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名著32种
36691400000013

第13章 十三、短缺经济学

科尔内

【主要内容】

《短缺经济学》是科尔内1976―1977年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经济研究所工作期间完成的。这时匈牙利已经开始了经济改革,但还没有完成向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化,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仍然属于计划经济。科尔内的分析就是以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背景的。他在《短缺经济学》中文版前言中说:“这本书的主题不是写匈牙利的,而是‘传统的’或‘经典的’社会主义的一般模式。我用这个名称表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阶段,因为它是在紧随革命和国有化而来的早期风暴年代之后,和市场取向的改革开始之前,巩固下来和‘正常化’的。”在《短缺经济学》中,科尔内主要分析和研究了什么是短缺、产生短缺的原因以及解决短缺的对策等一系列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认识短缺

科尔内认为,短缺现象是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中大量出现的现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常体验到的现象。比如消费品或者住房的短缺,或是在面包房或肉店前排长队,或是等候安装电话或是等待住院等。短缺现象有其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它们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短缺能够打乱消费者的购物计划并经常引起消费者供给的困难。大量闲暇时间都在医生诊断或商店的等待中白白耗费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住房短缺能够严重地影响一个家庭,或者说,高等教育招生名额的限制能够在一个年轻人生涯刚刚开始时就严重地影响他的前途。当然,人们不仅作为消费者,而且还作为生产者体验着短缺带来的种种后果,车间主任、工长和工人常常发现,他们面临材料或劳动力短缺引起的困难,面临一切相伴而来的压力。总而言之,短缺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虽然短缺的重要性早就为经济学家们所认识,并在千百本著作中和研究论文中加以探讨,但是还没有一本书单独把它作为主题。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是全面考察短缺经济问题的第一个尝试。

科尔内把短缺现象归纳为四种类型:(1)纵向短缺(垂直短缺),存在于中央物资分配机关与要求者之间,要求者所提出的总量超过中央机关所能分配的物资总量时就会产生纵向短缺;(2)横向短缺(水平短缺),存在于卖方或买方之间,卖方的供给不能满足买方的初始要求就出现这种短缺;(3)内部短缺,是企业内部缺少必要的互补性投入品储备和生产能力的储备,生产经常出现瓶颈,限制整个生产;(4)社会生产能力短缺,这是上述三种短缺的宏观表现,是全社会生产能力被高度利用,整个社会生产被推到了资源约束的边界的状况。

科尔内指出重要的是短缺效应如同乘数效应一样,会引起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会发生乘数作用,存在着一种可以被称为“短缺乘数”的东西。科尔内对短缺的度量提出了两项指标,即短缺指标可分为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前者度量短缺本身,例如排队人数,登记排号待购的时间,搜寻时间,强制替代所造成的消费者损失,边际社会成本等;后者度量短缺的后果或者伴随的现象:黑市和“灰”市的交易额,合法、半合法和非法交易的相对价格,被迫储蓄额相对市场力量,公众意见等。其中投入物资的库存在总库存中分别占多大比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间接指标。因为,在短缺经济中,因囤积而投入库存增加;反之,在过剩经济中,产出物资的库存是增加的。

二、产生短缺的原因

科尔内认为产生短缺的直接原因是摩擦和吸纳,不过他更注重和强调的是后者,因为摩擦存在于一切体制中,而吸纳为社会主义体制所特有。

科尔内说,如果构成体制的主体具有完备无缺的预测能力和选择最佳方案的决策能力,并且能准确无误地充分发挥这些能力,使之见诸实际行动,那么,体制就将充分发挥其机能,使短缺与滞存等于零,达到瓦尔拉斯均衡点。但是,现实的体制并非如此完备无缺。因此,短缺点和滞存点总是要或远或近地偏离原点,即存在着摩擦。科尔内列举了四种摩擦现象:卖者的预测误差、买者的购买意图动摇不定、买者的信息不完全、卖者调节的延滞和刚性。而摩擦和短缺成正比关系,生产性停滞在摩擦与短缺之间充当了缓冲器。在摩擦值既定的情况下,生产性滞存越大,短缺强度则越小;生产性滞存越小,短缺强度就越大。反过来,较大的摩擦值可以由较多的生产性滞存来抵消,以保持短缺强度的不变。

