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了解回族
37000500000164

第164章 回族进步教授马宗融(1)

闪克行

马宗融,四川成都人,早年曾在法国勤工俭学,研读西洋文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轰轰烈烈燃起了抗日的烽火,各界纷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回族人民爱国自不后人,1938年夏,在武汉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以下简称回协)后又迁至陪都重庆,于1939年7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建立办公机构,正式开展实际工作,以发动回民积极参加抗战。当时,马宗融在复旦大学任教授,被选为回协常务理事。之后我应聘到重庆回协工作,结识了马宗融,我先主编《会刊》,后被选为理事兼第三组主任,主管文教、宣传及教务工作,与马宗融接触、合作较多。马宗融对教族事业极为热心,他对驻会副理事长唐柯三颇为敬重,白崇禧虽任理事长,因戎马倥偬,忙于军务,日常会务由唐柯三主持,马唐二人亲密合作,襄赞会务,多有贡献。唐柯三原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对教事一贯热心,他任济南道尹时,与马松亭阿訇等创办了成达师范学校。回族历次重要活动,他都积极支持、参与。他虽任蒙藏会委员,但并无实权,对国民党的腐败政治素即不满,因而倾注全部精力于回民事业。战前,他同孙绳武(北平西北公学校长)、王曾善等在南京创立中国回民教育促进会,扶植回民教育事业。马宗融在唐的支持下,办了一些好事。

第一,倡议编演宣传回汉团结抗战的话剧《国家至上》。

马宗融在文化界有广泛联系,其中有进步的作家。1940年回协为宣传回汉团结抗战,经马和唐柯三等商定编演话剧,委托作家老舍、宋之的合编一部剧本《国家至上》,邀请当年初露头角的青年演员张瑞芳和老演员魏鹤龄主演。排演时,王静斋、张秉铎二阿訇及回协同仁临场审查,因老舍原在北平与回民交往较多,熟谙回族的风习,剧本内容无甚问题,随即在重庆国泰剧场连演四天,受到群众欢迎。

第二,倡议在复旦大学设办回民学生垦殖班。

回族自清朝迄至蒋介石国民党统治时期,长期遭受压迫、歧视,因而教育落后,人才缺乏。为培养回族人才,经马宗融倡议,在复旦大学设办垦殖班,收教回族学生。办了几期,毕业数10名学生。回协在桂林郊区创办灵枣农场,这批农业技术人员大部分配在农场就业。

第三,成立回教文化研究会。

为沟通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交流,弘扬伊斯兰教义,经唐、马等商定,于1941年在回协内成立了回教文化研究会,由马宗融约请了一些教外学者参加,并出版《回教文化》学术季刊,由我主编,此窜得到回协理事长白崇禧的赞同,亲书刊名。《会刊》改为《会报》,专门报道会务活动。《回教文化》共出四期,马宗融还约请茅盾写文发表。后因印刷困难,经费短细,未再续出。

第四,举办大专院校回族学生暑期讲习班

1944年暑假前,我同马松亭老教长乘凉时谈及一般回族青年缺乏教义知识,教族观念淡薄,商定举办重庆各大专院校回族学生暑期讲习班,以提高他们对伊斯兰教的知识。此时白崇禧任桂林行营主任,常驻桂林,指挥西南抗日战役,他的秘书王农村(原任回协第二组主任)向他汇报此事,白崇禧当即指定马宗融为讲习班主务,负责此事,我协助作了具体安排。当年回民当教授者极少,白对马极为器重。讲习班邀请马松亭、纳忠、定中明等讲授教义,介绍中、近东伊斯兰国家情况,参加讲习班的大中院校学生30多人。马宗融还邀请张志让、冯雪峰等进步学者到班作报告,这事引起了中统分子杨敬之的反对,他在会下进行破坏干扰。马宗融极为气愤,送走客人后,大骂杨敬之,杨已躲开,否则会引起一场冲突。那时回族有几位国民党的“系、统”分子,他们站在国民党的立场,否认回族,杨敬之是国民党组织部长朱家骅的骨干,最嚣张。他们对教内坚持教族立场、对国民党政治稍有不满的言论都进行监视,不时发生争论、矛盾,杨对教内情况还不断向国民党中央密报。马宗融思想进步,为人正直,性格火暴,他最厌恶特务分子,有时开会发表不同意见,马宗融便气愤地说:“我不怕,你们去报告吧!”当时《会刊》卷首常请张秉铎兄译介《古兰经》文,马宗融很热情支持,赞扬张的译文典雅,予以鼓励。

