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下回回是一家”所体现的团结互助的道德原则
受伊斯兰教关于穆斯林团结互助道德伦理观的影响和教规的约束,回族穆斯林中流行着“天下回回是一家”的说法,这种说法实际上就是《古兰经》中“凡穆民皆兄弟”的意译和引申,也是一种中国式的表述方式。关于这一道德伦理原则,回族群众总结了三句话,一句是“天下回回是一家”、“回回见面三分亲”,说的是相识或不相识的回族穆斯林相遇,也一见如故。第二句话是“回回心齐”,回族一旦遇到外来威胁,能迅速放弃内部的争执作出反应,一致对外。这两句话讲的是回族穆斯林内部的团结。第三句话是“回汉姑舅亲”,这是回汉在历史上通婚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注意民族团结道德的形象语言。历史上,回族群众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凝聚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彼此团结互助。譬如一个旅行中的回族穆斯林,寻找食宿必然寻找挂有新月绿旗的穆斯林旅馆或有经文字样的穆斯林家。回族社会内部,“每慕燕鲁之风,次及秦、晋,次及吴、蜀,婚丧不振,互助资助;贸易乏资,众力相扶。子弟不能念经者,代为供膳。恩不求报,德不沽名”[10]。至今,“助丧”和“助学”在回族群众中依然盛行。居丧之家,三日内不举炊,不宴客,由亲戚邻居馈送饮食,表示对丧主不幸的同情和慰藉。慰问时,不论贫富,均向丧主致送“经仪”、米面、香料之类,作为助丧之用。出葬时,一般回族穆斯林,不论是否与丧家相识,都视参加“葬礼”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身强力壮者争相抬送“埋体”(遗体),体现了友好互助的良好道德风尚。“助学”主要是指助经学。回族在解放前素有,“穷回回”之称,子弟入学不易,群众集资兴办经堂教育培养人才,凡是本地或远道而来的学子无不尽力资助,所谓“学者之成就,虽由明师之指授,亦经理学务之乡耆。”[11]每个经生由一家或几家充当“海旺得”(东家),供给衣食和学习费用,有人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供学。《经学系传谱》中就辑入了“贤德乡耆纪事”,以资表彰。其中不乏事迹感人者,如“东昌之窦耆(名字不详)倾家供学,师久无效而弗怨,诿之前定,如是弗能成也。晨拜之后,不返舍,入(学)馆代诸生执炊扫地拭桌,俟接经毕,诸生举筋而食始归,犹携取诸生之衣冠等物,归令家人浆洗,以致贫而无悔。”[12]时至今日,一些退休回族穆斯林仍有节衣缩食“供哈里凡念经”者。
回族穆斯林团结互助的道德规范,在历史上曾起过团结回族人民共同战斗,抵御外来侵略,反抗民族压迫的积极作用。新中国建立后,回族人民仍恪守这一道德规范,特别是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回族穆斯林更加注重同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搞好团结。回族群众中至今还流传着“回汉是两教,理是一个理”,“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谚语,表达了回族人民要求同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真诚团结的愿望和道德规范。
(五)“谨守中道”的回族道德伦理观
回族穆斯林受伊斯兰教宽恕、守中道德观的影响,凡事都主张“谨守中道”,既不可不及,亦不可太过。无论对宗教问题,抑或对各种社会问题,都倡导中和、适度,反对偏激、走极端。比如,对今世和后世,主张两世吉庆;对信仰与理性,主张相互调和,相辅相成;对物和精神,提倡和谐统一;对经济文化,主张均衡发展;对出世和入世,主张出入并重,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奉献;对个人与群体,既提倡群众价值,又不抹杀个人的个性;对理想与现实,既注重现实生活,又不放弃理想追求;对权利和义务,既号召履行义务,又保证应得之权利;对手段与动机,既看重动机,又不忽略手段;对生理与心理,既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又注重心理建设……不一而足。由于回族道德中充满着变通和不偏不颇的“适中”原则,所以,广大回族穆斯林在处理诸如今世与后世、科学与信仰、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群体等关系时,并不存在二难选择。其“中道”或“适中”的道德伦理观使他们能够较自如地处理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人们看到回族穆斯林既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又是积极的生产者和建设者;既是相信真主决定论者,又是科学的探索者和发明者;既是真主的忠实仆人,又是良好的国家公民。
(六)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自然生态道德伦理观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因此,人在处理好同类之间关系的同时,还应处理好同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同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把握两点:一是接近自然而不崇拜自然;二是改造自然而不滥用自然。在《古兰经》的启示下,中国回族穆斯林没有为天地之间的森罗万象而眼花缭乱,没有为自己树立什么山神、火神、水神、太阳神、月亮神之类的偶像,也没有产生对大自然的崇拜心理。相反,他们通过观察自然、探索自然,悟出了一些道理,把握了一些规律,并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探索自然、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回族穆斯林还注意利用自然,造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过程中,回族人民十分注意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譬如,回族生态道德规范要求清洁卫生,不允许污染环境,对动物不可任意乱捕滥杀。在这种生态道德观的影响下,广大回族穆斯林积极开发自然,努力生产,创造财富,为祖国的物质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西北回族穆斯林群众根据本地自然地理条件,种草种树,防沙育林,绿化河山,并在庭园中种植各种花卉,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不仅如此,广大回族穆斯林还非常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减少污染,营造优美的生活空间。
数百年来形成的回族道德观远远不止上述六个方面,如:以公平交易,诚实经商,凭信守约,严禁重利为主要内容的回族商业道德;以家庭和睦,邻居和睦为主要特点的回族家庭道德伦理以及具有明显社会进步性的回族婚姻道德、教育道德等,无疑也是回族道德的内容。
三、回族道德的特点
回族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人的现实物质利益。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大多数道德伦理学说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虚伪和假仁假义的特点,即在物质利益的追求中最贪得无厌的富有者却把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说成是恶的根源和最不道德的东西。就连古希腊罗马唯物主义哲学家留基波与德漠克里特这些人都主张“行善望报的人是不配称为行为善者的,这称号只配给那只为行善而行善的人。”[13]回族道德,相对地说,却不表现为这种特点,而是表现为对个人物质利益的重视。
与佛教、基督教和道教等宗教道德宣扬的弃世和禁欲、要人们只关心来世的幸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彼岸世界不同,回族道德不否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不提倡禁欲主义和悲观厌世。回族始终反对禁欲,反对绝欲,反对终生独身。无论是阿訇,还是普通穆斯林,一般都结婚成家。这种重视个人物质生活方面追求的特点,说明回族道德能够面对和适应社会现实。当然,无可置疑的是回族道德伦理学说对个人物质利益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是很有限的。因为伊斯兰教的主要信条之一是信复活和后世,认为人在大地上的“住处和享受”与后世的极乐生活相比只是暂时的,后世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是更美好、更长久的幸福,而获得后世的永恒的幸福必须以信教并行善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