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名著32种
36691400000023

第23章 二十三、制度与行为经济学

斯密德

【主要内容】

一、写作背景

(一)制度经济学发展、研究概况

现代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在满足人们丰富而多变的目的上,它的效能依赖于各种规则。规则限制着人们可能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些规则被称之为“制度”)。制度可以定义为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可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种。正式制度是指由社会统治者设计制定、并以明文形式颁布出来强加于社会之上并付诸实施的制度;非正式制度是与正式制度相对应而言的,是指社会共同认可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是人类群体内随经验而演化的内生规则。制度抑制着可能出现的个人机会主义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制度保护个人的自由领域,帮助人们避免或缓和冲突,增进劳动和知识的分工;制度,要有效能,总是隐含着某种对违规的惩罚并因此而促进着繁荣。

制度经济学是以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作为思想渊源的,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产生之后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切尔等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时期;20世纪30到40年代,以伯利、米恩斯和加尔布雷斯等为代表的从旧制度经济学向新制度经济学过渡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以科斯、诺思和威廉姆森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时期。制度经济学涵盖了经济学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组织科学、管理科学和道德哲学都有重要的联系。它既关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也关心制度在经济经验影响下的发展,与当代新古典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是一些有关理性和信息的苛刻假设,它隐含地假设制度是既定的。

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是从有关人类行为、制度及经济过程演化本质的普遍观点到特殊经济制度或经济类型的具体观点及理论。当代制度经济学主要是沿着两条理论主线而发展:其一是新古典经济学静态均衡分析框架下的科斯传统新制度经济学;其二是演化经济学动态进化分析框架下的凡勃伦和哈耶克传统制度经济学。

以科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沿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假设、方法和工具,并在有限理性、效用最大化、机会主义等假设基础上,重新研究和估价市场配置资源所必须依赖的制度条件。该学派利用交易成本基本范畴与工具,将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包括法律、企业组织和社会政治文化等制度在内的“生产的制度结构”,从而把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生产活动拓展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活动,并以产权、交易成本、经济组织等作为关键性的解释变量,侧重从微观和个人主义角度分析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以及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科斯的新制度经济学围绕制度演化和市场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核心论题,力图将标准的新古典理论和方法运用到非标准领域,集中于交易成本和产权、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数量经济史、认知意识形态和路径依赖等四个研究领域,促进新古典价格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纳尔逊、温特等演化经济学家,在吸取凡勃伦的整体演化制度经济学和马歇尔的“经济生物学”以及哈耶克的有关知识认识论等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批判科斯传统的以经典力学为隐语的,以交易成本为基础的,以最大化、静态均衡分析为特征的制度分析框架,主张采取一种动态的演化制度分析框架来超越正统的静态均衡制度分析框架。他们主要做的工作是从动态和生物学演化观的角度考察人类行为特征,理解和分析人生、文化、组织、经济增长和经济制度的变迁。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行为经济学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由于行为经济学刚刚兴起,其定义不完善也不统一。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行为经济学是一门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研究的科学。

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基于对精神心理因素的研究。现代经济学向心理学靠拢,同现代经济中的精神心理因素有关,与现代经济的日益“非物质化”“软性化”有关。第二,行为经济学拓宽了正统经济学的领域。经济学家一向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即人总是倾向于追求最大收益或承担最小成本。但人类行为固然有其理性一面,也有其非理性的一面,非理性行为也可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第三,传统经济学理论在几十年的研究中,提出了关于政府应采取哪些行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观点。然而,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者的推论还是货币主义者的断言,或是理性预期学派、后凯恩斯主义提出的新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行为经济学则显得格外谨慎,它没有明确提出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而是对长期被忽视的人类行为领域进行经济分析研究。

行为经济学对人类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厂商、家庭及个人等消费行为的分析,主张政府应引导厂商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对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理论,斯密曾运用这种方法分析“经济人”的行为,但却是简单地把个人的经济行为理解为赚钱或谋利。到了20世纪的60至80年代,在传统经济学思想中,行为分析已经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心理因素(如本能、偏见、歧视和妒忌等)往往会影响人的经济行为,但这些因素在传统经济学里被有意无意地抽象掉了,因此现实中存在许多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反常”经济行为和现象,同时经济预测也常常出现较大误差,于是以心理分析和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机方法相结合为基础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便脱颖而出。目前,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三)制度经济学的行为研究