但是摩擦现象是一切体制都存在的,那么如何解释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强烈的短缺现象呢?科尔内说,吸纳机制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这种吸纳机制强化了由摩擦引起的一般性短缺,并再生产着经常的、强烈的短缺现象。他概括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特有的五种吸纳机制:(1)投资饥渴和迅速扩张;(2)求量和囤积;(3)迅速出口;(4)消费者对市场商品的过度需求;(5)消费者对免费服务的过度需求。在这五种机制中,第一种是产生短缺的主要原因,其他机制是次要原因和附加因素。科尔内发现,在计划经济中,没有一个企业或非营利机构不想得到投资。不存在饱和问题,投资饥渴是长期的,假如刚刚完成的一项投资暂时满足了投资饥渴,很快又会产生新的饥渴,而且比以前更为强烈。而且,这种投资需求不会因亏损或破产而受到限制。

科尔内进一步分析发现,产生社会主义短缺现象的吸纳机制的基础是预算约束软化。市场经济下制约企业行为的是市场需求,而计划经济下制约企业行为的是资源限制。因此,决定经济增长的就不是需求而是供给。在软约束之下,企业如果亏损了,它也不会真正破产,即停止营业。企业总会得到外来帮助:接受追加贷款,减免税收,获得补给,或提高销售价格,结果它最后总会摆脱财务困境。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预算线,像橡皮筋一样具有伸缩性,它能够被违反而不造成困难和后果。企业总会得到外来帮助,摆脱财务困境。所以,社会主义企业是软预算约束。科尔内认为使企业预算软化的手段有四个:软化的价格管理、软化的税收、软化的补助和软化的信用。预算约束软化的趋势,引起了相互关联的后果:企业不重视销售收入,不注重内部资金积累,对价格的感应性下降,企业不承担风险而由国家承担,企业对投入的需求几乎不可满足,无法实施有效的需求管理。

投资饥渴也好,企业预算软约束也好,都是经济中可以看到的现象,其根源在于计划体制中企业对政府的依附关系,或者说企业或非营利机构不能独立地进行投资决策,国家对企业进行过分保护。这就是说,在计划经济下,企业依附于政府,企业没有自己的独立性。政府作为公有制的代表者决定企业的发展,为企业作出决策,科尔内用“父爱主义”来形象地表示国家对企业既管束又保护的关系。对于企业来说,“父爱主义”意味着绝对的保护和安全。因此,“父爱主义”是使预算约束软化的直接原因。父爱主义有五种不同的程度:程度4,实物给予――被动接受;程度3,实物给予――主动表达愿望;程度2,货币津贴;程度1,自立――有助;程度0,自立――无助。科尔内认为,传统体制下典型的程度是程度3,改革后最广泛的父爱主义是程度1。在严格意义上的一组经济现象(软预算约束,几乎不可满足的需求,横向和纵向的“抽吸”)和一组制度的现象(较高程度的父爱主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后者基本上能够说明前者。

三、解决短缺的方法

科尔内认为,短缺经济的主要调节信号是数量信号。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半货币化经济,价格不能灵活反映供求变化,因而难以作为生产调节的信号。同时,企业预算约束软化,即使价格放活,也不能保证企业对价格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在传统的企业中,数量信号占统治地位,而价格的影响是轻微的,并且这种价格的影响在一系列方面表现为不对称性:(1)在投入与产出方面的价格反映的不对称性;(2)在长期和短期决策中价格反映的不对称性;(3)在静态和动态方面的价格反映的不对称性;(4)在国内产品和国际产品方面的价格反映的不对称性;(5)政府与企业方面的价格反映的不对称性。所以,社会主义企业,不管作为卖者还是作为买者,都有提高价格的冲动。科尔内接着指出,虽然社会主义企业主要是根据短缺信号来调节当前的生产,但它们对投入品短缺的反应比产品短缺的反应要灵敏得多。企业往往是根据投入方面,而不是根据产出方面的短缺信号进行强制替代,调整投入产出总和,以及改变工艺。“加大油门――急刹车”和“延期――灭火”是短缺条件下调节投资的两种自动机制。这种调节形式形成了短缺和投资紧张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短缺导致投资紧张,而投资紧张吸纳更多的资源,反过来又加剧了普遍短缺。在社会主义的增长模式上,科尔内建立了一个伴有对现实过程中的内生控制的增长模型,并用这种方式描述了长期控制和短期控制的相互作用。科尔内总共用26个变量和26个方程,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动态增长模型。

