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36535600000028

第28章 一点芳心,冷落成灰(6)

团扇本为炎夏所用之物,秋冬即收。所以,以团扇自比,比喻自身失宠。这种自比的方法最早源于汉成帝宠妃班婕妤作的《团扇诗》: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诗中,班婕妤以团扇弃用比喻自身失宠,此后团扇即为失宠后妃的代表。此诗写出了女子被冷落和际遇,就如同团扇,夏尽秋来,团扇失去了它的作用,被丢弃一旁,正如古时女子的命运一股,被依附在男人身上,当男人喜新厌旧之时,就只有被抛弃。

班婕妤的一生可以看作是古代后宫嫔妃生命历程的一个标本。

班婕妤在青春妙龄时被选入后宫,为同龄人所羡慕。刚刚踏入后宫的班婕妤又成为一个幸运儿,初为少使,因颇得汉成帝的欢心,不久便被封为婕妤,居住汉宫有名的增成舍,贵宠无比,几乎与许皇后比肩,获得了无数嫔妃一生梦寐以求却无法实现的宠爱与尊荣。

在深受汉成帝宠纵的岁月里,班婕妤却常怀忧惧之心,她常有“常恐秋节至”的忧虑。正因为如此,她从不恃宠骄横。班婕妤的忧惧不是没有道理的,不久,汉成帝便渐渐疏远班婕妤,而开始宠爱赵飞燕姐妹。班婕妤虽十分感伤,但却心态平和。但赵飞燕却不肯放过她,赵飞燕为了当上皇后,在汉成帝面前诬告许皇后和班婕妤“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汉成帝大怒,废黜了许皇后,并将班婕妤囚禁,考问“祝诅”之事,婕妤说:“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婕妤的回答有理有据。且在她的回答中,也表露了她与人无争的平和与贤淑的人格。汉成帝听完她的话,也认为十分在理,对她又生怜悯之意,便释放了她,并赐给她黄金百斤。

经过这件事后,班婕妤对后宫争斗的残酷无情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许皇后被废之后,赵飞燕姐妹更加骄横放纵,更加肆无忌惮地打击、排挤那些有可能威胁其地位的嫔妃。班婕妤认识到终会有一天,赵氏姐妹还会对自己下手,为了远离是非,他向汉成帝请求到长信宫去供养太后,汉成帝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班婕妤从此住进了长信宫。汉成帝死,班婕妤又被指派充奉园陵,陪伴死去的汉成帝,在幽怖的陵墓园陵中走完她的余生。死后,葬于成帝陵中。

班婕妤的一生,从繁华到萧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后宫嫔妃们的普遍人生境遇。她们或许凭借才华美貌,能赢得帝王的一时喜爱或宠信,但终会因人老色衰或其它种种原因而被无情地抛在一边,渐渐被忘却。更言之,班婕妤的生命历程,也是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缩影。

在那个高大的宫墙内,不知道有多少美貌女子受过君王的宠幸,而又被君王抛弃。于是,一首首的宫怨诗流传下来。凉风习习,那些结着仇怨的姑娘,在大内深处,蹙眉叹息,可恼!君王待我如团扇。

形影相吊,肠断白苹洲

有人说,心里装着一个人是幸福的,那叫痛并快乐着,然这样的痛,有多少人能承受,生命的厚重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能理解能堪破。相思最断肠,虽然如此,情愿断肠。然而,又有多少善男信女从相思到失望,然后是绝望,一片芳心,全部冷落成灰。《望江南》中肠断白苹洲的女子就是这种形象的典型。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苹洲。

本词描写思妇登楼望远,思念远方的情人、期盼他快点归来的情感,展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到最后肠断绝望的心理变化。起句“梳洗罢”,言简但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诗经》中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一般词作中会用女子无心装扮来表现思妇的惆怅,但此女子梳洗之后,独上望江楼。我们可以想象到她一定是顾影自怜,感叹如此美丽的容貌在时光中流逝、无人欣赏。“梳洗罢”将她内心孤寂却又向往夫君归来的美好愿望逼真形象地展现出来。

“独倚望江楼”展现了一幅广阔高远的艺术画面。女子独倚高楼之上,身旁是广阔的江水,意境悠远广阔清朗,衬托她内心无聊、郁闷、惆怅甚至怨恨,又有期盼、思念的复杂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等待越来越久远,心情也从刚登楼时看到美景喜悦,慢慢地变成急切、焦虑。她心绪不宁,一方面回忆起往日的甜蜜时光聊以自慰,一方面越发想念夫君。

“过尽千帆皆不是”,她望眼欲穿,最终夫君还是没有回来,从最初的希望变成失望。千帆过尽,江面上只剩下冷冷的江水,希望破灭,只剩下“斜晖脉脉水悠悠”。“斜晖”和流水这些无情之物似乎也沾染了她的愁绪。“脉脉”和“悠悠”使用叠字,将夕阳和流水柔美温婉的写了出来,创造出了空灵优美的艺术境界。经过前文对景物的铺垫描绘、哀愁气氛的烘托,最后她望着斜晖和流水,只能“肠断白蘋洲”。

词是注重作家主观抒情的艺术形式。这首小令,情真意切,生动自然,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斜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相干的客观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苹洲”的痛苦失望。这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思妇的怨和恨,血和泪,深深地感动了作家;在这些似乎平静的字句中,跳动着作家真挚热烈的心。

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寻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人到底能够经过多长的等待,独倚望江楼的女子,极目远眺,希望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然而一等再等,等来的只有秋风换东风。也许,她已经知道自己等的那个男子已经遗忘了自己,于是,只好在这滔滔的江前愁断肠。

由于古代妇女的弱势地位,所以她们常常在家里,不得远行。而很多男人则要去征战沙场,或者考取功名,或者游历四方,这就使得在那个时代有很多的怨女出现。而温庭筠的《蕃女怨》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千千万万枝条上,杏花绽放,一片繁盛的景象。微微春雨中,燕子成双成对,翩翩起舞,映衬后面女主人公的形单影只。

此时此刻,只有这些精致的小玩意儿陪伴在女子身边,却无法分担她心中哪怕分毫的思念。

燕子冬去春来,再度在我家梁上驻扎,但是一年过去,心上人依旧音信皆无。所思远人到底是生是死,恐慌之情几乎将她压垮,担忧、焦虑和恐慌……所有一切内心的煎熬只有留下的人默默承担。可是,长久没有音讯,是不是那个他已经忘掉了自己。形影相吊,一颗炽热的心,也将要被冷落成灰。

这就是等待,等待一场遥遥无期的聚首。佛说:随风而至、随风而逝。来世,如果有来世,谁又会先遇见谁呢?今生、繁华如梦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缠绕前世的梦,今生都萦怀不去,忍受着醒来后冗长的凄凉。谁能做到一笔一笔的勾销记忆?千山万水,百转千回,不害怕这无期的守望。然而,谁又能真正等一个人到天荒地老,如果真如断肠白苹洲的那个女子,相信,那点芳心,迟早被冷落成灰,在风中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