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昌谷人,后世称“李昌谷”。因祖籍陇西,故自称“陇西长吉”。李贺是中唐时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诗熔《楚辞》浪漫主义情怀、汉魏六朝乐府及齐梁宫体为一炉,加之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诗风,被称为“鬼才”。李贺一生命运多舛,出身落魄贵族之家,虽聪颖过人,诗名远播,但仕途坎坷,年仅27便郁郁而终。有《昌谷集》传世。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
箜篌也称“坎侯”或“空侯”,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在古代,它多用于宫廷雅乐中,后来也在民间流传。唐人的箜篌演奏达到了极高水平。诗题中的“李凭”便是一位善弹箜篌的梨园子弟。
李凭的箜篌弹奏技艺精湛,以至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当时很多人都描写过李凭的箜篌演奏,但李贺的这首诗意象出奇,意境奇幻,同时,他避开了难以形状的箜篌之声,而是从各种具体意象着笔,以实写虚,极富表现力。
全诗共十四句,每句七言。在用韵上,李贺每一句都用韵,其中四次换韵,因此全诗也有了节奏起伏,而李凭乐声的情绪变化也在这种节奏变化中得到了展现。据此,我们可将诗歌分作三段。
开篇四句为第一段。第一句“吴丝蜀桐张高秋”直入主题。“吴丝蜀桐”说明这次演奏中所用的箜篌由吴地的丝弦和蜀地的桐木制成,质地精良。开篇即写乐器的精良,为音乐的高雅情调奠定了基础。“高秋”二字点明了这次弹奏是在天高气爽的九月深秋。它在点明时间的同时也铺展开了一副高远澄明的画面。
第二句“空山凝云颓不流”化用《列子·汤问篇》里“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典故,写出了李凭箜篌之声的绝妙境界:当乐声一起,空旷山野上的浮云都被吸引,颓然凝滞,仿佛正凝神倾听这天籁之声。“张”字形容李凭开始弹奏,丝弦张开,乐声饱满,直上云天,气势非凡,而天边流云在刹那间被这美妙的琴声击中。诗人没有正面描写乐声美妙,而是通过白云的“凝”、“颓”侧面表现李凭乐声的感染力。
第三句“江娥啼竹素女愁”仍是从侧面描写琴声所表达的情绪“愁”。“江娥”是中国上古帝王舜的妃子,亦称“湘夫人”;“素女”是古代传说中擅长鼓瑟的神女。那幽咽低回的琴声仿佛能牵起湘夫人与素女的愁情。用这两位神话中的人物所受到的感染作衬托,诗人再次渲染了琴声的感染力。
李贺在这三句中并没有对“李凭弹箜篌”这件事情进行直接的叙述,直到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才点出人物与地点。这种叙事手法是李贺的巧妙安排。他从琴声入手,描摹琴声带给人的震撼,最后才点出人物与地点,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昆山玉碎凤凰叫”至“二十三丝动紫皇”四句为全诗的第二段。本段是对李凭箜篌之声所达到的音色与境界的描写。
“昆山玉碎”便是乐声乍起,箜篌众弦齐开,琴声嘈嘈切切,激越起伏。此时音乐带着山崩地坼的压倒性气势。而“凤凰叫”三字,却将琴声转入了另一境界。“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其鸣声若箫,如怨如慕。“凤凰叫”三字,生动地表达了琴声的哀婉动人。此时的音乐弥漫着哀婉的情绪。
从“昆山玉碎”到“凤凰叫”,李贺在一句之中运用两种意象间的转换,“以声写声”,将琴声的高低起伏,强弱相间,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令抽象的音乐具有了形态一般,动态十足。
“芙蓉泣露香兰笑”同样是对音乐的描写,此句乃是“以形状声”。这种描写方式令无形的音乐更具形象感:乐声到悲抑处,人们仿佛看见朵朵残荷挂着露珠;乐声到欢愉处,人们又仿佛能见到盛开的兰花笑靥般的花盘。此句就是对音乐情调转折的渲染,从“芙蓉泣”到“香兰笑”将音乐的悲喜转换诉诸视觉,形神兼备,极富表现力。
在“香兰笑”的欢愉之后,琴声的情绪转向清冷:“十二门前融冷光。”
“十二门”指的是古长安城的十二座城门,在这里诗人用十二门指代整座长安城。“十二门前融冷光”,意即整座长安城的清冷之气似乎都消融在李凭的琴声中。“融”字巧妙地传达了将音乐的感染力与渗透力。通过它,李贺将整个长安城都融进箜篌声中的难状之境传达得生动而富于情致。清空之下,除了李凭的箜篌之声回荡外,再无其他。一句“二十三丝动紫皇”将全诗的意境由实转入虚。李凭的琴声,不仅感动了人间,还上达天界,感动了“紫皇”。这一实一虚间的过渡,也将全诗的意境扩大到了无限的宇宙。
