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机的概念
学生的人格,往往是通过其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在同一场合同种情境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场合里,行为表现也不一定相同。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体本身存在着行为或活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与个体的行为活动起因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上便是这样认定:人格行为特征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复杂行为的起因归结于其具有某种动机。
所谓动机,就是指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意向活动。
或者说,它是引起与维持人的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事实目标上的原因或条件。为讲述方便,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动机就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人们有意识的行为,都有着其内部的动力因素。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在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时,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动机”这一问题。美国的教育家索里在《教育心理学》中曾强调指出:“学生的动机是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师应该把动机问题列为教育学生时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学生的动机的确是一个令人注目的课题,教师必须了解这个普通问题,因为……动机对于有效的课堂学习是重要的,而且对动机的了解是理解人格和社会行为的基础。”经验也告诉我们,学生的动机缺乏、动机不足、动机不良等诸多问题是引起人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效果以及自身的发展。
(二)学习动机的含义
所谓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的目的和原因。青少年从很小的时候就在父母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认识却是多种多样的。关于什么是学习动机,可以简单地通过一个公式来说明,即学习的动机是学习的需要加上学习的诱因。
青少年有各式各样的学习需要。比如说青少年究竟如何正确认识学习的必要性;青少年对学习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是否有健康、良好的学习习惯;青少年对自己将来有哪些理想和信念等等。一般来说,青少年学习的愿望和需要越强烈,就越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之中,就能够做到在学习上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而不是依靠家长和教师的强制和督促来学习。古代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面对着攻入城堡的占领者罗马人,从容镇定地说,等我解完题后再杀我。这是这位伟人临死前的最后遗言。自己的生命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学习。
这是何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机!
(三)影响因素
能够对青少年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青少年个人因素
这是影响和决定青少年学习动机的最主要的因素。青少年个体的因素是学习动机强烈与否的内部动因。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如智力、反应能力、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健康水平、情绪等等许多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家庭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从出生开始,首先受到父母及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社会生活的细胞。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长久地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对青少年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外部力量之一。家庭能否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成员是否具有教育青少年所必备的起码的教育常识和方法,对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培育至关重要。作为家庭应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起码的读书学习的氛围和学习的物质条件。
社会因素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对青少年的学习动机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价值观念更是影响青少年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个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往往影响和决定着个人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青少年的价值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
学校因素
学校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场所。校园特征,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以及教师的素质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四)层次划分
根据学习动机出发点的不同及指向的性质,可以将学习动机划分为四个层次:
指向自我的学习动机;指向他人的学习动机;指向团体的学习动机;指向社会的学习动机。
指向自我的学习动机
指向自我的学习动机是以自我的成长或成就的需要为驱动力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常常表现为: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差,但希望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求更加丰富、充实自己的知识,掌握更高的技能和本领,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期望通过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相应地提高自己的地位,使自己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希望经过在学校的学习,可以使自己更容易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等等。
指向他人的学习动机
指向他人的学习动机是指把其他个体与自己的作用关系作为驱动力的学习动机。比如为了不辜负教师的期望或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自觉地努力学习,以使老师和父母满意;又如为了在学习竞赛中不输给别人而拼命苦读。这些都是一种指向他人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指向他人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外部作用下产生的动机,一旦这种外部作用力消失,动机就随之消失。正如青少年在学习中要保持适当的竞争压力一样,竞争压力就是一种指向他人的学习动机,一旦这种竞争的意识没有了,青少年的学习往往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
指向集体的学习动机
指向集体的学习动机是指以集体的要求作为个体目标的学习动机。当个体为某个集体所认同,或者自愿加入某个集体时,就常以这个集体的要求或标准来衡量自己,并希望自己能达到这种要求或标准。如为了保证有能力与其他同志共同从事某项研究或创造活动,因而努力充实自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了不使所在班级的平均成绩受自己的影响而努力争取好成绩等。这种学习动机常常与来自外部的无形的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当青少年在班级中发现自己的成绩拖了全班的后腿时,他就会面临来自老师、家长、同学及自己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单纯的为摆脱这种境地,他也会努力学习,争取提高自己的成绩。
指向社会的学习动机
指向社会的学习动机是指结合社会需要的学习动机。当青少年把服务社会与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与自己的学习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时,便产生了指向社会的学习动机。这是一种高尚的动机,它在学习过程中明显地表现出推进学习的巨大作用。
这种学习动机是广大青少年应该培养的。在这种学习动机的支配下,学习就不再是为个人谋利益的行为,而是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自己学习目的。像伟大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鲁迅,他早年学医,为的是为病人解除痛苦。可是,后来他发现,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并不在于中国人的体质不好,关键是要唤醒国人的精神。于是,他毅然改学文学,以笔作枪,向反动派发动攻击,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鲁迅先生的这种学习动机,就是把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相联系的学习动机,是值得青少年学习的。
(五)提高动机方法
动机是学习的原动力。成功的高效的学习,都伴有强烈的动机。动机层次越高,抱负越大,成就往往就越大。青少年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呢?可以从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增强青少年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即激起学习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是创造、完善一些外部条件,满足学习需要,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四个途径:
进一步明确青少年学习的意义
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是培养和激发青少年学习动机的首要条件,特别是要产生指向社会的高尚动机,更需明确学习的意义。当我们认识到青少年的学习与社会的发展,祖国的繁荣有着密切的联系时,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就有了深切的体会。当我们认识到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为社会、人民有效地服务时,学习就有了责任心和紧迫感,因此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的兴趣
青少年应当有高尚的指向社会的学习动机,也应当通过培养学科的兴趣和技能来激发和增强学习动机。当我们刚刚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常常由于新奇感而有较强的学习欲望,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的难度逐渐增大,这时,最初的好奇心、求知欲就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也随之下降。我们认为,指向社会的学习动机尽管能产生令人吃惊的学习动力,但并不能代替强烈的兴趣给人带来的使人孜孜不倦地学习的作用。所以要激发、保持和增强学习动机,就必须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以利于保持学习中的激情,使学习任务完成得更为顺利。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