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认为,国家的事情是最大的事情,把国家的事情办好了,也就实现了个人的抱负。他曾说过:"凡办公事,须视如己事,将来为国为民,亦宜处处视如一家一身之图,方能亲切。"曾国藩从青年时代开始就非常仰慕唐朝的郭子仪,因为郭子仪能够抛开个人名利,以一腔热血为国效命。无论何时何地需要他,他都会义无反顾地去为国家排忧解难。曾国藩也有同样的抱负,希望国家能够将重任委托于他,实现为国出力的愿望。
咸丰皇帝登基不久,广西金田村爆发了农民起义,这就是有名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端。咸丰皇帝顿时陷入慌乱,不知所措。后来才采纳臣子建议,决定采用"以汉治汉"的方法平息农民起义。曾国藩以其名声得此重任,咸丰帝命其以在籍侍郎身份,负责招募一些勇士兴办团练。
曾国藩当时正在家里守丧,且考虑到可能失败,心中有所顾忌,就写了请求在家守制的奏章,请湖南巡抚骆秉章代呈。骆秉章再三请求,以及好友亲自到家里相劝出山,曾国藩才意识到,现在是国家危难之际,不应该再考虑个人的名誉和成败了,而应该把国事当做己事,于是认认真真地操办起团练来。曾国藩乃一文弱书生,如何建立军队和建立什么样的军队自然成了他最常思考的问题。面对众多困难,曾国藩没有气馁,而是艰难地前进着。
一八五二年,曾国藩开始办团练。但小小的团练并不是他的目标,次年,在皇帝的许可下,曾国藩主持编制了军队,规模越来越大,湘军很快就组建完毕。但这还是远远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曾国藩认为,太平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八旗兵和绿营兵根本不能够抵挡气势汹涌的太平军,更不用说消灭他们了。因此,曾国藩在训练士兵时,要求很高,他要训练出一支善战的军队。正是这支队伍,在危难时,挺身而出,取得了许多战功。
曾国藩在面对强敌时,有一股勇者无惧的冲劲。曾国藩说:"吾生平长进,皆在危难之际";"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曾国藩一介儒生却带兵打仗,失败接连不断。他把幕僚所写奏折上的"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由此可见其意志坚强。尤其是他曾经四次自杀未遂,其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败,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他能够战胜自我,调整情绪,蓄气长志,"屡败屡战"的精神,是他敢于挑战强敌的体现。
一八五四年四月,曾国藩率军至靖港镇,与太平军展开血战。由于中了太平军的埋伏,湘军大溃,曾国藩无法挽回败势,为免败后受辱,他竟跳江欲求自尽,幸被随员们救起,随残军败退长沙。
曾国藩大败之后,又鼓足勇气,继续埋头募兵练兵,原来的老湘军只剩了四千人,他陆续增至水陆两师二万多人,修造舟师,配备炮械。一八五四年七月,曾国藩再次指挥水陆二师北上,发动湘军的第二次攻势。
这一次大战,曾国藩被石达开困在鄱阳湖,无法突围。石达开更使用火攻,将湘军一百多只战船烧得精光。
曾匡藩在罗泽南的营里,目睹水师覆灭,船沉勇溃,愤不欲生,又一次赴水求死,幸为罗泽南、刘蓉竭力拉住。曾国藩自杀不成,黯然逃到南昌,受尽天下的冷嘲热讽、奚落讪笑。他说,这一次惨败,是他平生四大惭之一。
一次又一次的惨败,也曾使曾国藩灰心丧气,悲观到了极点,乃至蓬头垢面,不饮不食,跑到山上去写遗嘱。但是,他的自杀作为并非悲观失望,而是由于自己指挥不当,这种羞愤使他决心以死求得解脱。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为国捐躯、尽忠报国、舍生取义之类的思想,早已把他的灵魂浸透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曾国藩的人生信条。曾国藩不满绿营军的就是他们有:叻便抢,有难便逃。在他得知曾国荃想延长休假时,写了这样一封信:
"天下纷纷,沅弟断不能久定,与其将来事变相迫,仓猝出山,不如此次仰体圣意,假满即出。余十五之信,四分劝行,六分劝藏,细思仍是未妥。不如兄弟尽力王事,各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志,终不失为上策。沅弟于毁誉祸福置之度外,此是根本第一层功夫,到处皆坦途矣。"为实践其人生信条,他在戎马征战的沙场上殊死拼搏,几次欲自杀殉国。一八六○年,曾国藩被困祁门时,身处绝境,即作书告诸弟,等于一篇遗嘱:"看此光景,今年殆万难支持。然吾自三年冬以来,久已以身许国,愿死疆场,不愿死林中,本吾素志。近年在军中办事,尽心竭力,毫无愧怍,死即暝目,毫无悔憾。"曾国藩几次自杀,表面上是他兵败后无颜见江东父老,内心里却是儒家文化的熏陶所致。他要以死报国,以身全志。曾国藩表示:"不带勇则已,带勇则死于金陵,犹不失为志士。"他还以袁简斋的一句诗勉励自己:男儿欲报君恩重。死在沙场是善终。
"愿死疆场,不愿死牖下",是曾国藩的素质。事实上,从他从戎那一天起,他就已经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作为一个文人而勉为其难来带兵打仗,如果难以期望大成,那么但求自己一死,其勇气与魄力也是值得佩服的。曾国藩其实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有着普通人的种种缺点和弱点,他之所以能成为英雄,一方面是因为他具有战胜失败、战胜自我的勇气与意志,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能够把国事当做己事,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