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36536400000099

第99章 杜牧(2)

第二句承接了第一句,写景之后紧接抒情,交代了时间、地点。时间是“夜”,地点是“秦淮”,并且印证了诗题。“近酒家”三字开启了后文。正因为诗人离秦楼楚馆近了,才能听清歌妓演唱的《后庭花》。“近”在不远不近之间,暗含热闹是他们的,自己却凄凉孤独之意。

“商女”是指以唱曲来谋生的女子,也被称为歌妓。第三句明写 “商女”不知亡国恨,其实暗指统治者和大多数国民仍沉迷于歌舞声色之中,不谙国事,没有“亡国”的意识。暗讽的表现手法突出了诗人的痛心和无奈。

末句中的“后庭花”为用典。传说南朝陈后主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给歌女演唱。那时隋兵已经在江北陈师,而陈后主依然腻于声色不喜国事,最终导致了南朝******的灭亡。此句中的“隔江”二字,则将历史与现实串联在一处,既是对当时局势的暗示,也是对当权利者的讽刺。

本句中的“犹”字用得尤其绝妙。“犹”即“还”,这一字意味深长。它将南朝的旧事与现实情景作对比,吊古的同时讽今。警示统治者如果继续沉迷声色,那么南朝亡国的悲剧将会重演,同时流露出诗人无限的隐忧和沉重的悲痛。

整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情景交融,委婉浑然,表达了对于山河落魄却声色依然的深切哀思。

【大师导读】

深情高调,晚唐中绝作,可以媲美盛唐名家。——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牧之此诗所谓隔江者,指金陵与扬州二地而言。此商女当即扬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夫金陵,陈之国都也。“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亡国之音也。此来自江北扬州之歌女,不解陈亡之恨,在其江南故都之地,尚唱靡靡之音,牧之闻其歌声,因为诗以咏之耳。此诗必作如是解,方有意义可寻。后人昧于金陵与扬州隔一江及商女为扬州歌女之义,模糊笼统,随声附和,推为“绝唱”,殊可笑也。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赏析】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兵败自尽,此诗当为诗人路过乌江亭时想起历史上项羽兵败自刎之事而作。

“胜败兵家事不期”指胜败乃兵家常事,却又难以预料。杜牧深知用兵之事,所以作此感叹。杜牧对胜败的态度是:“包羞忍耻是男儿。”男儿的胸怀应该如海纳百川能容一切不能容之事,所谓忍者无敌。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大丈夫,如忍胯下之辱的韩愈、卧薪尝胆的勾践等。杜牧在摆出自己观点的同时,否定了项羽因兵败自刎的做法。

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当项羽兵败逃到乌江边时,乌江亭长劝慰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而项羽却说“天之亡我”,不愿渡江,并说“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即使江东父老仍拥立他为大王,他也愧对他们以及那死去的八千弟子。

从第三句可见,诗人的立场与乌江亭长一致。他认为江东一带有许多身怀才能的人,如果当初项羽没有在乌江边自刎而死,那么说不定可以再聚江东子弟重建一番事业。“卷土”一句气势盎然,让人联想到浩浩荡荡的百万大军压境的景况。其中“未可知”充满了诗人对项羽自刎的惋惜与批判。

历史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项羽的失败是必然性远远大于其偶然性。他骄横自大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即便他怀着侥幸之心活下去,也难以再卷土重来。即便如此,诗人从反面着笔,看到了绝处逢生积极的一面,鼓励人们勇于面对困难,永不言败,体现了政治失意的杜牧少有的积极情绪。

【大师导读】

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

——吴景旭《历代诗话》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赏析】

扬州是唐代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为对外交流的门户,繁华一时,文人骚客与来往商旅常在此寻欢作乐。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任职。其间,扬州的繁华与绮丽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离开扬州后,杜牧因怀念在扬州结识的友人韩绰作《寄扬州韩绰判官》。

诗人遥想扬州“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景色。虽已进深秋,但扬州的依然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草木都还未凋谢。“隐隐”道出了山影的重重叠叠,“迢迢”形容水的源源不断的绵长。这两个叠词的运用,写出了扬州的山水柔媚,意调自然,风情宛然。

诗人想到昔日扬州的好友韩绰,不禁问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意为:“身在扬州的你,如此良辰美景,会在何处与歌妓们吹箫游乐,嬉戏风流呢?”如此亲昵的口吻,可见两人情感的深厚,其调侃的语气中隐含着一丝羡慕之意。“二十四桥”是扬州胜景,“桥”与“月”的简单搭配,虽用词简净,却风韵富美。“玉人”喻指韩绰,为诗人对友人的美称,满含风流俊朗之意。

