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36536400000095

第95章 李贺(3)

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铜人生命和情感,大胆而富有创想地描写了金铜仙人在被搬离汉宫过程中所看到的种种凄凉景象以及所产生的依依不舍的悲伤心情。全诗遣词造句形象生动:“秋风客”喻指落叶,比喻巧妙;“酸”、“射”二字巧妙地将客观的酸风与主观的眸子联系起来,不仅描写出寒风的凛冽,也映射铜人内心的酸楚,更为后文的“清泪如铅水”埋下伏笔。诗中的“铅水”将拟人化的铜人又物化还原。铅水是铜铸的仙人悲痛至极而流下的泪水,这泪水沉重且落地有声,悲伤之情溢于言表;“衰”字既描绘了兰花的外形同时更表达了一种愁苦的情感在其中;被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对”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更展现了诗人设想的大胆狂野、无拘无束,因而广为流传。

【大师导读】

(李贺)辞京赴洛,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

——朱自清

我们时常企图从古代文化的物质残余寻探它的盛衰因素和背景,但是只有诗人的想象才能从物质残余捕捉到它的精神。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是如此。——周诚真《李贺论》

无论诗人是否出于自觉,此诗实已触及一个强大王朝衰落消亡的题材。长吉凭其天才的敏感,善于把握隔代陈迹中的典型物件兴发感动,从而将他自己的忧患意识在其间。

——陈允吉《李吉诗选评》

·春坊剑字歌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①刺,(辟鸟)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罒鹿)(罒欶)②,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注释】

① 蒺藜(jílí):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诗中指剑鞘表面凸起的纹路。

②(罒鹿)(罒欶)(lùsú):形容剑上悬挂的丝络下垂之状。

【赏析】

《春坊正字剑子歌》是一首咏剑诗。“春坊正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称呼,专指太子东宫左春坊司经局校正经史文字的官员。诗歌描写的正是春坊正字官员佩戴的一柄宝剑。

开篇“先辈匣中三尺水”直接而自然地切入主题。官任春坊正字的前辈剑匣中有一柄剑,剑身光洁如水。“先辈”是诗人对春坊正字的尊称;“三尺水”形容剑身的明亮、修长。“曾入吴潭斩龙子”引用周处吴潭斩蛟的典故赞誉此剑来历不凡。诗人先以水喻剑,而后提及入潭斩蛟,两者相互契合,语境悠长、诗意连贯。

其后四句描写了剑锋与剑鞘。剑锋好似穿过云隙斜射下来的月光,又似一条平铺着风吹不动的洁白绢带。剑鞘用结实耐用的鲨鱼皮制成,表面凸起的纹路犹如蒺藜刺一般。剑身表面因涂抹了防锈的(辟鸟)鹈脂肪而铮亮无比,就好像白鹇亮闪闪的尾翎。

诗人借用月光、寒露、练带这些充满冰冷感觉的事物,将剑锋的寒峭与杀气刻画得惟妙惟肖。“蒺藜刺”形象地描绘出宝鞘的历史沧桑感;“白鹇尾”则是诗人通过细致的想象,对以(辟鸟)鹈脂肪擦拭剑身时对剑的直观感受给予的细腻形容。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是诗人的一声叹息。这柄宝剑锋利无比、精美绝伦,仿佛蕴含着荆轲刺秦的英雄豪杰气概。然而此刻它却存放在春坊正字的剑匣中,如英雄无用武之地。还是不要将它拿出来的好,以免光洁铮亮的剑身上照见春坊书籍上的文字,令英雄扼腕,壮士痛心。写宝剑被闲置,不能物尽其用是虚,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不能人尽其才是实。诗人的心事在此处彰显。

最后四句描写此剑虽久被冷落,但威武仍不减当年。剑柄上垂着的金饰与丝络依旧光彩眩目。剑锋铮明瓦亮,犹如有神光游走在剑刃上,锋利的好似能斩断蓝田玉石。从剑鞘中拔剑而出,西方的白帝也会为之惊恐,鬼母也会吓得嚎啕大哭。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醉酒,夜行遇一大蛇,挥剑斩其为两段,后有人路过此地,看到一位啼哭的老妇,问其原因,她说被斩杀的蛇是她与西方白帝的儿子的化身,不料被赤帝的儿子也就是高祖刘邦杀了,而这老妇就是西方鬼母。诗人在结尾处引用汉高祖刘邦斩蛇的典故,进一步渲染春坊正字剑神威仍在,申足诗意。

