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年以后,中国沿袭数千年的封建统治日益腐败没落,逐渐走下坡路。从此开始一直到民国初年,西北地区新旧军阀利用中央王朝政府自顾不暇、鞭长莫及之机,争权夺利,抢夺地盘,内讧不已。一时间,西北地区兵变、匪盗蜂起,生灵涂炭。偏居于甘南一隅的临潭(旧时称洮州)更是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有意挑拨,汉、藏、回族之间的民族矛盾与民族纠纷也很错综复杂。正在这种情况下,临潭回族秀才马启西在旧城“正式成立道堂,并倡导教徒合伙经商务农”[11]。
由于西道堂以伊斯兰教宗教信仰为大旗,同时强调教下以道堂为家,过集体生活,这在当时适应了处于兵荒马乱、水深火热之中的穷苦穆斯林群众的共同需要。在西道堂及其道祖马启西老人家的感召下,各地穆斯林追随者日众。洮、岷以及河、湟地区的一些回、保安、撒拉族穆斯林,纷纷前来投靠西道堂,有的人将所有家产全部捐献给西道堂。以后数十年间,西道堂虽然历经磨难,曾经有两位教主及众多教下先后罹难,但是西道堂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与命运顽强抗争,积极争取和维护生存权利。尤其是在第二任教主马明仁先生领导下,西道堂人民努力生产、经营,集体经济一度达到相当规模。堂内教下丰衣足食、生活安定,人们团结一心,亲如一家,在当时西北地区乃至中国回族社会开辟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堪称是“理想社会之模型”[12]。西道堂的情况,长期以来引起了国外许多学者、专家的兴趣,纷纷前去进行参观考察。80年代,我国著名回族作家张承志在考察了西道堂历史以后曾经评价道:“临潭终于出现了西道堂门宦,我可以解释得很简明:西道堂是一个实现了的乌托邦,在宗教的纽带维系下,实行了整整半个世纪伊斯兰共产主义。”[13]尕路提大房子的集体生活,就是昔日西道堂经济生活的缩影。
“建筑是一种空间的语言”[14],但这种“语言”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它的背后通常蕴藏着极为错综复杂的文化信息。尕路提的大房子是西道堂的13座大房子中现在仅存的1座,今天的人们从这样一座残存的大房子中,确实可以发现许许多多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并且从中整理出相当重要的历史结论。
首先,西道堂大房子式的集体生活的创立乃至后来的成功,有其历史必然性。从其当初创立的社会历史背景观察,由于甘南地区历史上的战乱与民族纷争,社会秩序长期动荡不宁,社会经济也遭到严重破坏,回族穆斯林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生产毫无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实行与其生产力相适应的平均分配,就无法保证极端贫乏的生活条件。就必然有人饿死”[15]。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条件下,人们的生命根本没有保障,个体的人或家庭在极其险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那样孤立无助,需要寻求团体的力量保护,而在同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的生活也根本没有保障,个体的人或家庭甚至是家族集团在极其匮乏的生活资源条件下,也同样是显得那样软弱无力,需要寻求团体的救援。这时“公社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消费的原始集体主义便更有必要。如埃·韦埃尔所正确指出的那样,没有集体的帮助,家庭就经不住严酷的生存斗争”[16]。可以肯定地说,西道堂大房子式的集体生活的产生,因其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需要,顺应了当时部分贫困的穆斯林群众的迫切要求,因此,西道堂的产生,在当时条件下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西道堂的宗旨得到了其教下全体人民的拥护,并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继续产生着巨大的精神作用,多少年以后,仍有许多人甘为维护西道堂的团体利益而奉献个人的一切,包括坐牢、受苦甚至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
其次,西道堂大房子式的集体经济生活,在相当大的意义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因为在中国尤其是西北地区,地域宽广,人口稀少,广大农村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阶段,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条件下,农民们从事于一家一户生产,生产效率极为低下,共耕土地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一定范围内的共同占有土地与共同耕种土地,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以增加生产。这时候,“共同占有土地和集体耕种土地”,而导致“共同的住宅和共产生活方式”,就成为必然了。实际上,在临潭那样一个生态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里,西道堂下属各个大房子内的穆斯林依靠集体的力量,经济发展步伐长期以来一直超出了当地的平均发展水平。在如今临潭县多数群众尚未脱贫、解决温饱的情况下,西道堂的许多教下生活早已达到了小康水平。
第三,西道堂的集体经济和集体生活的精神迄今依然具有时代意义。时至今日,历史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西道堂的教下现在也已经不再过以往的集体生活。生活在唯一的大房子——尕路提大房子内的人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一也与过去大相径庭。但是,我们通过对于尕路提大房子乃至西道堂许多地方教下的走访、考察,看到人们内心中的集体主义的观念依然十分强烈。“人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的意识依然如故,“团结奋斗的精神依然故”[17]。对于这种精神,我们认为在今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同样值得提倡与发扬的。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需要在鼓励个人努力勤劳致富的同时,提倡互相帮助、共同富裕。临潭西道堂内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得到提高,这其中有相当多的“能人”,通过认真务农,外出经商致富以后,也以实际行动带动了更多的人参加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有比较贫困的家庭,或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得到了他人资金、物质上的帮助,或是在生活上得到了他人的救济,这都充分体现了西道堂大房子集体生活时期的团体精神,仍然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此项调查工作得到临潭县韩清一、尚明义二位先生及尕路提大房子诸位热心穆斯林的大力协助,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1]王树民:《陇游日记》,载《甘青闻见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0、205、220、206页。
[2]顾颉刚:《西北考察记》,载《甘青闻见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9页。
[3]《西道堂尕路提乡庄情况仿述》(打印稿)。
[4]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7、200页。
[5]吕光天:《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6]王树民:《陇游日记》,载《甘青闻见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0、205、220、206页。
[7]王应琦:《洮氓一月行》。
[8]王树民:《陇游日记》,载《甘青闻见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0、205、220、206页。
[9]王树民:《陇游日记》,载《甘青闻见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0、205、220、206页。
[10]王树民:《陇游日记》,载《甘青闻见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0、205、220、206页。
[11]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7、200页。
[12]王树民:《西道堂——新社会的模型》,载《西北世纪》第4卷第8期。
[13]张承志:《回民的黄土高原·张承志回族小说选》“自序”,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
[14]林耀华、庄孔韶:《父系家族公社形态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5页。
[15]吕光天:《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16]〔苏〕A·N·别尔什茨:《原始社会》,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77页。
[17]马通:《基布兹与西道堂》,载《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