本诗丽绝韵绝,表达了对扬州绮丽美景的眷恋,寄托了对好友的深深思念。在那遥想的美景背后,还隐含着一声诗人的沉重叹息,透露出他如今孤独寂寞的处境。

【大师导读】

富寿荪《唐人绝句评注》据晋人裴楷、卫玠都有“玉人”之称,况且杜牧《寄珉笛与宇文舍人》诗亦有“寄与玉人天上去”之句,因而以为此诗中的“玉人”是指韩绰而言。这一讲法极为新颖,而且是有证据,可以讲通的。

——施蛰存

·赠别二首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赏析】

杜牧在扬州时,曾结识一位美丽年轻的歌妓。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杜牧离开扬州,赴京任监察御史,与这位歌妓惜别,并为其写下此诗。主要描述的是歌妓的美丽,以此来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

第一首中,首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说的是这位歌妓十三四岁,正是秀丽年华,拥有娇俏秀美的身姿。第二句“豆蔻梢头二月初”以花喻人,说少女就如同豆蔻的含苞待放。这样的比喻生动贴切,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之句。豆蔻年华,因此成为后世对少女的代称。第三、四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意为,虽然扬州美人如云,但是都不及她,以众星拱月的手法,来烘托这位少女的独特和美丽。短短四句,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仿佛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豆蔻年华的美丽少女,看到作者对这位美丽少女的依依不舍,及情真意切的赞美。

《赠别二首》中第二首与第一首相比,重在表离情。杜牧在这首诗中用了极婉转缠绵的笔调,读来令人黯然销魂。

“多情却似总无情”,意为当人的情感到了深处却像是没有情感的人。诗人和歌女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这是“多情。但诗人又写“总无情”,这并非指没有感情,而是指在送别的宴席上,两人本来应该互诉衷肠,互慰离殇。但是,两人却像是没有感情的陌生人一样,漠然相对。

因为人在多情的时候却往往表现出毫不在意的冷漠,甚至要装出陌路人般不曾相识。诗人对这种情感深有体会,所以,他用一个“总”字,语气强烈地道尽了天下有情人离别的苦处。但这种“无情”只是表面,所以,杜牧用了“却似”二字,道尽内心的百转千回。杜牧在诗歌开篇即将多情与无情的矛盾铺展于读者眼前,全诗张力于开始便至顶端,实为绝妙开篇。

第二句 “唯觉樽前笑不成”将情人离别时万般无奈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别离的宴席上,杜牧原想把酒言欢,用欢笑舒解二人间的离愁,可是他最终“笑不成”。想笑却笑不出来的矛盾冲突,实是情至深处的体现。它强烈而准确地表现了两人之间刻骨铭心的情感。

第三、四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蜡烛比喻成人,寄情于物。诗人在此宕开一笔,不再去继续写离别时两人的表现,而是转到桌上的蜡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心”喻蜡芯;“惜别”为舍不得离别;“垂泪”则是把蜡烛燃烧时滴落的蜡水比喻成人的眼泪;“天明”写出了离别前时间缓慢流逝的过程,也表现出天亮了。离别在即,情人间不舍离别的感情又增了一分。蜡烛就像是有情感的人,舍不得离别,代替即将离别的情人一直流泪到天亮。

杜牧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在一支短短的蜡烛上,仿佛蜡烛也成了有泪有笑具有真情实感的人。这时候,物我两融,早已分不清哪个是物,哪个是人。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诗人带着伤感的心去看物,一切事物都蒙上了一层感伤的色彩,连燃烧的蜡烛都像是在流泪。

行笔至此,蜡烛恣意流泪与人因爱到深处反而“无情”的情感体验构成了两对鲜明的情感表达意象。杜牧在这两处意象的描绘中,不着一字“悲”却能让人深刻体会离别的心酸痛苦,体会何为“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诗人用坦率真诚的语言,将离别时的真实感情娓娓道来,不扭捏不做作。一向以清丽豪爽见长的杜牧,其赠别诗又多了情致婉约、悱恻缠绵的一面,但这种蕴藉中又不乏深沉情感,让人窥探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大师导读】

曰“却似”,曰“唯觉”,形容妙矣。下却借蜡烛托寄,曰“有心”,曰“替人”,更妙。宋人评牧之诗豪而艳,宕而丽,其绝句于晚唐中尤为出色。

——黄叔灿《唐诗笺注》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赏析】

“遣怀”即抒发内心情怀。诗人回顾自己过去浪荡生涯,深有感触,故作《遣怀》。全诗以杜牧在扬州时的生活为主线,反映了杜牧的性格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