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了解回族
37000500000111

第111章 近百年的郑和研究(1)

时平

郑和研究,从1904年梁启超肇始,迄今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它伴随着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的脚步,逐步走向繁荣,显露出蓬勃的生机。毋庸置疑,20世纪的郑和研究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继往开来的时期。今天,回首审视郑和研究的发展,对于我们推动21世纪郑和研究事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

全面地总结20世纪的郑和研究,是一项艰苦繁重的工作。本文是在吸收和整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根据20世纪郑和研究发展的特点,可以分为5个阶段。

一、郑和研究的开拓阶段(1904~1934年)

这一时期以1904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为标志,开启了20世纪中国郑和研究的序幕。

这个开端值得人们注意和研究。今天可以肯定,梁启超所著《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使20世纪郑和研究有一个好的起步。它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史为鉴,具有服务于现实需要的鲜明时代特征。黄慧珍、薛金度在总结中注意到梁启超“眼看祖国被列强瓜分,国弱民穷,乃以郑和航海事迹和造船业处于当时世界最先进地位为题材,著为专文,意图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1]。二是首倡中西航海比较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郑和研究领域中展开了热烈的中西航海比较研究,但梁启超是首开先河者。他的文章从比较入手,将郑和与西方的亨利、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航海进行比较,鲜明指出:“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2]肯定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率先提出郑和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这对于郑和在祖国历史上、航海史上取得重要地位是有很大影响的。”[3]在文章的最后,梁启超仍通过中西航海比较发出深深的感叹:“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4]三是继承并坚持了中国治史的传统,高度重视考据问题。他详细考证了郑和下西洋所到各国地名39处,配以西文对照,对二三十年代的郑和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应该指出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他设计规划的《建国方略》宏伟蓝图中,盛赞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以此壮举,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国人奋进向上,努力建设近代化国家。

这一时期研究郑和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还有向达、袁嘉谷、冯承钧、张星烺、李长傅、陈子展、许云樵和夏璧等人。代表作有:孙伯恒《郑和传》、向达《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和《中西交通史》、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李长傅《郑和小传及其航行南洋之概略》、许云樵《三宝公在南洋的传说》、冯承钧《〈郑和下西洋考〉序》和《〈瀛涯胜览〉序》、夏璧《郑和七使西洋往返年月及其所经诸国》等。其中,向达《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和冯承钧《〈郑和下西洋考〉序》和《〈瀛涯胜览〉序》更具有代表意义。

这一时期,学者主要以现存的文献资料为依据,研究重点放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年月、郑和身世以及郑和史迹的几种文献资料考证、注释上。他们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由于当时还没有发现娄东刘家港天妃宫“通番事迹记”碑和长乐“天妃灵应”碑,对郑和生平记载缺乏,所以研究成果受到限制。1912年,袁嘉谷发现《马哈只墓》和《马哈只墓志铭》,使人们对郑和的身世、祖先、故里等情况有了较详细的了解。此时的研究,对郑和的航海活动和经过也非常重视,对郑和航海的技术、船队规模、《郑和航海图》和海外地名等方面也进行考证。由于受到文献资料限制和其他方面的制约,研究尚不够全面和深入。

这一时期,郑和的事迹在民众中也开始传播,出版了一系列有关郑和的普及读物。如高君的《郑和》,陈子展的《郑和》,章衣萍的《郑和》,姚名达、朱鸿禧的《郑和》等,辛亥革命后郑和史事首次出现在小学的历史课本上,把郑和与班超、岳飞、郑成功、林则徐等并列,视为民族英雄,对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对郑和进行专门研究的阶段(1935~1949年)

