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教海采珠
36627800000012

第12章 数学教学(3)

让学生对熟悉的事物变换角度认识,可以引起新的思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六(1)班有女生20人,占男生人数的45,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多数学生会用分数解:20÷45+20。但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一种解法,要鼓励他们寻求多种解题途径,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另一种分数解:20÷45+4;归一解:20÷4×(5+4);倍比解:20×〔(5+4)÷4〕;方程解:x-20=20÷45;比例解:45+4=20x二、大胆设想,培养思维的独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会提出独特的见解,有些甚至是教师预料不到的。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向创新发展,培养思维的独特性。如,某工厂生产22500台机器,原计划25天完成,工作5天以后,改进技术,工作效率是原来的4倍,这批机器可以提前几天完成?多数学生按照常规思考并列式为:25-5-(22500-22500÷25×5)÷(22500÷25×4)。可是,有一个学生却与众不同,列式为:25-5-(25-5)÷4。原来他经过思考,快速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明确了解题的关键,正确进行推理:因为剩下的台数不变,工效与工时成反比例关系,改进技术后,工作效率是原来的4倍,所以完成任务的时间应该是原来的14,则列式为;(25-5)÷4。

三、扩散与集中相结合,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在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它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的这两种思维能力。如,在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柳树,四个顶点各种一棵,每边24棵,一共种多少课?学生列式时提出以下几种解法:

①24×4=96(棵)②24×4-4=92(棵)③22×4+4=92(棵)④(24+22)×2=92(棵)⑤(24-1)×4=92(棵)⑥24×2+22×2=92(棵)⑦24+23+23+23=93(棵)⑧24+23+23+22=92(棵)学生列式后,教师评讲,评讲前,先让学生讨论这些答案中哪些对?哪些错?哪些解法最佳?

最后得出:①、⑦是错的,②、⑤最佳,⑧繁琐,其余解法一般。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题多变练思维

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很值得研究。南京市特级教师孙丽谷的一节应用题教学课,在这方面给我们启发很大。

首先,孙老师出示问题:“有6人植树,计划每人植10棵,实际植树时有一人未来,为完成任务,问实际每人多植几棵?”

教师先引导学生按常规思路分析,求出一共植多少棵树,再求出实际每人植多少棵,最后求出实际每人多植的棵数。列综合算式:10×6÷(6-1)=2(棵)。

接着教者又引导学生从其它角度寻求解法。有个学生列出如下算式:10÷(6-1)-10=2(棵),这时全班愕然。这个学生说出了算理:6人的任务5人完成,人数减少1人。这1人的任务(10棵)要分配给5人完成,所以每人要多栽10÷5=2(棵)。大家恍然大悟,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抓住这个时机,教师又进行变题训练,将条件改成。”实际有2人未来”。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个别学生列出了10÷(6-2)的式子。针对这种错误,教师没有急于纠正,而在黑板上画出了直观图示(见下图),学生很快便明白了:两人的任务10×2棵要分配给4人完成,每人多载的棵数是:

10×2÷(6-2)=5(棵)或10÷(6-2)×2=5(棵)对于后一个式子,孙老师要求学生口述算理,即一人的任务留给4人完成,每人要多植10÷(6-2),现在是2人的任务,所以要乘以2。

至此,教师又趁热打铁,继续进行变题训练:“实际有3人未来,每人要多植几棵?”受以上思路的启迪,学生很快都能列出算式:

10×3÷(6-3)=10(棵)或10÷(6-3)×3

对于后一个算式,在计算过程中将出现循环小数,于此教师埋下伏笔,以激发对未来知识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启发学生。

找出新的解法:10×2-10=10(棵)。由于实际的人数只有原来的人数的一半,所以实际每人栽的棵数是原来的两倍,即10×2,再减去10得到多栽的棵数。

纵观整个数学过程,教师设置的一题多变、新意迭出的一题多解,步步深入,环环相扣,不仅启发学生轻松地学到了新颖的解法,而且促进了知识间的联系与沟通,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小学数学概念的学法指导

一、找要点。每教学一个新概念,都要求学生“咬文嚼字”、“逐字推敲”,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分清每个概念的层次要点。例如“平行线”概念,通过讨论,找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这三个要点。

二、抓关键。通过关键性词语的剖析,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梯形定义中的“只”字是关键性词语,揭示了梯形的本质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至于形状、位置、大小等都是非本质因素。

三、举实例。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要求学生多举实例说明,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联系起来,活跃学生思维,有助于理解和运用概念。

四、举反例。课本一般只从正面阐述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应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进行剖析。想一想,概念中的要点去掉一个后,内涵外延会发生什么变化。

五、抓变式。运用变式,有意识地变换概念的非本质属性(如几何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代数概念中的不同叙述形式),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六、找联系。每教学一个新的概念,都要密切联系与它有关的旧概念,通过对比、归类,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概念有完整、清晰的认识。

教给学生回想、联想、猜想的解题方法

一般说来,回想越充分、联想越丰富、猜想越合理,解题思路就越明确。究竟想什么,怎样想呢?

