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学家季羡林先生曾用“两句话”来诠释“人文奥运”的内涵:“人文奥运就是两句话,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文化,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其核心是如何发挥文化人的文化创意,使之成为一种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文化产业的概念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问题。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并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宣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从国家有关政策方针和课题组的研究宗旨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的三重定义,在某种意义上实际上已经展示了,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了一个文化与产业不断接近,以至重合或者融合的过程。这表明,发展文化产业,有意识埤采取相应政策,使得文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大势,不可不为,也不得不为。
二文化产业与艺术的民族性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纵观华夏文明史,陕西的历史体现了古老而凝重的文化积淀,她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更是空前繁荣光彩辐射吸引世界的文化灯塔。在这块沃土上,曾孕育出了东方文化经典:西周的青铜器“秦书八体”和“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都向后人展示了秦文化的强烈震撼力。汉·司马迁的(史记》,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长安“百戏”,辞赋乐府,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唐·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柳公权、颜真卿的书法,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孙思邈的《千金方》,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因为古长安和汉唐文化的影响,陕西在全国乃至全球很是引人瞩目。如今,在陕西这片素有“中华历史博物馆”美誉的神奇土地上,一场“文化复兴”运动正在兴起。这场运动的主题就是“和谐陕西、文化陕西”。以“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为目标,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开始重新定位,并勾勒出自己的发展蓝图——那就是走出去,走出中国、走向全球。陕西无疑会再一次吸引世界的目光,成为吸引投资的热点。而这一热点的核心,就是陕西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和城市魅力。
陕西省省长袁纯清经常很骄傲地向外界推介说陕西是文化大省,最重要的标志是文化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的确如此。在这片土地上,从蓝田猿人到仰韶文化;从周秦汉唐到圣地延安;从帝王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到革命文化、现代文化,陕西文化几乎没有一处遗漏。陕西文化的博大还体现在它的多样性上。在当代被称之为“陕西文化现象”的名词总是频频出现在国内外媒体上,而且总能引起世界的感叹或嘘唏……不论是秦腔现代戏,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还是电影或大型木偶皮影戏,陕西艺术精品在国内外大放异彩,这些陕西地域文化直观反映了陕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来自各国各界的观众,使其真实感受到了陕西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同时向世人展示出我们陕西民间传统文化的巨大市场潜力。
良好的产业运作为艺术的创作、生产与传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其获得的社会影响力和创作动力,更是远远大于经济效益。
三中国现代文化产业链形成的必然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艺术市场发展得空前迅速。进人新世纪,艺术产业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正日益显现其重要地位。尤其是人世以来,国际艺术市场的繁荣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各地艺术区的出现及纯艺术作品的拍卖天价表示着中国艺术文化产业和艺术市场日趋成型和成熟。
1.利用国有工厂庚弃的大型厂房改造为画家创作和展区是艺术现代产业化的成功之路北京798艺术区,是海内外包括一些髙级政要、知名人士、媒体等高度关注的区域。2002年初,艺术家们发现了这个“新空间”,各种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书店被吸引而来,组成了风格前卫的“大山子艺术区”。目前有200多家艺术机构,涵盖了纯艺术建筑、服装、设计、音乐、影视等方面。改造大片的旧仓库作为艺术区,能称作标志的是纽约的soho区,它使仓库生活成为现代艺术的一个符号。人们把“大山子”视为中国的soho区。这里目前已经成为时尚、流行和刺激的代名词。中外人群来此地参观艺术中心、开放工作室和购买艺术产品,在充满艺术感的餐厅和酒吧里感受时尚的消费方式,这里每年的产值也在数亿元,地方的税收和地产业都有诸多收益。
上海的塞纳河左岸——上海莫干山艺术区位于莫干山路50号,现在聚集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中心以及画廊,充满着现代中国艺术的创造能量。莫干山路上艺术仓库的存在体现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先进、文明的一面。这些苏州河沿岸的工厂仓库不仅仅是保留这座城市记忆的载体,如今,也是前卫的当代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的空间。可以说,莫干山路50号的艺术仓库实现了旧和新、历史和现代、文化和艺术的生动结合。这些艺术仓库所拥有的不仅仅是旧城市的印迹,更重要的是这里孕育了新都市的符号。另有深圳大芬油画村就不在此赘述。
西安目前重要的艺术创意产业园区——纺织城艺术区,位于西安市纺织城纺西街238号(原西北第一印染厂内)。艺术区起始于2007年1月,以西安美院纯艺术专业教师和毕业生为主的艺术家利用原厂房进行装修、改造而成。现已人驻艺术家约70位,其中已有荷兰艺术家驻地创作。艺术区现已有诸多艺术门类人驻,其中以架上绘画居多,另有陶艺、雕塑、摄影、装置、画廊、设计、文化机构、创意机构等。至目前艺术区已形成“中央大道、A、B、C、D五个大区”,约2500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目前已形成西北地区最大的当代艺术区。自成立以来,纺织城艺术区迅猛发展,已成功举办大型展览多次,众多媒体均相继报道并深度采访艺术区,吸引了各地艺术家、收藏家、学生及业内人士前来参观。陕西省委、市委领导及规划局、文化局、旅游局、宣传部等主要领导都曾多次亲临艺术区,参加重要的活动和调研。笔者建议如有可能,能否作为西安市文化产业链,浐灞、临潼文化产业区的规划和管理或文化产业股份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