经济发展需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而人们之间的合作需要制度支持。制度经济学一般把制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但行为作为制度与绩效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制度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行为决定着经济绩效),成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制度通常被称为行为规则,它是一系列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用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专业化和分工带来的交易成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合作问题,创造有效组织运行的条件。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所言,新制度经济学派归根结底研究的是左右人们行为和社会走向的激励机制。可见,制度经济学是建立在行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制度经济学在沿袭主流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借助交易成本、产权、历史分析等概念,从制度与行为的关系角度开辟了行为研究的新视野,提出制度的存在是为了建构人们在不确定性世界中的互动。没有制度也就没有秩序、没有社会、没有经济、没有政体。同时,制度经济学以博弈论为工具推导制度的成因,认为制度是各个主体采取理性最大化行为所达到的博弈结果,个人行为对制度的演化有直接作用,制度的演化是对理性行为结果的反映,从而使行为研究的形式化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二、主要内容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全书共12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框架及方法论部分(第1章―第5章),主要介绍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原理、制度与组织、人类相互依赖性的根源、方法论等内容;第二部分首先讨论了市场创建制度,然后分别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制度形态(第6章―第10章),包括宏观经济制度、技术、增长与制度的互动、劳动力制度、政治制度;第三部分是制度变迁分析(第11章)以及对本书的简要回顾。

(一)理论框架及方法论

1.“制度与行为经济学原理”(第1章)

在本书的第1章,作者就本书的论述范围、相关概念、分析方法、理论框架等问题做了介绍。建立了独特的研究制度与绩效之间关系的范式――SSP范式,即状态―结构―绩效范式,并把它作为一个通用范式应用到本书后面关于政治制度、宏观经济制度、劳动力制度、技术制度等方面,为全书的制度分析构造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2.“行为经济学”(第2章)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制度,作者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是建立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的,因此第2章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包括有限理性、情感与评价、行为规则――代理的特征、行为法与经济学、学习、从个人经历到制度与反馈等。

3.“制度与组织”(第3章)

在制度分析中,制度是自变量;在制度变迁分析中,制度是因变量。本章的分析明确了制度变量,为建立制度变量与理论确定的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并为分析人类相互依赖性的根源以及制度变迁问题提供了理论准备。本章的分析从规则入手,分析了制度与组织的关系、分析了规则的制定者以及如何进行冲突管理。

规则可以是正式的,通过立法和司法的一些明确的集体程序产生;规则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由一些不明确的文化学习过程产生。组织是为其成员制定规则、确定它与组织之外的其他成员相互关系的准则的过程。组织的治理与边界不是通过其成员或者交易伙伴简单经济化的结果,组织既是权利斗争,也是学习与确认个人和集体特征的过程。国家、市场和组织相互影响从而相互界定。

成本是制度中的人为变量,决定谁的利益得到满足,并且是其他人的成本。相互依赖性意味着人们常常受到其他人行使权利的外部影响,当权利问题暂时得到解决,每一方可以在他的机会约束下进行收益最大化。权力的分配需要道德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的公共选择。当利益存在冲突时,作为绩效计量的效率与自由回答了谁的利益得到满足的问题。

4.“人类相互依赖性的根源”(第4章)

产品(资源)的内在特性是人类相互依赖性的条件,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的福利影响的可能性是产品与服务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的函数。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可以改变这些内在特性,但为了分析可选择制度的影响和变化结果,这些内在特性仍然可以假定,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能解决利益群体中潜在的相互依赖性。本章按照相互依赖性的根源进行组织,即被视为“状态”的内在产品特性,包括不相容程度、排他成本、为其他使用者提供产品的成本、生产额外物质单位的成本和各种各样的交易成本。在不同相互依赖性背景下,确定各种制度,提出的假设为可选择的制度如何促进一个群体还是其他利益群体的利益。

本章的分析中涉及几个主题。解决制度相互依赖性需要进行满足谁的利益的道德评价,没有一个产品特征能支配特定的制度。每种相互依赖性都产生外部性,政策问题是谁给谁产生外部性。存在相互依赖利益的地方,谁的利益得到满足的选择是权力问题,权力能够强迫他人不能做什么或者满足自身的利益;存在相互依赖性的地方,就有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支配这种相互依赖性,从而进一步影响绩效。

