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36536400000015

第15章 王之涣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并州(山西太原)人。常常击剑悲歌,为人豪放不羁,尤其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常与高适、王昌龄吟诗唱和。当时,王之涣的诗多被制曲而歌,轰动一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已经成为千古绝唱以及后世人追求更高理想的座右铭。《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颧雀楼原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因时有鹳雀栖息,故名为鹳雀楼,又作鹳鹊楼。因在鹳雀楼上能够看到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观,故鹳雀楼曾是一个众相登临的胜地,唐代许多诗人都曾于此登临望远,即兴赋诗。现在颧雀楼早已经无迹可寻,更多的人都是从王之涣的《登颧雀楼》一诗想象其胜景,颧雀楼也因此诗闻名于世。

诗的开头是一对偶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此为一正对,对仗工整,语言纯朴、流畅。这两句描绘的是登楼远眺看到的实景:站在楼前向西望去,一轮落日向着巍峨起伏的群山沉沉而下,渐渐消失在视野的尽头;向东望去,由南而北的黄河水巨浪滚滚,奔腾着层叠着卷向暮色渐近的天边。

诗人甫一开篇就把登楼所见远近、上下、东西的景色,悉数融入诗笔,描绘了一幅色彩凝重、金辉相映的雄伟画面。“尽”字捕捉到了大自然精彩的时刻;“流”字写出黄河奔腾不息地向天际流去,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落日黄昏,大河如带充满了勃勃生机。一二句画面灵动,视野辽远,意境开阔,显示出诗人宽广的胸怀、不凡的气度。

后两句诗人一笔调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即景之下,用简练的语言,道出了生活常见的哲理:如果要想看得更远就要再上一层楼了。由此引申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想得更周到。这两句,既与上面写景相接,又写的出其不意,自然紧密;同时也紧紧扣住登楼的主题。同时,后两句又属于流水对,工整却不着痕迹,可见诗人笔法娴熟。

全诗以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广大的胸襟,与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写景为议论渲染了气势,埋下伏笔;议论使写景更加富有深意,前后自然融洽,和谐统一。

【大师导读】

河中府颧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状其景。

——沈括《梦溪笔谈》

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二十个字,诗意不过如此,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著名?因为他把登楼望远这一件平常的生活经验,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表达了一个真理。

——施蛰存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一首意境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按照从下到上,由近到远的顺序描绘一幅动人的画面:向远处望去,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气势澎湃。它像一条绮丽的缎带轻盈地飞向白云之间。诗人选取与黄河河流相反的方向为参照,用“上”字渲染了黄河高低错落、源远流长的壮阔之美,同时也展现了凉州的边塞广袤无垠的壮丽之美。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点出了本诗的主要意象——塞上的孤城,塞北边关的戍守堡垒。在辽阔的画卷中,“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远景、大背景,“孤城”是近景,它是整个画卷的中心。“万仞山”在黄河白云的映衬下,静静地守护者一座孤城。“孤城”意象的引入,为接下来刻画征夫的心理做好了准备。

第三句,由视觉转为听觉,羌笛之声忽然而至,且吹奏的是《折杨柳》,这令征夫们顿生思乡之感。因“柳”与“留”同音,因此古人用折柳相赠表劝君暂留之意,唐诗中的“杨柳”意象也多与离愁别绪相关。苍凉遒劲的羌笛之声,带着象征惜别情义的《折杨柳》曲传来,对于离家万里的征夫们来说,这样的曲子自然会触动心中离恨。这一句造语巧妙,诗人不直接说“羌笛何须闻折柳”而是说“怨杨柳”,怨字,深化了诗意也点名了征夫们的心态。“何须怨”三字运用得委婉含蓄,写出了戍边者的矛盾心理:他们既思念故乡又不想辜负戍边卫国的重大责任,只能在无奈中聊以宽慰。

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过了玉门关以外,即使春天来了,杨柳树也不会变绿。边地气候寒冷异常,春天来得很晚,分别时刻想要折柳相赠都难以实现。本句思乡之情更为强烈,使上一句的诗意到此喷薄而出,水到渠成。

本诗写戍边征夫思乡不得还的离愁别恨,诗情起伏有致,格调苍凉而慷慨,意境悲壮而不颓废,写出了盛唐气象中诗人广阔的胸襟,可谓是“唐音”的典型代表。

【大师导读】

此关凉州之险恶也。笛中有《折柳曲》,然春光已不到,尚何须作杨柳之怨乎?明说边境苦寒,阳和不至,措词宛委,深耐人思。

——吴煊《唐贤三昧集笺注》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说玉门关外如此荒芜寒冷,身居其地,怀乡恨别之情,极其深刻。“何须怨”不是真的劝他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无用,这是更深刻的反话。

——施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