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教海采珠
36627800000019

第19章 自然教学(4)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初步学到了解世界、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这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认识事物方法的基本途径,也是启蒙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学中要围绕关键导思,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活动中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科学的方法。如在《水的压力和浮力》一课的实验中,抓住“沉没在水里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这一学生非常容易发生误解的问题,让学生设计证明结论的实验方法:“你能想出一个证明沉到水里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的方法吗?”进而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出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规律(不要求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只要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说明“比水重的物体要下沉,比水轻的物体才能浮着,但不论沉、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即可)。这样在实验的关键环节处设计问题,就可以启导学生深入思考,探讨、研究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收到在思考中掌握科学的方法的功效。

(三)在表述中重视逻辑推理——细思

不论在观察实验活动中,还是在动手制作及创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思维方向、思维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逻辑?教师都需要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来了解,以便及时给予指导。所以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对所思及所做的依据和道理进行表述,通过表述,来培养思维能力。例如,在认识土壤成份的分析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推理,使之通过“细思”,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通过“你是怎么知道土壤由沙、粘土、水、空气、腐殖质、能溶于水的东西(主要是盐类)等成分构成的”的讨论,让学生掌握认识土壤成分的推理方法和依据,达到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细思”的目的。

(四)在制作活动中启思

制作活动不仅具有培养操作技能之功用而且有创造、思维等多重功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及时启思以期发挥多重效益。例如,启发学生分析制作的成功(失败)原因,使之进一步掌握制作原理和技能,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设计去创造——“看谁能用学过的磁铁知识设计一个好玩的玩具”,“谁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感到不方便的问题”等,给学生以更多的想象、创造、制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制作中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制作精度等,增强学生学好基础课的兴趣。

(五)结合想象及创造活动激思

想象及创造活动是自然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设置使学生能够充分展开想象和进行创造活动的条件和环境,激起学生创造的火花,使思维处于极佳的兴奋状态。并通过交流、讨论、设计、实验、制作、总结等,使创造火花得以保持和光大。例如,结合教学中能够展开想象和进行创造活动的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想象、创造的环节,或开设想象、创造课等,激励学生去想象去创造。

(六)抓住灵感理思

教学中不仅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意见,而且还要在创造想象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捕捉住灵感理思——运用已有知识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自己想法是否有可能实现。对可行的要及时指导其进行认真没计,以便使学生的合理想法有可能变为现实。例如学习电磁铁知识后,学生可能发出“电磁铁真好玩”的感叹,教师就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一个电磁铁玩具(或小作品)。

学生提出设计思想后教师就要指导其运用所学知识推敲设计的可行性,一旦可行就鼓励其讨诸实施。如果不行也要指导学生弄清不行的原因并修改设计中的不合理部分,变不行为行保持创造热情,这样经常指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及现象进行观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用已学知识(或未学却可在教师指导下弄明白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思考,并进行创造性设计。

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不断对自己所获的灵感进行理思的习惯,从而达到发展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目的。

让学生主动发展

有幸看了一位美国教师给小学生上的一堂自然常识课——蚯蚓的教学片断,颇受启迪。

一上课,老师宣布这节课讲“蚯蚓”,随即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纸。孩子们捏着纸片纷纷去取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到地上。孩子们有的推桌子,有的挪椅子,弯腰去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成一团。而教师却只是站在讲台上冷眼旁观,一言不发。待孩子们抓到蚯蚓回到座位上,老师才开始第二个教学环节。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蚯蚓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看谁能说得比较完整。(经过片刻观察,孩子们开始踊跃举手回答。)生1: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脚但它会爬。

生2:不对,蚯蚓不是爬,是蠕动。

师:对。

生: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

师:说得不错,请同学们继续。

生:它身体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

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老师,我刚才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师:是嘛?我很佩服你。

生:老师,我用刀把蚯蚓切成了两

段,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师(很激昂):完全正确!

多么生动有趣的自然常识课!其精采之处在于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自然教学的几种实验类型

一、观察分析型实验

这一类型的实验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实验,分析物体内部结构,分析物质成分的构成,或通过对比实验,发现规律,或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例如教学《果实的共同特征》时,让学生解剖多种果实,认真观察果实的内部构造,认识到植物的果实虽然它们大小不一,形色各异,但它们都有“籽”和“皮”。最后得出“凡是果实都包含有种子和果皮”的结论。《氧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的实验也属于这种类型。这类实验由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事物,讨论分析它的特点,最后得出结论。

二、诱发性实验

这类实验较常出现于一节课的开头,能起到“引人人胜”的功效。大部分用于演示实验,能给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由于诱发性实验在一节课中有其特有的作用,所以要求实验必须做到绝对的成功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做实验之前要试做一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成功。如教学《大气的压力》,课始演示实验教师手拿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杯口用浸湿的硬纸片盖住。用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或侧转,尽管此时松开手,纸片也不会掉下来,杯里的水也流不出。学生看到这一现象,就会带着“一定有一种什么力托住纸片使它不会落下?”的疑问进入新裸,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操作性实验

操作性实验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掌握基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要求,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做实验之前教师先要讲清实验的要领,并且要正确进行示范,然后才让学生操作。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正确使用温度计给物体测量温度等都是属于操作技能性实验。如教学《水的净化》一课,通过用滤纸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易溶于水的杂质时,我们可以先用挂图向学生讲清滤纸的折法和要注意的“三靠一紧贴”

的要领,并在讲桌上演示实验,最后才让学生分组实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和习惯。

四、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一种实验在前、结论在后的研究方法,是要大力提倡的方法,是实验改革的趋势。它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类实验让学生运用有结构的材料自行实验,在“玩”中探究规律性的东西。如《轮轴》一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轮轴的作用,去发现怎样做省力,怎样才费力。学生实验时根据手中的感觉,不断地改变使用方法,就会得出“用轮带动轴时省力,轮越大,轴越小,越省力;用轴带动轮时费力,轴越细,越费力。”由于探究性实验主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测量得出规律,所以做探究性实验时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应明确提出要求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实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去帮助那些较差的小组完成实验。在实验小结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做好分析归纳,强化知识要点。

五、验证性实验

认识自然现象的科学方法是“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经过思考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到经过实验验证的科学结论”。这也是科学认识的基本程序。这种实验就是由学生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后,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用实验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例如《根的作用》一课通过做实验来检验“植物是用根来喝水的”就属于这一类型。我们把有几片叶的豆苗插入装水的试管中,根全部侵入水中,让叶留在管外,管口要用橡皮塞封紧并涂上凡士油封闭,置于阳光下照射半个小时后,就可见到水面下降。用这实验就能说明水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验证了植物用根“喝水”的结论。通过实验,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六、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是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手段,模拟再现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各种现象,从而研究自然规律。如《雨和雪》一课中,我们用加热烧杯使水沸腾,冒出大量的“白气”在空气中遇冷,凝成小水珠(浮在空中成为“云”),再逐渐聚合形成大的水滴,落下来成为雨的方法来做模拟雨的形成试验,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

七、课外巩固性实验

课外巩固性实验是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根据教师的布置要求用一些简单的器材独立进行的实验,以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独立实验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创造能力。课后巩固性实验扩展了实验环境,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自然、研究自然的积极性。但是巩固性实验要注意必须是绝对安全的才可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