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在军事理论研究方面给后世留下了一部千古绝唱——《孙膑兵法》,此书汉代仍有流传,被称为《齐孙子》,以别于其先祖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可惜不知什么原因,这部兵法在东汉时就失传了,后人不知真相,还以为孙膑就是孙武,孙膑的兵法就是《孙子兵法》。这种张冠李戴的情况一直延续了上千年之久。
古往今来,论兵者莫不首推孙武,尊其为“兵圣”,其所著《孙子兵法》更有“百世兵经”“兵学鼻祖”的美誉。至于他的后人孙膑的《孙膑兵法》,因失传过久,影响远远不及前者,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之前,甚至还有人怀疑《孙膑兵法》的存在。
其实,《孙膑兵法》不仅具有独特的价值,而且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对《孙子兵法》都有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可以说,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两者前后相继、相映生辉。也就是说,孙膑和孙武之间,《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极为特殊的内在联系。
遗憾的是,对《孙子兵法》的定型与传播作出如此重大贡献的孙膑,其兵学著作《孙膑兵法》却因种种原因在东汉以后就失传了。但人们并没有遗忘这位兵学大师。一方面,人们不断地考证和争论这部失传了的兵学经典,将其提出的一些兵学范畴作为重要命题加以探讨,并以其提出的用兵原则指导战争实践。另一方面,历代名将从孙膑“围魏救赵”、“减灶诱敌”的战争实践中学到了无穷的智慧。中国军事史上许多脍炙人口的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战例,其中不少就活用或暗用了孙膑的思想。“围魏救赵”的战法还被后人收入《三十六计》之中,作为“胜战计”的第二计成为人们效法的典范。
1972年山东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后,学术界对孙膑和《孙膑兵法》的研究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军事、外交、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学者,不断从各个角度对《孙膑兵法》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从中汲取营养。《孙膑兵法》还走出了国门,受到各国军事理论界的重视。孙膑与孙武被人们尊为“兵圣两孙子”而誉满中外。
《孙膑兵法》盛传于世,为推进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膑和《孙膑兵法》及孙膑创造和指挥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已经作为全人类的财富而盛传于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