最后六句为诗篇第三段。李凭的音乐进入了高潮。乐曲穿透云霄,直达天庭,连女娲补天用的五色石都被乐音震撼,一时间,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而下;当神山上的神妪听到李凭的箜篌声后,竟然想让李凭传授他弹箜篌的绝技;而那衰老瘦弱的蛟龙听到乐音,也开始追波逐浪,翩翩起舞。月宫里,吴刚倚在桂花树下,倾听这美妙的音乐,一夜未眠。他脚面下的玉兔也陶醉在这乐声中,以至于露水打湿了它的身体,它也浑然不觉。
在这一段中,李贺从始至终都没有正面描写音乐的悠扬动人,而是用各种意象,从侧面进行烘托。如“老鱼跳波瘦蛟舞”明为写老鱼与瘦蛟,但实际是对音乐产生效果的形容。本来衰老乏力的鱼龙,听了李凭的音乐,却能腾舞,可见其音乐感物至深。同时,这一段中神仙神话意象的罗列,令人产生李凭不在人间演奏的错觉。在诗人想象翅膀的带领下,读者如进入梦幻瑰丽的世界中。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随着音乐声调与情绪的高低起伏,李贺通过一系列意象的叠加来书写他对音乐的感受,如“昆山”的激越、“凤凰”的哀婉、“芙蓉”的悲;“冷光”的凄冷,“秋雨”的忧愁。这种表现手法,令诗歌的外在意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达到完美的统一,提升了全诗的艺术审美价值。
【大师导读】
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
——王琦《李贺诗歌集注》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从《李凭箜篌引》也可以看出李贺的诗的艺术上的弱点。有许多警句,许多奇特的想象,然而连贯起来,却好像并不能构成一个很完整很和谐的统一体。那些想象忽然从这里跳到那里,读者不容易追踪。过去有些人批评他的诗有些怪,五天真自然之趣,是有道理的。
——何其芳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②开。
角③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④,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⑤为君死。
【注释】
①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
② 金鳞:本处指铠甲闪闪发光,如同金色鱼鳞。
③ 角:古代军乐器,亦是军中号角。多用兽角制成。
④ 易水:河名,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大清河上源支流。
⑤ 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赏析】
《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乐府旧题诗。全诗共展现了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的是兵临城下,敌军好似乌云压近。整座城似乎要被摧挎。 “黑云压城”与“甲光向日”是两对矛盾的意象。诗歌所反映的是诗人对外在世界的心理感受,加之李贺诗歌一向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因此这一对矛盾意象不能简单地用自然界规律来解释。
“黑云”的运用是为渲染敌军围城时的紧张气氛与危急的形势。 “甲光”句实是为了突显唐朝战士的高昂士气。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战士们身披铠甲,列队整齐。铠甲反射着太阳的光辉,道道金光突破“黑云”。这里正是借着日光与金鳞来突显唐军队的阵营与战士的豪情。
开篇两句即写景又记事,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副开阔的战前画卷。“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则描写战争的规模与战斗的激烈。这是本诗的第二个场景。
“角声”即“画角声”,一般在黄昏鸣响。“角声满天秋色里”意即号角的声音响彻秋日的天空。本句为无声的画面加入了激昂的音符,于是,第一联所表现的静态画面到此流动起来。正如宋代刘辰翁对此句的点评:“有此一语,方畅。” “塞上燕脂凝夜紫”则从颜色方面渲染战斗的惨烈。“夜”字点明这场战从黄昏开始,一直打到深夜。战斗中,塞上的泥土被鲜血染成了胭脂般鲜红。这红色在夜色中浓艳如紫。整句读来,一股凝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是本诗的第三个场景:驰援部队中夜行军。“半卷红旗”为的是不惊动敌军,出其不意。“易水”暗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战士们一到前线即刻投入战斗。此时,虽已擂动战鼓,但却因秋霜浓重,战鼓“声不起”。此联意境苍凉凝重。
