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从1万到100万的短线操盘实
36674200000017

第17章 机构出货阶段

机构出货的前兆,有五种情况:

(1)目标达到。

什么叫目标达到?有一种加倍取整的理论,这个方法在股市中还没有被广泛地应用,而一种理论在市场中掌握的人越少,可靠性就越大,所以,这是判断股票高点的一个好方法。简单地说,我们准备买进一只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加倍和取整所谓加倍取整,就是将一只股票的最低价或最高价乘以一个倍数或者取一个整数,包括加减两种运算,由此来预测其未来的空间。

我们先以上海的大盘为例;1993年2月16日,上证指数在1558点后开始下跌,遇到的第一个支撑是777点,这里,777≈1558×0.5倍。1996年的最低点是512点,随后的最高是1510点,在这里,1510≈512+1000点,这是两个典型的加倍和取整做出的高低点预测的例子。的方法联合起来用。当然,还可以用其他各种技术分析方法来预测。当你用几种不同的方法预测的都是某一个价位时,那么在这个价位上就要准备出货。当预测的目标位接近时,就是主力可能出货的时候了。

(2)该涨不涨。

在形态、技术、基本面都要上涨的情况下,股价不涨,这就是要出货的前兆,这种例子在股市中是非常多的。

(3)正道消息增多。

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报刊上、电视台、广播电台里的关于该股的消息多了,这时候就是要准备出货。上涨的过程中,报纸上一般见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传开始增加,说明机构萌生退意,要出货。

(4)传言增多。

一只股票,这个朋友给你传来某某消息,那个朋友也给你说个某某消息,又一个朋友又给你说某某消息,这就是主力出货的前兆。为什么以前没有消息呢?

(5)放量不涨。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是放量不涨,就基本确认是处理出货。如果有了这些征兆,一旦出现了股价跌破关键价格的时候,不管成交量是不是放大,都应该考虑出货。因为对很多机构来说,出货的早期是不需要成交量的。

出货也是一个过程,最经典的就是形成高位密集区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其本质特点上讲,就是买盘由少到多再到少,而卖盘由少到多的过程。一旦买卖盘达到平衡,则出货阶段结束。此后,如果机构不甘心,继续守股价,只能是自找苦吃。

出货的第一个过程是边升边出。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终于使该股成为了明星,散户开始认同它的价格,并且敢于想象更高的价格。随着股价的节节上升,跟风的人也越来越多。

第二个过程是见顶前平台。当股价达到机构的预定位置,就开始横盘。由于以前连续上涨时,有些人获一点利就跑出来,减少了净出货量。而横盘时由于大家都没有利润,此项卖盘就会减少。另外,在股价连续上涨时,许多人不敢追入,而一旦停止上涨,他们则敢于买入。所以这时出货量最大。有些股票这个平台非常小,甚至只有1天。

第三个过程是见顶。见顶前平台末期,一些短线客开始撤离,而该股由于一段时间没有表现,来买的人也少了,这样出货量就明显减少,甚至开始流入。有的机构胆小了,就开始砸盘。其实更好的方法是以攻为守,继续拉升。股价一旦创新高,大家就以为这个平台是整理,后面还有一轮暴涨,于是买盘又蜂拥而至。但是这时也不能太得意,因为毕竟已经出去很多货了,如果给他们的利润太多,他们就会出来。所以见顶后要迅速砸回。

第四个过程是见顶后平台。一般见顶前平台短的,见顶后平台就长一些。反之亦然,甚至有的股票两个平台都没有。见顶后平台应该与前一个平台处于同一个水平或略低。这时人们以为该股是在调整,接低买入。买入的人中多数是原先就持有该股的。但毕竟这个股票出现了一定跌幅,这一段的出货量要明显减少。不过可以在时间上弥补,多做几次反弹,让人以为又要创新高,又可以骗进去不少投资者。

第五个过程是跳水后回抽。见顶后平台做到末期,买卖盘几乎持平,如果要拉升只能吃进筹码,所以只有下跌。不要指望下跌时会有人买,机构要是做的形态很乱,上面的人还会卖出来的,所以就是一路的急跌。当股价离头部已经很远的时候,上面的人极少会再割肉,这时就可以做反弹,吸引一部分人进场。出货到此结束。

当市场处于狂热时,股价在进入最后拉升时期,日K线图上出现带有上下影线的阳K线,成交量呈梯式不断放大,股价的中期乖离率偏大,均价系统已经无法伴随股价上涨而同步向上。

(1)该股在上升行情中,凭借该股所处板块的热点而走出了一波上升行情。

(2)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上涨48%,成为市场中的次龙头。

(3)之后该股放量收带上下影的阳K线,日换手率达35%,机构拉高出货行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