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淬炼三国
3675800000112

第112章 北上北上

三日之后,龙毅率军再次踏上北上的征尘。

这一次定远军虽然只出动了五百军卒,规模远不及上一次,可却搞得襄国和元氏两城人员大幅调动。姚宣和梁忌这对老搭档取代赵云和文丑,又一次担负起建设守卫元氏的重任,而襄国则由赵风和周仓镇守,颜良伤重未愈,对错过立功的机会大为懊恼,不过他还身缠纱布就被提升为周仓的副将,这却是意外之喜。

原本龙毅是对此次北上很抵触的,不过赵云和童渊的星夜拜访让他改变了主意。龙毅所知道的汉末三国时期的大师级工匠,一位是效力于曹魏的马均,另一位便是童渊师徒打算营救的这位蒲元。

说起这位蒲元的名字,还是龙毅大学时的一位教授,在讲授汉代淬火工艺时提到的。史册上曾记载蒲元在成都为刘备造刀5000把,上刻“七十二炼”。之后,他又在斜谷(今陕西省眉县西南)为诸葛亮制刀3000把。蒲元在冶炼金属、制造刀具上所用方法与常人大不一样。钢刀制成后,为了检验钢刀的锋利程度,他在大竹筒中装满铁珠,然后让人举刀猛劈,结果“应手而落”,如同斩草一样,竹筒豁然断成两截,而简内的铁珠也被“一分为二”。因此,蒲元的制刀技艺“称绝当世”,他所制的钢刀称为“神刀”。

这位教授是海龟一派,言必提西方冶金史,对中国史册的记载则觉得是穿凿附会,以讹传讹居多。他特意举出蒲元的例子,其实是为了表示对汉代淬火工艺的史料记述进行质疑的。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又举了一个史料上读来的故事:有一次蒲元造刀,当刀到“白亮”的程度时,需要进行淬火处理,他没有就近使用现成的汉水,而是专门派人到成都去取蜀江水。许多人感到很惊讶,蒲元解释道;“汉水纯弱,不任淬;而蜀江水比较爽烈,适合淬刀。”当水从成都取回来后,蒲元用刃一试,当即说道,“此水中已掺杂了涪水,不能用。”可是取水者却想抵赖,硬说没有掺杂其他水。蒲元当即用刀在水中划了两划,然后说,“水中掺进了八升清水,还敢说没有。”取水者见势不妙,赶忙叩头认罪,道出实情。原来取水者从成都返回,行至清津渡口时,不小心摔倒在地,将取来的水洒出去很多。他惊恐万分,生怕回去难以交差,情急之中取了八升清水掺在其中,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可以蒙混过关,没料想却被蒲元一眼识破,在场之人无不被蒲元的奇妙技艺所折服。

教授当时斜倚在讲台旁,抱着手臂道:“你们看,这故事讲得有鼻子有眼,可你们都是学过化学的,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无论蜀江水还是涪水都是水,两个地方的水一混,其最终结果就是融合扩散,即便有点矿物质的差别,你又没有检测仪器,拿刀那么一划,就知道搀了八升,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太可笑了么?所以说,我们古人文字的可信程度并不高,比如削铁如泥啊、切玉如纸啊,等等等等,都是一种夸张,而夸张恰恰是我们这些研究科学的人最要不得的,推而论之,史载的许多东西也都是不可信的,比方说……三国诸葛亮造的木牛流马,这东西比汽车好厉害,翻山越岭还不用喝汽油,没有尾气污染,如果真能造出来,我们还要汽车工业干什么,是不是?所以在我看来,存在的可能性极小,甚至可能又是古人编造出来的一个故事。我在国外做了那么多年的学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到了西方人的严谨,西方冶金工业在这一点就……”

那位教授还在语重心长、喋喋不休,龙毅却已忍无可忍地拍案而起,在一百多双诧异的眼神注视下,朗声质问道:“教授,是不是您做不到的事情,古人就都做不到?没有检测仪器,就无法断定水的成分,那我让您喝一百瓶农夫山泉,再喝一瓶娃哈哈,您还会说‘有点甜么’?您别忘了,有人卖肉可以一刀下去,斤两丝毫不差;您也别忘了,一千八百年前,汉代已经可以工业化炒钢,而你那个严谨的西方还处于块炼铁阶段。按照我师父的话说,连一把短刀都没有亲手打造过的人,是不配给人讲解淬火工艺的,而您……”龙毅轻蔑地看了教授一眼,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地将课本收进背囊,在众目睽睽之下昂首走向教室的大门。