最后一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以抒情为全诗作结。
相传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士,在今天河南易县东南修筑了一座高台,并在上面放了大量黄金。诗中“黄金台”即为此。“玉龙”在古代指宝剑。此联意为,将士们为报答国君,手持宝剑奋勇杀敌,决心誓死为国。李贺在最后并没有交代战争的结果,而是以死作结,“结得决绝险劲”(清黎简语)。这种留白也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通观全诗,李贺在造境上可谓奇诡。这种奇诡来自于他在诗中的运用的浓艳色彩。如首联用黑色与金色,刻画战事紧张与将士豪情;在描写战斗的惨烈时,他运用了胭脂色与紫色两种艳丽的色彩;在最后表明将士誓死决心时,李贺则用玉色突出其苍凉之感。无论哪一种颜色,用在一篇描写悲壮战斗的诗中都显得过于鲜亮,然而李贺却用斑驳的色彩准确描绘了战场上的风云变幻,读来给人以瑰丽之感,同时令全诗画面感更加突出,意境更加鲜明。
【大师导读】
此诗言城危势亟,擐甲不休,至于哀角横秋,夕阳塞紫,满目悲凉,犹卷旆前征,有进无退。虽士气已竭,鼓声不扬,而一剑尚存,死不负国。皆极写忠诚慷慨。
——杜诏、杜庭珠《中晚唐诗叩弹集》
·苏小小墓
幽兰露, 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 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 松如盖,
风为裳, 水为珮。
油壁车, 夕相待。
冷翠烛, 劳光彩。
西陵①下, 风吹雨。
【注释】
① 西陵:位于杭州钱塘江以西。
【赏析】
据说苏小小是 “南齐时钱塘名妓。貌绝青楼,才空士类,当时莫不艳称。以年少早卒,葬于西泠之坞。”(张岱在《西湖梦寻》)。历代诗人都曾吟咏过苏小小墓,李贺《苏小小墓》也是其中之一。
“幽兰露,如啼眼” 那带露的幽兰仿佛苏小小含泪的眼。此句以景开篇,运用“兴”的手法由景入人。 “幽”和“啼”为全诗定下了哀怨的情感基调。 “幽”字与诗题“墓”字相扣,营造了凄冷的鬼魂活动环境。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则是对苏小小内心世界的描写。这两句不仅承接了上文的哀怨情绪,而且更深一步地揭示了将苏小小满腔愁怨的内在根源。苏小小生前曾有相恋的爱人。她的愿望是“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古乐府《苏小小歌》),但美好的东西总是易逝,如同凄迷的烟花无法剪来相赠一般。苏小小香消玉殒,再没 “结同心”的可能。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写苏小小的服饰与用度,与前文的“无物结同心”相呼应:如今苏小小绿草为茵褥,青松作伞盖,清风为裳,流水当佩。她已化作一缕轻魂,非人间之物。虽然西陵松柏下的油壁车仍尽日等待苏小小与爱人,但再不会有人来到这里“结同心”。诗人仅用一个“待”字便道尽了物是人非的凄凉。
最后四句“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描绘风雨西陵的愁惨景象。王琦注解:“翠烛,鬼火也,有光而无焰,故曰冷翠烛。”凄风苦雨中,淡绿的鬼火正发出冰冷的光,就连这光也不过是陡费光彩而已,因为人已逝,所有的希望也都随之破灭,一切都化为虚无。这四句将前文中营造的凄凉情绪推向了高潮,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无限孤寂。
李贺在诗中运用了幽兰、啼眼、烟花、草、松、风、水、油壁车、翠烛、西陵、风雨等意象。他将这些简单的意象情感化,每写一景便是写一情。于是,景,情,人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者见景如见人,观景即是读情。
唐咏苏小小墓者众多,但他们或对苏小小的遭遇表示同情,或仅将苏小小作为兴怀的媒介,只有李贺的《苏小小墓》真正触及了苏小小的内心世界,因此读来最为动人。
李贺之所以能达到其他诗人所不能达的境界,也因其内心感受与苏小小有几分相似。苏小小对痴守着爱情,终化春梦一场。李贺一心入仕,却因“犯讳”而落空。诗中苏小小墓前的阴惨与凄冷,正如李贺所感受到了冰冷现实,同时也是李贺内心凄苦,对人世失望的折射。如此,鬼境与现实在李贺笔下得到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