抗战胜利后,马宗融随复旦大学迁回上海,继续任教,蒋介石国民党撕毁政协之议,发动内战,实行“敏乱”,全国人民群起反对,民主运动、学生运动高涨,复旦大学有10名进步教授,被国民党教育部解聘,其中就有马宗融,他便应聘到台湾大学任教,以后情况就不清楚了,不久又闻他已病故。1992年,值马宗融诞辰百周年,北京开了一次纪念座谈会,事后我才听说。写此短文,聊表怀思之忱。

阿拉伯语学者马坚

纳国昌

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西奈半岛。30日,英法联军也在“保证运河的安全通航和自由”幌子下,攻占埃及塞得港,空袭开罗。世界舆论强烈谴责,11月9日,北京10万人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声援集会。大会由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郭沫若主持,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集会上,埃及驻华大使的讲话,当场由阿拉伯语译为汉语,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又由汉语译为阿拉伯语,向全世界广播。担任这次大会翻译工作的就是阿拉伯语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马坚。当时正值京华初冬,天寒欲雪,集会声势浩大,气氛热烈,笔者有幸躬逢盛会,往事至今历历在目。

好学深思 负岌西北

马坚字子实,1906年6月6日出生于云南蒙自(今属个旧)县沙甸。这里是滇南回族最大的聚居村寨,千余户人家,土地肥沃,民风朴实,不仅经济活跃,而且宗教气氛浓厚,从清末到20世纪40年代,出国赴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者就有100余人。

马坚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既搞农业又兼营小商。他节衣缩食地去朝觐,又从阿拉伯购回大量伊斯兰典籍,以备马坚长大后钻研,一心期望儿子成为精通中、阿文的经学大师。

回族穆斯林的历史传统是儿童4岁多时,即进清真寺接受宗教启蒙教育。马坚自幼就有强烈求知欲,在清真寺学习阿拉伯语拼音,熟练地背诵《古兰经》文,为同龄儿童所不及。进入普通小学后,各科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沙甸小学毕业后,父亲原让他再去念经,经当地有人极力劝说后,父亲始同意让他去昆明念中学,但条件是毕业后仍要他回乡攻读阿拉伯经文。

马坚终于来到昆明,进入私立成德中学,在知识领域里又跨进了一大步。在各种学科中,他的英语成绩十分出色,学校对他很器重,支持他去留学欧美。其实他在英语方面狠下工夫,意图在于仿照英语的教材编排和教学方法,改进传统的阿拉伯语教学,但在后来实践中,他的初步尝试失败了,深感力不从心,产生了走老一辈学者的道路——游学陕西的念头。

明末清初,经堂教育兴起,陕西关中地区成为教学中心,经堂林立,名师辈出,南北各地有志攻读伊斯兰教经典的学子,不惜负岌数千里,前往投学,云南不少知名的穆斯林学者,也大都由陕西学成归来。

1928年,马坚和同学马元卿在沙甸富商白孟愚先生资助下,离开云南,取道越南西贡、海防,乘海轮大统舱到达上海,转南京、汉口、郑州,绕行大半个中国,风尘仆仆地到达古城西安。继续西行,为了节约花费,两人雇了一匹马。由于马元卿体质差,不耐长途跋涉,就让他一人乘骑,马坚跟随于马后,行行重行行,来到甘肃固原(今属宁夏)的三营村,投学于虎嵩山大阿訇帐下。

虎嵩山是当时知名的经师,学识渊博,精通波斯语。马坚就学虎嵩山经师处,获益甚多,但是西北地区本来就贫瘠荒凉,那年又遇上特大自然灾害,生活非常艰苦,马坚却安之若素,不到1年就学完《古兰经注》《伟戛叶注》,在经注学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在那里度过严酷的冬季,后来迫于时局动荡不安,不得不转学去了上海。