5.“方法论”(第5章)

制度经济学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调查方法,经济学通常使用的所有工具均与制度经济学相同。本章讨论可验证的、经验性研究的三个主要类型:实验、案例研究、计量经济学模型。实验提供了检验可选择制度影响的机会,制度与状态可以变化,并观察到影响,实验为证明可选择制度效应是有充分证据的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实验方法的优点在于对相关变量的控制和对可选择制度的明确确认;实验方法的劣势在于外部有效性,即实验条件能否模拟世界。案例研究利用决策者把一些制度应用于一系列有状态变量的自然发生的实验进行分析,分析人员描述所选状态变量和理论指导下的制度结构,可以含蓄地对希望了解的制度与其他制度进行绩效比较,也可以明确地与其他案例进行比较。计量经济学与案例研究之间的区别非常小,计量经济学结果在模型选择、滞后、函数形式、代理人选择等方面常常会显得不足。总的说来,上述三种方法之间相互补充,如果用不止一种方法对事实现象进行描述,那么可以得到更多的观点与分析。

(二)几种主要的制度形态

1.“市场”(第6章)

本章首先讨论谁拥有什么样的组织和谁控制现有的组织;其次讨论组织内部的结构问题;再次讨论采用讨价还价交易或行政管理交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内容涉及私有化、使用权和交换权、贸易规则与市场安排、利润等诸多问题。最后,结合中国和俄罗斯的实例,对转型经济中的制度选择问题做了总结。

市场不是单一的事情。不同市场绩效中的变量和市场与非市场中的变量同样多。不同市场规则与不同的相互依赖性源泉相互作用会产生不同的绩效。

2.“宏观经济制度”(第7章)

本章仍然采用了SSP范式,即状态―结构―绩效范式来分析宏观经济制度,主要涉及货币问题、信贷与协调、银行业务与产权、商业周期与资本主义的发展、金融资本、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创造、资本市场与国际汇率政策、低工资和全球化的宏观经济效应等宏观经济制度问题。

3.“技术、增长与制度的互动”(第8章)

本章首先分析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和相关制度的作用,接下来讨论技术进步中制度的作用,最后讨论技术进步对制度演化的影响。成功的技术变化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技术不是除资本产品以外的生产函数变量,而是技术进步导致不同的资本产品。同样,促进技术进步和资本产品使用协调的正式、非正式制度不是生产函数中独立的自变量,而是生产函数包含的因素。排他成本、规模经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是理解可选择制度、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的内在状态变量。

4.“劳动力制度”(第9章)

本章从劳动力的特征入手,介绍了资本―劳动力的关系、集体谈判、工作安全、健康和时间、工资、失业与经济周期等劳动力制度的相关内容。劳动力不是普通商品,它是有头脑和感觉的生产要素,可以形成意识,通过学习影响劳动力绩效。包括决定雇佣和工作中的劳动力质量的高信息成本等内在特性创造了相互依赖性。意识形态、历史、公平和相对地位等也是创造相互依赖性的因素。各种制度结构决定了相互依赖性的方向,影响到人们偏好的实现。

5.“政治制度”(第10章)

本章把制度与行为理论应用到制定政治制度或者日常经济规则中,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分析所有政治制度中的投票权、累加投票规则(选举规则)和权力分离与平衡以及边界。

当相互依赖的来源发生变化时,利益群体可能对日常生活规则中的正式制度变迁施加压力,满足谁的利益是制定这些日常生活规则的政治制度和利用它们能力的函数。如果利益群体理智地选择政治规则,他们需要预测产权方面的替代政治制度如何影响满足谁的偏好。这些政治规则可被称为宪法层次上的制度,不仅包括书面的宪法,而且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实体的规则。

(三)制度变迁分析

制度随着人口、资源、技术和人们主观意识及想象的变化会导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制度的变迁。在累积和规则化为新的非正式制度后,这些变化导致了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的那些行为也导致了对正式制度变迁的压力,对新的正式制度变迁“需要”的结果取决于制定规则的规则(宪法),制定规则的规则决定了在需求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对谁的利益得到满足进行排序。理解制度变迁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对人口、资源和技术变化可能有不止一种的反应,也可能根本没有反应,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反应。

