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从1万到100万的短线操盘实
36674200000044

第44章 策略培养战略眼光

1.巴菲特观点的引入

1891年,亚特兰大商人亚撒·康德勒用2 300美元买下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权。巴菲特在1997年伯克夏公司股东年会上说:“康德勒基本上只用了2 000美元就买下了可口可乐公司。这可能是历史上最精明的一桩买卖。”

四年后,康德勒的经商才能使得可口可乐的业务迅速向各个州扩展。

像彭伯顿一样,康德勒生产了许多产品,他现在的任务就是给可口可乐配制糖浆。他向饮用水里加入了一些自然成分,以及众所周知的“商品7X”——这是世界上最遭嫉妒的商业秘密,也是被严密保护的成分配方。

有人说这个成分是可可粉。

可口可乐公司于1892年在亚特兰大召开了第一届股东年会,有四位股东出席。当时的年销售额为49 676.30美元。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额为74 898.12美元,手头现金为11.42美元。

密西西比州维克斯伯格的一家糖果商人约瑟夫·比登哈恩,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种可在野餐时饮用的饮料。他从亚特兰大将糖浆运上船,成为生产瓶装可口可乐的第一个人。他这个新的市场营销理念在1894年拓宽了饮料的销售市场。

1899年,大规模的瓶装生产成为现实。田纳西州沙塔诺加的约瑟夫·怀特海德和本杰明·托马斯获得了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销售瓶装可口可乐的特许经营权。

这个合同开启了可口可乐公司独立开创瓶装生产系统的先河,这个系统一直是公司软饮料运作系统的基础。如今,用于软饮料生产的糖浆和浓缩液已卖到了世界各地的瓶装可口可乐销售商手中。他们可在所在的地区对这一产品进行包装、营销和送货。

1919年,以欧尼斯特·伍德洛夫为首的投资者们用2 500万美元买下了这家公司。到了1923年,他的儿子罗伯特·伍德洛夫成为这家公司的总裁。他60多年的领导为这家公司赢来了新的曙光。

巴菲特在1992年伯克夏公司股东年会上说:“重要的是,你是否适合经商。”他说的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你本来可以在1919年用每股40美元的价格买下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份。巴菲特说,“一年后的股票价格是19.50美元,由于糖价上涨,你亏损了一半的钱。如果你当初把所有股息再投资的话,今天你的40美元就会变成180万美元(在1998年又变成了500多万美元),这其中经历了经济萧条和战争。还有什么能比投资于一个优秀企业所带来的回报更高的呢?”

巴菲特在伯克夏公司1998年股东年会上说,可口可乐公司用高于其每股收益40倍的价格重新买进其股份,是一项善用公司资金之举。巴菲特说:“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以那样的价钱重新买进公司股票听起来的确骇人听闻。”他还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企业。我同意可口可乐公司回购其股份。我更愿意他们以15倍市盈率的价格进行回购,因为这是对资金最有效的利用。”

伯克夏公司做的比可口可乐公司还要好。自从巴菲特接管伯克夏公司后,它的股票价格年均增长率为25%~30%,而可口可乐股票价格年均增长率不足20%。但是,正如巴菲特所说,可口可乐公司经历过战争和萧条,巴菲特的伯克夏公司只经历过一次世界大战,而可口可乐公司却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

多年来,伍德洛夫发明了六瓶装且上端开口的清凉饮料、售货机和运送设备,他还带领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展览宣传和促销活动。在他的领导下,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可口可乐公司最终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向外扩张,在加拿大、古巴设立分支机构,于19世纪90年代就迈出了它国际化的步伐,后来在1928年又与奥林匹克运动会挂上勾。当时,美国的一架运输机曾运送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美国代表团和1 000箱可口可乐到阿姆斯特丹。在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开始向欧洲进军。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口可乐公司也能够在国外政府的帮助下,在国外建立了64家瓶装生产线。

在1941年,由于美国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伍德洛夫命令,“无论是谁,无论花公司多少钱,每个士兵只要花5美分就可以买一瓶可口可乐。”

马克·彭德格拉丝特在1993年8月15日的《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了上帝、国家和可口可乐”的文章: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一群忠实的消费者。一位士兵在给家里的信中写道,在两栖登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第一或第二次潮汛来临时,岸上是否会有可口可乐售卖机。这位士兵因此而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

可口可乐不仅可以鼓舞士气,而且也能让外国人得以初次品尝这种饮料,这为它今后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打下了基础。即使在美国军队撤离以后,可口可乐仍然留了下来,建立了它的滩头阵地,从而成为第一批广销海外的美国产品之一。自然而然地,它的品牌价值也就得以提升了。