尼罗河畔 八年攻关

从荒凉高寒的大西北,来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马坚深有所感:“我相信回族需要的是教育。中国需要的也是教育,惟教育可以救国,惟教育可以振教,我要想同时尽我为穆民为国民的两种天职,舍教育别无他途。”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得风气之先,教师阵容济济,像哈德成、达浦生、李仁山、沙善余、伍特公、杨象山等都是当代饱学之士,在他们指导下,短短3年,马坚不仅能熟练地阅读各种阿拉伯文、英文书籍,而且能初步运用阿拉伯文写作和会话。《留埃学生小史》的评语是:“马坚……有志于伊斯兰哲学和专研阿文,三年(1929~1931)通大典,博览经史,考及英文,(上海伊斯兰经学)研究社诸君,器生材,乃资送留埃,以宏造就。生今年二十六,性颖睿,立志坚决,入学每冠军侪辈,重负责,有卓识,他日必伊斯兰柱石也。”

1931年12月,马坚作为中国首届留埃学生团成员,在沙国珍带领下,远涉重洋来到非洲尼罗河畔的古城——埃及开罗,进入仰慕已久的爱资哈尔大学。

爱资哈尔大学建立于公元927年,既是伊斯兰世界的最高学府,也是宗教和文化中心,为学习阿拉伯语提供了优越的环境。马坚8年如一日地苦读。每年盛夏高温季节,爱大师生大都下乡度假避暑,马坚却从早到晚,钻进图书馆,手不释卷。或坐在斗室里,挥汗如雨,奋笔疾书。他将《茶神》《河伯娶妇》《论语——中国格言》等译为阿拉伯文发表。通过介绍,使许多阿拉伯读者了解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尤其出乎人们想象的是,这些作品的译者竟是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往往令读者惊奇不已。

同时,他又将阿拉伯名著《回教哲学》《回教真相》《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回教教育史》等译为汉文,寄回国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留埃期间,马坚的生活十分清苦,爱大每月两埃镑助学金,吃饭、房租、衣物、买书和其他开支,都得精打细算,避免出现赤字。1935年,经过考试,他获得爱大预科毕业文凭,马坚随即转入欧鲁米阿拉伯文学院。因该院不设助学金,从此他每月的生活与学习费用,均依赖上海的马晋卿先生资助,才得以完成全部学业。

在学院,他除了埋首书卷之外,还积极参加社会学术活动。某次,他应“埃及伊斯兰教联合会”邀请,用阿拉伯文在世界伊斯兰交流会上演讲,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伊斯兰教概况》,说明中国伊斯兰教历史悠长,是世界伊斯兰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2000万穆斯林曾为中国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寇大举发动了侵华战争。消息传至开罗,作为海外赤子,马坚和留埃同学无不同仇敌发忾,掀起了抗日救国热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旅居开罗的华侨组织“中国战区灾民救济会”,聘马坚任秘书,向阿拉伯世界开展劝募。马坚又以笔为武器,撰文在阿拉伯报刊揭露日寇标榜“保护回教”“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无耻谰言,揭露日军在济南、西安、重庆、桂林、济宁、昆明等地炸毁清真寺,在南京大屠杀中残杀中国穆斯林的罪恶行径。

孤岛译经 息影教读

《古兰经》传入中国千余年,仅是师徒传授,没有一本汉译本,因此一般穆斯林大多不知晓内容。明、清经学大师王岱舆、马注、刘智亦仅因撰作援引,抽译少量章节。清末马复初有《宝命真经直解五卷》传世,马联元有《孩听解释》(古兰经文选),均系节译或未终全卷。20世纪30年代,方有李铁铮、姬觉弥汉译《古兰经》版本问世。

1926年,上海回教协会制定译经规划,由哈德成阿訇口译,伍特公据英译本修润,在《回教学会月刊》陆续发表过3卷,颇受穆斯林人士赞赏,但由于缺乏精通阿语人才,译经被迫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