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在历史与伦理之间
36751300000041

第41章 德国的道德教育(10)

(四)德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总的说来德国教育界一般遵循以下学习方法及指引:通过具体的事例及自己亲身的体验、经历,学生应该遵循自己的行为准则,对于面临的指导予以批判性的接受。学生能够认识到伦理课学习中各种经验之关系,即:一种与行为伙伴的协商式(对话)谅解——对于与他人共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冲突的一种重要处理基础。从可理解的文本(课文)和图片说明并依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范例。学习还应从具体事例和个人生活经验中获得依据,并因此而变得“活跃”(积极参与实践),积极地考虑遵循自己的行为准则,或考虑到自己的同时也兼顾别人的兴趣所在。学生应该认识到从不同的冲突的各种可能解决方案中得到解决办法,并且独立自主地解决;常见的比较困难的原则上的方法是对话协商,但却是卓有成效的(erfolgreicher)。学生在计划和执行具体方案时,可以经历、体验共同协作时的公正、责任与合作。

1.宗教活动

基本途径同其他西方国家相似,即通过参加宗教活动如各种仪式和参加宗教教学。宗教仪式大部分是礼仪活动,如每天上午的祈祷活动;各种节日如耶稣受难日,耶稣升天日、降临节,圣母升天日,万圣节,圣诞节,复活节等;宗教学习一般是幼儿园每周2节,基础学校每周3节,中学每周2节(可参见前文部分附表)。学校也注意利用一切环境进行相关的教育,如在每个教室都悬挂着耶稣受难的大十字架等。德国学校在进行宗教理论灌输时也很重视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如宗教课讲人生归宿时,结合有些学生因父母离婚而产生孤独感,老师就告诉学生人不是孤立的,有社会的关心,上帝的陪伴,鼓励儿童寻找上帝,开始希望。有些还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技术来使宗教课堂变得轻松和富有吸引力。宗教教育的教学是按不同教派进行的,家长有权替学生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的学习,不开设特定的宗教课,当然也可不参加宗教教育,法律保护信仰自由。

2.价值与道德教学

通过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的教学来实现,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伦理道德的基本原理和行为规范,并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进行体验,这些课程比较受学生欢迎。因为内容大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可以解决学生人生所遇到的实际的社会问题。

[附2]伦理课教学举例(伦理宗教课规范教案示意)

教学课程:“Triviale Welten”

本课试图通过流行于青年中的各种“时尚”文化现象的分析与学习,给学生以明确、正确的生活指导与定向,让学生鉴别身边的流行文化里到底什么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什么是错误的取向,并能够在学习完课程后形成自己正确的行为和价值判断,并将这种习惯内化为能力。

本课程面向第8、9、10学级的学生开设。本课从当前众多纷繁的“流行时尚”文化现象中选取了德国社会中较为典型的“肥皂剧——连续剧(soap operas,daily soaps)”、“网络梦(dreams online,eine mediale reise)”、“另类女孩运动(tank girl,punk girl und andere girlies)”及“流行音乐”(popmusik)等主题。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只选取课案较为典型的“另类女孩”一节课程的教例: 本节主题:“另类女孩”运动(tank girl,punk girlund and ere girlies)

教学导言:Tank Girl或Punk Girl指的是当前流行于德国青少年中的一种时尚、前卫、标新立异的举动,包括衣着怪异、行为不合常规等,以表示不同于传统。这类女孩往往是尖刻、专横、甚至是恶魔(bosen)类型的。这一节主要围绕一个幽默连续剧里一个tank girl的形象进行讨论学习,她生活在一个遥远的、不可捉摸的未来,自私、没有道德、后现代、非常解放,对每个男人都十分傲慢,自己的一切都是好的,“只因为我是一个女孩”。这一形象接近于生活中Girlie运动中那些女性的代表特征:狂妄、倔强、自负、富于进攻性、冷酷(cool)和性感等。

