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伦
回族的先民,其主体部分是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历史巨变中,自波斯、阿拉伯及西域诸国被裹挟和征调来的军士和随军人员。他们在华夏的土地上落地生根,跨进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在历史的锤炼中逐渐形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作为重要成员,发挥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回族先民的大迁徙,是无数人生悲剧的组合,战尘下、血海中多少无法窥知的生死离别,永远被历史送进了不可知的世界。前人林云铭论述《楚辞》时云:“死别离乃一诀暂痛,生别离则历久弥思,故尤悲。”作为他们的后人,凭着我们的人生经验,稍作一番追思,便会产生被撕裂般的痛楚。生活的辩证法无数次启示我们,悲剧最终要向喜剧转化。回族从历史的地平线陡然升起,新的民族的诞生,这何尝不是一个壮观的喜剧。
回族先人们以小的群体,因征战、经商而散落在中华大地的众多角落。社会环境陌生,文化氛围新异,语言、心态的隔绝,足使他们事实上陷入了生存的困境。自然形成的被包围的态势,以及面对被消融的强大压力,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依赖群体,形成合力。必须克服自恋心理,立足于我,兼容并蓄。归根到底,是崇高的宗教情感,深刻的伊斯兰理性的思辨,以及作为精神生活重要内容的对人生和未来的不断参悟,使他们获得了自我超越和心理上的平衡,并强化了群体内部的凝聚力,从而使回族从无到有,而不像某些民族那样从有到无。环境创造着人,也可以创造一个民族。在艰难的处境中,激烈的文化碰撞,消融与“自保”的不断相搏,终于创造了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回族,与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回族文化,仿佛平地乍涌出无数汩汩清泉,汇成一派新流,冲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河床中,同样浩浩荡荡、百回千折地流向人类文明的海洋。
回族历史700余年,回族文化同样是在短暂的700余年的历史流程中蔚为大观。它不像某些民族的文化历经千年或数千年,有着长期的自然积累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亦即民族文化的童年阶段,自然是幼稚的、单纯的,仿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造之始的奠基,但是回族文化具有极高的起点。宏观地把握,回族文化基本上是世界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本土文化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这两种文化,在当时以其各自独特的风貌,丰厚的积淀,现实的价值,历史的地位,雄踞于世界文化的巅峰,两个高度发展的文化,俱是源远流长,在这个新的社会共同体中,他们融会成一种新的民族文化。而在广阔的世界空间中,他们仍旧按照自己的逻辑各自独立地发展着。回族文化作为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诞生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上,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参与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一旦离开了这一质的规定性,将不再是回族文化。我们自豪地论及回族文化无比辉煌的起点,却不能不引申地作如是说,否则,回族文化会始于高崖悬瀑,归于断港绝河。
元代国祚极短,自1279年元军攻取临安灭宋,到1368年明军攻破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遁,前后89年。就在元朝兴盛和衰亡的匆匆历史行程中,回族迅速地形成。虽然回族形成于元末,却不能忽视这个民族的诞生有着自唐宋以来近700年的孕育过程。从海上、陆上等几条丝绸之路,大量来华经商的异邦穆斯林商人,和一定数量的从政者、文化人,他们凭着经济上、文化上的实力,得以在中国久居或定居。作为世界伊斯兰文化的载体,他们在诸多社会领域的参与是以自然流播的方式,进行着不易觉察的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介入。介入,首先是对华夏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学习与吸收。有了这一前提,他们才能立足于异国土地,虽是蕃人,却能在某一社会层面上,获得了理解与认同。学习与吸收不是生吞活剥,而是适我所需、为我所用的一个有选择的消化过程。汉化,真正的含义应是立足于我的“化汉”,绝不应与“同化”相等同。正因为如此,进入华夏的回族先民,不论怎样地贴近汉文化,甚而直接参与汉文化的创造,在心理结构的深层,仍有着一块无法征立的精神领地,它属于故国,更准确地说,他们属于伊斯兰。他们的永恒皈依,不可动摇的信仰,对伊斯兰文化最崇高的恋情,保证了两种文化的相融机制,而不是一方吞蚀另一方。文化是人创造的,并依附于人,伊斯兰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以多种方式、多种结构形态得以向中华民族文化渗透,不能不看到这一个体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早期的清真寺,尽管出自中国工匠之手,但是它的总体构思是在伊斯兰建筑美学的范畴之内,建筑风格绝不同于中国固有的庵堂寺观,而有着强烈的异国情调。元代以来清真寺建筑有了更多汉族建筑文化的影响,时至今日,却仍然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品格,始终不肯脱去伊斯兰建筑文化的特殊风采。不论建于何时何地的清真寺,只须一瞥,无须细审,便可作出判断。统一中的多样的清真寺,是回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几乎可以说,它更是以直接方式,在中国的土地上流播伊斯兰建筑文化。从另一角度讲,它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史打开了新的一页。当然,这里所讲的清真寺——伊斯兰建筑文化,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命题,它本身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两种文化共同孕育出的新生命。