2.艺术市场的影响力艺术,因为其永不衰竭的创新和探索而惊世骇俗,而市场的力量有时却十分神奇,让艺术的锋芒变成了市场价值,成为资本追逐的目标。上海和北京已成为艺术界的新视点:画廊的数量在这里日渐增多,由于中国艺术的沸腾,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纷纷来到亚洲寻求机会,中国许多拍卖行都在支持着艺术市场并且交易额极高。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在2006年已经翻了十倍。2006年刘小东的油画《三峡新移民》在保利拍卖公司以2200万元成交。陈逸飞的《黄河颂》在中国嘉德拍至4032万元。陈逸飞的《玉堂春暖》于2006年6月27在上海泓盛拍得110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嘉德陈逸飞的《朝圣路上》落槌价达到360万人民币。在2006年12月台北罗芙奥,张晓刚的一件作品《血缘系列:同志No.17》以3000万台币易手。2007年5月31日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行,曾梵志的《面具14号》以800万人民币落槌。4月28日在新加坡Borobudur当代艺术拍卖会中,岳敏君的《豪情》卖价为90万新元。
四西安美术学院大美术、大美院教育的人才培养趋向
西安美院的办学理念为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其中大美术”涵盖了服务于社会的价值取向。
1.注重传统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并服务于社会西安美院油画系在教学课程中设置文化考察课程,作为髙年级的课程设置,文化考察是了解认识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地处陕西这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域环境。工作室鼓励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课堂,行走在文化、历史的中间汲取营养。不同于在课堂中获取的技能和知识,文化考察课更多的是直接感受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存;感受文化气息和氛围;关注当下人文环境和发生的文化现象;提供文化思考线索。虽然短期不能取得直接的效益,但其学术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为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化生产打好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和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产的意识。例如:西北民间艺术考察、陕西石刻考察、敦煌石窟壁画艺术考察、山西明清建筑考察、现代建筑及园林考察等。文化考察课往往利用参观、访问、记录、收集资料、写考察日志,最后以提交草图和论文的形式提供规划设计方案。课程期间不定期的展开专题讨论,有条件的话邀请专家参与。参观全国美展、中国油画展、国内外专题展、回顾展、国际交流展、双年展等。同时接触了解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及相关流程和运作模式,为更好地参与当代艺术发展做好铺垫。
2.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产实践,鼓励院系参与和专业相结合的社会艺术文化生产西安美院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积极参与了全国重大的建设项目,着名的有:人民大会堂陕西厅、首都机场、咸阳国际机场、西安火车站、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等艺术设计和绘画项目。
西安美院绘画专业近年培养出大批专业能力强、各方面均出色的毕业生,其中油画系有许多优秀毕业创作被浙江美术博物馆提前预订收藏;“嘉德在线”以学生作品不断拍卖成功,为他们提供了接触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学院之光”系列活动今年进人第六届,项目定位于以毕业生优秀作品展览为轴心,在学院体制内,推崇应届毕业生多年学院生活中的课外的、另类的、非常规教学的个人探索。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学院之光”强调引人不同的声音,加强学院与社会的互动,加强学院与知识文化界的互动,加强学院与当代美术的互动,以拓展学院的学术格局,反思和丰富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成长为主旨。这些与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关的活动的举办,为学生提供了毕业创作的前期实践而积累经验。
2008年5月3日,西安美术学院举办了首届大学生艺术品拍卖会,会上111件学生创作的各类艺术作品全部竞拍成功。使学生的优秀作品走向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学院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筹划,并通过各种媒体、海报等形式宣传。此次拍卖会共吸引了50人参与竞拍,大多是经营画廊的老板和收藏家,拍卖收人全归学生本人所有。美院2007级一位研究生感到非常激动,“以前创作的作品要么送人,要么就自己收藏,从来都没想过能走上市场。通过学校开辟的这个渠道,既能给自己创造经济效益,还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他表示,今后要多创作好的作品。全国书画的行业组织、中国书画家经营者协会会长谷福海、副会长池占江给此次拍卖活动以高度评价。他们表示,这种拍卖会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也是第一次,丰富了艺术品市场作品层次,也探索出一条让学生作品与市场结合的道路。对此,学院领导表示,要将拍卖活动长期举办下去,还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艺术品交易市场平台,让更多的普通大学生受益。
3.继续鼓励相关文化产业区域的完善、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西安美院周边已经形成了300多家美训班、颜料商、画廊,有上万人从事有关美术产业的配套服务,如有可能,笔者建议省市区领导及有关方面可考虑建立以小寨为中心,以西安美院、西安音院、交大等高校为依托,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髙校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建议:
1、开放校内外画室及工作室,扩大开放校园绿地雕塑公园;2、设立和开放黄土画派展览基地等;3、美术院校教师、学生作品定期举办拍卖会,丰富群众生活,提高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注重培养油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研究方向,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产活动,能够进人政府支持下的“产、学、研”为一体的新型艺术产业园区,毕业后能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结论:
充分利用西安艺术院校人才智力优势,建立多种形式的艺术产业园区,促进西安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推动陕西文化产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