科尔内认为,要解决长期短缺问题,就必须改变产生短缺的制度条件,对旧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改革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使旧体制转化为新模式,要完成这种转变就必须对改革前的旧体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科尔内把旧经济体制的弊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短缺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影响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各种社会成本;第二,短缺使生产者丧失了对技术革新和改进产品质量的积极性;第三,短缺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第四,短缺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败坏社会风气。旧的经济体制企图通过中央统一计划和指令来控制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但它并不掌握调节当前经济活动的全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的包罗万象的指令性计划,并不能体现社会利益和消费者个人的利益。这种体制过于僵化,不能灵活地随时随情况而变化和调整,这往往助长了企业以损害社会利益的方式来完成指令性计划。这种体制的过度控制减弱了控制的有效性程度,实际上出现了各种非控制的过程。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科尔内并不幻想市场协调机制能够完善地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但他认为在很多领域中,利用市场机制还是利大于弊。科尔内根据匈牙利改革的经验,提出了防范改革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几个主要措施:

第一,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要谨慎,产量和生活水平的增长不要太快,始终保持稳步增长的步伐。一开始以难以维持的高速增长起步,随后则速度减慢和下降,会损害改革的名声。在好年头里建立起来的改革的“精神资本”可能很轻易地在坏年头里丧失掉。

第二,工业和农业中的收入、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之间的相对比例要注意保持适当,以避免潜在的紧张。由于改革进程中时间上的差异性,会引起农村和城市居民受益上的先后排列,所以要防止产生改革有利于一部分人,而没有给另一部分人带来足够好处的问题。

第三,加强对通货膨胀的控制。科尔内认为,改革过程的最主要危险在于它可能打开通货膨胀的大门。由于改革改变了严加控制的固定价格和工资,并加强了利润刺激,所以在货币政策很松并且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必将通过提价来增加利润。通货膨胀会扰乱价格信号,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削弱公众信心。并且通货膨胀是一种自我加强的机制,一旦开始就倾向于加速。因此对通货膨胀不加控制就可能削弱公众对改革的支持。

第四,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把社会政策的改善作为改革的有机部分。改革必然要强调效率要求,从而也将导致收入差距扩大。这就使相当数量的人由于各种原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其中有一部分人感到几乎没有改善生活的机会。对于这些社会阶层应给予特别的注意和关照。在改革中,如果低收入阶层的人们的收入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同时另一些人收入明显提高,社会容忍限度可能会突然下降很多。因此,采取有效的社会政策,保证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直接关系到改革的命运,当然,用于社会目的的手段必须同市场的运行分离开来,不能干扰市场信号。

第五,坚持同错误现象和不良倾向作斗争。科尔内认为,改革的成就会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副作用,诸如追逐货币、无情地自我榨取、行贿受贿、弄虚作假等等,从而使经济具有混合经济的特征,就像一座既炼钢铁又出炉渣的高温炉。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特征将会更为显著。因此,要对这些有害的现象进行斗争,尽量减少副作用。科尔内认为,旧的传统体制虽然存在各种内在矛盾和不协调,但它毕竟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有自身特有的行为逻辑和运行规律。孤立地改变体制的任何一方面(无论这方面如何重要),都不可能消除旧体制的弊病,反而因局部与整体的不协调使经济运行更糟。他强调任意地和孤立地改革传统经济管理方法的个别部分是不够的。他说: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改革,它将系统地、平行地和协调地改革我们经济机制的所有重要的方法和制度。因此,改革是全面的。科尔内又指出:当然,我们不可能在一次巨大的努力中改革所有的方面,而需要经过一系列前后相继的步骤。但在某个领域和某个方面的改革上,科尔内则主张“一揽子”方案。科尔内强调,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要保持阶段的稳定性。因为改革是一场试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人们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即使是纠正以前的错误,弥补以前的不均衡,也不能采用突进的方式,因为过快的变化会导致类似原来那种错误政策的有害影响。所以,一定程度的稳定是需要的。