制度变迁理论可以分为功能性、权力、同构和学习演化模型。功能性理论设想一个理想的角色采取行动推动制度变迁以使制度更好地满足角色的利益。权力理论可以表述为有权力获得自己的利益,而无须征得其他主体同意的主导群体。同构理论将过程概念化,在其中,制度可以稳定或变化,甚至在角色不知道可选择制度和绩效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学习演化理论强调人类目标和偏好的变化并不需环境随之发生改变。

制度变迁常常包括功能性、权力和同构的混合过程,它们都使用相同的状态―结构―绩效框架,强调实际绩效,而不是分析隐藏在谁的效率背后的抽象效率标签,并且这些理论必须与学习、强化、有限理性、循环与累积因果关系相协调。在阐述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变迁、正式制度变迁以及制定规则的规则的演化。

【简要评述】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是斯密德博士的最新力作。斯密德教授认为制度研究必须引入心理学基础,从制度结构、当事人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中探求制度的起源和演化。而评价一个制度是否具备公平性,可以从制度结构、制度中当事人行为、制度绩效三个角度来加以评价。在此基础上,作者以非凡的勇气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众多观点提出了质疑,扩大了人们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认识的视野,向读者展示了新颖的观点。本书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行为经济学、制度与组织的分析,又有对人类相互依赖的根源、方法论、市场、技术与增长及劳动制度的阐述,更有对宏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变迁分析的展望。本书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出来,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它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较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本书写作严谨、包罗广泛、内容详尽。斯密德教授从信息不完全性、有限理性等假设入手,采用其建立的独特的研究制度与绩效之间关系的范式――SSP范式,即状态―结构―绩效范式,并把它作为一个通用范式应用到政治制度、宏观经济制度、劳动力制度、技术制度等方面,构造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开展制度分析。此外,阿兰?斯密德教授认为制度经济学就是建立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的,只有将从宏观到微观的全过程作全面研究,我们才能对制度有透彻的了解。所以本书既讨论国家、市场、宪法等问题,也讨论刺激、信仰、暗示等心理过程,在中间层还研究交易成本,囚徒困境,环境保护等等,内容非常广泛。从全书的目录也可以看到,作者对其中的每个部分又都分了若干章节,并对制度与行为经济学中所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基本都做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和辨析。

第二,该书反映了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进展与主流成果,具备前沿性的特点。作者不但介绍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基础理论,还加入了近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了出来,众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对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评论说:“制度问题在中国的学术界并不陌生,但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制度则还是比较新的学问。研究制度将朝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一个是更宏观的方面,比如研究宪法、道德和文化。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更微观的方面,即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业安评论说:“制度究竟是如何起源的?这一问题一直就困扰着制度经济学家。斯密德在这本前沿著作中初步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他认为,制度研究必须引入心理学基础,从制度结构、当事人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中探求制度的起源和演化。为此,斯密德给出了一个制度的行为经济学理论解释。这本书代表了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最前沿探索,诺思、维特、威廉姆森等代表人物近来纷纷转向这一领域,足见作者高屋建瓴。”

第三,理论叙述与案例分析结合,对于分析中国问题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不仅构造出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采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案例包括了一些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制度分析,对中国的制度科学发展以及经济转型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理论叙述与案例分析的紧密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心理行为层面的讨论及立宪性秩序层面的讨论,应当是推进制度经济学发展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基本点,制度经济学的最前沿进展也基本体现在这两个层面的讨论上。而本书则把这两个层面的讨论融合在一起,构建了制度经济学的最新框架,有志于进入制度经济学领域的读者,确实应该首先读一读这本书。

(隋振?)

参考文献:

[1]〔美〕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刘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4]〔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周小亮,当代制度经济学发展中的两条主线与其新自由主义本质之剖析[J],学术月刊,2004,(2)

[6]侯荣华,制度经济学方法论[J],财经研究,2000,(7)

[7]鲁政委,杨秀云,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1)

[8]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9]杨正,论行为经济学的创新[J],南开经济研究,1996,(9)

[10]李树,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学的人性化取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