁华下,君心玉言,妾情愫生。可是今夜,我那苍白无力的涩笑,一切早已是过往烟云,被时间风吹过的身心,留下阵阵心痛。张先以一首《一丛花令》把一个少女的幽怨表现得淋漓尽致。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我登上高高阁楼,不住地眺望远方,怀念那多日不见的情郎,却又不知无限的愁思何时才能了结?我想,世间万物,没有什么能比爱情更加浓烈。
而相离的愁苦正像那纷纷乱乱的柳丝,和在东街上胡乱飘飞的白絮,令人心焦意躁。你骑着马儿渐渐远去,一路上尘土飞扬,我如何在这永不落定的尘土中去辨识你的行迹。
池塘中春水溶溶,并头交颈的鸳鸯在其中纵情嬉戏;而池南池北,不时地有小舟悠然往返。我止不住地回想起当初,你登上楼梯,来到我的画楼中,我们在夕阳的余晖中相偎相依。看如今景物依旧,还是那弯斜月,还是旧日的帘栊,只是你又在何处?
如今,我细细品味这沉甸甸压在心上的离愁别恨。不由得愤愤,我的命运竟不如那桃花杏花,它们还懂得及时嫁给东风,在东风的抚慰下开花结子,安然落去。而我却只能任自己如花的容颜独自凋零,在这荒庵中,伴着青灯古佛,带着思念的痛,憔悴终老。
将手探进时间的沙流里,我们会触摸到一颗颗的沙粒,饱满得如同我们的生活,而在这颗粒饱满的生活里,有人在活泼泼地向四面八方生长,日复一日。所以,除了人,我们一无可爱。
那些在文学史上熠熠如星辰的文人们也是人,他们的诗作不朽,精神不朽,但他们的肉身早已化灰化烟消失不见,让我们触摸无从。我们唯有从诗外,从那些笔记小品中寻得他们真实生活过的证据,这其中兴味尤为让人着迷。
张思岩在《词林纪事》中记载了这样一则逸事:宋朝时,一日,时任工部尚书的宋祁因事去拜见张先,一到张府,宋祁就让门人给张先传话:“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肯乎?”
谁知,此时张先在屋内听到宋祁所说的话,颇觉有趣,马上走出来,边走边高呼道:“哈哈,莫非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到了?”说完,两人一起抚掌大笑,一时间只觉相见恨晚,忙摆酒尽欢。
当时,张先任尚书都官郎中,而他所作之词《天仙子》在当时为人广知,其中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尤为精彩,于是宋祁就为他添了个“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的绰号。而宋祁曾作一首《木兰花》,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名动一时,所以人们常称他为“红杏尚书”。
文人交往时的小趣事尤其值得让人回味。不过这位张先身上的故事尤其多,他在文坛上的绰号也尤其多。他曾作一首《行香子》,其中一句“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被人传诵一时,于是人们就称他为“张三中”。
张先为人疏放,听到此绰号,不但不恼,反而自我打趣道:“何不叫我‘张三影’?”众人不解,他便说:“‘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这‘三影’,才是我平生最得意的诗句啊。”众人听后顿悟,纷纷唤他为“张三影”。与张先交好的苏轼,每次提到这位高龄长辈时,都会戏称:“能为乐府,号张三影者。”
同为小辈的欧阳修,在听人传唱张先那首《一丛花令》后,对那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尤为赞叹,并想结识张先,奈何苦无机会。后来,张先因事主动去拜访欧阳修。欧阳修在屋内听到门人通报,一时间惊喜过望,匆匆忙忙地顾不上整装,倒穿着拖鞋就奔出去迎接他,边奔边笑道:“‘桃杏嫁东风’郎中到了,快请进!快请进!”这次相逢,不仅给文坛留下一段“倒履迎客”的佳话,也给张先添了一个“桃杏嫁东风朗中”的绰号。
让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倒履相迎,足见张先的《一丛花令》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坊间传言,这首词记叙了张先和一位小尼姑之间浪漫凄楚的爱情。