这一时期学术界开始对郑和及其航海进行专门研究,并引向深入,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郑和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郑鹤声、冯承钧、李长傅、吴晗、许道龄、童书业、向达、莎士武、朱偰、李士厚、范文涛、张礼千、顾颉刚、束世徵、管劲丞等。代表作有:郑鹤声《从新史料考证郑和下西洋事之年岁》《娄东刘家港天妃石刻通番事迹记》《郑和遗事汇编》,范文涛《郑和航海图考》,莎士武《考证郑和下西洋年岁之又一史料》,李士厚《郑和家谱考释》,冯承钧译的伯希和《郑和下西洋考》,朱偰《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历地名考》,尚笏《郑和下西洋考》,管劲丞《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受命未行考》,1936~1937年许道龄、吴晗、李晋华、童书业等在《禹贡》上展开的“关于郑和下西洋性质之讨论”等。

这一时期郑和研究之所以能深入,首先在于一些新的重要史料的发现。1935年,发现了娄东刘家港“通番事迹记”碑文,在云南玉溪发现了《郑和家谱》;1936年,在南京发现《静海寺残碑》,在长乐发现“天妃灵应”碑等。新史料的发现和整理,使这一时期先后发表了数十篇对郑和下西洋考证的论文。它们对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航行路线、所到地名、出使船舶、郑和世系和随员等进行深入考证,把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有机结合起来,使郑和研究出现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黄慧珍、薛金度认为:“这是郑和研究史上的一个转折点。”[5]这些新的研究,纠正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年月,弄清了永乐二十二年出使之误,更正了文献记载混乱之处等。

此时研究深入另一方面,表现在对郑和下西洋目的和性质的讨论,对《郑和航海图》、宝船的考证研究等方面。

关于郑和下西洋目的和性质的讨论,从1936年3月吴晗在《清华学报》发表《十六世纪前之中国与南洋》一文引发,许道龄、李晋华、童书业先后在《禹贡》发表8篇论文,阐述了不同的观点,进行持续一年多的笔战,到1937年4月,以童书业《重论郑和下西洋事件之贸易性质》而告结束。双方的观点都以《明史》等文献资料为依据,吴晗等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经济因素,试图通过经营国际贸易来解决国内经济困难。许道龄、李晋华等认为郑和下西洋目的是踪迹建文、宣扬国威。双方在学术上的争鸣,开创了郑和研究学术讨论风气。

关于《郑和航海图》研究。郑和航海图最早是记载于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二百四十。1885年英国人菲利普斯(Phillips)首先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进行了研究,著有“The Seaports of India and Ceylon”。后来纪里尼(Gerini)、布莱顿(Blagden)、密尔斯(J.V.Mills)、伯希和、戴闻达克(Duyven-dak)、藤田丰八等人进行了研究。中国人的研究受到外国人研究的影响。这一时期主要代表首推范文涛《郑和航海图考》(商务出版社1943年12月,重庆版)和张礼千《东西洋考中之针路》(新加坡南洋编译所1947年出版)。范文涛认为:郑和航海图“不得早于一四三三年”[6],蓝本出自元朝,得自爪哇图,约在1525~1575年间绘成。并对航海图中马来半岛等地区的地名进行考证,对若干线路中的术语作了注释,但他对图中其他地方的研究有限。张礼千的研究,东自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西到印度等地,范围超过了范文涛。两书综合起来基本上把郑和下西洋及《郑和航海图》中有关地方的情形搞清楚了。

关于宝船研究。郑鹤声、张礼千、管劲丞和荷兰学者格伦威尔德等专门著文讨论。其中管劲丞对《明史·郑和传》记载的宝船长44丈、宽18丈的长宽之比提出质疑,认为“航海的船舶,为了波涛汹涌之故,更需要减少水的阻力;而愈短阔则阻力愈大,又是古今不变的。那就可以断言,当时造船,一定不会采用这样的长方形”。他根据郑鹤声发现的静海寺残碑记载进行研究,认为郑和所乘宝船“系二千料海船”[7]。