五、小结

贯穿通篇的观点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制度条件产生一定的行为方式、经济规律性和正常标准,这些不可能被国家的决策所取消。政府决策、国家计划并不要求投资紧张、长期劳动短缺和价格漂浮倾向等等。但只要维持这些现象的条件存在,政府决策或国家计划就不可能使它们消除。愉快地接受这些规律性的有益影响,而完全避开我们视为不利的那些后果,是不可能的。我们已经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级当事人都受到扩张冲动的推动,不需要鼓励任何人进行投资,这正是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得到后者而同时希望完全消除投资紧张是不可能的。作为持续不断的扩张冲动的结果,潜在劳动储备被吸收,正是这一点导致长期劳动短缺。喜欢消除失业,同时又希望或早或晚劳动市场恢复均衡,劳动短缺的有害影响会停止,这也是不可能的。同一过程在导致受欢迎的结果的同时,也导致令人不安甚至有害的后果。接受前者而拒绝后者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经济政策的制定者、计划者和实际经济管理者面对这个制度的规律和内在倾向时是无能为力的。自觉行动的领域是宽广的。我们只提出几种可能性,某些倾向可能被加强,其他的由于受到抵制可以被削弱。我们提到价格漂浮倾向,不能靠命令从经济生活中消除,但它能被抵制。吸纳机制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至关重要的是持有最大“水泵”的中央计划者究竟是带头抽吸呢,还是抵制下属组织的抽吸行动。数量冲动产生短缺,短缺加强数量冲动,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央计划者本身是提出尽可能紧的数量指令,还是发挥起缓和作用的影响,却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还可以影响短缺在不同部门间的分配。

我们还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采取行动,即减少调节中的摩擦。更好地组织生产和交换,更好地协调计划,更好地提供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所有这些都属于这个领域。例如,如果更好地组织生产可以解脱出几千工人,这并不会消除劳动短缺。有足够的空位在等待他们,并且不可能解脱出比连续不断的扩展所能吸收的还要多的劳动。但解脱他们仍是非常理想的,这有助于保证国民经济以一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经济效果。最后我们得到了最重要之点,产生本书描述的那些现象的制度条件、行为方式和规律性并不是外部强加的或不可改变的。

这本著作没有详细提出消除短缺现象的具体建议,它的目标仅仅在于提供一种纯粹描述性和解释性的分析,但正是这种对实际情况的细致认真的分析,进一步说明因果关系的尝试,可能有助于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简要评述】

《短缺经济学》一书是科尔内的代表作。他运用非瓦尔拉斯均衡方法,以现实社会主义经济中普遍和长期存在的短缺现象为主线,以企业行为分析为重点,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方面剖析了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他描述了短缺现象的各种表现,指出了观察和度量这些现象的可能性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短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政策失误,而在于使企业预算约束软化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制度条件,并说明了在长期短缺条件下经济如何运行。他将短缺现象抽象成理论概念,将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短缺”现象上升成“短缺经济”命题,将人们观察到的经济短缺现象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联系起来,并反过来用于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的分析。

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分析框架虽然是以匈牙利等东欧小国家为背景构建的,但是,它表现出对所有实行传统计划经济国家的经济运行的很强的分析力、解释力与说明力。他是最早主张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的东欧经济学家之一,并最早进行了把数学规划运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计划制定的工作中。他批判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对非瓦尔拉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概念体系作出了贡献。理论上,他在多级计划和等级控制、集中和分散、非价格信号和数量调节、长期增长以及短缺经济的一般理论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并力图建立以客观地描述和说明现实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为基本内容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的话说,亚诺什?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就是一本经典之作,当初中文版发行时,红极一时,据当时的报刊报道,在市场上《短缺经济学》真正“短缺”。经济学界的人士无论写文章还是作演讲,必以引证科尔内的分析为荣,颇有点“开口不言‘短缺论’,纵读诗书也枉然”的架势,足见《短缺经济学》对一代中国学人的深刻影响。

(何丽双)

参考文献:

[1]亚诺什?科尔内,短缺经济学[M],(中译本)上下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2]亚诺什?科尔内,增长、短缺与效率[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3]马庆泉,新短缺经济学[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4]陶一桃,科尔内与短缺经济学的产生[J],特区经济,2000,(6)

[5]梁小民,给出一个时代理论描述的专著[J],中华读书报,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