张先在年轻时爱上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尼姑,他们郎有情妾有意,恩爱缠绵,日日厮守。谁知,庵中的老尼姑管教甚严,知道他们二人之事,便把小尼姑关在一座小岛的阁楼之上,不准他们再相见。
可是,聪明机警的张先并不怕老尼姑的阻碍。他先让小尼姑在墙头放上一座梯子,等到夜深人静时,他就偷偷划船上岛,悄悄登梯子上楼,而天亮前再悄悄离开,丝毫不耽误他们相会。
可是,这样偷偷摸摸的日子纵使缱绻甜蜜,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张先怕日久事情暴露,便不再来岛上赴约,谁知,小尼姑用情日深,他一再爽约害得小尼姑相思成疾。
张先闻知,内心充满愧疚,一时有感而发,就以小尼姑的口吻,写下了这首《一丛花令》。
要说世情残,任是翠****滴的青葱年华,也经不起岁月的轻轻一抹,唯有衷心企盼一个惜春的真心人悉数将生命的春色一一记取,一一保存。
张先正是那世俗认定的薄情之人,他一生虽未至高位,却也从未遭贬,可谓风顺雨顺安享富贵,诗酒终年。七十四岁的张先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此后于杭州、湖州悠游往来。而到他八十岁时仍娶了一位十八岁的女子为妾。在婚宴之上,苏轼还曾赋诗调侃他说:“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诗中的“梨花”指“白头老人”张先,而“海棠”则指十八岁少女,以此来戏谑张先老牛吃嫩草。
但是疏放为人的张先并未觉得小他四十六岁的苏轼失礼,他一生顺遂,又活到如此高龄,心界眼界之宽广洒脱自是旁人难企及的。据说他八十五岁时又纳一妾,着实让人佩服。张先的人生观就是要及时行乐,正是李白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而在他的诗作中也从不见那些困顿文人的凄苦自哀。
最后,张先以八十九岁高龄逝世,是中国最长寿的词人。
一首《一丛花令》,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张先的风流文采,还有一个少女闹人的青丝,甚至可以说是怨恨,是一点芳心,被冷落成灰。秋月飞花迫散流年,相思最是伤人间。曾经许下的一生厮守的紫色诺言,搁浅在时光里,风吹雪写,已然沧桑。庭轩阁里,青灯照壁,孑然孤坐。静候你的姗姗来迟,饮断离恨。今夕,没有邂逅那一夜的烟雪繁华,夜色依然阑珊,又是一宿的黯然垂伤。
江头眺望,我成了风景
今生注定要擦肩而过,那就把过去放在心里最美的角落,永远怀念。未来只能是两条不能相交的平行线,爱情只是一部美丽而忧伤的童话,如果今生注定有缘无分,那就让我成为你今生路过的一道不是最美,但却难忘的一道风景吧。有一种爱叫放手,如果相守会让你失去所有,就让我痛苦的放弃。即使你看不见我相思的泪水,你也应该看到我站在江头眺望,把自己站成了一道风景。鱼玄机临江感慨,写下了《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楚辞·招魂》中有句:“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极目千里兮伤春心。”这首《江陵愁望寄子安》首句正是化用《招魂》中此句。江陵已是一片秋色,红枫生于江上,西风过时,满林萧萧之声,轻易就能惹起人的愁怀。在江边极目远眺,只见江上的桥被枫林掩映,看不到桥上是否有我思念的人经过;眼看这日已西陲,也不见那人的船归来。化用他们的媒人温庭筠的词正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她状似洒脱地送走了他。在他转身离去的刹那,她面上的一抹苦笑,和着泪,在心底泛开。他走了这么久,她以为对他的思念已经到了极致,再不能多一点,也不容许少一点。但是在这条再熟悉不过的江上,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傍晚,什么也没发生,世界都是原来的样子,她却因为想他而对着不知哪里的虚空哭泣。这一次,他成功地让她知道,她还是可以更想他一点的,正如永不停止流动的江水,她的相思也永难休歇。
只是,在最后的最后,她多想告诉他一句:我的经年由你而始,我的相思为你而不绝。请你记得回来,就好。
这首诗写得无奈,写得凄美,而诗歌背后的故事更是凄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