回想。即在审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回想——与题目有关的基本概念、定律、性质、公式、法则是什么?能否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它们来解题?这类题目的常用解法是什么?能否用它来解题?许多题目,通过这样回想就可找到解题途径。

联想。联想是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即寻找一个相似的问题,或指出与题目接近的方法,变通使用这些知识,看能否解决问题。例如:计算72×36+75×63,从题目数目的特征和结构形式,首先联想72×36+75×63的简算方法。这样联想,就能很快地顺向迁移,对上题作出相应的简便运算。

猜想。猜想是对事物变化方向的一种“试探”性判断,这种判断往往并没有经过严密的推理和验证。例如,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能是什么角?(可能三个全是锐角或两个锐角和一个直角或两个钝角)为什么?猜想的思维基础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即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通过试探找到解题方法。

加强学具操作的指导

儿童的认识规律可简述为“动作——感知——表象——符号”。这就是说,儿童的认识不只是从直观开始的,而首先是从动作(操作)开始的。在教学中组织好操作活动需要:

1、课前做好操作的准备工作。对初入学的学生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训练,先掌握一些操作的基本步骤。

2、明确操作的目的、操作的重点。通过操作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揭示概念的意义和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操作的步骤直接影响操作的目的是否能达到,教学中也应该给予重视。

3、从操作中获得有关数学概念或数量关系的表象。应设计好利用学生建立表象的过程。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读法”按这样三个程序施教:(1)把小棒、计数器上拨出的珠子和数字一一对应;(2)逐步让学生借助数位表读数;(3)完全脱离直观看数字读数。数位表实际上是操作动作的升华,即表象。

4、借助出声的言语表达操作过程。要引导学生通过说,把外部的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在内化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深刻性。说,主要是说操作的程序、思考的过程。指导学生把学具操作内化为智力活动,宜遵循(1)运用出声言语循序说出操作过程;(2)离开操作情境用出声的言语进行推想;(3)在头脑中不出声地默念前面的用出声言语推想的过程,并逐步简化思维的层次和步骤。

教材思路提示语教学的思考

教材中呈现的思路(方法)提示语,突出了基本概念的理解过程,数量关系的分析过程,问题发现探究过程,以及对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和方法作了精当的思维启导。必须从记忆为主的教学转到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为主上来。

1、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认真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对提示语的理解掌握过程成为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着力指导学生看、想、讲,舍得在“提示语”的教学过程上花气力而不走过场,使学生真正领悟、理解并基本形成清晰的“思路”。

2、在思路(方法)提示语的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的思维展开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和机会。

要使学生会想和善想,除了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想有依托和支持外,还必须保证“想”的时间。还要靠学生的“讲”来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要求提供学生讲的机会,要尽可能地使大多数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3、要突出思路(方法)提示语的练习过程。要指导学生按“提示语”的指向使“想”和“讲”的要求到位。

4、要把握好“提示语”训练的“度”,教学时不得随意增减。

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与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疑难,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寻求答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学能力,也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表现。指导学生读课本可以激发儿童的强烈求知欲,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质疑、解惑的良好习惯。阅读数学课本的要求是:

1、读通。这是对课前读书的要求:①读懂课题;②读通例题;了解例题的内容,弄清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③找出课文中哪些是旧知识或是旧知识的延伸;④找出课文中的新知识,其中哪些能看懂,哪些还不懂;⑤找出课文中新旧知识的联系。

2、读懂。这是课堂上在老师指导下读书的要求。学生应该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划,边读边批,能把课上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勾划出来,并能理解其意。

3、读透。这是课后阅读课文的要求:①能用自己熟悉的具体实例来验证课本的结论;②能从课本上的许多实例中概括出普遍规律;③能整理一节、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④能大胆地对课本内容质疑,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把知识学活。

阅读的方法有:①既读文又读图,图文挂钩。②既读题又读式,题式并重。③既读题又读全文,题文结合。④既读例题又读习题和思考题。

加强思维训练的三大环节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思维的抽象、概括过程,蕴含了探索、猜想、发现、论证、应用等一系列认知活动,也是人的数学素质形成发展的基本过程。然而,这些内容,却都隐含在较为枯燥的数学知识的文字叙述之中。发挥它的潜在教育功能,关键是教学过程中思维价值的体现程度。思维培养一般具有三大思维环节:置疑——探索——解决。

置疑,是思维培养的基础。问题设置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继思维。问题必须具有:

(1)实际的出处(或生活的原形、或数学的原形),具有直观性;(2)认知位差(知识结构位于学生认知结论的近区),具有可接受性。

探索,是思维培养的主要内容。探索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探索的重要功能,来自于学生的自我体验。

解决,是思维培养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将抽象的结论,经过验证、使用而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是同化过程。在这个环节中,练习、运用、巩固是其表现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注意运用心理激励去强化同化过程。

思维训练方式种种

1.模仿式。在进行这种方式训练时,要注意多层次多方向的模仿,不应只停留在单一的机械模仿训练上,应鼓励学生仿中有创,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2.求同式。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方式。如,概念、公式、法则等的教学,从实例中概括方法和规律等等。

3.递进式。这是一种属于逻辑推理、判断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正误,选择答案或作一些递进式题组的练习,都属于这类方式的训练。

4.联想式。联想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独特性。教学中常用的联想方法有: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可逆联想等。

5.连想式。这是一种具有激化性、跳跃性的快节奏的思维方式。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要求的口答问题、口算、速算等形式进行训练。

6.系统式。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层次或不同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进行这种思维方式训练,就是要使学生从整体出发,认识和分析一个问题,考虑整体内容各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

7.发散式。这是一种不依常规,寻变求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可以一问多答、一式多题、一图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进行训练。

常用的思维训练方式还有逆向、求异、类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