关于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研究。这一时期,对此书的研究涌现了一批学术成果。郑振铎、鲁迅、冯承钧、向达、陈子展、赵景琛等加以研究和评论。其中赵景琛的《三宝太监西洋记》和《西洋记与西洋朝贡》对《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内容做了辑录比较,认为该书主要是依据《瀛涯胜览》和《星槎胜览》,“并非完全荒诞之书”。

这一时期研究郑和的学者出版了几部有影响的著作。其中代表性的有郑鹤声《郑和遗事汇编》和《郑和》、束世徵《郑和南征记》。郑鹤声从30年代研究郑和,经10余年的资料收集、整理、考察,撰写二书,是40年代郑和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著作。

这一时期郑和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新史料的发现;郑和研究领域的拓宽和深入;出版了专门研究郑和的著作;对郑和下西洋的经过、目的、使团组织编成、船舶、郑和家世、生平、出使国家及港口等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三、郑和研究广泛展开和深入研究阶段(1950~1982年)

这一时期郑和研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期间虽经历了曲折,然而审视20世纪郑和研究的发展轨迹,却是郑和研究广泛展开和进一步深入的阶段。主要表现在郑和有关资料的整理出版和考古发现上;郑和研究领域明显拓宽,涉及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背景、动机和历史作用,郑和下西洋与亚、非洲及台湾的关系,郑和宝船和航海技术等;重视郑和事迹、遗迹的宣传和介绍等方面。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郑鹤声、向达、朱楔、包遵彭、徐玉虎、韩振华、张维华、周世德、徐鳌润、方豪、毛一波、樊树志、陈存仁、林宗霖、朱杰勤、陈得芝、冯尔康、田树茂、周绍泉等。

关于郑和下西洋资料的整理和出版。1950年以前,中华书局曾出版过《星槎胜览》等一些原始资料,但比较有限。五六十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冯承钧、向达校注的《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瀛涯胜览》《郑和航海图》《两种海道针经》等较系统的资料。1980年,郑鹤声、郑一钧编辑整理的《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上册)由齐鲁书社出版。此外,一些中外关系史料、国别史料、地方志史料的整理出版,也从不同角度为郑和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这些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出版,说明对郑和研究领域的重视,并为更全面深入的研究郑和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这一时期出版了一批郑和研究的成果。如朱楔《郑和》、黄森《郑和下西洋》、韩振华《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徐玉虎《郑和评传》、陈得芝《试论郑和下“西洋”的两重任务》、包遵彭《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制度考》、周钰森《郑和航路考》、周世德《从宝船厂舵杆的坚定推论郑和宝船》、李松权《郑和下西洋动机的探讨》、林宗霖《郑和下西洋的时代背景及其内外因素》、郑一钧《郑和下西洋对我国海洋科学的贡献》、陈存仁《三宝太监七次下西洋考》、吴晗《郑和下西洋》、冯尔康《“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兼论“下西洋”同封建专制政治的关系》、徐玉虎《明郑和之研究》、杨熺《郑和下西洋航线的形成以及停航的原因》、潘群《郑和使日问题初探》等。其中朱楔的《郑和》是较有影响的著作。书中吸收了几十年来郑和研究的成果,考证了56处国外地名,超过了此前考证的地名数量,还阐述了郑和在东西方交往史上的重要地位,并附录了郑和研究参考文献目录和中外地名古今对照表,均为以往未曾有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出版的有关中国通史中,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尚钺《中国通史纲要》等均对郑和下西洋的性质、目的、历史地位等进行了探讨。这说明史学界对郑和研究的重视。特别是继三四十年代关于郑和下西洋目的和使命的学术争论,五六十年代又展开了学术争鸣,向达、尚钺等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针对中亚蒙古帖木儿帝国对明朝西北的威胁;韩振华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明朝廷积极推行“朝贡贸易”和“赍赐贸易”;陈得芝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恢复和发展明朝与海外各国的关系,同时进行海外贸易;陈牧野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基于政治上的踪迹建文和耀兵异域。这场讨论把郑和研究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