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人学”的特质,实际负载着一个民族全方位的文化,成为民族间、民族个体成员间文化传播的媒介或载体。它作为文化传播手段具有跨越时间、空间的优势。作为文化传播的内容,它的形象性、情感性,能使接受者自动敞开心灵,具有高效能的塑造个体灵魂、整合群体价值心理的优势。唐宋以来,来自西域伊斯兰诸国的“蕃客”和“土生蕃客”,在文学的领域中有所贡献者不乏其人,然而在文学史上取得一席地位的只有李珣等有限的几位。五代西蜀词人李珣(约855~930),时人称之为“李波斯”,作为生活在中国的波斯人,直接用汉文创作出具有极严的格律,更高的审美要求的新兴诗体——词,并与同时代的西蜀汉族词人争相媲美,充分显示出他学习、吸收了华夏固有的文学传统,熟练地掌握它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西蜀特定的政治环境、文化气氛,造成了词体的勃兴,并且形成了它特有的柔婉纤丽的风格。在这种文学风气中,李珣却少有濡染。纵观西蜀词集《花间集》,基本上是花间艳情的寻索,借以自遣或佐欢,表现了游戏人生的轻佻。李珣并非绝无潇洒风流,只是不屑于写恋情中的浅薄的冲动,而是用真情写男欢女爱,后人评之曰“真情无际”并非过誉。他的词作主导倾向正如《茅亭客话》指出的“多感慨之音”,在悲歌喟叹之中,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深沉思索。描山绘水,尤为李珣所长,他以清疏之笔,写明净澄澈的山水风光,追求着人性向大自然的复归,对尘世的厌倦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民国时期姜方锬所撰《蜀词人评传》中,对此深有感受,他说:“按德润(李珣之字)词,内容极富。意者,受地域之影响特大故耳。波斯来蜀,跋涉万里,政教风化,闻见必多。内容充实,固必然者也。”这种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李珣的创作风格进行评析,确是超越前人。对李珣这位从伊斯兰文化中陶冶出来的诗人来说,如此认识,仍还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李珣之所以不同于父辈,就在于他没有改变穆斯林的清真品格和积极用世的信念,他的词正是他的心曲、他的人格的外化——艺术的再现。
李珣的创作,就是两种文化相融合的结果。虽然他已进入到华夏文化传统的纵深地带,在艺术灵魂里,他仍然受伊斯兰文化左右。因而,他的创作不仅为西蜀词开着新风气,从词史上考察,更是“下开北宋人体格”[1]。对于这位初涉华夏文学的波斯人来说,这难道是偶然的吗?循着这条线索而下,更可见回族形成后的许多诗人创作风格的近似于李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诸多回族诗人创作上的接近,应该说脉络虽多,却来自一个根。舍此,很难做出更为科学的解释。
回族文化经过了700年的孕育过程。由于它有着高的起点,回族一出现就是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有着丰厚智力资源的先进民族之一。人数虽少,却在中国多种社会层面上发挥着重大影响。元代有政绩显赫、政声极佳的著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有被尊为元代画坛盟主的山水画家高克恭;有诗、词、画均擅的元代文坛巨星萨都剌;有开拓天文学领域之著名科学家扎马剌丁。明代回族的历史贡献更是笔难尽书。明代开国功勋常遇春、胡大海、沐英、蓝玉,史有定评,功业卓著;世界著名航海家郑和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著名政治家海瑞,已是有口皆碑,千秋敬仰;李贽的人格与哲学思想光彩照人,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一个刚刚形成,正处于自我建构、未及充分发展的民族,就显示出了如此社会能量,极强的参与能力,原因之一,是高起点的文化为这一切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每个社会群体,都在为自己创造着共同文化。共同文化铸造着共同心理素质和共同的生活模式,从而使社会群体得以保持着相对的统一和稳定。回族文化对于回族的统一与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着另一种特殊背景。
回回民族因为历史的原因空间分布极广,从极北的海拉尔到极南的天涯海角——三亚市,在当今全国95%以上的县分里,都有回族生活着。依照一般规律,一个民族以小集中形式,被隔绝于不同的地理空间、文化环境中,面对外在的极强的渗透力和融化力,加上社会群体成员间信息沟通受阻,共同文化失去了同步发展的极大可能性,往往在民族整体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区域性取代了民族共同属性,最终使一个民族七零八落地渐渐消失于各自的生存环境中,仿佛吉卜赛人、犹太人一样。回族却在内部这样的半隔绝的状态中,沿着一个走向,向前发展着自己,塑造着自己。隔绝造成了一定的语言障碍,却未形成心理障碍。一个回民无论走进哪一处回乡,遇到任何一个回民,都会产生乡情,陌生感会迅速地消失在诚挚的乡情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学中的一个奇迹。
中国幅员广阔,中华民族文化在统一中表现出地域差异,西北的黄土文化、东北的关东文化、中原的古典文化、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就是由于地域环境诸多因素对一个地区的文化给予了影响所造成的。时至今日,科学的进步,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几近于一个村落,在中国也无一块被遗忘的角落,可是这种区域文化仍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个性。这种地域文化参与着本地区多元文化的创造,或者说在这种地域文化背景前,回族文化也相应地被影响着、规范着。回族文化因所处的地域文化圈不同,相对地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如饮食结构上、日常礼仪上、审美趣味上各地区的回族存在着差别,但是价值观上、宇宙观上、生活方式上基本一致或完全相同。因此,有理由说各地回族文化大同小异。在心理上回回人借文化上的“同”而联成体,“天下回回是一家”固然缺乏阶级内涵,但是回族内部的这种心态,是历史的必然性造成的,绝非什么人宣传的结果。正如“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一样,同样是超越阶级关系的宏观观照下的共同心理。这不仅是血统关系上的描述,而主要是对共同文化的肯定。不管我们运用舆论力量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客观上它的确存在着。否定它,实质上是忘掉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命题。存在的未必完全合理,承认它存在着,与承认它具有真理的价值是两回事。某种心理将会转化成怎样的一种物质力量,必须根据阶级的利益予以现实的思考,进行必要的引导。这又进入了另一种理论范畴。
回族地域上的多元化和文化上的一体化,是回族的重要特点。究其原因,不少人作过有益的探索,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