其实这个喜剧的作者是使用了一个反讽的手法,即用夸张的女性主义形象来暗讽男性自私的形象。

这个喜剧被德国教育界广泛地当作辅助教学材料应用于其他学科中,如艺术、社会课、宗教、德语、实用哲学等学科,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用在伦理价值课堂上更为生动和有说服力。

3.参与社会化活动

这里主要指课外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国内聚会、青少年日、联欢会、国际青少年会议、研讨会、休闲、野营地、救助行动、交流项目、国外实习、俱乐部活动;学校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节日庆典等);年级指导(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品德、心理卫生、就业等的指导);学生会活动等,在多元化的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教育。德国法律规定不同年龄的学生必须从事不同程度的家务劳动,从扫地、擦洗汽车到整理花园等,在学校必须参加相应的户外劳动,如打扫校园、参加工厂、农场的实习活动,假期中还要到医院、养老院、残疾人福利院等处服务1~2周,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情感和习惯。

4.渗透各学科

将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渗透进各门学科进行教育是德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大途径。因为这是一个综合工程,只有将各门学科的作用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最佳教育效果,这一做法其实前文已经提及,像法律和经济类课程,虽然是有部分政治教育功能,但其大部分教学任务应该是非价值形态的,所以这也算是一种比较好的结合方式。1981年后,德国给予教师正常教学时间外以25%的机动时间,这样便于教师开展价值观方面的工作。

以文理中学的《历史课》为例,不仅其教学内容带有明显的阶级特征和意识形态色彩,其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也体现了政治教育的理念、原则和丰富的经验,在怎样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怎样促进学生对本国历史文化、民族理想作出价值判断并加以认同,以及怎样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力,完成政治社会化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设计。教育目的也是明显的,就是使学生形成德国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思想的价值判断,并与德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发展相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纵深的历史感和关注德国社会的责任感,达到道德与价值教育的目的。

5.课内课外相结合

在课外也注意使课程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闲暇时间试图将课程计划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例如在某些州所实践的“星期计划学习”。

星期计划学习是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制订定期(几天或一周)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计划表由学生自己有序地开展学习活动,每完成一项作业就进行自我评价,并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以获得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星期计划按分科教学进行。

三、影响当代德国道德教育的各种因素

(一)美国赴德教育代表团的影响

二战的失败给德国青年在精神方面造成的后果是德国教育任务中最关键的困难。整个社会处于低迷状态之中,迷惑、糊涂、玩世不恭、不忠诚、理念虚无等组成了战后最初几年德国青年的一幅“道德图景”。德国人在当时世界状态不稳定的冲击下,大多产生了自卑和绝望的心态。因此,作为西方占领区主要领导之一的美国政府就将恢复德意志民族文化和道德的再教育作为其赴德教育代表团的首要任务。教育代表团积极地将美国的“真正的民主和政治道德品质”向德国输送,并认为其成效显着。美教育代表团认为他们为所有德国公民建立了培养道德上宽容和公民智慧的学校,也为德国带来了自由选举,等等。我们不知道这种美国化的影响对德国社会带来的到底是“福音”呢,还是“未来潜在的危险”,但我们很关注它为德国道德教育所带来的可见的“民主化”影响。尽管现在德国已经在努力地“改造”这一影响,但通观德国价值或公民教育体系,我们还是能看到美国的这种影响。将来任何时候,当我们在分析当代德国价值教育时,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二)浓郁的宗教气质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在德国约有5500万人信教,其中约2800多万人信仰新教,2700多万人信仰基督教,宗教文化对德国政治、经济、教育等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赫希特认为,自然和上帝的恩典共同统治世界的二元论是基督神学的中心问题,一方面是对自然的沉思,另一方面是对改造社会的承诺,这种二元论使基督教能够成为跨越时代的精神。正因为有这种“跨越时代的精神”,因而宗教在德国的世界中始终发挥着独到的、无法替代的巨大的作用。在价值教育领域更显示出这一气质,无论何时宗教教育都起着第一的作用。宗教教育是价值教育的根本,各个方面都突出强调宗教信仰和教会的作用。欧洲物质的现代化必然带来精神领域的现代化,因而宗教气质今后将始终在这一进程中发挥它独到的作用,并且自身也无法抗拒这一历史潮流,悄悄地向世俗化、生活化等方面演进着。此外德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心,无论是伦理、社会教材,还是其他学科教材,你都能看到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优良的文化传统的表现。德国的宗教特征与她的民族性联系紧密,两者的结合更加显露了真实的“德国特色”。