可口可乐甚至成为“超级杯”、国家橄榄球联盟及其球队的指定软饮料。

2.投资可以使普通人致富

投资可能使人害怕,但不去投资的想法更为可怕,正确的投资,不仅带来财富,同时还带来精神享受,成功的投资同人生的成功是休戚相关的。

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曾说过:“未来30年有两件事情是很肯定的:生活费用会越来越高;而股市及经济情况会更好。你可能对前者无能为力,但你若学习如何正确的投资,便可从后者获得不少利益,从而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你不用过于担心股市的泡沫,股市不是因为人们的贪欲而上涨,而是众多企业每年不断推出数百种新产品、新服务及新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来看,股市上涨是与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

“投资者必须有一个根本的信念:这一信念就是天不会塌下来,世界末日也不会这么快就降临,经济也许会萧条但不会崩溃,人们还得穿衣吃饭、休息劳作。所以,股市长远来看总是一个向上的过程。那么,投资股票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如果真有一天经济的车轮停止了转动,你把钱存在银行里也好,隐藏在椅子的坐垫下也好,与投资在股市中的结果也不会有任何区别。”

3.要学习大师的智慧

投资股票这一行十分诱人的一点是:有时,一位一点不懂股票知识的人却干得很出色。很不幸,正是这一不需要专业知识也可以干好的错误印象,成为你以后的大陷阱。要知道这一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当你决定买卖一只股票时,你就开始了与那些以全副身心精力和热情投入该事业的人们竞争。在许多情况下,那些专业人士常常与你的交易相反,总的来说,他们会狠狠地打垮你。那种认为“我傻,别人比我更傻”的搏傻主义是行不通的。

俾斯麦说过,每个笨蛋都会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聪明的人则从别人的经验中获益。这就是先理论后实践的目的所在。虽然熟悉理论的人不一定能实践得好,但是懂得一点投资方面的知识会增加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这比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了。

股市已有百余年的发展,自巴菲特靠股票投资成为世界巨富,就标志着人类对股市投资实践已达到巅峰,已有的各类理论与实践已相当丰富完备,很多方面我们已无须长期探索,充分向前辈学习,集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实际,创新成为自己的投资风格,是现实的选择。

正如古人云“师法乎上”,要学就要学最成功的人。格雷厄姆、巴菲特、费雪、林奇等人无疑都是经历长时间历史检验的很好的老师。

老手和大师的区别就在于:老手知道规则,而大师知道规则后面的真义。

我们要学习大师的思想精华,尤其是我们可以在实际中运用的精华,对任何方法的生搬硬套都将会走向失败,我们绝不可能买到导致他们成功的一模一样的股票,包括他们自己也不可能每次都买到与过去一样的股票,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假设他们到了我们这样的市场将如何成功的应对。

在学习这个问题上,普通投资者或者是投错了师门,将一些经不起长期历史检验的方法作为学习的对象;或者是过于自信,妄图自己找出股市获利的秘诀。这两类人放着众多非常成功的投资经验不去学习与用心体会,浪费了金钱是小事,而浪费了时间才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4.利用年轻人最有价值的资本

大部分年轻人是一无所有的,他们唯一的资本就是时间,时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谁也挥霍不起的,长时间的复利效应可以创造无比巨大的财富,时间可以创造奇迹。

如果投资的时间够长,一笔小钱最终会变成一笔巨额的财富,一颗小树种经细心栽培,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但你要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或是连一件将树种埋进土里的小事都不愿做,你将无法收获森林。

5.勤于思考

感觉是不可靠的。感觉和理智是有差距的,有时候人们所看到的,与实际上用理性去了解以及勘查的结果大不相同。成功投资者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难道是靠感觉的吗?难道读年报、分析资产负债表甚至在股票或商品价格走势图中寻找规律也是靠感觉的吗?每一次有意识的思考背后,决策或行为都是一系列感觉与思考过程的复杂结合。

人不能只靠感觉生活。一个人如果只凭感觉生活,那么他的生活等于是毫无保障。因此,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一点,而要多方面思考,不能拿来观点就用。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接受一些固定的观念和成见,这些观念会让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有一定的方式,重点是我们要靠思考突破这些模式。如果人没有思考的习惯,遇到事情,都是凭借直觉去行动,就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这样的反应才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

6.培养主动思考

其实所谓的掌握整体观点,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思维模式,思想也更加成熟。思考社会上各种事情的时候,不能光看表面,还必须自己衡量、判断,试着从每个角度看问题,掌握住某些因素。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进行自我训练。

价值趋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也就是说,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选择价值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通过价值趋向的选择也培养了主动思考的习惯。知道自己言行背后的道理,就能够坚持下去,即使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无怨无悔。这是因为其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相反的,如果要放弃自我价值观点而快乐的活着,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价值趋向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