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前沿、立足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发展文化产业。我想,党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猜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强调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文化产业恰恰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汚染小、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可以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第三,这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我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来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产生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了一批知名文化品牌。部分有实力的文化企业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自身也得到长足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文化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也还有较大差距,文化产业还需要加快发展。在这里,我就发展文化产业谈几点个人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提高认识,加速文化产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也本科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总体布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泛共识,成为许多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据了解,现在全国有23个省(市、区)提出建设文化强(大)省(市、区)的奋斗目标,并把文化产业列为建设文化强(大)省的主要任务之一。我看到《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产值、税收、从业人数明显提高,增长速度要高于全省GDP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实现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一番,使文化产业成为陕西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的目标,这的确令人振奋。相信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陕西文化和相关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增长空间的文化产业门类,涌现出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集团,由此形成陕西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格局。
二是要注重社会效益,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发展文化产业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决不能只盯着经济利益,完全迎合市场,由市场来决定一切。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必须贯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当然,发展文化产业还必须坚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能单凭热情、凭干劲、凭良好的主观愿望,忽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否则,文化产业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文化产业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相关技术的创新。发达国家借助高科技的发展,把高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朝阳产业,例如好莱坞的电影,采用先进的动画设计和音像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票房销售纪录;同时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后电影产品和其他衍生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嫌取了大量的外汇。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快文化产业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音像业和网络文化业等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开发、制作、传播等各个环节上尽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四是要发挥民族特色,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文化产业国际化成为发展的趋势。我国有着丰富、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举世公认的,而且这些文化遗产往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近年来,我国的京剧、民族歌曲、杂技、民族服饰和书画艺术等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欢迎,得到广泛的赞誉,说明越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越是能够走向国际,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只有真正的民族化才能有效地国际化。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发挥民族文化的优秀资源,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更鲜明的特色,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五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是在技术含量、市场环境、资本实力、品牌专利等方面相对落后,造成这种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文化产业人才的缺乏。虽然我国文化历史悠久,但文化产业的发展时间还不长,在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经纪、文化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和营销等方面都缺乏大量的实用人才。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文化产业人才,壮大人才队伍,丰富人20D8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才资源;要创造条件,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文化产业人才;要鼓励支持国家文化产业刨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以及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等,参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有用人才。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大课题,还有很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保护?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新局面?如何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积极地思考、探索和实践。这次,陕西省政协举办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陕西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其文化积累之丰厚、文化形态之多样、文化哲学之深刻,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责资源。如何发掘、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可能是一个有待解析、研究、破题的过程,这也是大家聚集一堂共同研讨的意义所在。希望通过大家的研讨、交流,提出更多好的意见建议,为推动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第一章创意产业的空间与模式
-从上海创意产业引发的思考
2008年4月20日,联合国发布了《2008创意经济报告》。这份报告提到的创意经济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文化遗产、视觉和表演艺术、出版业、纸质媒体、新媒体、设计以及广告和建筑业等。报告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受益于全球创意经济的发展活力并制定了扶植创意经济的政策,而中国在创意经济的发展中领先。
从这个信息可以看出,发展创意产业早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已经取得了相当成绩的一种实践。
一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问题创意产业,按照《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的定义是,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和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本人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创意产业发展实践,将创意产业定位为: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以个人创造性劳动为起源,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结合先进技术并成为生产力而创造财富的各类行业。
这个概念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
其一,创意产业是以个人创造性劳动(即创意)为起源的。虽然几乎所有的产业都需要个人创造性劳动,但在传统行业或领域中,创造性只是一种附属品而不具有产品核心地位,只有按照后标准化时代的创意理念,个人创意或创造性才构成创意产业的起源。
其二,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本质就是将原创性的文化创意规模化、产业化,从而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创意产业具有原创性,具备明显知识经济特征和高度文化含量。因此,文化创意是创意产业价值增值的核心,文化价值增值是创意产业的运行目的。
其三,创意产业的价值是通过产业化运作产生经济效益来体现的。虽然创意是创意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但仅仅有优秀的创意并不能成为一个产业,更不能对其他产业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创意必须依托科技,通过产业化运作方式,与资金、人才、运作平台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产业化的生产方式,才能称之为产业。
创意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不仅自身能创造财富,更重要的是能级数带动相关产业的价值增值。创意产业的巨大经济价值就在于它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中起了一个乘数的作用。
二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和发展的模式
1.上海创意产业的基本情况
就上海创意产业而言,这座城市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活跃的消费市场、完整的人才培育体系以及充分的国际交流。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涉及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等领域的创意产业2007年实现增加值857.81亿元,较2006年674.60亿元大幅增长27.2%,占全市GDP近7%。从2005年开始,由上海市经委授牌的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已达75家,总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人驻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企业3500多家,从业人员2.7万人,人均产出率达60万元。日前,上海市经委已明确在今年年底前建成85家创意产业园区,2010年将达到总数100家的规模。同时,上海以市委宣传部为主搭建了多个与发展创意产业相关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与浦东共同搭建的上海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上海文化“走出去”服务贸易平台以及与上海联交所合作搭建的上海文化产权(含创意、版权)交易平台,针对创意的形成、交易和出口等多个环节提供支持。另外,上海市科委在长宁区建立了多媒体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多媒体创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和创意产业中心举办的国际创意产业博览会、国际创意产业论坛和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已成为发展创意产业、推进“创意城市”建设的国际高端交流和成果展示发布推介平台。
2.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
然而,即使如此,上海在某些关键问题上还是准备不足。应当说有两个空间如果不抓紧发展,别人就会趁势发展,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应对的意识。
(1)首先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创意产业发展空间。这个科技指的主要是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可以举出很多鲜活的例子来证明这个空间的广阔性。
如:Ipod的出现颠覆了mp3,解决了数字内容的下载问题,形成了Ipod的商业模式;又如:依据长尾理论,IT企业围绕各种需求整合资源,在网络上开发出增值平台。可以想象,用这样的理念每个月发展100万用户,就会形成网上公园、网上社区、网上俱乐部等等,谁的平台大,谁就成为盟主。这样的活动不是在一个国家里进行,而是在整个地球上进行,任何人都不可能轻视它的存在;再如:凤凰媒体,作为全球华人的新媒体,通过手机、网站等,把传统电视节目变成网络节目,三个平台共振,媒体资源共享,达到了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电信业也在考虑向综合信息服务供应商发展,往内容上走,向第五媒体发展,因此IPTV就诞生了。这种交互性、适时性、离散性、随身性,使得用户获得了更多更全的个性化的信息,其创造的价值是无限量的,而且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在信息技术领域,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搜索引擎技术、多媒体虚拟技术、以web2.0为主的ptop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虚拟世界开拓了巨大的文化内容空间c科学技术的标准是全球化的,由国际组织制定。这些标准绝大多数已经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特别是美国c但是,文化是通过各民族的百花齐放来繁荣的,我们用自己的文化独特性可以应对国际的科技标准,在博弈中发展己,达到双赢的目的。王选的计算机汉字化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把国外软件技术和我们的文化很好地结合了起来。遗憾的是,这样的成功案例还是太少了,从数字终端到网络服务,到内容创造,我们自己民族的原创能力不能不说缺失严重。由此看来,技术空间业已存在,但是我们缺乏的是具有创意的被人们所接受的信息内容产品和网络文化产品,原创力远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