(三)深厚的哲学文化传统

通观历史发展及回顾前文“理论基础”中所阐述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国道德教育不仅吸收和继承了洪堡、康德、赫尔巴特等哲人的教育思想,也“毫不吝惜地”吸收和借鉴了康德的理性主义、狄尔泰等人的新人文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批判建构主义等哲学思想,当然当代也有许多推陈出新的新的哲学思想也为它所容纳。如此广博深厚的哲学沃土怎能不孕育出奇特而芬芳的鲜花呢!无论是在伦理学的教学还是在历史等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我们都会就轻易地找到重视理论学习、重视哲学传统的意味来。因此当你了解了德国价值教育的渊源及现状后,我们也就会明白其教育何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了。

(四)完善的法律、教育与救援制度保证体系

德国建立了各种相应机构来保证实施其价值体系教育,并且也颁布了相当系统、丰富和完整、层层制约的法律体系(国家-联邦州-学校)来作为实施的保障,这一点可参阅本文“国家与法律框架”部分。而救援制度源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青少年照顾制度。在联邦青少年计划以及各州纲领中,都有关于青少年工作的财政和内容前提的规定。联邦政府在每个立法周期递交一份青少年报告,其中阐述青少年工作的重点。自教育改革以来,产生了有关青少年工作及其任务的有关科学基础的纲领。1991年还出台了新的儿童和青少年救助法(KJHG)作为德意志社会保障法典第八篇(SGBⅧ),取代了以前的青少年福利法。特设少年刑事诉讼协理负责监督少年犯罪,并帮助他们重新生活;设立少年司法制度,规定法官可以对少年犯作出有关居住地、学习地及工作地的限制,约束行为,禁止与不良行为的人交往;另外还有“离异父母家庭急救学校”,专门帮助家庭解体子女与父母不和的子女,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矫正,使他们适应生活。

(五)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格外重视能力培养

首先在要求学生掌握价值教育领域内基本事实、概念、范畴、理论等知识体系的情况下,特别注重学生的能力养成,在其他学科也一样。基本能力如描述、表达的能力;解释、梳理、评估和活用的能力;以理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和升华,是概括化、程序化或结构化了的知识。各级各类课程都先提出了相应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并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科方法的具体关系,确立了可供教学操作的唯一目标——能力。如在社会科教学中,首先培养学习概念、理论模式、体系到对社会政治现实的描述能力,然后培养解释和评价社会现实的能力,最后上升到对社会现实的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综合等多种能力,达到了知识的迁移、扩展和整合,从而内化为了学生的能力。

(六)欧洲统一带来的影响

欧洲统一问题曾是战后欧洲各国政治家的梦想,统一后的德国把加速欧洲统一作为自己的主要战略目标,科尔为此提出的口号是“完全合于西方,面向全欧,这是统一后德国的任务”及“德国是我们的祖国,统一的欧洲是我们的未来。……德国的前途在统一的欧洲”。德国也以许多众所周知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其是“欧洲大厦”的主要支柱,因此欧洲的统一在德国价值教育方面率先带来影响,“欧洲的德国人”理念教育也渐渐显露出来。

签订于1992年2月的关于欧洲联盟的《马斯特立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的第126条明确地表明了欧洲教育联合的具体目标:

发展和建立欧洲范围的教育;

鼓励学生和教师的欧洲内流动;

鼓励欧洲的教育机构间的合作;

建立成员国之间教育信息和经验的交流与共享体系;

鼓励青年及社会教育指导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