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马光启:《陕西回教概况》,载《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马长寿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4页。
[8]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页。
[9]丁万录:《陕西回族发展变迁的历史考查》,《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10]张兆栋:《守岐纪事》,载《回民起义Ⅳ》,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273页。
[11]坊本为城市居民聚居之地,与街市里巷相类似,《旧唐书·食货志上》曰“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回民聚居以清真寺为中心,凡有回民之处所亦各有礼拜寺。而一个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回民聚居区就叫做“一坊”,因此坊与人口的多少并无直接的关系。坊有大小。乾隆年间西安省城回民不下数千家,城中礼拜寺共有7座,即7坊,每坊平均估计有3000~4000人(道光还淳堂《至圣实录年谱》)。而同时期岐山县城中有回族2坊,“共四十八家”,平均每坊回民仅100余口(张兆栋:《守岐纪事》,《回民起义》Ⅳ,第273页)。因此,从坊制入手推测战前陕西回族人口数,仅从方法上来讲是行不通的。
[12]胡振华:《中国回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3~144页。
[13]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2~71页。
[14]王金绂《西北之地文与人文》中引用大宰松三郎的推测,战前陕西回民总数约为200万,由于无法找到原文,不知其何所据,故本文不与讨论。转引自孙志亮等主编《陕西近代史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1页。
[15]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67页。
[16]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01页。
[17]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卷15”,载《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3册),中华书局,1962年,第238页。
[18]毕沅:《查禁新教苛抚激变疏》,载《清代通史Ⅲ》,萧一山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624页。
[19]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1),载《回民起义Ⅳ》,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218、220页。
[20]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4页。
[21]杨毓秀:《平回志》(卷1),载《回民起义Ⅲ》,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60页。
[22]张兆栋:《守岐纪事》,载《回民起义Ⅳ》,神州国光社,1953年。
[23]易孔昭等:《平定关陇纪略》(卷1),载《回民起义Ⅲ》,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249页。
[24]马士年:《伊斯兰教在陕西的传播发展与演变》,载《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0页。
[25]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1),载《回民起义Ⅳ》,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261页。
[26]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1),载《回民起义Ⅳ》,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219页。
[27]各厅县1861年户口数据,除另作说明外,均在各厅县1823年户口数据的基础上按3.4‰的年平均增长率推算而得,各厅县1823年人口数据除另作说明外皆转引自庐坤《秦疆治略》及王志沂《陕西志辑要》;各府州1861年人口数在1820年分府人口数据的基础上按3.4‰的年平均增长率推算而得,各府州1820年人口数据除另作说明外皆转引自曹树基修正后的《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人口数据。根据曹树基先生的研究,1820年前的44年间陕西省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3‰~4‰之间,一般取值3.4‰。见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第9章第2节“陕西”,第398、422、700页。
[28]见附表:清代陕西长安、富平等州县回族人口峰值数。
[29]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1),载《回民起义Ⅳ》,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219页。
[30]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36·收复回民安插耕垦片”。
[31]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1),载《回民起义Ⅳ》,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215页。
[32]庐坤《秦疆治略》记载,岐山县1823年人口数为18.3万人。
[33]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页。
[34]道光《西乡县志·户口》载同治八年(1869年)全县土著、新民合计共38728户,178453口。《秦疆治略》载道光三年(1823年)全县人口数仅52300,明显偏低,记载或有误,应以县志为准。见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第9章第2节“陕西”,第410页。
[35]庐坤《秦疆治略》记载,凤翔府1823年人口数为135万。
[36]牛汉平:《清代政区沿革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第435~452页。
[37]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载,陕西省1820年人口数为1197.6万,全省1861年人口数在此基础上按3.5‰年平均增长率推算而得。
[38]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页。
[39]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01页。
[40]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8页。
[41]易孔昭等:《平定关陇纪略》(卷1),载《回民起义Ⅲ》,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269页。
[42]曾毓瑜:《征西纪略》(卷1),载《回民起义Ⅲ》,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24页。
[43]张集馨:《临潼纪事》,载《回民起义Ⅲ》,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17页。
[44]阮蔡生:《茶余客话》(卷7),载《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杨建新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28页。
[45]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44·复陈拟办事宜并办理营务城防各员请奖折”,载《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644册),沈云龙著,台湾文海出版社。
[46]民族问题研究会:《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年,第16页。
[47]曹占泉:《陕西省志》“人口志”,三秦出版社,1986年。
[48]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36·收复回民安插耕垦片”。
[49]马光启:《陕西回教概况》,载《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马长寿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4页。
[50]胡振华:《中国回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1页。
[51]曹占泉:《陕西省志》“人口志”,三秦出版社,1986年,第235页。
[52]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甘肃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甘肃回族调查资料汇集》,1964年,第38页。
[53]秦翰才:《左文襄公在西北》,商务印书馆,1949年,第77~78页。
[54]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44·复陈拟办事宜并办理营务城防各员请奖折”,载《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644册),沈云龙著,台湾文海出版社。
[55](民国)《华州乡土志》“人类”。
[56](民国)《大荔县志稿》(卷4)“土地志”。
[57](民国)《县乡土志》“人类”。
[58]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36·收复回民安插耕垦片”。
[59]刘蓉:《刘中丞(霞仙)奏疏》(卷10)“陈陕省凋敝情形疏”,载《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62册。
[60]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01页。
[61]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司:《中国人口资料》(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第288~332页。