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36751300000001

第1章 导论:中国与西方德育若干差异论纲

在道德教育方面,中国与西方存在着若干比较明显的差异。

首先,在中国,血缘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与人的关系是整体(家、国、天下)中的兄弟姐妹关系(四海之内皆兄弟);在西方,公民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与人的关系是公民个体之间独立、平等的关系。因此,在中国,重视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血缘情感(兄弟姐妹之爱、亲子之爱等);在西方,重视建立在公民关系基础上的公民理性(公正原则、合法契约等)。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社会矛盾或人际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如果发生了社会矛盾或人际矛盾,在中国,是用基于情感的道德来调节社会矛盾,是道德调节,场所是在家庭中(国与天下也是家的放大);在西方,是用基于理性的法律来调节矛盾,是法律调节,场所是在法庭中。在中国,推行的是道德治国(德治,仁政,礼治,半部《论语》治天下);在西方,推行的是法制治国(法治)。因此,中国重视道德教育、德教;西方重视法制教育、法教。

其次,在中国,由于人与人在血缘关系是兄弟姐妹,因此要讲兄弟姐妹之爱、亲子之爱等血缘情感,要在道德上克己(自制或自我克制),谦让(孔融让梨);在西方,人与人是独立、平等的公民个体,因此要求人们公正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并尊重他人的权利。

因此,中国社会重视利他的道德教育(先人后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西方社会重视利己(而不损人)的“道德”教育。

再次,中国的主流价值是以整体为本位和目的(个人是螺丝钉),西方的主流价值是以个体为本位和目的。因此,中国重视个体服从整体的道德教育(对集体的服务、奉献和牺牲);西方重视整体为了个体的“道德”教育。

复次,由此,中国要求个体成为道德圣人(人人可以成为尧舜);西方要求个体成为守法的公民。

最后,在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教育中,弥漫着浓郁的道德气氛;在西方的社会生活和教育中,弥漫着浓郁的法律气氛。

比较地看,中国实施的“高”道德(高尚道德)教育与西方实施的“低”道德(低级道德、基础规范)教育,或者说“准法的”德育,在特征、结果、过程、效果和适用性方面有明显差别。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从特征及其结果看,激情、伟大、神圣的社会、道德和道德教育,容易而且曾经导致狂热与迷信;理性、平凡、世俗的社会、道德和道德教育,可能伴随着平庸、庸俗与冷漠。

在适用性方面,在战争时期、特殊状态中,前者有利于社会或组织的稳定、民族团结和整体生存;在和平时期、一般状态中,后者有利于个人权利、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个人的发展和创造。

在中国历史上,在治理国家和教育人民的问题上,对于采取德教还是实行法教,曾经有过争论和不同的实践。为什么法家的“依法治国”和“法教(法制教育)”在中国几千年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历史中只是“昙花一现”?这种结果和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什么影响?研究这个问题,对于现代中国如何处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关系,如何促进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来看,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哪一个成本更低?哪一个更应该被优先考虑?在今天的中国和西方,两者应如何结合?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德治国”“德治”与“依法治国”、“法治”的基本方略如何在中国真正结合起来?是否可以说,只有符合道德的法律才是好的法律?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最终是不是一致的?在未来世界道德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人性与道德、幸福与道德(得与德)、公正与道德、理性与道德、理性与热情等等的关系?

从理论角度看,人的全部生活(活动、追求和发展),本来是,而且应该是一个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物质与精神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在中国的社会、思想和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它却被分割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不同的方面或领域。本来,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应该是各有千秋的,但是,人们一定要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不同的方面或领域分出高低,并且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人们选择和强调的是精神生活这个方面或领域。本来,即使是精神生活这个方面或领域,也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人们只选择和强调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道德生活。况且,就道德生活本身而言,也是丰富多彩、多层次的,但是,人们只重视高尚道德和浓郁的道德氛围。而且,当这种高尚浓郁的道德氛围变成书本中抽象的道德知识或者道德概念时,如果失去它们的现实生活的基础,就会变成抽象的道德教条。总而言之,从整体的人的全部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衰变为对精神生活和思想的强调,再衰变为对道德的强调,最后衰变为只强调高尚道德和浓郁的道德氛围。只强调道德治国、圣人治国,是中国的传统。因此,如何避免用精神、思想取代物质(经济)和精神的结合,避免用精神取代科技,用精神取代民主(政治)和法制,避免用道德生活,尤其是用高道德生活取代复杂的精神生活和全部丰富的生活,是未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道德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