诗人通过传神的比兴、恰当的用典,从剑锋、剑鞘、纹理、剑光、书刻、坠饰多个角度对剑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该诗构思新颖,联想丰富,炼字精巧,以物喻人,诗意流畅,主旨深刻,深得后人推崇。

【大师导读】

从来咏剑者只形其利,此并传其神。

——沈德潜《唐诗别裁》

全诗都是描写利剑的句子,只有这两句(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是勉励佩剑的人忠于职守。也可以说这二句是主题思想,但此外诸句都是各不相关的赋体句法。全篇没有严密的结构,或许这就是杜牧所谓缺少一点“理”,如果我们把这个“理”字理解为逻辑性的话。

——施蛰存

·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 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 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 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

【赏析】

元和五年初冬,李贺信心十足地前往京城参加进士科考。不料因父“名讳”,受他人中伤,未能应试。这次打击使原本企盼功成名就的李贺梦碎京城,毫无防备的他深陷怀才不遇的困顿中,诗歌成了他排解心忧的良方。这首《致酒行》即为诗人此次受挫之后所作。

全诗共十二句,按诗意可分为三层,每层四句。

第一层紧扣题意,描写致酒的场面。“零落栖迟”是李贺对自身遭遇的形容。处境潦倒落拓的他,只能把内心积郁倾注在酒杯中。“主人奉觞客长寿”点明主题,主人举起酒杯致祝酒辞,向客人致以长命百岁的美好祝福。但是,诗人的思绪仍旧沉浸在那一杯苦酒中,他感怀自己的际遇,并由此联想到了汉武帝时期有名的历史人物主父偃的遭遇。

据《汉书·主父偃传》记载“主父偃西入关,郁郁不得志,资用匮乏,屡遭白眼”,这情形与此时的诗人十分相似。诗由主父偃又回想自己,想到如果自己同主父偃一般落魄不得归家的话,家人怕是要望穿秋水。古人善以柳枝寄思念之情愫,“折断门前柳”是诗人畅想家人因过于思念自己以至于把家门前的柳树都折断了的悲楚景象。诗人用主人善意的祝酒辞令与想象中家人望眼欲穿的情景,侧面烘托自己流落他乡的无限辛酸。

第二层以“吾闻”二字起头,续写主人在酒席上如何劝慰诗人。主人看出他心不在焉,因为对李贺的往事也略有了解,于是便徐徐道来:听说本朝名臣马周一度困顿到客宿新丰、备受冷遇,后来寄宿中郎家,凭借替主人代笔的奏折上的几句话,引起唐太宗重视,而后被破格提拔,受到了重用。

主人通过讲述历史人物马周否极泰来的经历,开解诗人,劝诗人振作起来,一番话循循善诱、语重心长。“空将笺上两行书”叙述马周得赏识的缘由,意在劝解诗人莫要将科举考试看得太重,是金子总会发光;“ 直犯龙颜请恩泽”则将马周被太宗偶然发掘的史实变被动为主动,鼓励诗人积极进取。

第三层描写听完主人的劝解后,诗人的对白:“我本来魂不守舍、彷徨不决,但是您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头脑顿时清明起来。是啊,年轻如我,当有凌云之志,哪有时间在这里坐叹幽寒呢?”

“我有迷魂招不得”是诗人诉说自己的困惑;“雄鸡一声天下白”鲜活地形容出诗人听完主人的一番话后顿悟的感受;“幽寒坐呜呃”形象地刻画出一副哀婉幽怨、叹息不已的苦态。最后一句用“谁念”两字将句式一转,以疑问的语气将诗意推向高潮。全诗所要表达的积极向上、蓬勃进取的意味也在此刻迸发出来。

《致酒行》承袭古乐府寓情于事的抒情风格。与李贺多数蕴意晦涩的抒情诗相比,本诗没有纷繁的物象、华丽的创想,而是通过描写酒桌上宾主相谈的话语,直抒胸臆,情感真挚,基调积极。

【大师导读】

绝无雕刻,真率真之至者也。

——黄陶庵《李长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