那教授一向自视甚高,从未有学生敢于当面顶撞,当即暴跳如雷,指着伸手去摸门把手的龙毅,“咚”的一声捶着讲台大吼,“站住,你叫什么名字,从今以后你都别想上我的课,我要开除你。”

龙毅缓缓转过身来,毫无畏惧地直视着对方,“我的名字没必要告诉一个忘记祖先的人,而且从今以后,我都没打算再上您的课。开除我,您先核对一下自己的权限。”他别有深意地瞟了一眼那教授,轻轻道:“忘了提醒您,您的拉链很不严谨。”说罢打开房门,扬长而去。

据说那教授后来找到校长,强烈要求开除龙毅,校长很无奈地看着他说,“这个学生是周正雄老爷子的关门弟子,他打造的刀剑却是可以做到削铁如泥,你给他讲解淬火工艺的确差点儿意思,而且他刚刚来借读,连学籍都还没建呢,你让我怎么开除他。”龙毅再未见过那位教授,应该又是出国深造去了。

斜倚在车厢里的龙毅,想起上面那一幕,不禁哑然失笑,自己当年还真是个愣头青啊,一点都不知道低调。其实那教授讲的未见得全然不对,但当时就是看不惯他那副崇洋媚外到了不惜诋毁自己祖先的嘴脸,若是换成现在……龙毅自嘲的一笑,说不准一刀就砍过去了。

中国的文化精髓失传得太多了,这桩公案只怕得等救出蒲元大师,才能真相大白。

赵云探头在车窗旁关心地问道,“大哥,你身体受得了么?要不要放慢行进的速度?”

龙毅摆摆手笑道:“放心,我不妨事,不过是做个样子给蹇硕他们看,不然我才不在这里闷着。”

话虽如此说,但龙毅自己心里也明白,在最后关头,他并没有按照襄楷所说,用采阴补阴的方法吸取兰香的元阴去修复张媚的心神,而是完全以自己的元气和心神将张媚救醒,为此他的元气几乎耗尽,没有十天半月是复原不过来的。

但救人如救火,蒲元落在丘力居手里,很难说乌桓人为了获取铸造诀窍会不会施以酷刑,所以只能强撑着上路。好在师父左慈虽然回山清修,襄楷大师却愿意率领众弟子随行,光是百年成型的人参就备了好几支,至不济也能保住性命。

想到张媚,龙毅禁不住心里一疼。张媚就像是一个火红色的精灵,时而温柔妩媚,时而拒人千里,令人捉摸不定。好容易才救醒了她,还想着能长厢厮守,可相处了不到片刻,两人又天各一方。他说不清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女子作为自己的初恋女友,或许张媚与他都是一类人,都喜欢将自己罩在坚硬的壳里,面对张媚,他甚至可以忘记自己是穿越而来的那个秘密。

他不由自主地摸了摸怀里的那张锦书,这是张媚临走时让黄莺转交给他的,上面没有什么情意绵绵,也没有依依不舍,只是简简单单看似毫无关联的两行字:“求人不如求己;你若封侯,我便回来。”

换做一个人,恐怕会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但龙毅很清楚,张媚是在说,太平道的事情终究靠不得别人,还得她亲力亲为。而封侯,多半只是她的一句托辞。谁都知道,天子已经开始公开售卖关内侯,以龙毅现在的财力,买一个回来根本不是问题。张媚如此说,只怕是她还没做好小鸟依人或是相夫教子的心理准备,却与龙毅已经有了夫妻之实,这让她惶恐了,所以她要躲起来一段时间把太平道和龙毅的事情想清楚。

龙毅咬了咬牙,对张媚又是心疼又是气愤,心里暗骂,你伤还没好,瞎跑什么?有什么话,不能当面说清楚?索性张媚并没有关死两人之间的大门,不管真假,至少她讲了一个回来的条件,而且是个很容易实现的条件。

赵云瞧见龙毅一脸寂寥的神情,知道他在为张媚的离去而伤感,他最早对张媚并没什么好感,一来她是太平道叛匪的女儿,二来她总是喜欢算计龙毅。不过他并不像梁忌那些人,总喜欢把个人感情和龙毅的未来扯在一起,他觉得只要两情相悦,张媚真心待龙毅好,他也就不再过多计较。面对龙毅的失落,赵云实在不知该如何劝解,只好轻叹一声,纵马而去。

此次出征西园军和定远军都以骑军为主,一路行进极快,第三日便已进入中山境内,马蹄得得,车轮滚滚,车厢轻轻摇摆,龙毅正昏昏欲睡。

猛听得一声尖锐的报警哨声,紧接着一阵人喊马嘶,夹杂着凄厉的喊叫声。

“敌袭——”

“保护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