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聂夷中(837年—?),字坦之,河东人,一说为河南人。咸通十二年(871)中进士。其诗作风格平易,有别于晚唐诗作的靡丽趋势。他写过一些反映下层劳动人们生活的诗作,对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及他们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冷峭有力。
·咏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赏析】
安史之乱后,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不思安抚百姓,反而提高各类苛捐杂税,这首诗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写出的。
开篇就直接点明田家的“伤”。二月蚕种始生,五月新苗始种,在这个时候要卖“新丝”粜“新谷”,其实是百姓为沉重赋税所迫,而“卖青”,即预先将尚未产出的农产品贱价抵押。这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无异于“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医疮剜肉的比喻,将百姓遭受的残酷剥削刻画得入木三分。
“我愿君王心”由“伤”过渡到了“愿”,表达诗人了希望有明君改良现实的愿望。诗人对君主的希望在今人看来固然有其局限性,但作者其对“君王心”的讽刺与谲谏在当时那个万马齐喑的社会值得肯定。同时“我愿君王心,化为光明烛”也说明“君王心”还不够圣心烛照,一种“怒其不争”的无奈跃然纸上。当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统治者们在“绮罗筵”上歌舞升平时,“逃亡屋”中又将是一番怎样血淋淋的现实呢?此中真意,发人深省。
聂夷中的诗,善于巧妙运用质直的语言,采取白描的手法,往往寥寥数笔,就将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在人们眼前暴露无遗,简洁却不失大气,所以《唐才子传》谓其“伤俗闵时”、“警省之辞,裨补政治”,这是对一个有良心诗人的最好评价,千百年后,人们还在研究他,评析他,便是对他品格的肯定。
【大师导读】
夷中诗尤关教化……洗剥到极净极省,不觉自成一体。
——胡震亨《唐音癸签》
言简意足,可匹柳文。
——沈德潜《唐诗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