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太学,设立国子监、设立大中正之职,这利国利民的好事,惠及天下的壮举,朝中自然无人反对,也无人敢出头反对。
开太学,请儒家大家来洛阳任博士,教书育人。
设翰林院,主要是用来安置致仕官员,让他们能够在这里安心养老,发挥余热,监督朝臣,随时供皇帝寻策问对。倒是与后世‘人大’有异曲同工之妙。翰林院还负责文籍的整理编纂。为汉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以天子刘协的名义传檄天下,知名儒士,一网打尽。
郑玄首当其冲,然后便是颍川人士,荀爽、陈纪、刘德升、钟繇、胡昭、邯郸淳等。河内司马防。
避难辽东的邴原管宁王烈。荆州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宋忠……
但凡有些名气之人,俱派人去请,要得就是将这天下聪明人一网打尽。
这博士请来了,太学之中自然还得要有汉末最出色的学生,‘卧龙凤雏’皆在荆州,这二位在夏启的心目之中可是最想要得到的人物。若不是有宛城阻隔,非得亲自跑去请不可。
周瑜已经出仕孙坚,也就绝了请他的心思。
司马懿,这位也不可错过,虽然心中对他抱着畏惧,却不能不承认他的能力;与其便宜其他人与自己作对,还是先养在身边自己身边为好。
洛阳太学重建的消息一出,令人震动;无形之中将夏启的声望推的很高,一扫少年得志的奸臣形象。加之他大力推进官学,迅速的将麾下的民心抓得牢牢的。
刘辨听到夏启这个举措,顿时恼怒不已,为何自己没想到要这么干,让夏启抢了先,平白少了不知多少名臣武将的归顺。
这招揽人才之事,晚一步,可能是颗粒无收啊!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身在青州的刘辨忙紧急下令,让金陵朝廷也发出开办太学的诏令,不能让夏启将便宜占尽。
一时间天下诸侯纷纷仿效,太学院的建立,倒是在乱世的汉末时期将教育事业空前的发展,前所未有的繁荣。
夏启令王守仁在洛阳开办朝廷邸报,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内容,以及天下发生的大事。
另设立民报,刊载当代知名大家的文章,历史文献,传播文化历史知识。
“天下烽火四起,战乱频繁,哪里还有净土?”
荆州,襄阳城外,水镜山庄。
司马徽迎来了一个贵客,正是鹿门山庞德公。
本来,经历过党锢之祸,庞德公也是对汉室有些心灰意冷,不愿意理睬红尘俗世,隐世于深山之中。
哪知后来,夏启的迅速崛起,更是成了天下最为强大的几个人之一,如今又积极兴办官学,惠及天下;一番动作,令庞德公警醒不已,急着要从鹿门山里走出,与老友相商。
这夏启从出道以来,整民生,破异族,入洛阳,开太学,兴办报业,稳定局势……合纵连横,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让庞德公感到佩服。
现在,孙坚攻打江东,荆州与洛阳大军夹击南阳郡,曹孟德攻打徐州,据闻皆出至夏启的谋划,可见其智力不凡。
更听闻其他武力不弱,这上马能征战,下马能治国,这样的人必定会有番作为。
能够不为私利,抗击异族南侵,这样的人物倒是值得他们这种隐士关注。他今日前来水镜山庄,就是为了征召太学博士和太学生之事。
“庞公来得如此匆忙,可是遇到什么事?”
司马徽定居襄阳,开设水镜书院,教书育人。
庞统、诸葛亮、孟公威、崔州平、徐元直……这几位三国最知名的人物,都是司马徽的弟子。
而夏启的征召,除了投奔刘辩的徐元直,其他水镜高徒,赫然在列。
这个时代的儒生,尚未完全定型,与后世拜师从一而终的规矩,有很大区别。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研究的方向不同,而擅长的类别也不一样。比如庞德公,在尚书的研究就很强大,而其他如诗、春秋的领域,略显不足。一个名士需要博古通今,涉猎各种学问。加之这年月,又不似后世那般,书籍发达,所以很多时候,可以拜师多家。
在座诸位家学渊博,可依然拜师司马徽。如今洛阳太学的重开,集合了大汉的教育精英的太学,由不得士人动心。要知道,入太学可是为官出仕最大的捷径之一。
如今的荆州,名义上还是听令洛阳朝廷的,况且世家大族的安排,刘表也无法干涉。
当庞山民将这个消息带入鹿门山庞德公处,听到这个消息,庞德公却是喜出望外。
虽未表现出什么,可从他来寻找司马徽可以看出,他的心中对夏启的谋划倒是很是满意。
这不仅仅是他内心之中的想法,更是得为庞门考虑。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的大势也逐渐的清晰起来,洛阳夏启必然会更加的强大。
刘表本就不被他看好,那么,荆州世族将何去何从。身为荆州老牌世族的庞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援。曹操还是刘辩,从他们二人的施政,所作作为可以看到他们对于世家的态度。
相比较起来,还是选择身为儒家弟子的夏启更适合世家的未来。
与洛阳打好关系,庞氏将屹立不倒。
在兄长庞季身死之后,隐士也不得不为家族考虑。
一旁,庞统诸葛亮在末相陪,跪坐庞德公身后。尚有童子煮酒。
“庞公,而今这一幕,却让我突然生出许多感怀。”
“哦?”
“岁月飞逝,你我已是暮年。”
此刻的司马徽虽才四十出头,可脸色苍白。年初,他患了一场大病,幸得医治及时,才挽回了性命。
司马徽身体还有些虚弱,却透着几分超然的气概。那双眸子中,似乎已看破了生死世情……
对着庞德公突然问道:“可否决定了?”
庞统、诸葛亮二人心中很是不解。“到底怎么了?”
庞德公点头,“吾已与山民商议。这事最好的选择!”
司马徽笑了。继而对着庞统笑道;
“凤雏初啼,应在洛阳!士元,是该你出师的时候了。”转头看了看诸葛亮,今日的诸葛孔明才13岁,这年岁本该安心在书院读书,只可惜身在乱世之中,为了家族兴旺,怕是过些时日,也得离开水镜书院而去了。
“出师?”庞统心中明镜一般,自己叔父亲自前来,定是给自己寻了去处,忽然间露出恍然之色。洛阳重开太学,听闻郑玄也将应召入京,叔父应该是希望自己去洛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